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不會讓你成功,快樂才會!打破既有迷思,讓快樂成為你成功的起點--《你快樂,所以你成功》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乍看之下這本書的書名和前述一般人的認知不太一致:我們通常會覺得成功必須要努力付出,必須要忍受中間的辛苦過程,感覺上是要等成功之後,才能享受快樂不是嗎?為什麼作者會說《你快樂,所以你成功》呢?
艾瑪賽佩拉博士是史丹佛大學「慈悲與利他主義研究與教育中心」科學部主任,並且在史丹佛大學開設並教授「幸福心理學」課程。她的研究重點是關於人類的幸福感,同情心,社會連結以及心理創傷復原等領域。《你快樂,所以你成功》是艾瑪賽佩拉根據她的研究,針對現代人在心態上認為「成功必先痛苦付出」的迷思作出提醒的一本好書。

壓力不會讓你成功,快樂才會

《你快樂,所以你成功》在一開始點出了有關「怎樣做才能成功」很多人會有的六大迷思,分別是:
  1. 隨時保持火力全開的「衝衝衝」狀態:一直自我鞭策,加班加越久表示越認真。
  2. 壓力越大,才會越成功:把吃苦當吃補,覺得要成功就無可避免要承受高壓。
  3. 堅持到底,成功就會來找你:就算已經疲累不堪,但仍然不能放棄。
  4. 發揮潛能,讓自己成為特定領域的專家:持續努力不懈,成為高手才罷休。
  5. 別拿自己的弱項與別人的強項相比:如果不擅長的領域就千萬別嘗試。
  6. 不夠成功是因為還不夠自私:凡事只為自身利益著想,才能成功。
也許讀到這裡,你會覺得「這些想法有錯嗎?」,不過賽佩拉博士指出,假如你持續用這樣的方式工作,會危害你與人建立連結的能力、妨礙工作的創意,甚至會讓你在面對挑戰時缺乏韌性,最後也可能因此而過勞,飽受身心不健康的折磨。因此,用這些作法即便你獲得工作上的成果,你也難以因此而快樂。甚至因為你的身心俱疲、狀態欠佳,反而影響了你獲得成功的機會。
那麼,如果壓力不會讓我們因而成功,那「快樂」就可以嗎?事實上,根據研究正向情緒會對人類產生什麼影響的科學家們發現,快樂在以下幾個面相上可以激發人類的最佳潛能
  1. 智力方面--讓生產力大增:根據西北大學心理學家馬克畢曼的研究,人們在看過一部喜劇短片之後,比較容易解開複雜的難題或謎語,因為愉悅的情緒可以消除緊張,幫助主動大腦神經元的連結,增強思考能力。另一個研究結果顯示:快樂可以讓生產力增加12%。
  2. 社交方面—人際關係更融洽:如果我們能在工作上和上司、同事、員工或客戶維持良好關係,對於想要成功是不可或缺的。而許多研究證實,快樂的員工會讓工作環境更加和諧,讓合作更順暢,也可以增進同事的生產力,增進所有人對工作的投入程度。相反的,像是焦慮和憂鬱這樣的情緒,會讓人更加以自我為中心,難以彼此合作。
  3. 身體方面—越快樂就會越健康:正向的情緒會加速心血管從壓力中復原的速度,也可以提高睡眠品質與強化免疫系統,減少壓力賀爾蒙可體松的分泌,減輕人體的發炎反應,也就是越快樂,你就會越健康。
從上面的基本事實,都在說明同一件事:壓力不會讓你成功,快樂才會。接下來《你快樂,所以你成功》要進一步告訴讀者,如何讓快樂轉化為讓我們成功的驅動力。

