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內耗循環

Chloe-avatar-img
發佈於書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檢視言行是否合宜。那麼,反省究竟是什麼?其實就是回顧自己的思緒、情緒和行為,並找出可以改進的地方。

在我們的教育和哲學思想中,一直強調反省的重要性,認為與其將問題歸因於外在環境,不如回頭檢討自己的所作所為。然而,當我們過度反省而沒有實際改變行為時,心理內耗就產生了。簡而言之,心理內耗是一種因內在矛盾或無效管理所導致的能量、時間等資源的浪費。

內耗ing?

大多數人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很難直接做到「自我覺察」。因此,我們可以藉助一些外在的行為清單來檢視自身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清單中的多項符合,也不一定代表有心理問題,只是提醒自己要提高警覺。如果真的感覺狀態不佳,就需要尋求專業心理諮詢的幫助。

raw-image
  • 行動力降低
  • 習慣性拖延
  • 猶豫不決、優柔寡斷、害怕選擇
  • 沒做什麼事,卻總是覺得好累
  • 注意力難以集中
  • 持續感到焦慮
  • 情緒低落,常陷入自責狀態
  • 習慣與他人比較
  • 非常在意他人評價
  • 追求完美

上述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特徵都可能是內耗的表現,這些狀態歸納一下,可以引用松明老師的四句話來描述:

言未出,結局已演千百遍;
身未動,心中已過萬重山;
行未果,假象困難愁不展;
事已畢,過完仍在腦海中。

陷入內耗的原因

在心理學中,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經常被用來解釋內耗的成因。「歸因」是指人們觀察行為後,推論其背後的因果關係。有些人傾向於自我歸因,對無所作為感到自卑;而有些人將原因歸咎於外在環境,最終可能因對現實無法掌控而怨天尤人。

不論是外歸因或內歸因,都可能導致內耗的狀態,因此我認為內耗並非由單一的歸因導致,而是一個較為複雜的過程。松明老師在影片講述的觀點中,他認為內耗源自三個要素:「對自己的期望、與他人的比較、對世界的認知」,而我想要將其排序為「認知 → 比較 → 期望」。

舉個例子,我們最初從外在環境的各種資訊中學習,透過歸納的方式理解事物。例如,看見哥哥考試成績優異,就會得到老師的獎勵。當我們自己也面臨考試時,便會開始比較與期望,希望自己能取得好成績。然而,事事不盡如人意,若讓這三個因素呈現負面的狀態,且形成了迴圈,它們就成了一個內耗永動機,這也讓我聯想到 Aaron T. Beck 的「憂鬱認知三角」,不過這裡就不細談,我們來看看有沒有解決方法,來打破這個迴圈。

解決方法

我很喜歡意公子講莊子的影片,總結了內耗的兩種解決方向:「無為心」和「有為法」。無為是心態上的調整,而有為則是實際的行動方法。

有為法

現代心理學傾向於採取「有為」的方式解決問題。以下是一些我自己喜歡且有效的方法:

  • REBT 理性情緒行為療法:Albert Ellis 認為環境刺激是中性的,關鍵在於個人的看法。若以「非理性信念」面對世界,且結果不盡人意時,容易陷入負面情緒循環。透過辯證和思考,可以提升自我覺察能力。當覺察到時,就能中斷這樣的負面思維循環。
  • 設定有效期限:允許自己某段時間內耍廢,讓痛苦有「有期徒刑」。
  • 二進位思維:降低達成目標的難度,減少拖延的理由。
  • 劃出界線:遠離造成內耗的干擾因素、人。
  • 允許自己傾訴:當自己被看見、被傾聽,就有療癒的效果。
  • 轉移注意力:專注在自己熱愛的事物。

無為心

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容易被大量資訊牽引,進而不斷延伸推理。但這些腦內風暴能對現實世界帶來改變嗎?想法如泡沫或煙火,雖然美麗,但若無法付諸行動,就只是一瞬間的絢麗。我們可以學著只是觀察這些思緒,而不做任何反應或評論,這樣就能逐漸解脫胡思亂想的束縛。

