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昨天的文章中提到同理心有兩個面向可以去營造安全感:
1.同理傾聽
2.正確評估
在正確評估上,是同理心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除了你要放下批判,接納對方的觀點,但同時你也要保有自己的思考,儘管我們講同理心,要換位思考,但你畢竟不是對方,很難完全的感同身受,而最困難的就是,你依舊保有自己的觀點,這些觀點依舊生硬的影響著你事後思考對方的事情,會有自己的判斷。
正確評估,我認為是平時就可以練習的方法,而練習對象就是自己,同理自己,就是覺察自己的情緒等狀況、傾聽自己等方式來與自己對話。
我的方法就是思考、寫作和閱讀,當我學會自我覺察與同理傾聽自己的時候,我更能夠明白,放下批判以及再定義的重要性。
放下批判是放空思緒,不讓自己原有的觀點影響了吸收,而再定義則是去改變原有世俗對這個概念的好壞判斷。
一、負面情緒
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的定義的爭辯也算是個老議題了。
我很討厭負面情緒被否定的感覺,似乎同時間也被否定了自己,在我撰寫
《我們的情緒如何產出?》提到人因論:我們是根據
感受結合
認知去產出主觀的
情緒,所以,事件的感受本是中性的。
正面和負面則是有了身體和意識的合作詮釋出來。
市面上的心靈雞湯,會不斷提倡正面的好,去打壓負面,我都在想,最糟糕的觀念應該就是這種想法吧:「你不知足」、「想開一點」,如果真的正面的話,那負面也可以好好接納吧。
真正的正能量,應該是可以接納負面能量吧?
二、負的意義
在某天下班騎車的路上,我覺察身體的感覺,實在是非常差,我停下車好好的吃了幾口麵包,身體慢慢因為食物而好轉。
突然有種感觸,所謂的負面情緒,是不是跟肚子餓一樣,負面情緒只是需要的東西得不到而哭喊著,負面情緒他不是壞東西,只是情感面很想吃「東西」而已。
負面情緒的「負」不是糟糕的負,而是數學的負。
負面情緒不是壞東西,而是告訴你該讓你的靈魂吃飯了,至於要吃什麼,那就要你自己去研究了。
面對他人和自己的負面情緒時,這裡提供了兩種思考的角度來面對負面情緒,其實負面情緒很正常,就跟餓肚子一樣,想出要吃什麼比較困擾而已(跟問晚餐要吃什麼一樣)。
PEACE.昆陽 20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