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7|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打破內耗循環

前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檢視言行是否合宜。那麼,反省究竟是什麼?其實就是回顧自己的思緒、情緒和行為,並找出可以改進的地方。

在我們的教育和哲學思想中,一直強調反省的重要性,認為與其將問題歸因於外在環境,不如回頭檢討自己的所作所為。然而,當我們過度反省而沒有實際改變行為時,心理內耗就產生了。簡而言之,心理內耗是一種因內在矛盾或無效管理所導致的能量、時間等資源的浪費。

內耗ing?

大多數人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很難直接做到「自我覺察」。因此,我們可以藉助一些外在的行為清單來檢視自身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清單中的多項符合,也不一定代表有心理問題,只是提醒自己要提高警覺。如果真的感覺狀態不佳,就需要尋求專業心理諮詢的幫助。

  • 行動力降低
  • 習慣性拖延
  • 猶豫不決、優柔寡斷、害怕選擇
  • 沒做什麼事,卻總是覺得好累
  • 注意力難以集中
  • 持續感到焦慮
  • 情緒低落,常陷入自責狀態
  • 習慣與他人比較
  • 非常在意他人評價
  • 追求完美

上述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特徵都可能是內耗的表現,這些狀態歸納一下,可以引用松明老師的四句話來描述:

言未出,結局已演千百遍;
身未動,心中已過萬重山;
行未果,假象困難愁不展;
事已畢,過完仍在腦海中。

陷入內耗的原因

在心理學中,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經常被用來解釋內耗的成因。「歸因」是指人們觀察行為後,推論其背後的因果關係。有些人傾向於自我歸因,對無所作為感到自卑;而有些人將原因歸咎於外在環境,最終可能因對現實無法掌控而怨天尤人。

不論是外歸因或內歸因,都可能導致內耗的狀態,因此我認為內耗並非由單一的歸因導致,而是一個較為複雜的過程。松明老師在影片講述的觀點中,他認為內耗源自三個要素:「對自己的期望、與他人的比較、對世界的認知」,而我想要將其排序為「認知 → 比較 → 期望」。

舉個例子,我們最初從外在環境的各種資訊中學習,透過歸納的方式理解事物。例如,看見哥哥考試成績優異,就會得到老師的獎勵。當我們自己也面臨考試時,便會開始比較與期望,希望自己能取得好成績。然而,事事不盡如人意,若讓這三個因素呈現負面的狀態,且形成了迴圈,它們就成了一個內耗永動機,這也讓我聯想到 Aaron T. Beck 的「憂鬱認知三角」,不過這裡就不細談,我們來看看有沒有解決方法,來打破這個迴圈。

解決方法

我很喜歡意公子講莊子的影片,總結了內耗的兩種解決方向:「無為心」和「有為法」。無為是心態上的調整,而有為則是實際的行動方法。

有為法

現代心理學傾向於採取「有為」的方式解決問題。以下是一些我自己喜歡且有效的方法:

  • REBT 理性情緒行為療法:Albert Ellis 認為環境刺激是中性的,關鍵在於個人的看法。若以「非理性信念」面對世界,且結果不盡人意時,容易陷入負面情緒循環。透過辯證和思考,可以提升自我覺察能力。當覺察到時,就能中斷這樣的負面思維循環。
  • 設定有效期限:允許自己某段時間內耍廢,讓痛苦有「有期徒刑」。
  • 二進位思維:降低達成目標的難度,減少拖延的理由。
  • 劃出界線:遠離造成內耗的干擾因素、人。
  • 允許自己傾訴:當自己被看見、被傾聽,就有療癒的效果。
  • 轉移注意力:專注在自己熱愛的事物。

無為心

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容易被大量資訊牽引,進而不斷延伸推理。但這些腦內風暴能對現實世界帶來改變嗎?想法如泡沫或煙火,雖然美麗,但若無法付諸行動,就只是一瞬間的絢麗。我們可以學著只是觀察這些思緒,而不做任何反應或評論,這樣就能逐漸解脫胡思亂想的束縛。

當然,在達到「不反應」的境界之前,我們還是要學著應對這些「思緒」,目前我覺得大氣哥提供了一個面對思緒的好方法,他會對這些思緒說:「是嗎?謝謝你告訴我呀!」然後就不再理會它們。也許有一天,我們對這些雜念、思緒的「不反應、不回應」會變得越來越自動化。

小小結論

萬事萬物皆不可過度。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很高深的智慧。不反省,就無法進步,因為找不到錯誤的所在。然而,過度反省也無助於進步,因為我們只停留在思考中,卻未付諸行動。

正確地理解世界、設定目標並適時調整,從經驗中學習,並付諸行動,才能不斷成長,成為更真實的自己。

最後分享前陣子聽到,覺得好聽的音樂:侑彤 Verity《即使這個世界令人絕望 Silver Lining》❤️~

壞事還沒發生時就提前焦慮,相當於你遭遇了兩次傷害,
事後還一直在想的話,相當於你遭遇了三次傷害。

參考資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