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創業者的「被害者心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一篇文章提到了我們如何判斷一個領導人是否具有「正面思考」的特質。

如何判斷具「正面思考」特質的領導人

職場上,這樣的判斷標準,在有KPI以及日積月累的相處之下,只要認真觀察,是可以達到幫組織挑選未來接班人的功能,做到興利舉才的作用。


如果換個角度在創新創業投資方面,投資人有機會利用這樣的判斷來尋找好的創業者嗎? 讓我們就正面思考的三種行為準則來看:

  • 能提出具建設性的批判
  • 能提出解決方案
  • 能接受失敗與不足


可以看到創業者基本上一定符合第一、二項的標準,但是第三項標準卻是非常考驗我們投資人看人的眼光。我就曾經投資過幾位頭腦聰明、口才便給、學歷不錯的創業者,其中一兩位還風度翩翩、教養不錯。但是最後卻只能無奈地看著投資失敗,甚至失去對彼此的信任。


之所以會投資,就是看到創辦人言之有物又積極認真,覺得很有機會成功。但是,為甚麼最後創業成績卻不上不下,與自己的團隊、投資人沒有辦法同心。

關鍵就出在第三項,創辦人是否能接受自己的失敗與不足。


欠缺第三項態度的創辦人,普遍都是落入「被害者心態」的陷阱。

畢竟,創業者的見解精闢、願景弘大又獲得投資人的青睞,心態上不太會輕易地承認自己的失敗與不足。一但遇到與自己見解不同的夥伴,更多的是覺得對方在挑戰他的權威。這類的創業者也多是批判的高手,擅長尋找對方的缺點來強化自己的正當性,卻鮮少看到他們會試著去理解自己是不是欠缺某些知識與能力。久而久之,隨著自己的事業沒有好轉,他們也就很自然的認定這些與他們看法不同的人都是加害者,於是「被害者心態」的陷阱就這樣慢慢形成,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覺得都沒人支持他們,造成他們的失敗。


挑選優秀的創業者其實和我們在職場選擇優秀領導人的道理基本上相通。但是在職場上,除非是組織要找空降的主管,不然我們多半是和同仁長期共事之後,在平日觀察他們的態度來判斷並升遷。而且退一萬步來說,在職場上,就算是看走眼或許還可以得到不錯的幕僚,也可以在組織的羽翼之下,當成是花錢買他的失敗經驗,等待他日後會自己領悟成長。


但是,投資新創這件事,在觀察創辦人方面,因為無法朝夕相處,更不應該靠幾次的會談就決定。而這個場景更像是上述找空降主管CEO的概念,自然是不能只是靠簡單的直覺和感受來決定。很多時候,需要做好事前的DD,更重要是確認一些外部合作夥伴或是曾經共事的人,對他的評價會更精準,也就是為甚麼reference check在這種時候特別重要。否則如此輕率投資,自然是很容易失敗付諸流水

除此之外呢,一般在interview時,我們會用上的快速判斷的方法,還是很適合應用在投資時,觀察創業者的場景的,像是之前文章提到面試必問的問題:「你為什麼離開上一間公司?」

另外,如果應徵者或創業者之前的工作經驗中,在每間公司任職時間都不長,依我自己多年的面試經驗,這樣的應徵者,通常面試過程表現得越看似優秀,意味著他們有「被害者心態」的可能性越大。畢竟看似如此優秀的人,卻無法待在每一個他待過的單位很久,如果不是超級倒楣,那就是「別人對不起她/他了」,一個「被害者心態」的陷阱正困擾著他,是否要與這樣的人共事,或是投資這樣的人,需要謹慎思考,確認再三。

