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障礙我們學佛 : 二障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學佛的障礙 : 煩惱障 ‧ 所知障
~ 選錄自淨空法師《華嚴經》講席,二障三障的內容,整理成「學佛的障礙」。



前言

我們學佛多年,還是煩惱不斷,遇順境起貪心,遇逆境生瞋恚,我們必須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今生成就。

佛在《華嚴經》裡跟我們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智慧德能跟佛完全一樣,為什麼現在不起作用?佛說:「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是佛把眾生無始劫以來的病根一語道破。因此,佛法的修學自始至終,都在破除妄想執著而已。

佛把眾生的病源找出來了,就是妄想執著,妄想變成了所知障,智慧沒有了;執著變成了煩惱障,所以生生世世墮落在輪迴中。障礙無量無邊,佛為了說法方便起見,把它歸納成兩大類,或者歸納成三大類,我們稱為二障、三障。二障是指煩惱障、所知障,三障是指惑障、業障、報障。佛的教學方法很巧妙,教我們把障礙去掉,就能恢復本有的智慧德能,就是我們一般講的成佛。

我們要明瞭二障、三障的內容,才能知道要用什麼方法把它去除。二障的內容,總的來說,「煩惱障」就是欲望,自私自利;「所知障」就是成見,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看法。這兩種障礙,障住你的性德不能現前。

***

【二障 : 煩惱障、所知障】

一、煩惱障

什麼是煩惱障?《楞嚴經義海》裡面,很簡單的把這個意思告訴我們:

煩惱障,謂昏煩之法,惱亂心神,不能顯發妙明真性,是名煩惱障。

煩惱本身就是障礙。煩惱的種類很多,大乘教把無量煩惱歸納為一百零八類,天親菩薩在《百法明門論》再歸納為二十六類,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貪愛、瞋恚、愚痴(邪正、是非、真妄不能辨別)、慢(傲慢)、疑(對佛法懷疑)、惡見(錯誤的見解),這是六個根本煩惱。貪、瞋、痴、慢、疑,這五種是思惑,思想上的煩惱;惡見是見惑,見解上的煩惱。思想、見解都給你帶來煩惱,就叫煩惱障。

煩惱障實在講就是執著,因為有執著,才出不了六道輪迴。要如何放下執著?佛教我們用念佛的方法,念這句「阿彌陀佛」,把妄想執著念掉,就能恢復我們的本性

我們無量劫來,生生世世無法了脫生死,這一生遇到這樣殊勝稀有難逢的淨土法門,要是不能緊緊抓住,就大錯了。根利的人遇到,豈有不能往生之理!他這一生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無比殊勝的因緣。

我們今天也遇到,看看能不能發一個狠心,把這個世間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捨掉。能不能做到?每個人都能做到。這個事情不是求人,求人很難,人家未必肯答應,求自己,只要肯做,必定成就。所以別人對我們有一些過節都要放下,不要放在心上,不要有怨恨,不要有報復。如果你有怨恨還想報復,你還得留在六道,來生遇到時冤冤相報,出不了六道,統統放下才能出得去。

二、所知障

二障的第二種是所知障。所知障是什麼?《楞嚴經義海》解釋得好:

所知障,謂執所證之法,障蔽智慧之性,是名所知障。

諸佛如來圓滿智慧當中,自性般若智慧無所不知,所知怎麼會是障!所知障是什麼?有一種障礙把你所知障住,就叫所知障。

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明心見性時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智慧,那個智慧是本覺,為什麼現在不覺?有障礙,無明妄染是障礙,就是有無明、塵沙、見思這三種煩惱,無明煩惱就是《華嚴經》上講的妄想,塵沙煩惱就是分別,見思煩惱就是執著。

你有妄想、分別、執著,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正知正見(佛知佛見)就被障礙了,使它不能現前;實在講它還是現前,只是因為有障礙,把智慧扭曲才變成煩惱。智慧之性與煩惱之性是同一個性,煩惱、菩提不二。想得智慧,就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

只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智慧就開了,這個智慧叫根本智,就是我們本有的智慧。根本智是清淨心,清淨心起作用能夠照見世出世間一切法,明瞭它的真相,所以無所不知,這是屬於後得智