當然,在達到「不反應」的境界之前,我們還是要學著應對這些「思緒」,目前我覺得大氣哥提供了一個面對思緒的好方法,他會對這些思緒說:「是嗎?謝謝你告訴我呀!」然後就不再理會它們。也許有一天,我們對這些雜念、思緒的「不反應、不回應」會變得越來越自動化。

小小結論

萬事萬物皆不可過度。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很高深的智慧。不反省,就無法進步,因為找不到錯誤的所在。然而,過度反省也無助於進步,因為我們只停留在思考中,卻未付諸行動。

正確地理解世界、設定目標並適時調整,從經驗中學習,並付諸行動,才能不斷成長,成為更真實的自己。

最後分享前陣子聽到,覺得好聽的音樂:侑彤 Verity《即使這個世界令人絕望 Silver Lining》❤️~

壞事還沒發生時就提前焦慮,相當於你遭遇了兩次傷害,
事後還一直在想的話,相當於你遭遇了三次傷害。

參考資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ylvia-avatar-img
2024/11/07
其實自我覺察做過幾次便會習慣成自然啦~但對於不理解的人來說,就會對我說你為什麼一直反省自己😂這種時候要重新解釋一遍反而比自我覺察還更累~哈
Chlo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07
Sylvia ❤️
avatar-img
Chloe小窩
226會員
136內容數
小小的細縫裡,夢想的小苗也會萌芽。 我想在餘生中,體會生命的感動和奧秘。 透過仔細觀察,將發現世界不同的美好。 歡迎你來到 ~ ♡ Chloe 的小世界 ♡
Chloe小窩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你會選擇擁有這樣的超能力嗎?這是一個看似迷人的超能力,但它背後可能潛藏著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從童年的幻想到現實的反思,這篇文章帶你探索成長過程中的自我覺察,並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力量。
Thumbnail
2024/12/31
你會選擇擁有這樣的超能力嗎?這是一個看似迷人的超能力,但它背後可能潛藏著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從童年的幻想到現實的反思,這篇文章帶你探索成長過程中的自我覺察,並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力量。
Thumbnail
2024/12/12
有時候,一顆閃亮亮的糖果,就能帶來簡單的快樂。
Thumbnail
2024/12/12
有時候,一顆閃亮亮的糖果,就能帶來簡單的快樂。
Thumbnail
2024/11/21
探索秋天的獨特味道,分享三款有秋天氛圍的香氣~ Maison Margiela - 梧葉秋聲、Le Labo - 樹果、Narciso Rodriguez - 純粹繆思
Thumbnail
2024/11/21
探索秋天的獨特味道,分享三款有秋天氛圍的香氣~ Maison Margiela - 梧葉秋聲、Le Labo - 樹果、Narciso Rodriguez - 純粹繆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任性的內耗 前陣子被說很任性,第一次被如此評價,倒是說進我的心坎裡。 這段時間常常在回想任性的事蹟,不過那得格外開一篇文了。
Thumbnail
任性的內耗 前陣子被說很任性,第一次被如此評價,倒是說進我的心坎裡。 這段時間常常在回想任性的事蹟,不過那得格外開一篇文了。
Thumbnail
給總是越想越糾結的你,不用吃藥的療「鬱」處方箋
Thumbnail
給總是越想越糾結的你,不用吃藥的療「鬱」處方箋
Thumbnail
外部歸因--向佛祈求(象山慶’23.7.18) 為什麼我們總是羨慕他人的生活?或因對方擁有了我想要卻沒有的人事物,尤其處在某種壓力(身體的不適,或心理的焦慮)下,更易於「向外探詢」,想從外部的因緣來解決內在的困境;雖然,世間智者與宗教聖人殷切的告訴人們:「know thyself!」(蘇格拉底)「
Thumbnail
