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不上去?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少了這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什麼!原來這個缺要找認識的人來講。」這是我在公部門打滾幾年後,最深刻的一句話。 

 

很多人以為,進了公部門,就等於捧上了鐵飯碗,從此可以躺平。 

但現實是,公職的穩定,往往讓人忽略了人脈的重要性。 

你以為的風平浪靜,其實暗流湧動;你以為的按部就班,其實處處是機會與挑戰。 

而人脈,就是幫你在這片湖水中乘風破浪的隱形槳。 

 


人脈,不只是私人企業的遊戲 

 

很多人覺得,人脈是私人企業的專利,公職只要做好分內事就夠了。 

但我想告訴你,公職的人脈,可能比私人企業更重要。 

因為在這裡,機會往往不是擺在桌面上,而是藏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裡。 

 

舉個例子: 

我曾負責一個採購案,公文卡在會計那邊,怎麼解釋都沒用。 

會計主任堅持程序不合規,死活不肯蓋章。 

正當焦頭爛額時,突然想起在會計上級部門有位認識的朋友,便試著打了一通電話。 

十分鐘後,會計主任的態度180度大轉變,不僅簽字放行,還對我客氣有加。 

更讓我意外的是,後來我結婚時,這位會計主任竟主動包了一個大紅包,還送了一組精緻的茶具給我——而我從未向他提過我結婚的事! 

 

這位「熟人」,其實只是我在進修時認識的一位姐姐。 

我們一起吃飯、聊天,甚至開玩笑說要幫她介紹對象。 

誰能想到,這段看似輕鬆的關係,竟在關鍵時刻成為我的業務救星? 

 


為什麼公職人脈如此重要? 

 

1.打破天花板 

在公部門,很多人以為「穩定」就是終點,卻不知道,真正的機會往往藏在人際網絡中。 

有些人一輩子卡在同一個職位,而有些人卻能憑藉豐富的人脈,迅速轉調到更高層級的單位,甚至跨職系發展。 

人脈,就是打破職場天花板的關鍵鑰匙。 

 

2.資源與支持

無論是推動專案,還是解決突發問題,人脈都能為你提供意想不到的資源與支持。 

就像我的採購案,如果沒有那位姐姐的幫忙,可能至今還卡在會計部門。 

 

3. 進修與學習

人脈不僅能幫你解決眼前的問題,還能為你打開進修與學習的大門。 

透過人脈,你可以獲得更多培訓機會,認識更多領域的專家,讓自己的專業能力不斷提升。 

 


公職人脈從哪來?

 

1.參與培訓與活動:別只當個旁觀者

培訓和活動教育訓練進修,不是讓你打卡簽到就完事的。 

它們是你認識不同部門同事的絕佳機會。  

 

2.跨部門合作:別只盯著自己的小圈子 

參與跨部門專案,不僅能學習其他單位的運作模式,還能建立更廣泛的關係網絡。 

記住,人脈的核心是互利互惠。 

只有當你能提供價值時,關係才會長久。 

 

3.主動出擊:機會不會自己找上門 

有時候,人脈的建立就在不經意間。 

比如在球場打球、河濱公園跑步時,簡單搭個話,可能就會發現對方也是公部門的同仁。 

這些看似平凡的互動,往往是未來合作的起點。 

 

4.進修

學校是終身學習的地方,有些學校的老師與政府高層有連結,也就是說這些老師有「間接」的人事權,這也可以為何說得通有些一級主管大多有博士的頭銜。

公職說穿了就是個魚幫水、水幫魚的產業鏈,這些老師在公家機關有很多種化身,可以是採購委員、機關顧問、學者專家,也可以是投標的一方。

 


人脈管理:別讓關係在通訊錄裡沉沒 

 

人脈不是「加了LINE就結束了」,而是需要定期聯繫、分享資源,並在對方需要時提供幫助。 

真正的門當戶對,是雙方都能為彼此創造價值。 

如果太久沒聯絡,不妨主動發個訊息,問候一下近況。 

別讓有用的關係,在通訊錄中沉沒。 

 


