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6|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大腦睡了嗎?】

raw-image

      最近,看到「愛智者書窩」的窩主鍾穎老師寫了一段話,所長看完非常認同,這段話是這樣寫的:『很久之後我才發現,大雄最令人噴飯的睡覺能力其實是人們最需要的能力。不管你白天有多「魯蛇」(loser),回房間能倒頭就睡得人,才是最終的贏家。』

      是不是很有道理?

      能入睡,而且睡得好,對現代人而言真的是幸福與健康的指標之一。但是睡覺卻對現代人來說真的有很多困擾,睡不著會焦慮,睡太多會自責;太早醒會煩,太晚醒會怒,我們渴望上床能入睡,希望睡到自然醒,想要醒來不誤事;還要睡眠品質好,睡覺時間足,一覺醒來精神百倍。只要其中有一項不如我們的期望,都可能讓我們感覺自己睡不好。

      造成睡不好的原因有哪些呢?

      根據所長少少的睡不好經驗發現,通常自己睡不好的時候,大多腦袋一直有很多事情、很多聲音出現,這些事情或聲音會讓自己感覺明明身體很疲累,但是腦袋的亢奮,心情的躁動,就讓整個人無法停止專注模式,進入休眠狀態。

      但是在這種狀況出現時,自己又不想用藥物改善,於是在嘗試各種方法後,最後所長才發現,看書是最快能幫助入睡的解方。後來想想也是,因為看書的時候,注意力被書帶走,自然會忘記那些糟心事,再加上看書的時候需要專注,睡覺前人都累了,哪來的專注力啊,所以看沒兩下大腦也就關停了。

      由此可以發現,睡不著的原因千千萬萬種,大腦無法關機應該也是原因之一,所以想要好好睡,可能先問問我們自己,大腦睡了沒?

      這也是這次要介紹的書,書名就叫做《大腦睡了沒?解決情緒焦慮,做好人際及家庭處理》,作者是林佩芸、謝季玲、劉貞柏。三位作者中,有兩個是身心科的醫師,有一位從事法律相關工作。這樣的搭配組合很有趣,但也是這本書好看容易看的亮點。因為,如果都是從專業的角度切入,可能會讓人主觀認定醫生的話千篇一律,因為他們也是這樣告訴自己的病人,沒什麼新意可言。但是透過一位非醫學專業人士的視角,分享他自己對情緒的看法,比較貼近大部分人的經驗,便不覺得這是在看醫生所寫的衛教手冊。

      這本書的內容很淺顯,裡面有許多生活故事,這些故事我們或多或少也有類似的經驗,所以很容易看懂。不只是文字淺顯易懂,文字串接間又充滿暖心的體貼,所長在看的時候有感覺被理解和接納。

      例如,書中提到「失眠」,在醫生眼中是如何看待「失眠」與「吃藥」之間的關係呢?這書中是寫的:「失眠是一個現象,這個『現象』不一定造成『困擾』,困擾不一定惡化成『症狀』,症狀不一定『影響生活』,就算影響生活也並非『必須治療』,而治療有很多種方式,吃藥只是其中一種,而且藥物也物也有很多種。所以『睡不好不是光靠吃安眠藥』解決,你從整晚沒睡就要跳到吃安眠藥,未免跳太快了。」

      看完這段話後,所長才發現以前對失眠確實過於焦慮了。原來,醫生的角度是這樣看待失眠。當然睡得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面對失眠,其實也不用三步併兩步,一下就跳到要不要吃藥?會不會對藥物產生依賴?會不會……?

      另外,關於「憂鬱」,作者的看法也讓所長有共感。書中寫到:「就身心科來說,重要的是改善症狀,是不是憂鬱症沒那麼重要,『病」這個字,多少有點負面的意思,不要老是想套上它!」

      這是一個很好的提醒。我們不管是自我對話,或者跟別人說話,如果一直用「憂鬱症」這個詞,就像是貼標籤一樣,一旦將這個標籤牢牢地貼在任何人(包含自己)身上時,我們很容易主觀地將各種情緒與行為跟這個標籤連結在一起。這樣的結果,可能會造成本來只是情緒低落,卻因為經過不斷地強化後,最後真的成為疾病。

      所長並不是說我們要低估自己與身邊人的憂鬱情緒,而是說當我們聽到或看到別人的故事時,不要那麼輕易地說:「這就是憂鬱症啊!」武斷地做出結論。或許,我們慢一點甚至是停下來,不要太快反應,先對點點頭,跟自己或跟對方說辛苦了,不做評價或給予建議。畢竟在每個人的故事中,令他們感到憂傷的原因確實都是既真實又疼痛。

      一直以來,所長都非常感謝多數的時候自己有著大雄那令人噴飯的睡覺技能,但偶爾也是會有失靈的時候。每次遇到這樣的狀況時,都能深刻地體會睡不著、睡不好,確實非常不舒服。因此,才想介紹大家看看這本簡單易懂的書,如同書中有個篇章的標題是這樣下的:「生活比症狀重要:不管有沒有病,最後都要回歸生活。」好好睡就是生活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希望大家都能吃好、睡好、將生活過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