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不當飲食教條的信徒,做自己健康的舵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raw-image



長期以來,我們習慣將心血管疾病看成一個多重因素導致的結果,像是高血壓、糖尿病、抽菸、肥胖、壓力、缺乏運動等等,它們像是並列的通緝犯,共同犯下了這起滔天大罪。這個看法不能算錯,但它可能讓我們模糊了焦點,忽略了那個真正開啟所有悲劇的「主謀」。


有一個在心血管病理學界極具份量的觀點,它提出了一個更為精準也更具衝擊性的看法:上述那些風險因子,都只是「放大器」或「催化劑」,真正啟動動脈粥狀硬化這台毀滅機器的,只有一個「必要條件」,那就是血液中過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壞膽固醇」(LDL-C)。


打個比方,動脈血管壁就像一面牆,而壞膽固醇就是能夠侵蝕這面牆的「子彈」。高血壓像是一股強大的水流不斷沖刷牆面,讓牆皮變得脆弱;抽菸和糖尿病帶來的全身性發炎,好比在牆上鑿出許多微小的孔洞。這些行為無疑都會加速牆壁的毀壞,但如果一開始就沒有子彈射過來,就算牆面有些瑕疵,也不會輕易出現一個足以致命的大洞。反過來說,就算牆面再怎麼堅固,只要有源源不絕的子彈持續射擊,總有一天它會被擊穿。


這個觀點徹底改變了我們看待預防與治療的優先順序。它告訴我們,控制血壓、血糖、戒菸固然極度重要,但如果我們沒有同時處理血液中壞膽固醇過高的問題,就如同在槍林彈雨中拼命修補牆壁,終究是治標不治本。這也讓我們必須把目光從各種複雜的風險因子,重新聚焦到一個最根本的問題上:我們的血液為何會充滿了這些不安分的子彈?


飽和脂肪一定不好?關鍵在「你用什麼取代它」


當我們開始正視膽固醇問題時,下一個直覺反應通常是「要少吃油」,特別是過去被視為頭號公敵的「飽和脂肪」。這個觀念深植人心,也催生了數十年的低脂飲食風潮。可是近幾年,我們卻開始看到一些研究或文章,標題寫著「飽和脂肪可能被冤枉了」,這讓許多人陷入了更深的困惑。到底誰說的才是對的?


其實這個爭議的核心,並不在於飽和脂肪本身是天使還是魔鬼,而在於一個更關鍵卻常被忽略的問題:「當我們減少飽和脂肪後,我們是用什麼東西來填補那個熱量缺口的?」


這正是過去許多營養學研究會出現矛盾結果的關鍵。在八、九零年代的低脂飲食浪潮中,食品工業界推出了大量「低脂」或「零脂」的加工食品。為了維持這些產品的風味與口感,他們拿掉了脂肪,卻加入了大量的精緻澱粉與糖。於是人們名義上減少了奶油、肥肉的攝取,實際上卻吃進了更多的白麵包、餅乾、含糖優格和各種高糖分的低脂點心。


結果發現,用這種「不聰明的交換」,也就是用高升糖指數的碳水化合物去取代飽和脂肪,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根本沒有幫助,甚至可能因為引發高三酸甘油酯、降低好膽固醇等問題而變得更糟。


這就像是我們為了解決一個房間裡的猛獸(飽和脂肪),卻引進了另一群飢餓的豺狼(精緻澱粉與糖)。這並不能證明原來的猛獸是無害的,只能證明我們的替代方案同樣糟糕。


現代營養科學給了我們一個更清晰的答案。大量的證據表明如果我們進行的是一場「聰明的交換」,也就是將飲食中的飽和脂肪,用「不飽和脂肪」來取代,那麼結果就非常明確且正面。好比說烹飪時少用奶油或豬油,改用橄欖油;下午茶不吃餅乾糕點,改吃一把堅果或一些酪梨。這樣的替換,能夠顯著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水平,並有效減少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所以,問題的重點從來不是單純的「要不要吃飽和脂肪」,而是我們整個飲食光譜的選擇與平衡,我們必須思考,餐盤中的每一個元素,彼此之間是如何互相影響的。


膽固醇的真相:身體如何製造與調節?又為何會失控?


