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把閱讀的內容內化,變成自己背景知識的一部分,將來還可以提取應用,甚至昇華為智慧呢?那就必須靠輸出了。既然是作文課,說(分享經驗)與寫(書寫心得)是免不了的。然而,除了這兩者之外,還有一個輸出方式也非常關鍵,那就是……
- 適合對象:國小中、高年級
- 付費訂閱可看:引導訣竅、學生範文
前陣子,我在一篇談到閱讀心得寫法的文章時,提到一個重要觀念:
閱讀(輸入)與書寫(輸出)是兩回事,讀得多,但沒有練習寫,比起沒讀也沒寫的孩子好不了多少;其次,如果沒有接受思辨練習,只是被動輸入,當然不會有任何想法,無法輸出任何東西。
唯有輸出,才能重新組織你所輸入的資訊,轉換成有意義的心得或學問。然而,輸出的形式不只是寫,還有說。在我的課堂上,通常都是這兩者交互應用。就以上週的中、高年級課程為例,我分別帶他們看兩篇科普文章,並且引導他們口頭分享親身經歷,然後寫下心得。這兩篇文章分別是:
假如只是閱讀,這兩篇文章的難易度對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都不成問題。但要如何把它們內化變成自己背景知識的一部分,將來還可以提取應用,甚至昇華為智慧呢?那就必須靠輸出了。
既然是作文課,說(分享經驗)與寫(書寫心得)是免不了的。然而,除了這兩者之外,還有一個輸出方式也非常關鍵,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