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新的團隊開會,對方講沒兩句話,我就聽到自己尖酸刻薄的回應:「這我上次不是都講過了嗎?到底還有哪裡不懂。」心裡一肚子火,奇怪,為什麼要在這邊浪費時間。
對方被我堵得有點下不了台,是個年輕人,應該是憑著日夜苦幹,掙得了一個頗大的職位。我沒想要欺生,因為時間壓力太大,我的期待也很深,覺得作為團隊的領導者,他應該要能與我沙推策略,而不是連雞毛蒜皮的細節都掌握得七零八落。
好幾年沒在會議桌上當bitch,和我工作頗久的小夥伴也暗自吐了吐舌頭,忙著把我的意思換句話說,又複述了上次的會議紀錄,幫助對方趕快接回正軌。
對方請求我讓他把話說完,我憋著氣,順著他的話由,再重聽了一次他想表達的意思。原來,他斷句的脈絡與我不同,類似倒裝語法,重點在後頭,前面只是暖身性質的發語詞。
我點點頭,表示懂了,同時道歉我的風度不夠。順便提醒對方,專案倒數在即,下次請記得先講重點。
出了會議間,小夥伴問我,Landy,妳不舒服嗎?好久沒看妳這麼生氣。
我認真感受了一下,這些日子我在減醣飲食,過了一開始的適應期,精神扶搖直上,再沒因為血糖驟升驟降,影響情緒忽高忽低。
那,究竟怎麼了?我也摸不著頭緒。稍晚,我收到皇冠寄來的新書「躲在蚊子後面的大象」,一看到書腰,整個人安靜下來,覺得被看透,也被看懂。
書腰上,是這麼寫的:「不是你玻璃心,而是你早就受傷了。」很難想像,易怒的情緒,出自一顆易碎的玻璃心。而在玻璃心的深處,潛藏著被忽略的內在創傷、需求不滿、以及認同低落。
這構成了全書的核心:找到因為「小事」而大發雷霆的情緒緣由。
小事,如同年輕團隊主事者的開場白:「我想跟妳確認一下,我們上次說的…」。何其稀鬆平常的一句話,我一聽就炸了,就像「蚊子」尖銳的口器,刺進玻璃心的縫隙,我登時暴怒,自己莫名所以。
而各種具有殺傷力的情緒,就是內在龐然「大象」的縮影,反映著自己的缺口和恐懼。
這本書的作者,是德籍心理學家Ernstfried Hanisch、以及Eva Wunderer,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德國心理類別的書籍,閱讀經驗非常有趣,處處可以感受到一針見血、對症下藥的直爽、務實作風。
「大象」的生成原型,來自根本需求未被滿足,造成深遠的匱乏:包括愛與歸屬、重視和尊重、同等對待及公平、情欲和性欲、安全感、好奇心、自主性,由此勾勒出七種不同的「大象」面貌。
跟隨著這本書的指引,我找到被豢養在意識底層的大象:「他人賦予價值型」,心裡深信不疑的信念是:「我一定要有貢獻,才會被人需要。」所以,我律己以嚴、待人更嚴,深怕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貢獻,就會被棄之如敝屣。
會議上的雷霆之怒,是因為我從那個「蚊子」般的起始句裡,聽不出一點點進展與眉目,「大象」於是拔山倒樹而來,反諷團隊的慢半拍,憂懼我對這個關鍵專案,將毫無貢獻。
和我合作無間的老夥伴,在一次盛大的活動結束後,對我酒後吐真言:「妳知道嗎?要一直、一直、一直跟上妳的腳步,真是太累、太累、太累了。妳看起來很親和,進入門檻卻是我經驗過最高的。到現在我都不確定,自己到底進門了沒?還是過了明天就會被妳逐出門外。」
他的話,讓我難過了很久。沒想到在他人眼中,我是一個令人近乎窒息的存在。
追求貢獻之外,我還癡迷於社經地位和世俗成就,這本是正向驅策的基礎動力,然而,書裡的一句話,道破其中的風險:「如果社會地位,變成自我價值感的最重要來源,就不免要依賴他人持續認可,才能維持這種感受。」所以,我太常爭取他人認可或尊重、卻太少表現出對自己的自重。
想想,我在工作上,時常是照單全收、有求必應的。必須藉由不間斷的「有事做」,來讓自己感受到被需要。我從來沒有想過,我對他人越苛刻,象徵我對自己的重視越低落。
要馴服這頭「大象」,得先學會把自我價值的標尺,從地位、成就、財富中轉移,讓自己意識到,就算沒有顯赫聲名,我對旁人而言,依然充滿價值。
過了一些時日,那名年輕的領導者,私底下發了一條訊息給我,為他在會議中的措辭向我再度致歉。我們聊了一下,才得知他的家人身體出了些狀況,語氣難掩憂心,這和我前陣子處理爸爸的經歷很相近。
我隨手分享了一些實用的醫療資源,邊和他詢問地址,準備寄送相關的心理支持書籍過去。他連聲道謝,語調像汪著淚,但不能哭。
我說:「不用謝。會好的。一定別忘了照顧自己。」心裡沒說的是,謝謝你給予我這一刻,我明白了,所謂的價值和貢獻,願意同心、同理,就很讓他人受用。而同心與同理的慈悲,我們也要慷慨地、優先留給自己。
嘗試解放與安頓被囚禁的「大象」,牠將無法再隨意踐踏你的、還有他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