更新於 2024/10/20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呼吸法門與禪定修持之體驗

raw-image

懷師生前自香港移居上海後,對呼吸法門之傳授,非常重視,於2006、2007、2008數年間,對呼吸法門的「十六特勝」,一傳再傳,深恐學生不能完全領會,可謂用心良苦。因為這是佛陀在世時,親傳的主要修持法門之一,而佛陀涅槃後,據說四大羅漢尊者之所以能夠留形住世,也是靠這個法門。

2012年9月30日中秋夜, 懷師圓寂火化仙去,而劉雨虹老師等大德們,仍然不辭辛勞地繼續將懷師過去尚未出版的文稿,陸續編輯校對,然後逐一出版問世,功德無量,「呼吸法門精要」一書,就是其中的一部,本書所述,乃綜合了懷師歷年來對此專題多次講述之精華,書本篇幅不大,卻是我們實修的寶典。

呼吸法門,除了天台宗「六妙門」中的數息與隨息,可作為初步入門行者參學之步驟外,其重點應在「十六特勝」上。「呼吸法門精要」一書,所收集的資料,並不太完整, 懷師在2007年與2008年兩次春節期間所作的「十六特勝」的開示內容,似乎並未完全納入書中,這兩次的錄音開示,末學已初步譯成了文字,並已在博客中發表,可供有心行者修持之參考。

「呼吸法門精要」一書,探討的全為功夫之事,若僅以閱覽,或以學理究之,偏於空談理論,則於事無補,毫無幫助。故末學在此,僅以一己淺薄修習之體驗,作一綜合敘述,或能有益同道,亦未可知。

「十六特勝」為: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長短。四、知息遍身。五、除諸身行。六、受喜。七、受樂。八、受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攝。十一、心作解脫。十二、觀無常。十三、觀出散。十四、觀離欲。十五、觀滅盡。十六、觀棄捨。

 

「十六特勝」在修持上,並非有十六層台階要走

任何一種修持的法門,在學理的文字敘述上,必須細分並列舉各種修持的境界,與可能之種種步驟,但在實際的修持上,過程並不盡然依此台階,一階一階地走上去的,「十六特勝」亦復如是。懷師將「十六特勝」歸納分成三組,前五個歸為止、定之學,中間六個歸為心法,而後面五個歸為觀慧之學。

最後一組的五個觀慧,自一上坐開始「知息入」時,就須同時存在的,甚或二六時中,時時存在於心的,這是長養智慧之學,不是一步一步有層次地觀出來的。中間六個屬心法, 懷師說:「

而「十六特勝」中,真有層次的,是前面的五項,即「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短、知息遍身。除諸身行」等,這五個步驟,與我們色身之轉化,關係密切,我們須知,色身之轉化,不是一蹴而幾的,且沒有快捷方式可走,古聖先賢們,也都在此下足了功夫,吃盡了苦頭,方能成就。

功夫氣脈不是「道」,但其道理應懂得,只要不去執著它便可。

「十六特勝」前面幾步的重點,都應在一個「知」上,而不在「息」上,這個「知」來自吾人本性,無需另加「知」之一念,心中清楚明白所發生的一切,即已在「知」中,不加也不減,清楚明白自己的身心狀態,而不被覺受牽著走,有如一個冷眼旁觀者,就對了。此與「觀心法要」暗合,可見法法皆有相通之處,修持中若能融會貫通,自然能夠心領神會。

 

「外呼吸」與「內呼吸」

中文文字的一個「息」字,在此所代表的意涵,不僅僅是我們吸進、呼出的空氣而已,略有打坐修定基礎的行者,都會感到由呼吸的氣所帶動體內能量之流動,吸進、呼出空氣之作用,我們暫以「外呼吸」一詞來稱呼,而體內經由「外呼吸」而帶動的體內能量之流動,我們暫稱為「內呼吸」。故此處所謂的「息」字,自然應包含了「外呼吸」與「內呼吸」二者在內。

不知大家看過老式的小餐館或打鐵鋪中的火爐否?火爐前方,有一像抽屜模樣的裝置,抽屜上有一把手,這樣的裝置,稱之為「風箱」,手握把手將「風箱」拉開時,就會將空氣從外面吸進「風箱」內,然後將「風箱」推進關閉時,滿滿一「風箱」的新鮮空氣,就壓縮進了炭火之中,炭火則為之轟然一旺,燃燒得更為熾烈,「風箱」不斷地拉、送下,就造就了不斷興旺的炭火。「風箱」的吸進、壓出空氣之動作,有如我們的「外呼吸」,而因「風箱」吸、壓空氣而產生爐內的火勢,則可比之如我們的「內呼吸」。