我們現在還沒有開啟根本智,所學所知都是屬於世智辯聰,學得愈多,所知障愈重,為什麼?我們把所學的全都融在分別執著裡,沒放下,所學的是知識不是智慧。若能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學一切法都是智慧;若帶著妄想分別執著學佛法,佛法也變成所知障。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法,你可以學,但是學了之後,不要分別執著,不要起心動念,就全部是智慧。學了之後,你還有分別執著,就變成所知障,那就錯了,那不是如來所說義,是你自己見聞當中生起的意思,是自己體會的意思。

開經偈上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佛的真實義是什麼?佛沒有真實義,沒有意才是真正的義,有意不就有分別執著了嗎?不就起心動念了嗎?沒有意,你就證果,你就解脫。所以,離妄想分別執著很重要。

不要用妄想分別執著,你讀經、聽教會開悟;用妄想分別執著讀經、聽教,聽到的是常識。知識跟智慧不一樣,智慧能解決生死問題,破迷開悟,超凡入聖;有妄想分別執著,知識只能做到斷惡修善,可以得人身,可以生天,出不了六道輪迴。

所以,學佛就是學智慧。智慧不是從外面學來的,外面學來的是知識,不是智慧。我們跟釋迦佛學的這些經典,經典是知識還是智慧?經典全是知識,不是智慧,所以佛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既然知道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典都是知識,不是智慧,你學一樣就夠了,不要學很多。只教你學一部經,為什麼?

一部經能幫助你開悟,那就是開智慧,學很多對於開智慧就產生障礙。學一部經是幫助你斷煩惱,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打掉。天天念這一部經,不是叫你解釋這部經的意思,這部經沒有意思。每部經都沒有意思,你要是講這部經裡面的意思,那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因為自性裡沒有意思,佛經是從自性裡自然流露出來的。所以,佛才說他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法,誰要是說佛講經,這是謗佛。明明說了四十九年,為什麼不承認,全部否定?怕你執著,怕你錯用了心,真是慈悲到極處,善巧到極處。如果懂得這個道理,經教你就會了,會了就見性。

為什麼要持戒?持戒是幫助得定,就是不要你胡思亂想、胡說八道、胡作妄為。不准胡思亂想是意業,你心定下來,不可以胡說八道是口業清淨,不准胡作妄為是身業,身口意三業都得到定,定生慧。只要一得定,定起作用就是智慧,那是自性本有,不從外得。

所以,經教是一種修行的方法,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法。你不要以為經教有什麼意思,有意思就是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而真正想在這一生當中有成就,契入佛境界、入華嚴境界、得念佛三昧,就要明理,理明白之後,功夫就是放下

於一切法,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一切通達明瞭,這是智慧;心裡如如不動,那是禪定。必須定慧等學,定慧是一不是二,心不定沒有智慧,心定了就生智慧。

佛學與學佛是兩件事情,學佛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那就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

  • 如果是佛學,縱然你把經教說得天花亂墜,著作等身,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放下,你還是要六道輪迴。佛學,就是學佛法的理論,並沒有落實到生活,而且沒有放下。
  • 真正放下才是學佛,所以在於你是否放下。真能放下,真開智慧,展開經本,一句一字都有無量義,長說、短說、深說、淺說,你得自在,你沒有說錯。為什麼沒有說錯?因為你根本就沒有說,說了就有錯處,沒說哪來的錯處?跟釋迦佛一樣,說了四十九年,沒說一句話。意思就是雖然他天天說法,他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跟凡人一比,他沒有說一句話。

佛法求的是真實智慧。唯有真實智慧,世出世間法一切通達。真實智慧從哪裡來?佛給我們講:人人自性本具,不是從外頭來的,從外面來的那就不平等了。雖然是本具,可是我們眾生智慧透不出來。為什麼透不出來?佛把這個原因告訴我們,你有障礙,障住了你自性般若智慧。

所以佛法的修學沒有別的,把障礙捨掉而已。你能捨一分,你的自性智慧就透一分,你能捨兩分就透兩分。除障就是斷煩惱,就是要把習氣淘汰掉,這叫真幹

如果煩惱習氣不斷,你所學的東西再多,都沒用處,諺語裡面所謂是「隔靴搔癢」,搔不到癢處,那就是你有障礙。所以「煩惱無盡誓願斷」,我們能斷一品煩惱就透一分智慧,斷二品煩惱就透二分智慧,這叫真功夫。

