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境,反應內在課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B)

我是個內在很大膽的人。

有個無所畏懼,且不覺得事情嚴重的心。

可的外在又是個緊張兮兮的人。

所以常常我覺得自己已經很驚嚇,很理解事情的嚴重性了,但其實在安靜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內在根本無動於衷。

完全不覺得有所恐怖。


可是,越不害怕,外在就會越遇到恐怖的事情。

來讓我明白這個課題。


直到我終於發現、明白、調整

終於才能終止輪迴



⭐️靈性學習 內在學習分享⭐️ ✨家族排列 ✨能量回溯/前世回溯/靈魂回溯 ✨靈性療癒 ✨身心靈 ✨跟著@numa.spiritual.field 學習的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 這幾年來,我想自己做過最對的事情,就是持續進行內在的學習。 覺得自己很很很幸運,遇到非常棒非常溫暖的老師,諄諄教誨,分享光與愛給大家。
以前,在工作上總是有很多痛苦的情形。 能力發揮不出來,對自己沒有信心,能力又更發揮不出來,簡直惡性循環。 不過最近突然發現,原來這樣的設計也是有道理的。 如果沒有痛苦,我不會想找尋原因跟方法,不會走向靈性。 如果沒有先學會控制力道,使用力量反而可能會傷害人,先學會走向內在,能力就會慢慢解鎖。
有時候在工作上,在跟特定類型的人溝通,容易緊張焦慮。 可是,好奇怪,對方明明沒有怎麼樣。 但是我的心中,就會預設對方會討厭我,傷害我,或者瞧不起別人
這禮拜,上了一堂課程矛盾。 老師說,人可能有很多矛盾,例如:渴望愛,但內心不相信愛  渴望被看見,但害怕被看見 才發現自己內在真的有夠多矛盾。 就外在可以看到的狀況來說,過去曾經在環境惡劣的狀況下工作, 很辛苦,很糟糕,但一直離不開。 想要被看見,但又在錯誤地方一直執著被看見。 但又不
前陣子莫名的愛生氣。 常常跟家人講話,氣不打一處來。 氣到口出惡言。 那陣子的身體也常常覺得沈重不舒服,結果就是更容易生氣。 有一次,我的一位家人,突然跟我說:你每次生氣,身邊都有一團黑氣。 我想那些就是我負能量的習氣。 明明上課的時候總覺得有很多光,但怎麼回到生活中卻不能好好保
記得去年有一堂課談到: 大部分的人來這個世界是沒有方向氣跟校正器的。 因此在生活中,就會不知道要去哪裡,花花世界有太多吸引人的東西。  當然我們做不了選擇,生活就會很痛苦 可是做選擇又很困難,於是就繼續痛苦。 其實我有陣子也是這樣,很想要離開讓我自己痛苦的工作,可是又不知道要去哪裡,每天都茫
🌟🌟🌟 這幾年來,我想自己做過最對的事情,就是持續進行內在的學習。 覺得自己很很很幸運,遇到非常棒非常溫暖的老師,諄諄教誨,分享光與愛給大家。
以前,在工作上總是有很多痛苦的情形。 能力發揮不出來,對自己沒有信心,能力又更發揮不出來,簡直惡性循環。 不過最近突然發現,原來這樣的設計也是有道理的。 如果沒有痛苦,我不會想找尋原因跟方法,不會走向靈性。 如果沒有先學會控制力道,使用力量反而可能會傷害人,先學會走向內在,能力就會慢慢解鎖。
有時候在工作上,在跟特定類型的人溝通,容易緊張焦慮。 可是,好奇怪,對方明明沒有怎麼樣。 但是我的心中,就會預設對方會討厭我,傷害我,或者瞧不起別人
這禮拜,上了一堂課程矛盾。 老師說,人可能有很多矛盾,例如:渴望愛,但內心不相信愛  渴望被看見,但害怕被看見 才發現自己內在真的有夠多矛盾。 就外在可以看到的狀況來說,過去曾經在環境惡劣的狀況下工作, 很辛苦,很糟糕,但一直離不開。 想要被看見,但又在錯誤地方一直執著被看見。 但又不
前陣子莫名的愛生氣。 常常跟家人講話,氣不打一處來。 氣到口出惡言。 那陣子的身體也常常覺得沈重不舒服,結果就是更容易生氣。 有一次,我的一位家人,突然跟我說:你每次生氣,身邊都有一團黑氣。 我想那些就是我負能量的習氣。 明明上課的時候總覺得有很多光,但怎麼回到生活中卻不能好好保
記得去年有一堂課談到: 大部分的人來這個世界是沒有方向氣跟校正器的。 因此在生活中,就會不知道要去哪裡,花花世界有太多吸引人的東西。  當然我們做不了選擇,生活就會很痛苦 可是做選擇又很困難,於是就繼續痛苦。 其實我有陣子也是這樣,很想要離開讓我自己痛苦的工作,可是又不知道要去哪裡,每天都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Thumbnail
人們常說我冷酷無情、殘忍至極。然而,站在權力巔峰的我,內心世界並非外界所見的簡單黑白。這是一段從未曝光的自白,一個隱藏在我內心深處的真實獨白。  恐懼的根源  在外界眼中,我是一個無所畏懼的統治者,但事實並非如此。我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行動,都是基於深深的恐懼。這種恐懼並非來自外部的敵人,而是來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不需要假裝外向面對社會,這個世界正因為有形形色色的人才會有趣!