活在當下,讓自己更專注,效能更高

賽佩拉博士在書裡提到,通常就是因為我們對於成功的迷思,造成我們認為「唯有未來的大大成功,才可以讓我們到時享受大大的快樂」,所以我們不斷的增加待辦清單上的事項、不斷找新的機會、工作時間越來愈長…,覺得這些努力是讓我們為得到未來的快樂做出準備,一切辛苦到時都會值得。
但是這樣的心態,也會讓我們不知道到底什麼時候才算是「夠了」,達成小目標之後還會有更大的目標可以挑戰,完成一項工作之後還會有更多的專案,這樣的過程會持續刺激我們的大腦釋放出多巴胺,進而讓我們漸漸的形成「成就上癮症」,真正驅動我們的已經不是現在過得好不好,而是那個不斷挑戰、不斷說服自己相信這樣做,在將來一定會有好結果的模糊信念。
但是這種「超載」的工作方式,會讓我們越來愈無法專注,當我們急於完成一大堆事情時,只會讓我們因為緊急事項或焦慮造成注意力分散。假如放任各種不同的機會分散時間與注意力,塞進太多需要完成的事項,那麼可能會是災難的開始,因為這意味的是工作效率的下降。
我們來看一些針對分心影響效率的研究:
  • 微軟研究院發現:一次專注在一個以上的優先事項,會讓生產力降低40%。另外
  • 惠普的研究結果則是:被電子郵件、電話或簡訊打斷的人,智商會降低10分以上,影響的程度甚至是吸食大麻後所產生影響的2倍。
在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的書《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中提到,根據研究:人們要完成一項困難的事,需要一段不被打擾的長時間和單一的專注力。這是因為分心之後,從其他事情再回到原本在做的事情都要花一些時間回想自己剛剛做到哪,我們常會低估了一心二用的代價,而高估了它的價值,反而讓自己做越多、越忙越沒效率。
相反的,當人們百分之百投入一件事,且那件事具備一定程度的困難度與挑戰性的時候,那種思考高度專注、能量充沛的狀態就是「心流」狀態,在心流狀態中的大腦不但有能力解決問題,還能處理需要發揮創意解決的高難度挑戰。
因此,讓自己戒掉「成就上癮症」,不要排過多的待辦事項、強迫自己維持專心一整段夠長的時間,除了避免前面提到因為分心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是讓自己進入「心流」狀態必須要做的調整。也會讓你在提升效率的同時,擺脫壓力和焦慮,讓自己更快樂。

發揮先天的韌性,對抗無所不在的壓力

說到壓力,適當的壓力會有助於我們發揮能力,達成短期目標,所以有人會說「壓力是進步的動力,讓我們表現更出色」。但是,生物原本的壓力反應是為了短暫應變當下的危機,不論是「戰或逃」,都不會是長期持續的。舉例,就像獅子追逐平原上的羚羊,羚羊的交感神經系統會全面啟動、大量分泌腎上腺素讓羚羊發揮超高速度逃離,當成功逃脫之後,牠的副交感神經系統就會開始運作,讓羚羊平靜地放鬆,直到下一次危機出現之前,牠都會維持在沒有壓力的狀態。
但是,我們現在所遭遇的壓力卻不像如此。根據一項連續研究五年以上的調查結果發現,台灣人的壓力指數持續升高,高達9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長期處於壓力之下,較去年上升2%,壓力指數全球排名第二高,僅次於南韓,遠高於全球平均84%。其中,工作者的壓力指數平均達97%,造成壓力的三大原因分別是財務問題(18%)、健康問題(17%)、工作太多(13%)。而這些持續存在的慢性壓力會讓我們更容易生病或產生發炎反應,也會影響記憶力和判斷力。
所以,壓力是好是壞,端看我們如何善用短期壓力帶來的爆發力,但要避免陷入慢性壓力,必須在被壓力掏空我們之前設法復原。有些人會嘗試用意志力設法克制,但反而會得到反效果,越試圖壓抑反而越感覺到壓力。也有人會藉由看電視、吃東西甚至喝酒來轉移注意力,但是這些舉動也都沒辦法讓我們恢復到平靜的狀態,使自己復原,那該怎麼做呢?
《你快樂,所以你成功》教我們運用「呼吸」來減壓,因為當我們焦慮的時候,呼吸會快速、短、淺,但是當我們平靜時,呼吸就會變得深沉緩慢。在吸氣的時候,心跳會加快,感覺到活力,在呼氣的時候,心跳會減緩,感覺到放鬆,所以深呼吸或放慢呼吸,很自然的我們心跳會變慢,血壓會降低,讓我們因此進入副交感神經系統產生作用的狀態,緩和我們的壓力,回歸平靜。
正念冥想有助於專注與紓壓