以上選錄自淨空老法師《華嚴經》講席
~ 華藏淨宗學會節錄整理


>> 續下一頁 : 三障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相關: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往生淨土要訣 : 信願持名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依止善導大師 持念彌陀名號

什麼障礙我們學佛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avatar-img
13會員
350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文殊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過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此之二門最為善要。我於過去劫中,因觀佛故因念佛故因供養故,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甚深禪定,乃至諸佛皆從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諸法之王。當云何念?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令無間斷。命終決定往生永不退轉。」
真信切願,精進念佛,求生極樂,了生死大事,得究竟解脫。佛弟子是不應該自殺的。因為一般人自殺時,必然會充滿瞋恨心和其他許多煩惱,這樣就會喪失了念佛正念,死後不但不可能往生淨土,相反還有墮落惡道的危險。要千忍百耐,頑強堅持!專心念佛,求生淨土。
《要解》說:「信願持名,以為一乘真因;四種淨土,以為一乘妙果。擧因則果必隨之,故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是深信、切願、力行為要耳!只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三萬五萬,以決定不缺為準。畢此一生,誓無改變,而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成誑語。一得往生,則永無退轉。
願能導行,既有信願必然引起持名妙行。《要解》讚歎持名功德說:「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持名是橫出三界的妙行。別的修行是難行道,持名是易行道。因為「名以召德」。阿彌陀佛名號,稱為萬德洪名,由於這是萬德莊嚴所成就的佛名。
發願往生淨土,不能腳踩兩隻船。又留戀世間,又想去極樂世界,這個願就不真實了。所以要往生就必須具有正信和真實的願。六信裏面,首先應信因果。如能信事信他,就會發願。發願後持名念佛。通過實踐增加信心,從信事信他慢慢發展為信理信自。信心一深你的願就切了,願切了就念的更專誠了。信願真有了,乃至十念,決定得生。
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事與理是一對。事是事相,理是本體。事相就是事物與有形無形種種諸相。
文殊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過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此之二門最為善要。我於過去劫中,因觀佛故因念佛故因供養故,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甚深禪定,乃至諸佛皆從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諸法之王。當云何念?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令無間斷。命終決定往生永不退轉。」
真信切願,精進念佛,求生極樂,了生死大事,得究竟解脫。佛弟子是不應該自殺的。因為一般人自殺時,必然會充滿瞋恨心和其他許多煩惱,這樣就會喪失了念佛正念,死後不但不可能往生淨土,相反還有墮落惡道的危險。要千忍百耐,頑強堅持!專心念佛,求生淨土。
《要解》說:「信願持名,以為一乘真因;四種淨土,以為一乘妙果。擧因則果必隨之,故以信願持名為經正宗。」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是深信、切願、力行為要耳!只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三萬五萬,以決定不缺為準。畢此一生,誓無改變,而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成誑語。一得往生,則永無退轉。
願能導行,既有信願必然引起持名妙行。《要解》讚歎持名功德說:「言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名號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為佛種,執持登不退也。」持名是橫出三界的妙行。別的修行是難行道,持名是易行道。因為「名以召德」。阿彌陀佛名號,稱為萬德洪名,由於這是萬德莊嚴所成就的佛名。
發願往生淨土,不能腳踩兩隻船。又留戀世間,又想去極樂世界,這個願就不真實了。所以要往生就必須具有正信和真實的願。六信裏面,首先應信因果。如能信事信他,就會發願。發願後持名念佛。通過實踐增加信心,從信事信他慢慢發展為信理信自。信心一深你的願就切了,願切了就念的更專誠了。信願真有了,乃至十念,決定得生。
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事與理是一對。事是事相,理是本體。事相就是事物與有形無形種種諸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大乘起信论》云:“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
Thumbnail
我若不放下自己的妄念執著,世界怎麼可能為我改變,來滿足我的妄念?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楞嚴經」云: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不斷,無有窮盡(眾生業不盡,而依業受報,故眾生界不盡)。設言眾生界有盡,我願方盡,以無眾生可度,故度生願畢。菩提道成:即圓滿菩提,佛道成就。福足慧足,已成兩足之尊。自覺覺他,已得究竟滿覺。佛道既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大乘起信论》云:“以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
Thumbnail
我若不放下自己的妄念執著,世界怎麼可能為我改變,來滿足我的妄念?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