Thumbnail
往往非常在乎,或是極端地追求安全感的人,皆是內心最沒有安全感的人。相同道理,內心真正的安全感的人,往往都不會凡事,甚至小細節裡都要追求控制,為了得到一切被自己掌控的「安全感」。 你可能會想,就是因為缺乏什麼,才要追求什麼啊!那問題來了,追求不就是為了獲得嗎?那麼用盡一切心力去追求不就可以獲得嗎?
Thumbnail
內向的夥伴們,我們通常踏入一個陌生或不熟悉的環境時,多半話少少,採取觀察的方式,先感覺一下這個場合的調調,接下來,隨著待在那個環境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才能越來越放鬆,話也會變多,也慢慢提升安全感。 很多時候,最快的方式,還是有活潑人帶領著我們去認識環境,去認識人,可以加速我們適應的時間。想想我
Thumbnail
我是 內向者, "內心"卻擁有許多複雜又細膩的感受, 時常被貼上怪異、孤僻等標籤, 我的高敏感旅程展開一段"探尋自我的人生", 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沒有」奇怪與不奇怪, 「跟你不一樣」就叫做奇怪,難道我不能是「我自己」嗎~ 高敏感的我,並不代表我是不好的存在, “你只是不夠認識我而已”。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Thumbnail
在人與人相處之間,時常沒辦法直接表達真實的自己的想法,害怕對方不接受,或者質疑對方為什麼不聽話? 一般人都在逃避面對自己的內心,都用腦袋告訴自己欺騙自己沒有事沒關係,逃避久了,自己就會知道哪裡最脆弱,哪個地方不能去碰,沒辦法做到「誠實面對自己」這件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人是群居的動物,基於驅吉避凶的理論及從眾的心態,人們傾向於選擇和大部份人相同的路。經常性的把身邊人的意見及價值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 如果身處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一切又看似平順,也許人生就照著別人的期待一直這麼走下去。 但如果沒有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內在的那個不滿的靈魂會時不時的敲打著你的舒適
Thumbnail
人們常說我冷酷無情、殘忍至極。然而,站在權力巔峰的我,內心世界並非外界所見的簡單黑白。這是一段從未曝光的自白,一個隱藏在我內心深處的真實獨白。  恐懼的根源  在外界眼中,我是一個無所畏懼的統治者,但事實並非如此。我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行動,都是基於深深的恐懼。這種恐懼並非來自外部的敵人,而是來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Thumbnail
高敏感人不需要假裝外向面對社會,這個世界正因為有形形色色的人才會有趣!
Thumbnail
往往非常在乎,或是極端地追求安全感的人,皆是內心最沒有安全感的人。相同道理,內心真正的安全感的人,往往都不會凡事,甚至小細節裡都要追求控制,為了得到一切被自己掌控的「安全感」。 你可能會想,就是因為缺乏什麼,才要追求什麼啊!那問題來了,追求不就是為了獲得嗎?那麼用盡一切心力去追求不就可以獲得嗎?
Thumbnail
內向的夥伴們,我們通常踏入一個陌生或不熟悉的環境時,多半話少少,採取觀察的方式,先感覺一下這個場合的調調,接下來,隨著待在那個環境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才能越來越放鬆,話也會變多,也慢慢提升安全感。 很多時候,最快的方式,還是有活潑人帶領著我們去認識環境,去認識人,可以加速我們適應的時間。想想我
Thumbnail
我是 內向者, "內心"卻擁有許多複雜又細膩的感受, 時常被貼上怪異、孤僻等標籤, 我的高敏感旅程展開一段"探尋自我的人生", 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沒有」奇怪與不奇怪, 「跟你不一樣」就叫做奇怪,難道我不能是「我自己」嗎~ 高敏感的我,並不代表我是不好的存在, “你只是不夠認識我而已”。
Thumbnail
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呢? 內向者都不善表達、冷漠難以親近? 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Thumbnail
在人與人相處之間,時常沒辦法直接表達真實的自己的想法,害怕對方不接受,或者質疑對方為什麼不聽話? 一般人都在逃避面對自己的內心,都用腦袋告訴自己欺騙自己沒有事沒關係,逃避久了,自己就會知道哪裡最脆弱,哪個地方不能去碰,沒辦法做到「誠實面對自己」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