要真正理解膽固醇問題,我們得稍微深入一點,看看我們身體這座精密的化學工廠,究竟是如何運作的。許多人有個誤解,覺得膽固醇都是從食物「吃」進來的。事實上我們體內絕大多數的膽固醇,大約七到八成,都是由我們自己的肝臟辛苦製造的。這並非肝臟多事,而是因為膽固醇是維持生命的必需品,它是構成全身細胞膜的重要結構,也是合成多種荷爾蒙與維生素D的關鍵原料。


肝臟製造出膽固醇後,會將它與蛋白質打包成一種名為「脂蛋白」的運輸車,才能在以水為基底的血液中順利通行。其中一種運輸車,就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它的任務是把膽固醇從肝臟送到全身各處的細胞使用。在正常情況下,這是一個完美的供需平衡。


那這個平衡是怎麼被打破的呢?關鍵在於肝臟細胞表面的一種特殊結構,叫做「LDL受體」。它就像是物流系統的回收站,專門負責將血液中完成任務或多餘的LDL運輸車給回收進肝臟,進行再處理。我們血液中壞膽固醇的濃度,就取決於「肝臟製造量」與「受體回收率」之間的動態平衡。


有幾件事情會嚴重破壞這個平衡。首先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飲食,特別是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它們最主要的罪狀,就是會讓肝臟細胞表面的LDL受體變得遲鈍、數量減少。回收站的效率一旦變差,血液中閒晃的LDL運輸車自然就越來越多,濃度也就跟著水漲船高。其次是每個人的「基因設定」。有些人天生基因優良,LDL受體功能強大又數量充足;有些人則天生帶有缺陷,像是患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人,他們的受體天生就有問題,導致膽固醇從出生起就居高不下。


最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像是肥胖與缺乏運動,也會從旁干擾這個精密的代謝系統。理解了這個機制,我們就能明白,控制膽固醇並不僅僅是「少吃膽固醇食物」這麼簡單,它是一項需要從飲食、生活、甚至了解自身基因等多方面著手的系統性工程。


現代醫療的「超低」目標:為什麼我們追求越來越低的壞膽固醇?


既然我們知道了壞膽固醇是啟動問題的關鍵,下一個問題便是:我們要將它控制到多低才算安全?才足以真正拆除這顆不定時炸彈?


過去一般的血脂參考標準相對寬鬆,壞膽固醇(LDL-C)在130 mg/dL以下,多半會被認為是「正常」。但隨著科學證據的累積,這個標準被不斷地下修。起初,醫界建議高風險族群,像是已經得過心臟病或中風的病人,應該將LDL-C控制在100 mg/dL以下。後來,這個目標被進一步下修到70 mg/dL。在當時這已經被視為一個相當激進的目標。


但近幾年幾個大型的臨床試驗,特別是使用一種名為「PCSK9抑制劑」的強力降血脂針劑的研究,又帶來了更顛覆性的發現。這些研究針對的是已經在服用最高劑量斯他汀類藥物、LDL-C已經在70 mg/dL左右的「超高風險」患者。結果顯示,即便在這樣低的基礎上,如果能透過新藥物將他們的LDL-C進一步壓低到像是30或40 mg/dL的水平,他們未來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竟然還能「繼續下降」。


這個發現幾乎一錘定音,確立了「越低越好」(The lower, the better)的治療典範。這也促使全球最新的心血管治療指引,再度下修了治療目標。現在,對於那些風險極高的病人,像是短時間內反覆發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歐洲心臟病學會甚至建議,理想的LDL-C目標應該是55 mg/dL以下。這個數字,已經遠比數十年前我們所認知的「正常值」要低得多了。