管理身心能量,別用意志力苦撐造成過勞

除了「壓力」會影響我們的表現之外,「過勞」也是,工作過勞會讓人筋疲力盡、情緒耗竭。根據勞動部2020年的國際勞動統計資料指出,台灣的工作者平均年工時共2028小時,位居全世界過勞排行榜第4名,前三名分別為新加坡、墨西哥及哥斯大黎加。在亞洲,台灣的工時也贏過韓國(1967小時)、日本(1644小時)。
怎麼樣判斷自己有沒有陷入過勞呢?看看你有沒有以下的這些症狀:
  • 在工作上變得吹毛求疵,對同事冷嘲熱諷
  • 必須強迫自己去上班,到了辦公室之後卻一點也提不起勁
  • 面對同事變得暴躁易怒,不耐煩
  • 覺得自己欠缺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能量
  • 覺得對工作失望,夢想幻滅
之所以會過勞,原因是我們過度運用我們的意志力苦撐。生理上的疲倦可以藉由休息來恢復,但是心理上的倦怠就不是休息可以解除的。那麼要如何不過度逼迫自己呢?首先必須要控制自己凡事都不想錯過,每件事都要做到完美的心態,接受必須要有所取捨,有捨才有得,以及認清沒辦法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有時候只能做到「夠好」也是必需接受的。
還有,設法讓自己找到自己在做的事更深層的意義,讓它從「必須做的事」轉化為「喜歡做的事」也是幫自己重新注入能量的方法。華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曾經做過一個實驗:通常在大學裡打電話給校友募款,籌措清寒助學金的電話客服因為常被拒絕,因此情緒相當低落,募款效果也很差。格蘭特找了一位曾經接受清寒助學金幫助的學生到客服中心,分享他因為助學金的幫助如何改變他的人生的故事,結果客服中心的士氣因而提振,募款金額也大幅提升。這就是因為客服人員了解這項工作背後的意義,因此提振了自己的工作能量,也讓表現變得不同。

放空,釋放自己的創造力

一路讀到現在,《你快樂,所以你成功》都告訴我們要避免「做太多」所造成的分心、壓力和過勞,接下來進一步還要告訴我們,適度的放空對於激發創意,會有很明顯的效果。
我們在中學唸物理的時候都聽過阿基米德的故事:國王要阿基米德設法在不損害純金皇冠的情況下判斷工匠製作時是否有參雜了廉價的金屬,而他在泡澡時靈機一動想到從不同金屬的質量與體積比值不同可以驗證這一點。引發阿基米德想通這一點的並不只是因為他泡進浴缸裡時水會因此溢出來而已,而是因為泡澡的放鬆感也讓他的思路因此變得靈活。在科學界類似這樣的案例還有許多,這是因為大腦在專注時與放鬆時,神經網絡起作用的方式不同,在兩種狀態間切換,會有助於引發創意的發生。
史丹佛大學的一個研究結果顯示:例如散步、疊衣服做家事之類,需要低度的專注力就可以輕易做到的事,會讓大腦重新歸零與放鬆,進而讓腦中的創意產生。切記不要讓自己在放空時還處在一心兩用的狀態,假如散步還要邊聽podcast,疊衣服還一邊看電視,是沒辦法真正達到放空的效果的。
適度放鬆休息,幫大腦關機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更能激發潛能