初學行者,若還在「知息入、知息出」之階段,大概還未能體會到「內呼吸」的存在,但到了「知息長短」時,「內呼吸」之感受,就應愈發明顯了。莊子曾言:「真人之息以踵」,這應屬「內呼吸」之境地了。

「知息長短」除了指進、出氣息的長短外,還可細分到內、外呼吸的層面,初步行者,多半是「外呼吸」長而「內呼吸」短,待修習日久功深後,「外呼吸」愈來愈短而微,甚而有「止」的現象,而「內呼吸」之體內能量的流動,卻愈為顯著而強大。

我想凡有些禪定基礎的行者,多少都能體會到在此所謂「內呼吸」之作用。

 

能量「一開一合」,周遍全身

到後來,身體內部的能量,愈來愈強,逐漸形成並統合成延續的「一開一合」之勢,無論「外呼吸」或「內呼吸」,都歸附到這強大的開合之勢,「外呼吸」變得似有似無,而近於「止」境,而「內呼吸」之能量,隨著一開一合,逐漸遍及全身。

此時身體中的能量,有如強力磁鐵一般,成功地統合成色身能量「一開一合」之境,同時心念也隨之統一,妄念漸滅,心念愈加專一了,進而「心一境性」,自然而然地就逐漸跨入了「知息遍身」之境。

 

「十六特勝」之關鍵在「知息遍身」

在統合的「一開一合」之運轉下,整個色身成了一個大氣囊一般,都在一開一合之中,全身上下、從頭至足,甚至每個細胞,似乎都在感應到這「一開一合」之勢,雙腿發暖、發軟,色身之酸、麻、痛、癢等不適,盡皆消除,輕靈、樂感,取而代之。

統合的心念與開合一致的色身能量,就能逐漸證入「知息遍身」,也就是這「十六特勝」中,最關鍵性之一步。末學為何有此一說?待我略述如下。

南師於2008年春節期間,開示「十六特勝」時曾說:「

依末學個人之見,身體的氣脈,不僅要打通任、督、中脈,連四肢之氣脈都要打通,尤其自腰以下至尾椎,再通過臀部經雙膝而至雙足,必須通到發暖,然後由暖而軟,輕靈舒暢,才能生起樂感,身體若不能發樂,就莫要妄談「知息遍身」了。

修行的障礙,主要在於「身見」與「我見」,到達「知息遍身」這一步,基本上「身見」之障礙,多半業已消除,欲除「身見」之障,是沒有快捷方式的,任何行者都要經年累月的苦修,才能出頭的,幾乎沒有人能夠例外。「身見」去了,就已渡過了最艱難的一半,剩下的另一半,則屬「我見」之障了,「我見」純屬心理方面,下面的路子,就可能好走得多了,因為純屬心理方面的路子,你可能心有所執,一點都走不通,但如拿捏到了竅門,剎那間是可超越多步的。

依愚之見,修持中色身之障,是最難克服的了,「呼吸法門」當到達「知息遍身」時,色身幾乎能夠放下了,後面的修持,又是另一階段之里程了,因此,「知息遍身」,實為「十六特勝」中,最為關鍵性的一步。

 

「止」要止在「出息住」

到「知息遍身」時,身體之氣脈,統合成「一開一合」之勢,在這連綿的「一開一合」運轉下,心念也隨之而專一,而達所謂的「心一境性」,色身氣機愈來愈充滿,最後漸漸進入飽和狀態,而近於「止」,「止」也就是呼吸幾乎暫時停止了,就算還沒完全停止,也是極其微細,不易覺察到了。

在我們一進、一出的呼吸當中,有兩處時間是不進也不出的,一是當吸氣達滿,正待要轉成呼氣時;另一則是在呼氣盡了,正待吸氣時。一般人呼吸,在這兩處時間,只是剎那,不會感覺其之存在,但對一個修「定」有基礎的行者而言,修習的當兒,可能時有氣「住」現象,如果這個氣住現象發生在吸氣達滿時,我們稱之為「入氣住」,但如此氣住是發生在呼氣盡了時,則稱之為「出氣住」。

