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職場價值不只是薪水,而是這 3 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時序進入二月,應該也是許多人開始思考自己職涯規劃的季節——該繼續堅持,還是勇敢轉職?今天來說說我同事阿偉的故事。

阿偉是一名擁有五年經驗的行銷專員,最近他陷入選擇難題。現職公司提供穩定薪水、同事也不錯,但他卻開始感覺成長停滯,每天的工作內容已經變得重複且沒有挑戰性。

另一方面,他也收到另一家新創公司的錄取通知,薪水比現在高出30%,但工作量預計更繁重,且公司規模小,也有可能會加班。

阿偉苦惱: 「應該選擇高薪的機會,還是留在熟悉的環境? 」職場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呢?

這個時刻,我們不僅問自己:「我的薪水夠不夠?」更該問:「我的價值是什麼?」薪水固然重要,但它並不是衡量職場價值的唯一標準。如果你曾經懷疑自己的價值,或正在思考下一步,那麼我想花點時間審視自己的職場價值,或許更能撥雲見霧。


1. 影響力:你帶給團隊的價值比你想的還多

當大家都說薪水重要,不過我認為,其實還有另一項隱性價值,就是"影響力",如果說薪水是你對公司的價值,那影響力就是你對同事和團隊的價值。你是否曾經提案讓人眼睛一亮? 是否曾幫助新進同事更快上手?在會議上提出有效建議?又或者,你是團隊裡的開心果,能讓嚴肅的辦公室氛圍變得輕鬆?

影響力不只是來自於你的職位,而是你如何讓團隊變得更好、更有向心力。有時候,一句鼓勵的話、一次主動的協助,甚至是一場讓人印象深刻的提案,都能讓你在團隊中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別小看這些小事,它們可能比你的年終獎金更值得被珍惜。

「影響力不是來自你的職位,而是來自你的行動。」



2. 成長性:你的未來薪水來自你今天的學習

職場除了是一個用來打卡下班的地方,也一個用來提升自己的舞台。如果你的薪水沒變,但你的能力在成長,那麼你就在為未來鋪路。反之,如果你只是每天重複相同的工作,三年後你仍然停留在原點,那麼你的價值真的就只剩薪水了。

試著問自己:

  • 這份工作教會了我什麼新技能?
  • 我的專業能力比去年提升了嗎?
  • 如果今天離開這家公司,我能帶走什麼?


不論透過進修課程、自學新工具,還是主動接觸不同部門的工作內容,持續學習才能讓你的市場價值穩步上升。千萬不要讓薪水成為你唯一的收穫,因為真正決定你職場價值的,是你的成長速度。

「你的薪水是你的現在,但你的能力是你的未來。」



3. 人脈:你的圈子決定你的機會

最後一點,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好的工作機會,從來不會公開出現在求職網站上?因為這些機會,往往來自於「誰認識你,誰願意推薦你」。

不論是同事、主管、合作夥伴,甚至是你在業界認識的朋友,人脈是職場上最有價值的資產之一。你願意幫助別人,別人才會記得你;你樂於分享資源,未來才有機會得到回報。

建立人脈不代表你要變成那種「逢人就遞名片」的社交達人,而是願意真心與人交流,分享經驗,並在關鍵時刻能夠成為別人的「那個人」。

「有時候,成功不是因為你多厲害,而是因為你認識誰。」




你的價值,可能遠不只有薪水的數字

雖然說薪水可能是最直接衡量一個人職場價值的標準之一,但它絕不是唯一標準。影響力讓你在團隊發光,成長性確保你未來不被取代,而人脈則為你開啟更多機會的大門。

所以,當你覺得自己「只是個領薪水的員工」時,請記得看看這三件事——你的價值,遠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薪水能決定你的現在,但你的影響力、成長性和人脈,決定了你的未來。」