人脈的底層邏輯:價值交換 

 

很多人誤以為,經營人脈就是討好別人,或者一味地索取。 

但其實,人脈的核心是價值交換。 

你必須先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才能吸引到對你有幫助的人。 

無論是專業能力、資源,還是情感支持,只要你願意付出,人脈就會自然形成。 

 


寫在最後 

 

公職的穩定,不該成為你停止前進的理由。 

無論是晉升、轉調,還是獲取資源,人脈都是背後那雙隱形的手。 

它可能是你職涯的加速器,也可能是打破瓶頸的關鍵鑰匙。 

人脈的力量,可能就是改變你職場命運的轉折點。

 

有些公務人員,憑藉著人脈的力量,成功創業,搖身一變成為大老闆,甚至踏上從政之路。這一切的差別,其實就在於他們如何運用手中的資源與機會。

主動踏出一步,去認識更多的人,用心經營每一段關係,並且真誠珍惜那些能夠為你帶來機會的人,人脈便能成為你職涯中最有力的推進器。

 

當然,現實中也有另一種人。他們因為辦公室裡接觸到了一些「不對的人」,於是選擇將自己封閉起來。

從早到晚,他們總是孤單地埋頭工作,臉上戴著口罩,不知道是因為生病還是單純不想說話,習慣了在沉默中度過每一天,錯過了無數能夠改變人生的契機。

 

人脈,說到底是職涯中最真實也最強大的資本。你選擇如何經營,將決定你未來能走多遠。

raw-image


 

 

