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時間》「雷射」篇(五):找到你的分心弱點,別讓時間被它們蠶食鯨吞〉2025-07-12
在初步介紹過應付「分心手機」的方法,並從「早晨不上線」、「收好玩具(關閉分頁)」等策略出發之後,接下來,我們會聊聊資訊時代那些常見的分心源,分享書籍的作者如何應對這些「誘惑」,讓自己不因浪費時間感到懊悔。
找到你的「分心弱點」,對症下藥擊破它
在我們談論這些時間管理策略的時候,需要首先明白的一件事情是:對每個人而言,最會令自己分心的事物並不相同。有些人著迷Facebook這樣的社群網站、TikTok或YouTube這樣的影音網站,也有人每天不看新聞和球賽Highlights就不對勁,另一些人甚至像上班一樣每天必須刷完一輪手遊任務才能安心。
然而,無論那是什麼,總有某幾件事情會經常性地花掉你大量時間,而且,在那段時間之後(甚至從當下就開始),你會感到罪惡感,懊悔自己浪費掉了本來可以拿來做其他事情的時光,這就是你的「分心弱點」。
大部分的情況下,你知道你自己的弱點是什麼,知道什麼東西會吞噬掉你大量的時間。如果它是APP、社群網站,你可以用我們談過的方法,刪除它或登出它,又或者在手機上設定每日時間上限,只要時間超過了,手機就會跳出提醒,勸告你不要繼續使用。
本書的作者JZ提到他過去曾有每天看新聞的習慣,然而,在這個流量主導的時代,一個新聞會被媒體反覆流傳,經常不是因為它特別重要,而是因為它特別聳動、特別容易使人焦慮與發生爭執。在這樣的環境裡面,除了新聞與媒體行業的從業者,多數人真的不需要每天看新聞。
以JZ來說,自2015年起,他就採取了每週只看一次新聞的策略。他會讀他感興趣的《經濟學人》、聽他信得過的新聞匯總podcast。只要每週這麼做,並張開耳朵聽聽周遭朋友的閒聊,他發現自己其實不會與世界脫節。且更棒的是,他不必跟著那些聳動的標題焦慮了。
對於支持的體育球隊,JZ也放下過去追蹤聯盟新聞、每天看Highlights的習慣。只有放假的時候,才會偶爾與朋友一同看球,但那是因為「與好友一起享受輕鬆時光」是他當天最想做的事情。對他來說與好友配著零食飲料、邊看球邊閒聊,一點也不浪費時間!(瑪利歐賽車也是如此,對我來說,和朋友一起玩的時光也比自己玩來得更有價值!)
當然,如果你支持的球隊打進季後賽甚至總決賽,作為一個熱血球迷,還是值得挪出時間看球。但除此之外的時間,把自己作為球迷的心情收起來吧。就像新聞不必每天追一樣,你不會因為幾場球賽沒看,就與自己心儀的球隊脫節的。
該休息時就休息,「碎片時間娛樂」往往會花比想像中還久的時間
如果有人問你要不要看一場球賽或看一部電影,你會很快想到「那要花兩個小時或更久」,思考自己接下來的行程適不適合。然而,當我們準備在社群網站或影音網站上回一段訊息或看一部短片時,我們往往會錯估自己即將浪費在這件事情上面的時間。
譬如說,某人在網路上發了一小段簡短的圖文,也許是他當下的心情或路上偶然看到的有趣畫面。「發布」這個動作可能只花他兩三分鐘,然而,在發布之後的幾個小時內,這個人不自覺地多次上線查看有沒有人按讚、留言。
每一次,他都會順便滑一下其他人(不是他的朋友,而是一些買了廣告的傢伙和演算法青睞的網紅)說了什麼。不知不覺,幾個小時過去了,他發現自己手邊原本要做的事情根本沒多少進度,po文得到的讚數也比想像中的少。對於浪費的時間他感到些許懊悔,然而,他心中更關心的是下一次po文如何得到更多關注。
另外一個人則在影音網站上一個接一個的自動播放新影片,有些是他追蹤的網紅、有些是看起來很搞笑的東西、然後是可愛的貓貓狗狗……。他本以為自己點開那部短片只會花他十分鐘,然而,一個接著一個的十分鐘之後,天色已晚,再不睡明天就爬不起來了。
在上面這兩個常見的例子裡面,我們甚至還沒有計算任務與任務之間的轉換成本。事實上,當我們每次在訊息、短影片上分心之後,我們都會需要好幾分鐘的時間才能重新回到專注狀態。所以真的不要覺得自己只是「利用碎片時間」休息一下,該休息的時候就真的休息,別在這些網站與APP上把注意力和時間不知不覺耗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