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代相傳的創傷:如何打破循環,療癒原生家庭的傷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代代相傳的創傷

在諮商室與診間裡,我們常常一開始由談論自己的症狀漸漸地提到親人(父母、手足)的問題,再由親人的問題轉而談到雙親家族的功能缺失。


就這樣,受傷的父母創造出創傷的子女,而子女長大後成為受傷的父母又繼續製造創傷的子女,一直循環反覆。


直到有一代人能慢慢脫離這個循環,事情才得以解決


面對創傷

這時候就會有人急著問,要怎麼解決?


但其實最重要的關鍵不是解決方法,而是你能否覺察、反思並分析整個家庭的狀態


有人可能覺得很簡單,其實不然,這一步是最難的一步,因為你必須誠實面對自己的缺點或錯誤,而能做到這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解決方式(以下分人群有不同模式)

  • 當然如果父母子女都願意面對那是最好,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尋求專業家族治療協助


  • 若只有父母修正對待子女的方式與子女坦承自己的疏失原諒並認識自己原本也是一個受傷的孩子,願意改變的自己已經很棒了。


  • 若只有子女:脫離有毒的原生家庭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


切記,永遠不要想著改變誰,這樣不僅沒效拖延反而令你自己更痛苦


小額贊助

若您喜歡我的內容歡迎小額贊助

(013)113506248522國泰世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系的憂鬱少女
1會員
7內容數
對抗憂鬱症十年的少女 雖然每天必須與30顆藥為伍 曾經想過放棄 但卻希冀自己的文字、未來的工作能夠幫助更多像我一樣的人 希望能帶給世界一點點的溫暖 期望讓更多人了解心理學及其應用 並由不同角度分析事物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代際創傷是無論男女老少都需要面對的挑戰,透過實踐以及心靈成長的方式來應對過去的創傷,並轉化為力量。
Thumbnail
代際創傷是無論男女老少都需要面對的挑戰,透過實踐以及心靈成長的方式來應對過去的創傷,並轉化為力量。
Thumbnail
以家族、祖先的視角 來理解那些無形中背負著的壓力及承襲而來的創傷 還有我們能怎麼終止它? 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才能在傳承美好的同時 不將痛苦延續給後代? 若你和米雅一樣有自己熟悉的靈性工具/系統 那就更好了! 如果沒有也沒關係 作為認識代際創傷/家族模式 此書的內容介紹依然是很完整全面的
Thumbnail
以家族、祖先的視角 來理解那些無形中背負著的壓力及承襲而來的創傷 還有我們能怎麼終止它? 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才能在傳承美好的同時 不將痛苦延續給後代? 若你和米雅一樣有自己熟悉的靈性工具/系統 那就更好了! 如果沒有也沒關係 作為認識代際創傷/家族模式 此書的內容介紹依然是很完整全面的
Thumbnail
每一個個體靈魂各自都為了能充分體驗生命情境的多樣性與自我的多元面貌,在每次轉世投身選擇不同的設定,作為人格小我(ego)培養皿的原生家庭(以生身父母為基礎擴展出的生活環境)首當其衝,涉及該個體靈魂的轉世業力與使命願力、投生家族的業力印記和靈性遺產,以及地球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輪播與演化潛能等層面。
Thumbnail
每一個個體靈魂各自都為了能充分體驗生命情境的多樣性與自我的多元面貌,在每次轉世投身選擇不同的設定,作為人格小我(ego)培養皿的原生家庭(以生身父母為基礎擴展出的生活環境)首當其衝,涉及該個體靈魂的轉世業力與使命願力、投生家族的業力印記和靈性遺產,以及地球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輪播與演化潛能等層面。
Thumbnail
然後你會慢慢的發現,每個人都有創傷性的童年。 因為每個人都不完美,父母也都是在生命的累積中學習,所以也不可能有所謂完美和諧的家庭社會。 於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對於這社會的衝撞、自我探索與自我價值認定變得很重要。 你所謂的認知,源自於你有限的環境,那如何超越? 就是「大量閱讀」,那是最不費力氣與最
Thumbnail
然後你會慢慢的發現,每個人都有創傷性的童年。 因為每個人都不完美,父母也都是在生命的累積中學習,所以也不可能有所謂完美和諧的家庭社會。 於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對於這社會的衝撞、自我探索與自我價值認定變得很重要。 你所謂的認知,源自於你有限的環境,那如何超越? 就是「大量閱讀」,那是最不費力氣與最
Thumbnail
無論是我們在舉辦夫妻或單身營會的時候,總是聽到許多來自原生家庭傷害的故事。這些傷害在家庭與個人中間造成極大的影響與痛苦,並且同樣的傷害總是不斷複製,造成下一代的傷害。
Thumbnail
無論是我們在舉辦夫妻或單身營會的時候,總是聽到許多來自原生家庭傷害的故事。這些傷害在家庭與個人中間造成極大的影響與痛苦,並且同樣的傷害總是不斷複製,造成下一代的傷害。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