懷師生前曾一再交代,要我們修習禪定時,特別注意「出氣住」,這是有其深層道理的。我們平日,若能仔細觀察一個熟睡的嬰兒或成人,在其一段均勻的呼吸後,往往會有片刻的靜止狀態,不呼也不吸,這時是真正的休息了,而這片刻的靜止狀態,都是在呼氣出盡的當兒,絕不會在吸氣待滿之時。

這是個自然現象,我們修「定」,也要順應這個自然,不是要如一般練氣功一般,深吸一口氣不放,持盈保泰,而是要將氣吐盡了,一切放下,如此方能長久,因為「空」的力量要遠大於「有」啊!因此,「出氣住」是修習「止、定」的重點,古聖先賢對此都甚少提及, 懷師慈悲,特別指示出來,是我等之萬幸。

 

「四禪八定」之關卡在「初禪」

「四禪八定」所分的八個階段,也是同樣的道理,在學理上,是不得已,非作一番歸類劃分不可,否則,就更難令人懂得了。但在修持上,卻並非一階一階地步上去的。「四禪八定」是色界四禪和無色界四定的合稱, 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等八項。這也只是大約的一個分類,實際上的定境,是千變萬化的,也不完全依此層序而來,而且因人而異。

顧名思義,色界四禪已脫離了欲界種種,至少行者之「身見」障礙,必然多已消除。四種禪境有一個共同之基礎,就是「心一境性」,也就是絕對專一的心境。「初禪」,在「心一境性」下,達到了「離生喜樂」,脫離了色身的濁重,有如離籠之鳥,輕靈自在,心中生喜,身體發樂。「二禪」,達到了「定生喜樂」,更進一步的得喜發樂。「三禪」,是為「離喜妙樂」,還是沒脫離身體上的樂感。到了「四禪」,才放下了喜樂,而達偏空的「舍念清淨」。

從初禪到三禪,身體的感受雖然還有,但都在不同層次的發樂狀態中,所謂的酸痛脹麻癢等苦受,都不復存在,只有樂受。

現在,就以前述的「十六特勝」的階段,作一對比,「十六特勝」中的「知息遍身」時,色身氣脈多已通暢,氣遍全身,身體發暖、發軟、生樂,色身之障礙,多已消除。因此,我們便可確定,「十六特勝」中的「知息遍身」,已達禪定修持中的「初禪」、「二禪」之境。佛法修持的諸多理論,由於角度與著重不同,自然會形成相異之邏輯歸類,吾等修習行者,就須在實地的修持中,將其串連起來,方能以一貫之,深入精要。

既然「知息遍身」乃「十六特勝」中,最為關鍵的一步,則其對等的「初禪」,則應為四禪八定中的最關鍵之一步。其理相通,若不能排除身障,焉能達到「離生喜樂」?而色身的障礙,為修道行者最難跨越的一關,而且沒有快捷方式,但若一旦能夠跨越了,後面的路,純屬心法方面,快慢就無定數了,可能永遠寸步不進,但亦有可能一下子開了竅,剎那間就能超越的了。

 

結語

還沒入門之行者,還在數息階段打轉,可參閱「六妙門」之數息法要,沒有什麼特別之竅門,不在此處多作說明。

依末學之見,修習「呼吸法門」,最重要的一關,就是要如何達到「知息遍身」,而欲達到「知息遍身」,首先要排除色身之障礙,要排除色身之障礙,就必須牽扯到人體的氣脈問題,在此,末學必須要強調,氣脈本身不是道,但修持的過程中,就需懂得其中之道理,但絕不能去執著它,否則,即落下 我們講求修氣練脈究竟又為了什麼?答案很簡單,就是為了「忘身」而已,因為能夠忘身,「身見」始能漸消,修持方能登堂入室地進入禪定深處。

因此,修持若跨不過「知息遍身」這一關,呼吸法門永遠就停留在初學的階段。以四禪八定的意涵來說,若跨不過「初禪」這一關,其餘各禪定之境界,根本也就免談。

呼吸法門可與任何其他修持法門配合修之,只要我們還有呼吸,該法門就能用得上。末學在此,主要是針對初修行者而言,若能夠成為其摸索中的一塊浮木,或略有幫助,則餘之所願也。

本文中所有境界之描述,僅就末學個人體驗而來,並不一定是絕對的,僅只能提供同修們修持之參考而已,因為每位行者之境界,或有不同,無法概而論之。

僅以此文,與有緣共勉之。

 《運好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