當然,這也引發了一個合理的擔憂:膽固醇會不會有「下限」?降得這麼低,會不會影響大腦功能或荷爾蒙製造?目前的證據看起來是令人安心的。大型研究並未發現將LDL-C降到極低水平,會帶來顯著的安全問題。其中的生理學解釋是,我們身體大部分的重要器官,特別是大腦,都能自行合成所需的膽固醇,並不完全依賴血液的供應。更有趣的一點是,一個剛出生的健康嬰兒,他們血液中的LDL-C水平天生就大約在30-40 mg/dL左右。這似乎在暗示我們,極低的壞膽固醇水平,或許才是人類最原始、最純淨的「天然設定」。


藥物的力量與侷限——是一輩子的「眼鏡」,不是「雷射手術」


當我們確立了這個「超低目標」後,對於許多單靠飲食和運動仍無法達標的人來說,藥物治療就成了一個無法迴避的選項。現代降血脂藥物確實非常強大,以最普及的斯他汀類藥物來說,它作用的速度相當快,通常在服藥後四到六個星期,就能達到它最大的降膽固醇效果,這能迅速地讓我們的抽血報告數字變得漂亮。


但是我們必須深刻理解藥物在本質上扮演的角色。羊羹我覺得,用一個比喻可以幫助我們釐清這點:降血脂藥物,就像一副矯正我們視力的「眼鏡」,而不是一勞永逸的「雷射手術」。


當一個近視的人戴上眼鏡,他的視力在戴著眼鏡的期間,可以恢復到1.0的清晰水平。這就像服藥期間,我們的血脂可以被完美控制在理想範圍內。


可是,只要他一將眼鏡拿下來,他的近視度數並沒有絲毫改變,世界瞬間就回到了原來的模糊狀態。降血脂藥物也是完全一樣的道理。它是一種「管理」,而不是「治癒」。它在服用的期間,透過干預肝臟的代謝路徑,有效地將血脂控制住。一旦我們停止服藥,身體那套根深蒂固的、由基因和長期生活習慣所決定的代謝模式,就會立刻恢復運作,血液中的壞膽固醇水平,幾乎註定會回彈到服藥前的高點。


理解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它告訴我們,一旦選擇了藥物這條路徑,對絕大多數人而言,這將是一項「終生的承諾」。這也讓我們明白,雖然藥物能快速改變血液數值,但要真正「調整」我們的身體,改善那些已經存在於血管壁上的斑塊,則是一條更為漫長的道路。持續的藥物治療,能讓斑塊變得穩定、不易破裂,這需要數個月的時間。而要讓斑塊體積真正稍微縮小,則可能需要長達數年的持續努力。藥物為我們爭取了寶貴的時間與保護,但它需要我們以無比的耐心與紀律來回報。


