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看見商鞅的馭民五術有感而發的寫下此篇內容:「秦國的強大和滅亡都來自於此,為何民主國家也會存在這樣相似的內容,分析了之後竟然毫無維和?」
商鞅的「馭民五術」是一種極權政治策略,它由五個層面組成,即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貧民,目的是通過壓制民眾的智識、力量、精力、自尊與經濟來實現對民眾的全面控制。這樣的手段在現代民主國家中似乎與民主精神背道而馳,但若仔細觀察,仍可發現類似策略正以更加隱蔽的方式出現,導致民主名義下的公民自由受到侵害。
從社會觀察家的角度看,商鞅的五術不僅在古代極權體制中盛行,某些民主政體也在使用類似策略,只是包裝成合法手段。例如,愚民策略在現代可能通過資訊封鎖、媒體控制等方式進行;弱民的實踐則體現在削弱民眾參與社會的能力,使之難以對政策產生真正的影響;疲民策略則在壓榨勞動力、加重工作壓力中展現,讓民眾無暇關注公共事務;辱民則以激化群體對立和偏見的方式出現;而貧民則透過加劇社會不平等,使低收入者難以反抗制度,增強了統治穩定性。
對應現象:媒體審查、假新聞宣傳、信息壟斷。
分析:部分民主政府利用媒體壟斷,透過操控信息散佈特定論述或假資訊,降低民眾批判政府的意識,造成思想上的控制,使其難以接觸真實信息。這樣的操作實際上讓民眾「被愚」,削弱了對政策的辨識力。
對應現象:公民權利削弱、集會與抗議的權利受限。
分析:在一些民主政體中,政府通過法律限制公民權利、抑制集會抗議,削弱民眾的政治參與度,使得民眾無法有效制衡政府,逐步喪失發聲機會。
疲民:加重生活壓力,削弱關注力
對應現象:提高稅負、縮減福利、工時延長。
分析:勞動政策加重了民眾的生活壓力,讓其陷於日常生計的忙碌中,對公共政策無暇過問。這種「疲民」策略使得民眾在經濟壓力下無力參與社會議題,成為政策的被動接受者。
對應現象:操控輿論煽動對立情緒、階級矛盾。
分析:政府透過操縱輿論和族群間的矛盾,加劇社會內部的偏見和對立,從而轉移公眾視線。這樣的做法無形中削弱了民眾團結反對政策的不滿,導致民眾無法有效對抗不公正政策。
對應現象:削減社會補助、提高生活成本。
分析:部分政策導致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使低收入群體難以擺脫經濟困境,無力挑戰權勢階層。貧富差距拉大,進一步穩定了現有權力的基礎,維持了既得利益群體的統治地位。
從歷史學的視角來看,過度控制只會導致社會的隱性不滿和不穩定因素積累。當秦朝透過極權手段壓制民眾,最終因為積怨深重而速亡。今天的民主國家若走上相似道路,儘管形式上依然標榜選舉、民權,實際上卻壓制公民聲音,削弱公民對政策的監督,這樣的偏差也會積累社會問題,誘發不穩定。
作為現代民主國家的公民,保持對政府政策的警惕,防止政策成為「馭民五術」的翻版至關重要。真正的民主應該賦予民眾充分的知情權與參與權,讓民眾能夠理性監督政策,並在經濟、文化和政治層面上保有平等的話語權。以公民的主動參與和對公平透明政策的追求,守護民主的價值,避免陷入虛假的穩定假象。
台灣的社會雖然享有高度的民主自由,但若仔細觀察,仍可在某些現象中見到類似「馭民五術」的隱蔽存在:
愚民:資訊控制與假新聞的蔓延
台灣媒體雖然相對多元,但特定利益集團的操控仍會影響新聞內容。一些媒體機構因政治立場或資金來源影響,報導偏向性較強,甚至散播假新聞,引導特定輿論走向。這會讓公眾在分化的訊息中難以分辨真偽,進而影響對政策的客觀認識。
弱民:公民參與受到間接限制
雖然台灣擁有健全的選舉制度和民意代表制度,但公民在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實質參與有限,尤其是少數群體或特定議題常被忽視,反映出參與的「形式化」傾向。這種情況削弱了公民影響決策的力量,讓政策主導權更傾向於政治菁英。
疲民:經濟壓力轉移公眾注意力
台灣的高工時、低薪資和高生活成本等問題,讓許多勞動者在生活中疲於奔命,難以投入社會公共議題的討論。這些因素無形中削弱了公民的社會參與度和關注度,使他們更難以參與政策監督。
辱民:意識形態分化與社會對立
台灣政黨之間的高度對立在社會中也形成了顯著的意識形態分歧。這種分化不僅反映在政治立場上,也影響社會中的人際互動,導致族群、立場間的對立感加強。當社會分裂為不同陣營時,集體團結反而受損,反映出某種「辱民」的效果。
貧民:貧富差距擴大
雖然台灣的貧富差距相較全球不算特別嚴重,但隨著房價高企和低薪資結構,年輕一代尤其面臨財務上的困境,經濟階層之間的差距正逐步擴大。社會福利資源對中低收入者的保障不足,部分弱勢群體的處境愈發艱難,使得他們的生存壓力無法集中於公共政策監督。
這些現象反映出台灣雖然是民主國家,但仍需警惕結構性的問題,防止社會走向更大不平等或民主質量的退化。
公民的覺醒:「我們不應該在所謂的民主之下成為沉默的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