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可以活到80歲,那麼40歲後便是進入了人生下半場。逐漸退化的體力、衰退的記憶力和減少的肌肉量讓人頓時有些惶恐,但內在層面上卻更加瞭解自己、懂得與他人之間的界線感、擁有某個領域的專業能力等。在衰退與增長之間,如何讓自己接下來的日子生活地更加舒心、開心,在40歲前後這幾年我有了更多地思考。
原本閱讀這本書一開始是因為想要看看老齡化的議題。關於銀髮族的家應該怎麼樣設計才會更貼近需求及心理。沒想到一開始的前言標題便說道,
40歲?!那不就是我現在正要經歷的嗎?這讓30多歲時打完離婚及監護權官司,又順勢轉變為獨立設計師,覺得自己人生正要開始綻放的時候,立刻便轉換成要為老年做準備?!心態加上健康上的變化,一時之間的轉換讓我是有些不知所措。
而這本書正好有趣的部分也在此。書籍的目標族群在於是鎖定在38~55歲、以「預計透過搬家或第二次翻修,創造住到老的家」的屋主。若要再更進一步聚焦,還包括「預計接長輩來住或住附近」、「僅與伴侶同住或獨居」及「想過簡單安全的老後生活」的人。
書中有初老症狀頻頻跌倒的媽媽,因為覺得扶手醜,或許心裡也有不認老的想法,所以對於要在家中各處裝扶手這件事很生氣。那麼有沒有可能做出符合空間風格的漂亮造型扶手呢?
為了腳力衰退的媽媽,除了搬到一樓住外,日常需求如喝水及如廁,若能將動線縮短也會更利於長輩生活!
這是一本很適合大眾消化吸收的書,內容易理解也實用。作者利用一個個貼身採訪的生活故事,帶出每家人的生活及改造方向。同時我們也能藉由此本書再觀照內心的層面,瞭解原來不是只有我們有這些困擾,還能借鏡他人的生活,讓我們也能越過越好~
40代からの住まいリセット術―人生が変わる家、3つの法則
孩子長大,體能退化,但心境更加從容的40歲,作者希望大家能夠不再"將就住"!不用等到退休後,我們現在就能為自己去做些改變。
本身就是建築師的作者,在這本書裡實際告訴大家室內設計師在做設計規畫時的視角是如何,又用了甚麼小技巧去做調整,讓空間更像是你的風格!不需要做大幅度的裝修,也能夠擁有看起來不錯的居住環境。
畢竟,家是給人住的,不是給物品住的。若能讓空間及物品服務於你,而不是變成囤積東西的儲藏室,整個家就會像是第二個你,並且散發著愉悅的氛圍感~
自從轉變為獨立設計師後,我是更喜歡我的工作了。因為能花更多時間和客戶深度對談。聊天時我們其實往往聊的不是設計,或不只是設計,而是他們的生活、與家人之間的關係、和什麼能讓他們感到愉悅。
唯有能夠進入到對方的內心,才能真正做出客戶需要的規劃。不需要華麗富貴的樣貌,而是對方真正需要的那種幸福。
40歳のためのこれから術 幸せな人生をていねいに歩むために
這本書大致可以分為前半段回顧-40歲之前,與後半段-40歲後為了70歲之前而做的準備。在看前半本時,因為與我原本自己生活的態度相近,因此比較像是在透過他人的視角重新驗證一遍。而後半本則是我期待的重點了。過了40歲,我更應該抱持著甚麼樣的心態來生活或準備呢?別人又是如何地讓這段時光變得更有意義呢?我想我在這本書裡看到很溫暖地敘述。
其中特別有印象的部分是-找出「耀眼的70歲」的典範。
對於我來說,想到耀眼的70歲的典範時,立即便跳出了我的父母的形象。這對我來說其實是開心的一件事。因為原來能讓我學習之人就在我身邊。
爸爸在前幾年由婉柔導演拍攝了紀錄片《擬音》,而後又因此參與了東京影展,獲得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並又接連地參與金馬獎與金鐘獎的部分獎項評審。
但,爸爸就如他所說的-40年一件事,他的堅持不只是在工作之上,連生活也都是低調如常地有著自己的步調在過。閱讀、寫書法、運動,偶爾演講,並還在社區大學、三總及廣播電臺當志工。
媽媽也是。持續在社大上各種才藝課。除了在三總當志工外,並一直擔任社區大學志工社的社長,就算卸任了大家也都還是甚麼都要找她幫忙。是大家眼中的熱心代表!
爸媽活到老、學到老,並還有餘力照顧身邊他人,而並沒有成為退休了就喪失生活重心,怨天尤人的長輩。就連現在的我也還時常接受爸媽的照顧。煮了好吃的要給我送一份過來,買了甚麼美食也要分享我一份。活到40多歲還能接受爸媽的照顧當個孩子,我現在有些理解有些人在父母過世之後,覺得世界上再沒有那麼愛他們的人的心情。
感恩並珍惜。
而光是這些生活日常,便又都可以於生活中為我示範作者後續所描述地形象:
大方地為他人付出/向前輩學習「大人的豐饒」/向孩子傳達心目中「理想的家庭」/努力維持與社會的聯繫/讓自己持續成長.......
所以,40歲後該以甚麼樣的心態生活,為了未來如何去調整居住環境,我想樣貌皆逐漸清晰。希望你們也是~(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