---羊羹學堂訂閱牆預備處---


羊羹學堂功德箱
本篇內容共 785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羊羹學堂:健康指南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迷途的羊羹
67會員
399內容數
在資訊紛繁的時代,知識的累積往往是決定人生方向的關鍵。 作為一個熱愛學習並致力於提升自我的人, 我希望能夠透過分享自己在學習、投資與健康這三大人生基礎領域的一些見解。 給讀者帶來些許啟發,並幫助我們在前行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進展。
迷途的羊羹的其他內容
2025/06/27
我們總被告知要吃得健康,但「健康」的標準究竟是什麼?羊羹在研究中發現,實驗室的數據跟我們身體的真實反應,常有巨大的落差。這趟探索,讓我們從一顆蘋果、一把核桃開始,一路潛入食物的內在世界與我們身體的微觀宇宙,重新學習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一起找出那份專屬於我們自己的飲食智慧。
Thumbnail
2025/06/27
我們總被告知要吃得健康,但「健康」的標準究竟是什麼?羊羹在研究中發現,實驗室的數據跟我們身體的真實反應,常有巨大的落差。這趟探索,讓我們從一顆蘋果、一把核桃開始,一路潛入食物的內在世界與我們身體的微觀宇宙,重新學習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一起找出那份專屬於我們自己的飲食智慧。
Thumbnail
2025/06/24
常常覺得腦袋卡卡、莫名焦慮,總以為只是生活壓力太大嗎?羊羹我也曾困在同樣的迷霧裡,後來才發現餐盤上的選擇,遠比想像中更直接地影響著大腦的狀態。這不是一份生硬的飲食指南,而是一場關於食物與情緒的深度思辨,期待能一起從科學的蛛絲馬跡中,找到讓思緒變得更清澈、更安定的線索。
Thumbnail
2025/06/24
常常覺得腦袋卡卡、莫名焦慮,總以為只是生活壓力太大嗎?羊羹我也曾困在同樣的迷霧裡,後來才發現餐盤上的選擇,遠比想像中更直接地影響著大腦的狀態。這不是一份生硬的飲食指南,而是一場關於食物與情緒的深度思辨,期待能一起從科學的蛛絲馬跡中,找到讓思緒變得更清澈、更安定的線索。
Thumbnail
2025/06/20
我們是不是都有過這種經驗:明明吃了頓豐盛早餐,到了上午十點卻哈欠連連、只想找東西吃?這個現象,羊羹我也曾百思不解。後來才發現,關鍵或許從來就不在於吃或不吃,而是深深地藏在食物內容的細節裡。這是一趟從科學證據到日常餐盤的思辨之旅,讓我們一同解開身體的謎題,找出那份真正能帶來全天活力的答案。
Thumbnail
2025/06/20
我們是不是都有過這種經驗:明明吃了頓豐盛早餐,到了上午十點卻哈欠連連、只想找東西吃?這個現象,羊羹我也曾百思不解。後來才發現,關鍵或許從來就不在於吃或不吃,而是深深地藏在食物內容的細節裡。這是一趟從科學證據到日常餐盤的思辨之旅,讓我們一同解開身體的謎題,找出那份真正能帶來全天活力的答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邁向養生之道之前,先思考一下你的飲食是否健康。所謂養生之道,就是要健康樂活,維護身體健康。除了正常作息與運動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吃出健康,才能活得快樂。想要快樂生活,必須擁有健康的身體。追求健康,不是單純地吃保健商品或補品,而是要將健康生活化。追求健康需從健康生活化開始,其關鍵在於三省吾身:保身、養
Thumbnail
在邁向養生之道之前,先思考一下你的飲食是否健康。所謂養生之道,就是要健康樂活,維護身體健康。除了正常作息與運動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吃出健康,才能活得快樂。想要快樂生活,必須擁有健康的身體。追求健康,不是單純地吃保健商品或補品,而是要將健康生活化。追求健康需從健康生活化開始,其關鍵在於三省吾身:保身、養
Thumbnail
最近忙碌減脂,為了自己滿是紅字的健康檢查報告,還有各種可愛的衣服裙子,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成功減脂! 減脂其實最重要的就是管住嘴巴,人家都說七分吃三分動,能找到自己能堅持下去的方式最重要!我喜歡下廚,所以我打算自己做減脂餐! 而減脂餐呢,除了健康營養低卡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好吃!美味!不然怎麼持續下去
Thumbnail
最近忙碌減脂,為了自己滿是紅字的健康檢查報告,還有各種可愛的衣服裙子,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成功減脂! 減脂其實最重要的就是管住嘴巴,人家都說七分吃三分動,能找到自己能堅持下去的方式最重要!我喜歡下廚,所以我打算自己做減脂餐! 而減脂餐呢,除了健康營養低卡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好吃!美味!不然怎麼持續下去