avatar-img
76會員
213內容數
《關於國考:你不知道的那些事》作者, 現任Podcast執行製作人兼主持人。 聯繫我:kkposthouse@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柳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公職體制內努力時,你是否曾懷疑:「一定要當個稱職的公務員嗎?」這是一個看似理所當然,卻充滿矛盾的問題。 許多人踏入公職時,懷抱理想,希望能依法行政、服務人民,甚至帶來一些改變,當然連我也是,我當初投考公職就是為了當個稱職的檢查員,改變女性不友善的勞動環境。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現實與理想的落差
想像一下這個場景:   辦公室裡,燈光昏黃,時鐘指向晚上八點,其他同仁早已拎著包包匆匆刷卡離開,只剩下你和科長。   科長坐在辦公桌前,眉頭緊鎖,盯著電腦螢幕,手指不耐煩地敲打著桌面。   這時,你端著一杯剛泡好的熱茶,輕輕放在他桌上,語氣誠懇地說:「科長,這份報告您的分析真的很精準,簡
「人們選擇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真相。」 — 凱撒大帝   「公務員說謊真的有那麼反道德嗎?」 我的觀點,其實不然。   我們來檢視儒家思想吧!   儒家學說在中國被奉為至高哲理,但它的核心其實是為了鞏固統治者的權威。孔子用倫理道德包裝了一套學說,目的是約束人民、維護君臣關係、防止叛亂。說白
「公部門職場性騷擾是否真的無法解決?本文探討制度與改革建議,讓更多人關注這個被忽視的問題。」   「一個女人的處境不是命中注定,而是社會和文化的建構。(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
——那些批評你「不忠誠」的主管,或許只是害怕你比他更優秀!   你是否也曾被「忠誠度」這三個字綁架,困在一個看不到未來的單位?   你是否聽過主管在你背後批評「這人沒忠誠度」,卻在你面前假惺惺地說「恭喜高升」?   你是否疑惑,為什麼那些資歷豐富、歷練多個單位的紅人,從未被貼上「不忠誠」
大家早安,今天這篇文章比較嚴肅一點,我想來聊聊民主、科技與公務人員業務量的關係。   科技發展是全球共享的成果,深刻影響著各國的政治、經濟與社會運作。民主制度作為一種尊重多元與平等的治理方式,其本質是讓人民享有更多參與政府決策的權利。   而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民主的深化,政府機關與公務員所面臨
在公職體制內努力時,你是否曾懷疑:「一定要當個稱職的公務員嗎?」這是一個看似理所當然,卻充滿矛盾的問題。 許多人踏入公職時,懷抱理想,希望能依法行政、服務人民,甚至帶來一些改變,當然連我也是,我當初投考公職就是為了當個稱職的檢查員,改變女性不友善的勞動環境。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現實與理想的落差
想像一下這個場景:   辦公室裡,燈光昏黃,時鐘指向晚上八點,其他同仁早已拎著包包匆匆刷卡離開,只剩下你和科長。   科長坐在辦公桌前,眉頭緊鎖,盯著電腦螢幕,手指不耐煩地敲打著桌面。   這時,你端著一杯剛泡好的熱茶,輕輕放在他桌上,語氣誠懇地說:「科長,這份報告您的分析真的很精準,簡
「人們選擇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真相。」 — 凱撒大帝   「公務員說謊真的有那麼反道德嗎?」 我的觀點,其實不然。   我們來檢視儒家思想吧!   儒家學說在中國被奉為至高哲理,但它的核心其實是為了鞏固統治者的權威。孔子用倫理道德包裝了一套學說,目的是約束人民、維護君臣關係、防止叛亂。說白
「公部門職場性騷擾是否真的無法解決?本文探討制度與改革建議,讓更多人關注這個被忽視的問題。」   「一個女人的處境不是命中注定,而是社會和文化的建構。(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
——那些批評你「不忠誠」的主管,或許只是害怕你比他更優秀!   你是否也曾被「忠誠度」這三個字綁架,困在一個看不到未來的單位?   你是否聽過主管在你背後批評「這人沒忠誠度」,卻在你面前假惺惺地說「恭喜高升」?   你是否疑惑,為什麼那些資歷豐富、歷練多個單位的紅人,從未被貼上「不忠誠」
大家早安,今天這篇文章比較嚴肅一點,我想來聊聊民主、科技與公務人員業務量的關係。   科技發展是全球共享的成果,深刻影響著各國的政治、經濟與社會運作。民主制度作為一種尊重多元與平等的治理方式,其本質是讓人民享有更多參與政府決策的權利。   而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民主的深化,政府機關與公務員所面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一些朋友也開始在找工作,明明朋友的經歷也很不錯、工作能力也很好,但總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讓我想到之前部門應徵人的一些經驗。
Thumbnail
在職場上,不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並不存在「沒有了誰活不下去」的。 做一份工作,年資久也好;崗位是核心也好;職位只有一個也好,但絕不代表沒有人可以取替你。 我遇過一些年輕人,有一個是去年的暑期實習生,其實做事就不過一般,在快將完結時竟然「認為」我們公司很想要他留下,自己走到人事部門說可以轉兼職.
Thumbnail