會讓我們難以放鬆的,除了外在的壓力之外,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與期待也是。我們多半都對自己不夠寬容,往往就是批判自己最用力的批評者。有時候當面對自己的失敗時,就會認為自己對這件事缺乏天份,就不願意再進一步嘗試。我們的大腦裡有兩種思考系統—一種是尋求獎勵,另一種是害怕失敗,當害怕失敗過了頭,除了會讓我們表現失常之外,也會讓我們太快放棄,或是做出錯誤的決定例如作弊走捷徑等等。
而且人的認知裡原本就有「損失趨避」的迷思:特別容易放大負面訊息,要有五次愉快、正面的經驗,才能抵銷掉一次程度相當的負面經驗。而且把一切順利視為理所當然,但把遭遇挫折就看成世界末日。這都會影響我們是否能夠發揮潛能以及把握機會培養有用的能力與經驗。
《你快樂,所以你成功》書裡提醒我們要適度寬容自己,就像我們會用同理心對待失敗的朋友,鼓勵他們再試一次那樣,要用有建設性的方式面對自己的挫敗或不盡完美。如果能夠克服對自己的負面觀感,不僅可以提升心理的幸福感與健康,也可以因為積極正面、泰然自若的態度,讓社交關係更好。
書裡提供了以下四種做法幫我們養成對自己寬容的習慣:
  • 改變消極的自我對話模式:例如在犯錯時不要用「我怎麼這麼蠢,真是白痴」這樣的說法責備自己,而是用「我下次一定不會再犯這樣的錯」來期許自己。
  • 給自己寫封安慰信:研究證實把情緒轉化為文字,有助於緩和與轉換心情。
  • 找出一些在遭遇失敗時可以用來激勵自己的故事或者文章,在需要時讀一讀。
  • 列出自己覺得值得感恩的五件事,讓正面的心態產生激勵自己的效果。

