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化和形式化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去參加學生的同學會,勾起了許多往事。

這些學生是我教的第一屆學生,過了三十年以後居然還記得我,真是讓人感動,那是我教學生涯的起點,或許也是最快樂的兩年。

那時我們一群新進老師剛進教育界,心態上顯得年青朝氣,有時候甚至和學生差不多,學生頑皮,老師也頑皮,看起來好像有點不倫不類,可是卻是最好的狀況,反正那時也沒有人教我們要當正經八百的老師,最後也只好順著自己的本性來走。

而我本來就是調皮的學生出身,當老師已經把我以前老師的眼鏡都跌破了,班上一堆調皮學生不知道我「孩子王」的底細,使盡各種招式在我眼中只是小巫見大巫,因為這些我以前都用過了,當然瞞不過我的法眼。

我最被津津樂道的招式就是設立班規,這班規是一塊木板,正反兩面寫著兩行大字,正面寫著:「混水摸魚不應該!」反面則寫著:「痛苦不堪我活該!」至於如何操作則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大部份都是嚇唬的成分居多。

在離開這個偏鄉學校時,我在每個老師的行事曆上,我的生日那一欄位寫道:「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有一個偉大的人誕生了,他的優秀是人類無法想像的-----。」一番操作以後,想不記得我的生日也難。

不過這段美好的時光隨著我調回市區學校戛然而止,接下來的教學生涯有苦有甜,對我比較困難的就在於形式化的過程。

我所謂形式化的過程其實就是老師的角色化,這樣的角色化要符合某一種標準規範,所以本來很自然的表現,會被歸為成另類,最後就成了獨行俠了。

平等尊重在某一種無形的階級環境中常常會視為是破壞規矩,因為一旦平等尊重,老師就顯不出高高在上的姿態,有時甚至有點像沒有穿新衣的國王,顯然他的影響力是老師這個身份或階級賦予的,沒有這個身份或許什麼都不是吧!

可是我小時候是「孩子王」,大家走的是叢林規則,你沒有比較出色傑出,叫人怎麼服你?裝腔作勢在這樣的族群中只會被看破手腳,這或許也是我小時候不喜歡一些老師的原因,或許我在隱隱間感覺到這些老師裝腔作勢的一面,當了老師以後知道一些靠關係、走後門或提「錢」來見的傳聞,更坐實了我以前的猜想。

總之最終我也只好在形式化和個體化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在學校當一個老師,課餘就當網路作家、街頭藝人,用來平衡我某一種角色的僵化。

那時其實我有三個形式化的課題,除了教育職場的教師化,還有宗教上的宗教化,再加上我婚姻中的角色化,三個形式化的課題一起出現等著我去統合,經過了這麼多年我早已經忘了初衷、忘了原先那個我是什麼樣子?

還好我以前的學生身上都保存著我的一部份記憶,後來我就想起了那個形式化前的自己了,前兩三年退休除下了教師的角色,至於教條服從的宗教化則用自由尊重的信仰來取代,在婚姻當中,將關係還原成約定和尊重,尊重彼此之間愛與不愛的權利,透過這三種形式化的解離,讓自己重新回到當初的自己、開展一條個體化的道路。

對追求自由的我而言,形式化或體系化是不可承受的重,我的本質像水一般,可以成為事物的形狀,可是又不是那個事物,一段時間固著以後就會覺得想要改變,這種「是什麼」又「不是什麼」的狀態或許才是我很多時候尷尬的原因。

不管如何我決定擺脫形式化,走向個體化,追尋自我的本質,找到真實的快樂,或許這也是我這趟和學生三十年後的同學會最大的收穫吧!