投票

你認為職涯中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

  • 影響力
  • 成長性、成就感
  • 當然還是薪水!!
  • 其他

  • avatar-img
    62會員
    53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蜜莉,六年記者生涯,橫跨財經、科技、國際領域。現在是科技業行銷公關,也是職涯講師/大學講師/英文家教/主持人/自由撰稿人,遊走不同斜槓身分,享受每一個精采瞬間。在這個專頁,我希望和大家分享我關心的,努力和大家一起成為擁有強大自律的職場成功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分享準備多益考試的心得,包含聽力、閱讀準備方法及使用的學習資源,例如Parker English怕渴英文、雪薇英文、阿滴英文、英文易開罐系列影片等,並提供時間分配、解題技巧等策略,幫助考生有效提升多益成績。
    5/5英文學習
    最近K和男友分手了,一起吃飯時,她一邊啜飲調酒,眼淚就這樣不爭氣掉下來,原來分手的起因,只是一次出遊開銷分配.....
    2024美選落幕,想必對許多人來說充滿震驚,但好像又不怎麼意外的結果,雖然我不是美國公民,但一整天守著新聞,昨天彷彿也深刻感受了今年美選引發的關注及熱潮。 今天想來寫一下,為什麼美國人這次選舉時,對於川普的「有備而來」,卻仍然選擇讓他重返總統寶座,他們也深知他的過去,從方方面面上來看,這都是一個令
    Vision without executing is daydreaming.-Bill Gates 時序進入有點涼意的11月,轉眼這一年又只剩下一個月了,許多公司開始要求員工檢視年度目標,羅列自己今年度又完成了什麼項目。不過,我相信應該也有許多人心裡總想著,到底怎麼確保年度目標能順利達成?
    最近開始認真思考如何更高效地管理資產,為了讓理財變得更簡單,我發現使用合適的銀行和APP至關重要。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幾個自己常用的理財方法,特別適合小資族和剛出社會的朋友。選對銀行、方便的投資工具以及高回饋的信用卡,都能讓你的財務管理更輕鬆,讓錢錢越滾越大!
    對於想在職場上加分的人來說,加強英文能力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透過增進口說能力,並擁有批判性思考,可以在面試或職場上更有信心表達自己的觀點。而要增進英文口說能力並不難,透過一些網路資源,配合每日練習,就能夠有效提高英文口說,歡迎大家踴躍交流分享學習心得,共同進步。
    本文分享準備多益考試的心得,包含聽力、閱讀準備方法及使用的學習資源,例如Parker English怕渴英文、雪薇英文、阿滴英文、英文易開罐系列影片等,並提供時間分配、解題技巧等策略,幫助考生有效提升多益成績。
    5/5英文學習
    最近K和男友分手了,一起吃飯時,她一邊啜飲調酒,眼淚就這樣不爭氣掉下來,原來分手的起因,只是一次出遊開銷分配.....
    2024美選落幕,想必對許多人來說充滿震驚,但好像又不怎麼意外的結果,雖然我不是美國公民,但一整天守著新聞,昨天彷彿也深刻感受了今年美選引發的關注及熱潮。 今天想來寫一下,為什麼美國人這次選舉時,對於川普的「有備而來」,卻仍然選擇讓他重返總統寶座,他們也深知他的過去,從方方面面上來看,這都是一個令
    Vision without executing is daydreaming.-Bill Gates 時序進入有點涼意的11月,轉眼這一年又只剩下一個月了,許多公司開始要求員工檢視年度目標,羅列自己今年度又完成了什麼項目。不過,我相信應該也有許多人心裡總想著,到底怎麼確保年度目標能順利達成?
    最近開始認真思考如何更高效地管理資產,為了讓理財變得更簡單,我發現使用合適的銀行和APP至關重要。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幾個自己常用的理財方法,特別適合小資族和剛出社會的朋友。選對銀行、方便的投資工具以及高回饋的信用卡,都能讓你的財務管理更輕鬆,讓錢錢越滾越大!
    對於想在職場上加分的人來說,加強英文能力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透過增進口說能力,並擁有批判性思考,可以在面試或職場上更有信心表達自己的觀點。而要增進英文口說能力並不難,透過一些網路資源,配合每日練習,就能夠有效提高英文口說,歡迎大家踴躍交流分享學習心得,共同進步。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Thumbnail
    我從來就不是說大話,光動嘴的人,換間企業就一定要爭取加薪,雖然大家都說這是必備條件,只是自己認為應該要看清自我身價,我之前看到的高薪,或許只是我看到自己想看的,進來一張嘴乎溜溜就談到高薪,卻沒有實際作為,這也為未來的工作之路帶來許多的隱憂吧。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菁英和打拼族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敏感又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薪水到底能不能真實反映一個人的工作價值啊?這個問題可讓不少人糾結了!有人說「高薪才是王道」,也有人說「錢多事少離家近」才是人生勝利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在求職的過程中,了解自己的工作價值觀和人生方向至關重要。本文分享5個方法,幫助你探索內心,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職業選擇。無論是透過反思、閱讀還是實踐,讓我們一起開啟自我發現之旅!