avatar-img
9會員
31內容數
分享日常的閱讀和旅行的見聞。至於投資,就多分享一些失敗和錯誤的的經驗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錄與收藏 的其他內容
以前在企業服務,每逢年底都要面對年終考核這樣一個煩心又燒腦的課題。而想要成為一個好的主管,在這個攸關下屬績效甚至未來升遷的重要環節,絲毫都不能馬虎。 KPI的達成,大多有數字輔助,還算容易達成共識,但如果是關於評斷同仁未來是否有機會升職來承擔更重的責任或同仁是否具備管理的特質等等,這方面在人格特質
創業者就如同一個即將踏上征服世界之巔的戰士,競爭者眾,路途艱難,每條路徑狀況不同,再加上隨機出現的險阻,更增添許多風險。想要成為少數可以登頂的人,若是沒有極佳的個人素質,幾乎是不可能。而每條成功的路徑又是如此的不同,如果沒有相匹配的技巧、工具或經驗,成功的機會就真的是微乎其微了。 身為天使投資人的
我非常喜歡查理蒙格的一句話:「要是知道我會死在那裡,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 —— 詼諧卻又非常樸素的一種智慧。 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看過一些朋友,在經歷他人生的一段成功經驗之後,日子過得挺順遂,但數年之後再見,也許沒有更上一層樓,卻不知為何無法保持,還漸漸地又落入了貧窮的困境。 而我們這些中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年輕人不喜歡的主管行為有以下三種: 掌握資訊落差,展現權力 話說不清楚要人揣摩 要對方照自己的方式辦事。 過往大家常常把這三種行為,簡稱為「帝王術」,也認為在現代來說,還用這種方式來馭下真的是很過時。畢竟現在的資訊這麼容易取得,人和人之間的交流也是在彈指間鍵盤下就完成了,
找到「對的人」是主管永遠的議題。有人偏重「執行力」與立即的績效貢獻,也有人看重「學習力」來面對未知的挑戰。成功的企業主還會再加上第三個維度來衡量應該要側重那一邊來選用人才。 偏重績效導向 最典型的就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談到關於他面試高階經理人的觀點,他說:「應徵的時候,我們都會問你為甚麼要到
一個人想要過得幸福其實很簡單,困難的常常只是人們都想要過得比別人幸福
以前在企業服務,每逢年底都要面對年終考核這樣一個煩心又燒腦的課題。而想要成為一個好的主管,在這個攸關下屬績效甚至未來升遷的重要環節,絲毫都不能馬虎。 KPI的達成,大多有數字輔助,還算容易達成共識,但如果是關於評斷同仁未來是否有機會升職來承擔更重的責任或同仁是否具備管理的特質等等,這方面在人格特質
創業者就如同一個即將踏上征服世界之巔的戰士,競爭者眾,路途艱難,每條路徑狀況不同,再加上隨機出現的險阻,更增添許多風險。想要成為少數可以登頂的人,若是沒有極佳的個人素質,幾乎是不可能。而每條成功的路徑又是如此的不同,如果沒有相匹配的技巧、工具或經驗,成功的機會就真的是微乎其微了。 身為天使投資人的
我非常喜歡查理蒙格的一句話:「要是知道我會死在那裡,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 —— 詼諧卻又非常樸素的一種智慧。 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看過一些朋友,在經歷他人生的一段成功經驗之後,日子過得挺順遂,但數年之後再見,也許沒有更上一層樓,卻不知為何無法保持,還漸漸地又落入了貧窮的困境。 而我們這些中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年輕人不喜歡的主管行為有以下三種: 掌握資訊落差,展現權力 話說不清楚要人揣摩 要對方照自己的方式辦事。 過往大家常常把這三種行為,簡稱為「帝王術」,也認為在現代來說,還用這種方式來馭下真的是很過時。畢竟現在的資訊這麼容易取得,人和人之間的交流也是在彈指間鍵盤下就完成了,
找到「對的人」是主管永遠的議題。有人偏重「執行力」與立即的績效貢獻,也有人看重「學習力」來面對未知的挑戰。成功的企業主還會再加上第三個維度來衡量應該要側重那一邊來選用人才。 偏重績效導向 最典型的就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談到關於他面試高階經理人的觀點,他說:「應徵的時候,我們都會問你為甚麼要到
一個人想要過得幸福其實很簡單,困難的常常只是人們都想要過得比別人幸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領導者的情緒對團隊氛圍有重大影響,自我覺察是關鍵。提高自我覺察能力,正向影響團隊士氣。 回應是自我覺察的關鍵,大腦的可塑性使得改變思考模式成為可能。高EQ領導力:「情緒就是大腦引導注意力的方式,管理注意力則是心靈控制情緒的方式。」自我覺察不僅領導者,每個人都應具備,能夠幫助人掌控情緒。