avatar-img
23會員
359內容數
希望將自己生命中所發生的重要事件,整理成智慧,分享給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新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幾年有一個專有名詞慢慢流行起來,就叫「精神內耗」。 「精神內耗」大部份都跟壓力、憂慮、恐懼或早年的生活經驗或環境有關,特別是原生家庭或學校生活。 在這件事上我常常喜歡用童話故事「醜小鴨」來說明,當醜小鴨出生時,第一眼看到的是鴨媽媽,理所當然就把鴨媽媽當成媽媽,成為生命中第一重要他人---。
三十年前的老師與學生的重逢,在南澳鄉部落的同學會上,老師分享自身的經歷,鼓勵學生突破自我限制,追求夢想。文章闡述老師如何克服學習障礙、演講比賽的挫敗經驗,以及如何引導學生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這篇文章探討人生中的內心對話,尤其是我們與自己、他人及內在角色(如天使與魔鬼)的交流。作者分享了個人經歷,包括創作小說時的心理探索和如何透過自我諮商解決心理困境。透過愛與恐懼的對抗,文章提到自我成長的重要性,並呼籲人們重新詮釋自己過去的負面信念,以達到更正向的生活態度。
我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每次學到一種新的想法和知識時,總會拿來跟我過往經驗比對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一樣? 很多的發生的事件都有它的原理在,我們之所以被困住,最主要是因為我們不懂得操作的原理,表面上看到是隨機發生、難以預測的命運,事實上卻是有一個勾連的環節。
本文探討尼采的心靈轉化理論,從「服從駱駝」、「能力獅子」到「本性小孩」的過程,反映出個人在面對社會規範和自主判斷之間的掙扎。透過對自身經驗的反思,作者將這一轉化過程與青春期的叛逆相聯繫,並強調心靈的演化並非簡單地捨棄過去,而是綜合不同階段的特質,最終形成一個全新的自我。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靈中的藤壺,通過海龜面對藤壺的困境,類比出人們生活中所遭遇的傷害、壓力、憂慮和恐懼。作者分享了自身經歷與反思,呼籲讀者正視情感問題,運用經驗來減輕心靈負擔,最終達到重生的目標。透過對抗心理上的藤壺,或許能讓人們的身心靈變得更加輕盈與自在。
最近幾年有一個專有名詞慢慢流行起來,就叫「精神內耗」。 「精神內耗」大部份都跟壓力、憂慮、恐懼或早年的生活經驗或環境有關,特別是原生家庭或學校生活。 在這件事上我常常喜歡用童話故事「醜小鴨」來說明,當醜小鴨出生時,第一眼看到的是鴨媽媽,理所當然就把鴨媽媽當成媽媽,成為生命中第一重要他人---。
三十年前的老師與學生的重逢,在南澳鄉部落的同學會上,老師分享自身的經歷,鼓勵學生突破自我限制,追求夢想。文章闡述老師如何克服學習障礙、演講比賽的挫敗經驗,以及如何引導學生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這篇文章探討人生中的內心對話,尤其是我們與自己、他人及內在角色(如天使與魔鬼)的交流。作者分享了個人經歷,包括創作小說時的心理探索和如何透過自我諮商解決心理困境。透過愛與恐懼的對抗,文章提到自我成長的重要性,並呼籲人們重新詮釋自己過去的負面信念,以達到更正向的生活態度。
我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每次學到一種新的想法和知識時,總會拿來跟我過往經驗比對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一樣? 很多的發生的事件都有它的原理在,我們之所以被困住,最主要是因為我們不懂得操作的原理,表面上看到是隨機發生、難以預測的命運,事實上卻是有一個勾連的環節。
本文探討尼采的心靈轉化理論,從「服從駱駝」、「能力獅子」到「本性小孩」的過程,反映出個人在面對社會規範和自主判斷之間的掙扎。透過對自身經驗的反思,作者將這一轉化過程與青春期的叛逆相聯繫,並強調心靈的演化並非簡單地捨棄過去,而是綜合不同階段的特質,最終形成一個全新的自我。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靈中的藤壺,通過海龜面對藤壺的困境,類比出人們生活中所遭遇的傷害、壓力、憂慮和恐懼。作者分享了自身經歷與反思,呼籲讀者正視情感問題,運用經驗來減輕心靈負擔,最終達到重生的目標。透過對抗心理上的藤壺,或許能讓人們的身心靈變得更加輕盈與自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在中年級轉高年級時是一個很大的轉折點,在試讀週這兩週,我觀察到分實人的高年級生與試讀的高年級生有顯著的差別,也讓我回憶起當初進入教育領域之時,難以與高年級生良好信任關係的過去。
近日有學生來短訊,希望我安享清福。   首先,真要多謝這些學生,相隔二十年了,還能惦記我。當年我教的是男校,他們現在都人到中年了,也都在為家庭和工作而奔馳,真是各有各忙,各有各牽掛。 話說「清福」,當時卻感覺平平無奇、淡淡無味,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但今早偶然想起學生這句的祝福語,就暇想這個「清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看到有格友發了工作比求學輕鬆相關的感嘆文,恰好也是我的心聲,便有感而發(文)。 中學時期曾被排擠 第一個讓我不懷念學生時期的理由,就是曾經被排擠的不愉快經歷。 以前聽老師說過,要珍惜學生時期遇到的朋友,出社會後,很多工作環境的同事都很勾心鬥角、圖謀算計等。 也許在很多人的人生經驗裡,驗證老師