    Thumbnail
    追求薪資成長沒有不對,只是有時候薪資並非我們找工作的唯一考量。除了薪資外,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在意的公司文化價值觀、主管風格、團隊氣氛、工作型態與角色、價值認同等事情。透過瞭解我們自己的工作價值驅動力以及內在動機,幫助我們判斷該選擇什麼樣的機會。
    Thumbnail
    薪資談判心法提醒:薪資是區間的概念;從短中長期來思考薪資;薪資只是其中一個思考點,不是唯一指標。在求職轉職的旅程中,三樓職涯都在這裡,陪伴你走過每一步。
    Thumbnail
    在三月份,我前往清大參加了一場協助履歷健檢的活動,偶然間聽到了同學們在現場討論公司的薪資福利。 A同學:「聽說xxx公司的福利待遇相當不錯。」 B同學:「是嗎?每個月的薪資能達到10萬嗎?如果不行的話,我想都不用考慮了。」 或許這段對話讓你想起了自己和家人曾經的討論嗎?
    Thumbnail
    「你有想過,即使換到新工作,很有可能至少有幾個月的薪水比現在少嗎?」 「對耶!的確很有可能……。」在進行履歷修改之前,一位年資將近 10 年的客戶這麼回答我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真正需要的,也許不是自己一直以為的。
    Thumbnail
    轉職,是許多人職涯發展路徑的一種選擇。有些人是為了追求理想、更好的機會,也有些人是對現職的不滿,而被當成改變困境的捷徑。 以下跟大家分享常見的轉職迷思,希望能幫助正在考慮轉職的你,可以更清楚地理解轉職的真實面貌。 從薪水的盲目追求、解決問題的過度理想化,到年齡的自我設限,重新省思職業生涯的抉擇。
    Thumbnail
    職場上,一個人的成功不只是靠工作水平,而是要看是否能夠解決問題。透過將價值轉化成實際的經濟價值,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創造力,並獲得更多的機會。本文闡述瞭如何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如何運用黃金圈法則來檢視工作價值,並將價值變現的方法。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Thumbnail
    我從來就不是說大話,光動嘴的人,換間企業就一定要爭取加薪,雖然大家都說這是必備條件,只是自己認為應該要看清自我身價,我之前看到的高薪,或許只是我看到自己想看的,進來一張嘴乎溜溜就談到高薪,卻沒有實際作為,這也為未來的工作之路帶來許多的隱憂吧。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菁英和打拼族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敏感又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薪水到底能不能真實反映一個人的工作價值啊?這個問題可讓不少人糾結了!有人說「高薪才是王道」,也有人說「錢多事少離家近」才是人生勝利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在求職的過程中,了解自己的工作價值觀和人生方向至關重要。本文分享5個方法,幫助你探索內心,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職業選擇。無論是透過反思、閱讀還是實踐,讓我們一起開啟自我發現之旅!
    Thumbnail
    追求薪資成長沒有不對,只是有時候薪資並非我們找工作的唯一考量。除了薪資外,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在意的公司文化價值觀、主管風格、團隊氣氛、工作型態與角色、價值認同等事情。透過瞭解我們自己的工作價值驅動力以及內在動機,幫助我們判斷該選擇什麼樣的機會。
    Thumbnail
    薪資談判心法提醒:薪資是區間的概念;從短中長期來思考薪資;薪資只是其中一個思考點,不是唯一指標。在求職轉職的旅程中,三樓職涯都在這裡,陪伴你走過每一步。
    Thumbnail
    在三月份,我前往清大參加了一場協助履歷健檢的活動,偶然間聽到了同學們在現場討論公司的薪資福利。 A同學:「聽說xxx公司的福利待遇相當不錯。」 B同學:「是嗎?每個月的薪資能達到10萬嗎?如果不行的話,我想都不用考慮了。」 或許這段對話讓你想起了自己和家人曾經的討論嗎?
    Thumbnail
    「你有想過,即使換到新工作,很有可能至少有幾個月的薪水比現在少嗎?」 「對耶!的確很有可能……。」在進行履歷修改之前,一位年資將近 10 年的客戶這麼回答我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真正需要的,也許不是自己一直以為的。
    Thumbnail
    轉職,是許多人職涯發展路徑的一種選擇。有些人是為了追求理想、更好的機會,也有些人是對現職的不滿,而被當成改變困境的捷徑。 以下跟大家分享常見的轉職迷思,希望能幫助正在考慮轉職的你,可以更清楚地理解轉職的真實面貌。 從薪水的盲目追求、解決問題的過度理想化,到年齡的自我設限,重新省思職業生涯的抉擇。
    Thumbnail
    職場上,一個人的成功不只是靠工作水平,而是要看是否能夠解決問題。透過將價值轉化成實際的經濟價值,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創造力,並獲得更多的機會。本文闡述瞭如何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如何運用黃金圈法則來檢視工作價值,並將價值變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