在光鮮亮麗的背後隱藏一些不確定感:自己努力這麼多年,加薪升遷老是輪不到我?上班族除了專業技能到位、展現工作成果,還有哪些該注意的地方,我請教了資深主管、企業主及自身在職場經驗,想和大家分享哪些職場行為可能是阻撓你晉升的隱患,以及該如何避開這些雷區?
Thumbnail
先問問自己為什麼工作要這麼拼命? 是自我要求? 還是想升官呢? 想被重視光努力還不夠的,要懂得看人!!!! (1)你的優勢不是你的相對優勢 學經歷十分優秀,工作又十分認真,但這又如何呢? 如果這份工作有光環,或者PAY很高,競爭者非常多。此時背景、人脈、靠山、人格特質、向上管理就會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在現實職場中,成功不僅僅依賴個人的努力,也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際網路。在不同年齡階段,人際關係在職場中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但都是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重點闡述了不同階段的經驗和教訓,來分享在職場中所得到的心得。
Thumbnail
經過這一次的面試,讓我知道公司分工太細,可能會讓專業能力停止進步......
Thumbnail
既然當人下屬要為難,當人主管也要為難。至少當人主管權力比較多,薪水比較高。那麼何不掌握更高的權力,領取更高的薪水,
Thumbnail
  關於辭職,有些人覺得很可惜,有些人覺得很有勇氣。畢竟要培養能獨當一面的公務員需要時間與經驗慢慢累積,然而,這些經驗並不會就此消失,將不斷作為自我批判的對象。筆者在辭職原因調查表寫到(共羅列了35項原因,要在這之中最多選擇3項並排序),辭職原因依序為1.進修升學、2.其他:上班時間過長,且
Thumbnail
剛入職埸前幾年有二本火紅的書:由A到A+、執行力,都是作者找了許多成功案例的公司做研究,整理歸納出來成功的方法。 由優秀到卓越的條件之一: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適才適所相信專業。
Thumbnail
"15%職位被公開,85%來自內部&人脈" 無論強連結或弱連結關係,有關係就沒關係,多打聽多了解,有更適合更好的機會。 自傳分享些基本通則,重點放在如何和來訪者討論職涯&自傳。
Thumbnail
最近一些朋友也開始在找工作,明明朋友的經歷也很不錯、工作能力也很好,但總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讓我想到之前部門應徵人的一些經驗。
Thumbnail
在職場上,不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並不存在「沒有了誰活不下去」的。 做一份工作,年資久也好;崗位是核心也好;職位只有一個也好,但絕不代表沒有人可以取替你。 我遇過一些年輕人,有一個是去年的暑期實習生,其實做事就不過一般,在快將完結時竟然「認為」我們公司很想要他留下,自己走到人事部門說可以轉兼職.
Thumbnail
在光鮮亮麗的背後隱藏一些不確定感:自己努力這麼多年,加薪升遷老是輪不到我?上班族除了專業技能到位、展現工作成果,還有哪些該注意的地方,我請教了資深主管、企業主及自身在職場經驗,想和大家分享哪些職場行為可能是阻撓你晉升的隱患,以及該如何避開這些雷區?
Thumbnail
先問問自己為什麼工作要這麼拼命? 是自我要求? 還是想升官呢? 想被重視光努力還不夠的,要懂得看人!!!! (1)你的優勢不是你的相對優勢 學經歷十分優秀,工作又十分認真,但這又如何呢? 如果這份工作有光環,或者PAY很高,競爭者非常多。此時背景、人脈、靠山、人格特質、向上管理就會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在現實職場中,成功不僅僅依賴個人的努力,也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際網路。在不同年齡階段,人際關係在職場中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但都是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重點闡述了不同階段的經驗和教訓,來分享在職場中所得到的心得。
Thumbnail
經過這一次的面試,讓我知道公司分工太細,可能會讓專業能力停止進步......
Thumbnail
既然當人下屬要為難,當人主管也要為難。至少當人主管權力比較多,薪水比較高。那麼何不掌握更高的權力,領取更高的薪水,
Thumbnail
  關於辭職,有些人覺得很可惜,有些人覺得很有勇氣。畢竟要培養能獨當一面的公務員需要時間與經驗慢慢累積,然而,這些經驗並不會就此消失,將不斷作為自我批判的對象。筆者在辭職原因調查表寫到(共羅列了35項原因,要在這之中最多選擇3項並排序),辭職原因依序為1.進修升學、2.其他:上班時間過長,且
Thumbnail
剛入職埸前幾年有二本火紅的書:由A到A+、執行力,都是作者找了許多成功案例的公司做研究,整理歸納出來成功的方法。 由優秀到卓越的條件之一: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適才適所相信專業。
Thumbnail
"15%職位被公開,85%來自內部&人脈" 無論強連結或弱連結關係,有關係就沒關係,多打聽多了解,有更適合更好的機會。 自傳分享些基本通則,重點放在如何和來訪者討論職涯&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