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你身邊是不是有那麼幾個人,曾經和你同個水平,像是技術、體能,但隨著時間過去,彼此之間的能力逐漸拉開。
就像同樣去健身房,有人進步緩慢,有人則穩定進步,為什麼?!答案或許可以在這次分享的書中找到。
。
最近讀完由兩位作者安德斯.艾瑞克森和羅伯特.普爾合著的《刻意練習》,內容透過種種研究數據,提供很多令人振奮的消息,像是人的潛力無極限、天賦遠比不上練習重要…等等。
但這本書也道出一些很現實的狀況,就是若要持續精進技術,靠得就是刻意練習,也就是說,單純不斷重複同樣的訓練,是沒有用的。
而至於要怎麼刻意練習,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對於一些自認很認真學習、練習,但成果不如預期的人,主因常不是受限於天份,而是可能用錯方法,做了不少白工。
想要持續精進,必須仰賴正確的刻意練習,同時得建立起正確心態,作為練習時的堅強信念,可以透過以下三點,幫助自己踏上正確的刻意練習道路:
潛力無極限
跳出舒適圈
沉浸式訓練
。
NBA籃球員常說一句話:「天空才是我的極限」。意味著自己還會持續進步,對自身充滿自信;但現實世界中,真正認為「潛力無窮」的人不算多,尤其當自己遲遲無法進步的時候。
會有這樣的想法,一大原因是我們相信大腦成年後便會定形,然而,就像是肌肉會隨著體能訓練而成長變化,研究發現,大腦構造和功能,也會因應各種新制訓練而有所變化「就算成年人也不例外」。
要熟記世上最錯綜複雜道路的倫敦計程車司機,腦中負責記憶的海馬迴會愈變愈大,音樂家隨著刻苦練習,小腦中控制動作的部位也漸漸增大。
「極限並不存在,當你發現停止進步,該檢視的訓練的方法。」
另外再補充,天賦、智商,會影響一個人的成就嗎?
書中告訴我們,天賦(基因)是沒什麼科學證據的,硬要說起來,頂多就是幫忙維持注意力,能更堅持在刻意練習上面,也就是說,刻意練習才是成功的根本。
至於智商,確實在初期有幫助,像是能更快學會規則、更快上手,但後續一樣得靠刻意練習,研究證實,很多頂尖高手智商沒比較高,多數諾貝爾獎得主的智商甚至進不了門薩組織。
「 綜觀各領域的頂尖人士,無非不是靠投入大量心力、時間而獲得成功的。」
。
「刻意練習」的三步驟:
1)找到好老師→2)專心訓練、持續跳出舒適圈(挑戰極限)→3)練習後進行反饋、持續精進
而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跳出舒適圈。
人體機制喜歡穩定,以重量訓練為例,當你使用超過平時訓練重量一點點的啞鈴,身體會透過增加肌肉、微血管來漸漸「習慣」舉起那個重量,這也解釋了文章開頭的問題,你在健身房卡關,有沒有可能是你一直沒有增加重量?
人腦也是,倫敦計程車司機的海馬迴會增加,是因為要持續記住新的路、新的建築,反觀只走固定路線的公車司機,海馬迴就沒變化。
單純重複練習,只能到達「會了」的境界:知道怎麼開車、知道怎麼打球;但想成為一名厲害的駕駛或一名場上有影響力的球員,就得靠刻意練習,也就是持續跳出舒適圈、挑戰極限。
刻意練習還有另外兩個注意重點:專注與反饋:
專注非常重要,我們還是以重量訓練為例,在增加重量之餘,你在每一次的訓練中,都應該非常專注,每個動作是否標準,有沒有用到其他部位代償。
反饋也是,持續對訓練和表現進行檢討,有進步,找出原因來持續堅持,沒進步,找出原因來改進。
。
傳統的教育與練習,是以傳授知識為主,刻意練習則是先聚焦在如何精進技術,再去找出精進的方法。
這種有目標式的學習與訓練,就稱作沉浸式訓練,由阿湯哥主演的電影「Top Gun捍衛戰士」,則堪稱沉浸式訓練的經典。
。
真實存在的TOP GUN (美國海軍攻擊戰鬥機戰術指導學程),成立於越戰時期,透過模擬實戰情況,讓學員與頂尖教練進行對戰,並根據錄像來檢討每一次的訓練,目標只有一個:打下敵機並活著回來。
當你有了目標,學習起來就會更加主動與積極,找尋各種方法來達到目的,就像我在書評 - 《讀懂一本書》以「說書」為目標來閱讀裡面提到,為了說書(目標),你閱讀過程會更聚精會神,找出書中要解決的問題與方法。
NBA前球星aka灌籃王Blake Griffin,在某一年休賽季決定加強自身速度,結果在訓練過程被發現跑步姿勢錯誤,總是「低頭屈身跑步」,容易累又影響速度,但也因為他設定了目標,所以找出了精進(解決)方法。
。
當有了目標,若能進一步將其細分拆解,將能更有效的進行精進;就像是Griffin目標是明確的「提升跑步速度」,而不是空泛的「我要變強」,這有助於更有效率的精進技術。
我們繼續以籃球員舉例,與其說「我要變強」,不如說自己想優先「改善投籃穩定度」,而投籃穩定度又能拆分成罰球、中距離、三分球,三分球又能拆成空檔投籃、擋拆後投籃、快攻急停投籃。
目標愈明確,拆分得更細,愈容易根據細節來訓練與精進,也愈容易進入到沉浸式訓練。
。
《刻意練習》是本令人振奮的書,讓我們知道極限是個假議題,只要堅持刻意練習,是可以持續進步的;此外,也打破了天賦迷思,強如被認為神童的莫扎特,經研究發現,他的成就實際上也是來自堅持刻意練習。
確實,很多技能,從小開始練習,和長大後才開始練習,成長的幅度一定有差(像是音樂、芭蕾),但本書告訴我們,就算是成人後才開始刻意練習,一樣能有很明顯的進步。
。
然而,我對作者的「天賦無用論」,無法完全同意,身為從小看NBA的籃球迷,我認為體能天賦本身就是個門檻,在同樣的訓練下,有些人種天生就可以跳得更高。
而台灣原住民常擁有的米田堡血型,被推測擁有較佳的呼吸代謝力與耐力,讓他們在訓練和比賽中更佔優勢,這難得不算是一種天賦嗎?
。
然而,我很喜歡一句話:「要種出一顆大樹,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第二好的時機是今天。」
我們要比較的永遠是自己,別人有天賦、別人從小開始訓練,與我無關,我現在開始練琴學畫,三年後就是有三年鋼琴/畫畫資歷的人,不練,就永遠是0。
「天空才是你的極限」,用對方法,你一定可以一天比一天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