外部歸因--向佛祈求(象山慶’23.7.18) 為什麼我們總是羨慕他人的生活?或因對方擁有了我想要卻沒有的人事物,尤其處在某種壓力(身體的不適,或心理的焦慮)下,更易於「向外探詢」,想從外部的因緣來解決內在的困境;雖然,世間智者與宗教聖人殷切的告訴人們:「know thyself!」(蘇格拉底)「
Thumbnail
什麼是「內耗」?內耗就是一直在消耗能量,但是卻沒有任何價值產出;因此,內耗就是白白地浪費精力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問題在於:為什麼我們明知毫無意義,卻還是要不斷地內耗自己?
Thumbnail
什麼是「內耗」?內耗就是一直在消耗能量,但是卻沒有任何價值產出;因此,內耗就是白白地浪費精力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問題在於:為什麼我們明知毫無意義,卻還是要不斷地內耗自己?
Thumbnail
本文摘至《停止內耗》一書,帶領進入無數個諮商小故事,聆聽那些受傷靈魂的對話,有時,總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驗?過度焦慮?腦子有許多聲音?
Thumbnail
本文摘至《停止內耗》一書,帶領進入無數個諮商小故事,聆聽那些受傷靈魂的對話,有時,總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驗?過度焦慮?腦子有許多聲音?
Thumbnail
你是屬於情感內耗型的人嗎? 情感內耗(也稱情緒內耗)的人,常常內心會感覺經歷風吹雨打、狂風暴雨的過程,常常覺得心很累,也覺得很無力。 情感是能量,一個常內耗自己的人,最常見的情況會是以情緒霸凌自己或以情緒折磨自己。可能會發生所謂「鑽牛角尖」的情況,或是掉入到漏斗底部的感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外在
Thumbnail
你是屬於情感內耗型的人嗎? 情感內耗(也稱情緒內耗)的人,常常內心會感覺經歷風吹雨打、狂風暴雨的過程,常常覺得心很累,也覺得很無力。 情感是能量,一個常內耗自己的人,最常見的情況會是以情緒霸凌自己或以情緒折磨自己。可能會發生所謂「鑽牛角尖」的情況,或是掉入到漏斗底部的感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外在
Thumbnail
「今天明明就什麼都沒做,怎麼還是好累。」 這篇文章起源於朋友問我的問題。 明明沒做什麼事情, 可就是累、提不起勁, 想休息卻又罪惡感滿滿? 你是否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 我就有,而且還經歷了不少。 這種狀態叫做內耗。
Thumbnail
「今天明明就什麼都沒做,怎麼還是好累。」 這篇文章起源於朋友問我的問題。 明明沒做什麼事情, 可就是累、提不起勁, 想休息卻又罪惡感滿滿? 你是否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 我就有,而且還經歷了不少。 這種狀態叫做內耗。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一遇到痛苦、有害的體驗就會化身魔鬼氈,而遇到舒服、有益的體驗卻像不沾鍋。這種負面偏誤的機制幫助我們祖先得以存活,但到了今天,卻只會為我們製造出許多不必要的痛苦與衝突。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一遇到痛苦、有害的體驗就會化身魔鬼氈,而遇到舒服、有益的體驗卻像不沾鍋。這種負面偏誤的機制幫助我們祖先得以存活,但到了今天,卻只會為我們製造出許多不必要的痛苦與衝突。
Thumbnail
情緒其實只是為了促進神經系統、身體反應的一個副產物或是一個人體工具。如果懊惱的情緒可以促進你我清醒的「做」更多,「做」更好,那麼這種得失就不妨把它看成只是一種「工具」,自己可以利用的身體工具,讓這個人間的神聖遊戲可以「玩」得更淋漓盡致。
Thumbnail
情緒其實只是為了促進神經系統、身體反應的一個副產物或是一個人體工具。如果懊惱的情緒可以促進你我清醒的「做」更多,「做」更好,那麼這種得失就不妨把它看成只是一種「工具」,自己可以利用的身體工具,讓這個人間的神聖遊戲可以「玩」得更淋漓盡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