Thumbnail
新夥伴? 今天遇見三位年輕新夥伴,最年輕的是一位國三生,因為想知道阿亮老師創辦的學校跟自己學校上課的差別,特別前來一探究竟,看看實人,是不是如此真實? 議課時,三位夥伴躍躍欲試將自己的問題提出,等待老師回答,一如往常的,老師將問題反問回去:你看見了什麼?你覺得差別在哪裡?
Thumbnail
高三畢業倒數季來臨, 每年到這個時節, 我總難免回顧這屆高三生的(高中)一生! 回想初相見…… 回想他們小高一時的矬樣, 回想他們的"重大事件"! 回想他們報告時的模樣…… 回想大家在走廊的晨昏細語…… 然後, 自己心裡就知道, 會有『那一位』, 已超脫學生的角色,而變成"好朋
Thumbnail
今天去學校當志工 因為是大學生的招生說明會,所以來的人真的很多。 我們分兩組,每組至少六個人在加兩個組長,然後我們早上九點就到了。 因為是連假的禮拜日,老師看到人全到齊很驚訝「好感動大家都有出席。」 然後簡單說明一下要幹嘛就各自帶開了。 我們就開始場佈,搬這個、貼那個,時間很快就過了。
經過幾年的社會洗禮後,可以回到學校當學生真的是很開心 第一天帶著期待又興奮的心情去到學校, 整個心態想法都完全不一樣,畢竟是自己選擇要來到這裡 再次可以當學生的寶貴,也知道賺錢很辛苦() 一開始先去做分級測驗,之後就發課表自己去找教室上課 聽說讀寫的老師都不一樣,同學也不太一樣 所以
Thumbnail
那是一張帶有歲月痕跡的學員證,從滿是塵埃的舊物之中輕輕取出,仿佛也隨之揚起了那段埋藏已久的記憶。那時候的我,正處於人生的一個轉折點,面對研究所的入學考試,心中充滿了不安與期待。會計,這個我曾自信滿滿的專業,卻在經濟學的面前顯得力不從心,於是,補習班成了我那段日子裡的港灣。 回想那些日子,補習班
好不容易用了一學期,把來自數十個不同國中的高一新生,變成了一個逐漸成形的班級,下學期竟一口氣來了兩個復學生,環顧其他同類科班級,有的班連一個復學生也沒有,有的只有一位,為什麼「獨厚」我們班?但既來之、則「安」之,先協助他們融入班級比較重要。 一般而言,行政單位會先轉交復學生的學籍卡,簡單載明學生基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在中年級轉高年級時是一個很大的轉折點,在試讀週這兩週,我觀察到分實人的高年級生與試讀的高年級生有顯著的差別,也讓我回憶起當初進入教育領域之時,難以與高年級生良好信任關係的過去。
近日有學生來短訊,希望我安享清福。   首先,真要多謝這些學生,相隔二十年了,還能惦記我。當年我教的是男校,他們現在都人到中年了,也都在為家庭和工作而奔馳,真是各有各忙,各有各牽掛。 話說「清福」,當時卻感覺平平無奇、淡淡無味,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但今早偶然想起學生這句的祝福語,就暇想這個「清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看到有格友發了工作比求學輕鬆相關的感嘆文,恰好也是我的心聲,便有感而發(文)。 中學時期曾被排擠 第一個讓我不懷念學生時期的理由,就是曾經被排擠的不愉快經歷。 以前聽老師說過,要珍惜學生時期遇到的朋友,出社會後,很多工作環境的同事都很勾心鬥角、圖謀算計等。 也許在很多人的人生經驗裡,驗證老師
Thumbnail
新夥伴? 今天遇見三位年輕新夥伴,最年輕的是一位國三生,因為想知道阿亮老師創辦的學校跟自己學校上課的差別,特別前來一探究竟,看看實人,是不是如此真實? 議課時,三位夥伴躍躍欲試將自己的問題提出,等待老師回答,一如往常的,老師將問題反問回去:你看見了什麼?你覺得差別在哪裡?
Thumbnail
高三畢業倒數季來臨, 每年到這個時節, 我總難免回顧這屆高三生的(高中)一生! 回想初相見…… 回想他們小高一時的矬樣, 回想他們的"重大事件"! 回想他們報告時的模樣…… 回想大家在走廊的晨昏細語…… 然後, 自己心裡就知道, 會有『那一位』, 已超脫學生的角色,而變成"好朋
Thumbnail
今天去學校當志工 因為是大學生的招生說明會,所以來的人真的很多。 我們分兩組,每組至少六個人在加兩個組長,然後我們早上九點就到了。 因為是連假的禮拜日,老師看到人全到齊很驚訝「好感動大家都有出席。」 然後簡單說明一下要幹嘛就各自帶開了。 我們就開始場佈,搬這個、貼那個,時間很快就過了。
經過幾年的社會洗禮後,可以回到學校當學生真的是很開心 第一天帶著期待又興奮的心情去到學校, 整個心態想法都完全不一樣,畢竟是自己選擇要來到這裡 再次可以當學生的寶貴,也知道賺錢很辛苦() 一開始先去做分級測驗,之後就發課表自己去找教室上課 聽說讀寫的老師都不一樣,同學也不太一樣 所以
Thumbnail
那是一張帶有歲月痕跡的學員證,從滿是塵埃的舊物之中輕輕取出,仿佛也隨之揚起了那段埋藏已久的記憶。那時候的我,正處於人生的一個轉折點,面對研究所的入學考試,心中充滿了不安與期待。會計,這個我曾自信滿滿的專業,卻在經濟學的面前顯得力不從心,於是,補習班成了我那段日子裡的港灣。 回想那些日子,補習班
好不容易用了一學期,把來自數十個不同國中的高一新生,變成了一個逐漸成形的班級,下學期竟一口氣來了兩個復學生,環顧其他同類科班級,有的班連一個復學生也沒有,有的只有一位,為什麼「獨厚」我們班?但既來之、則「安」之,先協助他們融入班級比較重要。 一般而言,行政單位會先轉交復學生的學籍卡,簡單載明學生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