待人仁慈,比自利對我們更有益

適度的對自己寬容,與自私自利是不一樣的。經濟學家認為,「自利」是人們做任何事的首要動機,我們常常被灌輸「這是一種零和遊戲,有人贏,就有人輸」的觀念,覺得自己就該是唯一贏的那個人。感覺自私才是人性,你也這麼認為嗎?
但是科學家針對嬰兒與年幼的黑猩猩進行觀察,發現他們都展現出會幫助其他夥伴的行為,有智力的動物經過演化之後,都發展出與群體產生連結、互利的天性與行為模式。
甚至細究我們在追求成功時進而想要獲得的金錢、物質滿足、名聲、影響力,也許深層的意義是因為想要獲得其他人的認同與接受,與他人產生連結,而不僅僅只是自我的滿足而已。所以如果能夠察覺到自己該追求的並不是只求自己好,而是共好、互利,相對來說也不會陷入你贏我輸的賽局中,損害自己的心理健康與幸福感。
況且,如果問我們自己,假如有兩個能力、專業技術不相上下的人,一個比較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另一個則懂得體貼關心其他人,那麼我們會比較願意跟哪一個人合作呢?答案應該是很明顯的。當我們先釋出善意,經常也會激發出對方的信任與善意,也能讓組織裡的合作氣氛更好,員工們也更願意嘗試新的做法、發揮創意,進而有利於創新,得到更好的成果。所以如果是擔任主管的人或老闆,也可以思考組織裡的文化,是要鼓勵彼此自利,還是該鼓勵共好呢?相信大家如果從自己的經驗或觀察其他人的行為,應該可以印證《你快樂,所以你成功》的內容不只是積極正面的心靈雞湯而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3.0K會員
170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彼得杜拉克這麼說:「要成為經理人,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頭銜,一間大辦公室或是其他外在的職務象徵,而是需要高度的能力與績效。」「經理人有兩項特殊任務:第一項任務是創造加乘效果,也就是創造一個能讓投入資源產生比加總之後更多效益的環境。第二項任務則是調和決策與行動的短期與長期需要。」
根據政府統計,台灣的自雇者人數已經達到132萬,約佔總就業人口的12.6%,也就是每8位工作者中,就有一位是自雇者。 《一個人工作聖經》作者蕾貝嘉希爾本身是已經以自由作家的方式工作了11年以上的自雇者,根據他個人經驗與訪談,告訴你自雇者要怎麼樣提升自己的滿足感、工作成效以及生活平衡,快樂過生活。
村上臣是工作社群平台LinkedIn日本的負責人,從他個人的經驗出發,告訴讀者如何悠遊轉職,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他建議讀者要把轉職當成是「逐步提升自己市場價值的手段」,一步一步達到自己的期望。「主動轉職」是想辦法在換工作的過程裡使自己能力更加強化、發揮自己的優勢,甚至可以逆向發展優勢,提高搶手度。
想要轉職無非是認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但一定是如此嗎?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符合期望的工作呢?很多人在選擇工作時,會仿效成功人士的經驗談,或者參照一些看似有根據的方法來做決策,《換個工作更好嗎?》歸納出五個實際對於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很有幫助的步驟,幫你避開地雷,讓工作越換越好。
高效能比效率更重要,彼得杜拉克在本書探討知識工作者如何藉由正確的工作觀念與方法,讓實質的貢獻極大化。原書副書名「to getting the right thing done.」,就是強調不只是提升執行效率,而是要「做得對、做得快、做得好」。好的人才不需要做很多的事或讓自己很忙,依然有很好的績效。
「退休」是一種狀態,而非目的地,不該成為思考人生時主要的依據。請換一個框架思考:重點不在「退休」,而是如何規劃更適合自己的人生下半場。 我目前正在運用與實踐的一個思考框架:職涯第二曲線。50歲的那年,我開始進行我職涯第二曲線的探索。接著讓我更進一步來告訴大家我是怎麼想的,以及過程中與正在進行的情況。
彼得杜拉克這麼說:「要成為經理人,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頭銜,一間大辦公室或是其他外在的職務象徵,而是需要高度的能力與績效。」「經理人有兩項特殊任務:第一項任務是創造加乘效果,也就是創造一個能讓投入資源產生比加總之後更多效益的環境。第二項任務則是調和決策與行動的短期與長期需要。」
根據政府統計,台灣的自雇者人數已經達到132萬,約佔總就業人口的12.6%,也就是每8位工作者中,就有一位是自雇者。 《一個人工作聖經》作者蕾貝嘉希爾本身是已經以自由作家的方式工作了11年以上的自雇者,根據他個人經驗與訪談,告訴你自雇者要怎麼樣提升自己的滿足感、工作成效以及生活平衡,快樂過生活。
村上臣是工作社群平台LinkedIn日本的負責人,從他個人的經驗出發,告訴讀者如何悠遊轉職,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他建議讀者要把轉職當成是「逐步提升自己市場價值的手段」,一步一步達到自己的期望。「主動轉職」是想辦法在換工作的過程裡使自己能力更加強化、發揮自己的優勢,甚至可以逆向發展優勢,提高搶手度。