Thumbnail
若欲降低高膽固醇水平,除了依賴藥物治療外,調整生活方式也是相當重要的。今天介紹8種降低膽固醇妙方,可有助於改善高膽固醇水平。
Thumbnail
若欲降低高膽固醇水平,除了依賴藥物治療外,調整生活方式也是相當重要的。今天介紹8種降低膽固醇妙方,可有助於改善高膽固醇水平。
Thumbnail
中藥的劑型多種多樣,每種劑型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應用,根據個人的體質、疾病情況以及季節變化,選擇合適的劑型和配方對於調理身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醫學強調因應個人的特定狀況來制定食補配方,以達到平衡人體陰陽、調理的目的,這也是中醫學在中藥運用上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許多人會選擇中藥來維護健康
Thumbnail
中藥的劑型多種多樣,每種劑型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應用,根據個人的體質、疾病情況以及季節變化,選擇合適的劑型和配方對於調理身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醫學強調因應個人的特定狀況來制定食補配方,以達到平衡人體陰陽、調理的目的,這也是中醫學在中藥運用上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許多人會選擇中藥來維護健康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連醫師都需要把握減重的時機,自己親身去改變飲食習慣而瘦下來,一般沒有具備專業醫學知識的民眾,是不是也可以把握現在的時機,讓自己朝著理想的體重去邁進?現狀並不是無法更改的,而我們能改變的也只有當下。就算是看來無法控制的食慾,也可以在循序漸進下,能夠心甘情願的照預定的飲食計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連醫師都需要把握減重的時機,自己親身去改變飲食習慣而瘦下來,一般沒有具備專業醫學知識的民眾,是不是也可以把握現在的時機,讓自己朝著理想的體重去邁進?現狀並不是無法更改的,而我們能改變的也只有當下。就算是看來無法控制的食慾,也可以在循序漸進下,能夠心甘情願的照預定的飲食計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各種與保健食品相關的疑問,包括保健食品的功效、價格、與直銷。這裡分享自己的觀點,提供了對保健食品行業的見解。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各種與保健食品相關的疑問,包括保健食品的功效、價格、與直銷。這裡分享自己的觀點,提供了對保健食品行業的見解。
Thumbnail
★藥品學問複雜,藥吃對、懂用藥才是健康關鍵!
Thumbnail
★藥品學問複雜,藥吃對、懂用藥才是健康關鍵!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不過,從共通點的角度來看,認識自己的身體極限是有必要的,而這可以透過不斷嘗試來達成。不管是想要大吃大喝或者是幾乎不吃,都會碰上身體極限。幾乎不吃就一定是對身體好嗎?這也說不定。發現這樣吃會生病,那就下次不要這樣做。不過,也要考慮到習慣的養成要去改變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達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不過,從共通點的角度來看,認識自己的身體極限是有必要的,而這可以透過不斷嘗試來達成。不管是想要大吃大喝或者是幾乎不吃,都會碰上身體極限。幾乎不吃就一定是對身體好嗎?這也說不定。發現這樣吃會生病,那就下次不要這樣做。不過,也要考慮到習慣的養成要去改變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達
Thumbnail
今天來深入探討六大營養素在健康飲食中的關鍵作用。
Thumbnail
今天來深入探討六大營養素在健康飲食中的關鍵作用。
Thumbnail
✨保健食品選擇心法與相關知識不藏私大公開✨ 🔶你是否曾為市面上琳瑯滿目的保健食品而感到困惑❓ 🔶保健食品的選擇似乎充滿著種種謠言與誤導…❓ 🔶智睎營養師以專業角度教你檢視保健食品的成分及營養標示,幫助您正確選擇保健品❗
Thumbnail
✨保健食品選擇心法與相關知識不藏私大公開✨ 🔶你是否曾為市面上琳瑯滿目的保健食品而感到困惑❓ 🔶保健食品的選擇似乎充滿著種種謠言與誤導…❓ 🔶智睎營養師以專業角度教你檢視保健食品的成分及營養標示,幫助您正確選擇保健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