當心中有憤怒攢積的時候,通常不是事件本身引起;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失去了信任與平衡。當雙方各持己見,而其一方用了拉攏第三方來贊同自己看法,再將第三方說法來決定事情的走向,這類人是否心機太深? 有必要活得如此虛假?當自己不斷地往這個方向思考就會阻斷自己的成長。而是接受對方的模樣,因為不過就是如此了,還
Thumbnail
第三章至此,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Thumbnail
在了解MBTI後,才發現我自己慣有的工作模式是「沒有自我覺察」,貫有模式是感覺關掉,通常遇到事情選擇往前衝就對了,又常會焦慮不安會拖垮專案進度。雖然我得大腦一直說要往前衝,但身心卻說不要,如此分裂就會造成自己身心每況愈下 自我覺察&諮商資源 自我覺察:或許你和曾經的我一樣,沒有發現到自己的身心不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觀察一個人的格局通常需要時間和深入的交流。以下是一些可能幫助你了解一個人格局的方法:
Thumbnail
固定型思維模式常常讓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受限於外界的評價和期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導致恐懼失敗,害怕挑戰,因為失敗在這種思維下被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相反地,成長型思維模式則鼓勵我們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學習。在這種思維下,挑戰被視為成長的機會,失敗則是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
Thumbnail
在快速發展的商業世界中,情商成為領導者的關鍵技能。本書探討了情商在領導力中的關鍵作用,提供了實用的指導方針,強調了自我覺察、自我管理、同理心、聰明社交和決策能力對於領導者的重要性。藉由不斷學習和成長,可以改進領導風格,提高情商,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用這些技能。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領導者的情緒對團隊氛圍有重大影響,自我覺察是關鍵。提高自我覺察能力,正向影響團隊士氣。 回應是自我覺察的關鍵,大腦的可塑性使得改變思考模式成為可能。高EQ領導力:「情緒就是大腦引導注意力的方式,管理注意力則是心靈控制情緒的方式。」自我覺察不僅領導者,每個人都應具備,能夠幫助人掌控情緒。
當心中有憤怒攢積的時候,通常不是事件本身引起;而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失去了信任與平衡。當雙方各持己見,而其一方用了拉攏第三方來贊同自己看法,再將第三方說法來決定事情的走向,這類人是否心機太深? 有必要活得如此虛假?當自己不斷地往這個方向思考就會阻斷自己的成長。而是接受對方的模樣,因為不過就是如此了,還
Thumbnail
第三章至此,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Thumbnail
在了解MBTI後,才發現我自己慣有的工作模式是「沒有自我覺察」,貫有模式是感覺關掉,通常遇到事情選擇往前衝就對了,又常會焦慮不安會拖垮專案進度。雖然我得大腦一直說要往前衝,但身心卻說不要,如此分裂就會造成自己身心每況愈下 自我覺察&諮商資源 自我覺察:或許你和曾經的我一樣,沒有發現到自己的身心不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觀察一個人的格局通常需要時間和深入的交流。以下是一些可能幫助你了解一個人格局的方法:
Thumbnail
固定型思維模式常常讓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受限於外界的評價和期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導致恐懼失敗,害怕挑戰,因為失敗在這種思維下被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相反地,成長型思維模式則鼓勵我們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學習。在這種思維下,挑戰被視為成長的機會,失敗則是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
Thumbnail
在快速發展的商業世界中,情商成為領導者的關鍵技能。本書探討了情商在領導力中的關鍵作用,提供了實用的指導方針,強調了自我覺察、自我管理、同理心、聰明社交和決策能力對於領導者的重要性。藉由不斷學習和成長,可以改進領導風格,提高情商,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用這些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