想要轉職無非是認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但一定是如此嗎?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符合期望的工作呢?很多人在選擇工作時,會仿效成功人士的經驗談,或者參照一些看似有根據的方法來做決策,《換個工作更好嗎?》歸納出五個實際對於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很有幫助的步驟,幫你避開地雷,讓工作越換越好。
高效能比效率更重要,彼得杜拉克在本書探討知識工作者如何藉由正確的工作觀念與方法,讓實質的貢獻極大化。原書副書名「to getting the right thing done.」,就是強調不只是提升執行效率,而是要「做得對、做得快、做得好」。好的人才不需要做很多的事或讓自己很忙,依然有很好的績效。
「退休」是一種狀態,而非目的地,不該成為思考人生時主要的依據。請換一個框架思考:重點不在「退休」,而是如何規劃更適合自己的人生下半場。 我目前正在運用與實踐的一個思考框架:職涯第二曲線。50歲的那年,我開始進行我職涯第二曲線的探索。接著讓我更進一步來告訴大家我是怎麼想的,以及過程中與正在進行的情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爽完之後,開始檢視財務 (先說這只是個人紀錄,個人斟酌觀看) 1. 把所有存款檢視一遍,計算生活費(參考大原扁里的理論,但要有彈性) 2. 檢查健保是否健在? 3. 檢查勞保是否健在?(26400以下可保工會) 4. 安頓身心靈
北歐『福利國』:「不要以為自己比別人聰明、比別人好、比別人懂得多、比別人更重要…。」,如果我可以這樣生活,不用被干涉,不用喝咖啡,我可以更清醒。
Thumbnail
『如果是真心喜歡,那就不會變成壓力啊 』這是我先生跟我說的話。 最近晚飯後散步,我跟他說:我今天的『作業』該回家寫了(他知道我最近正在做的My happiness project計畫) 他很疑惑的看著我問:這個計畫是你自己真心想做的嗎? 他:那你為什麼會覺得是『作業』? 我:…………
Thumbnail
今日關注資料 15:00 德國2月PPI月率 15:30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發表講話
Thumbnail
只要台股高過高低不過低的日出走勢不變,持續創高的走勢就不會改變! 陸股長紅突破前高壓力,代表多方進攻的企圖心!改變原有震盪走勢,新一波進攻走勢出現!
Thumbnail
2001/06/02/中國時報 蔡慧貞、林志成/台北報導、邱恬琳/台北報導   針對桃園國中老師段健發公開其同志身分,引起討論,教育部長曾志朗昨日表示,該名老師站出來告白,正是台灣重視人權的非常高指標象徵。他明確表示,教育部重視個人人權,不會給予「不正當的壓力」,同時也相信同志身分的老師會透過
Thumbnail
台股量縮拉回,守住翻揚5日線支撐,依舊多方控盤!在外資持續作多之下,台股就是持續進攻! 陸股持續震盪,上檔壓力突破才會轉強!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爽完之後,開始檢視財務 (先說這只是個人紀錄,個人斟酌觀看) 1. 把所有存款檢視一遍,計算生活費(參考大原扁里的理論,但要有彈性) 2. 檢查健保是否健在? 3. 檢查勞保是否健在?(26400以下可保工會) 4. 安頓身心靈
北歐『福利國』:「不要以為自己比別人聰明、比別人好、比別人懂得多、比別人更重要…。」,如果我可以這樣生活,不用被干涉,不用喝咖啡,我可以更清醒。
Thumbnail
『如果是真心喜歡,那就不會變成壓力啊 』這是我先生跟我說的話。 最近晚飯後散步,我跟他說:我今天的『作業』該回家寫了(他知道我最近正在做的My happiness project計畫) 他很疑惑的看著我問:這個計畫是你自己真心想做的嗎? 他:那你為什麼會覺得是『作業』? 我:…………
Thumbnail
今日關注資料 15:00 德國2月PPI月率 15:30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發表講話
Thumbnail
只要台股高過高低不過低的日出走勢不變,持續創高的走勢就不會改變! 陸股長紅突破前高壓力,代表多方進攻的企圖心!改變原有震盪走勢,新一波進攻走勢出現!
Thumbnail
2001/06/02/中國時報 蔡慧貞、林志成/台北報導、邱恬琳/台北報導   針對桃園國中老師段健發公開其同志身分,引起討論,教育部長曾志朗昨日表示,該名老師站出來告白,正是台灣重視人權的非常高指標象徵。他明確表示,教育部重視個人人權,不會給予「不正當的壓力」,同時也相信同志身分的老師會透過
Thumbnail
台股量縮拉回,守住翻揚5日線支撐,依舊多方控盤!在外資持續作多之下,台股就是持續進攻! 陸股持續震盪,上檔壓力突破才會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