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時候我歆慕兒童,歆慕他們跌倒了可以理直氣壯地坐在那邊哭,更羨慕的是,很少有人拷問一名哭泣的兒童,你是不是未免太傷心了啊?
——〈那些致命的明亮〉

2019年買下了吳曉樂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歡》,竟然隔了4年才讀完它,看書真的需要一些契機,我記得在前幾年我還和朋友說笑談及過去大學時期我每年讀百本以上的書,而前幾年一個月有一本就很滿足了。因此今年開始重新面對閱讀的計畫中,就有好好把藏書閱讀完的約定。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2019年,網路與書出版,何學儀繪、林育鋒封面設計。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2019年,網路與書出版,何學儀繪、林育鋒封面設計。

購買此書的契機是因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而知道吳曉樂,然而更喜歡是這本書標題展現的的那種口氣,讓我想到有個被廣傳的短句:「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 偏偏卻要工作 我是不知道明明是誰啦 反正我是偏偏」,感覺可以感受相似於那樣的率性,一種全世界怎麼想我不知道,但我就是這樣的處事態度。

書中收錄21篇文章,喜歡她的筆下內斂的觀察描述和視角下的女性角色故事,輕鬆的字句卻也微小的刺激著某些理所單然下的反動。

所謂對女性視角的文字共鳴聽起來莫名扭捏,古代會說文人相輕,但現代我們該說,女人相輕。因為我們因身份難以名狀的那些累積,使我們對於同樣角色總在共鳴同時相厭,在自負間揭開自以為光榮的傷疤。

很多人問過,為什麼關於女性的文字,不問新舊,老反覆出現三個字:愛自己。難道女人真的如此不經世事,連最基礎的自己都愛不好嗎?是的。實情是,相較於愛,我們對於這身分,更常練習的情緒是厭惡。......

愛自己,若聽起來太深又太淺,不如抽換成立一套說詞,不應有恨。
——〈習得復忘掉〉

所謂認同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字義上指「心理學上指個人在情感及認知上對某一個人或某一團體有正向的態度,因而願意接受對方的想法、行為,及價值標準等,並加以仿效,使得個人與他人或團體更趨於一致的心理歷程」,到底有多不愛自己才需要反覆提醒,並且即使認同不表示我們需要喜歡啊,可以的話,寧願從未意識到此事,或許才是放下。

人生隨著年歲增長不斷轉換角色,從前是女兒,再後來成人別人的女朋友、伴侶、母親、長輩,當中的角色並不是單一存在反而時常共存。我們是母親的女兒,但母親也一直是外婆的女兒,我們好像在造個共業,無法從輪迴間脫離,生生世世在此漩渦中試著抓住什麼,但好像也失去了什麼。

一旦認識到自己也有傷害母親的能耐,孩子變退無可退地長大了,母親只能在淚眼模糊中,見證孩子走上成熟與懂事。——〈叛逆期〉

書中我最喜歡〈那些致命的明亮〉,那些我們從小就懂的道理,沒什麼到了長大就以為需要改變不是嗎?那些成長憑什麼一定要傷痕累累,那些歷練為什麼一定要過?給生活一點鬆弛的份量和恢復的彈性。我們努力不要做那麼白目的人吧。

我想要指出一種權利,是若有人把你的手往明火上扯,你就痛得十指連心。不必假裝堅強,不必從中鍛出什麼削鐵如泥的硬道理。

我們都受過教育,尚未明確傷勢前,千萬不要輕易搬動傷者的位置。既然如此,逼著被生活狂揍一頓的人馬上站起來,不是我要說,實在有夠白目。
——〈那些致命的明亮〉

前陣子metoo事件不斷燃燒,當中有些是認識的人,耳聞著這些事件都覺得難過,沒有人應該受到不平等的對待,但傷害依舊造成了,我們怎麼能不聲援這些呼救、這些撥開結痂,希望下一個人不要在同樣地方受傷的心情呢?這些忍耐,是為了不要把傷痛延續下去,恨比愛更深,但抒發出來,讓他們知道並不寂寞,就有了原諒自己的機會了,而犯過錯的人當然也該有重新來過的機會、甚至自我反省的機會,這都該是必須面對的道理。

我低估了道歉這舉止,對於受傷的人而言,是不容省略的儀式。道歉是,讓對方感受到,自己承受過的痛苦,也有被嚴肅以待的資格。道歉是,把你從別人身上掠走的物品、情感或尊嚴,謹慎地交還給對方,因為那本來就屬於他們。道歉是,你請求原諒,對方不一定會原諒你,但若對方認識到他有原諒與不原諒你的選擇,他生活的所有層面,將比一開始好很多、很多。
——〈他從海上來〉

我想這個社會給我們很多框架,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因此常常受傷,即使對世界萬物充滿好奇和疑問,卻逞強的堅持下去,然而所謂成長成人,多半都在不知不覺爬了很久的山路後,回望來途,才發現原來我們走了好長一段路,那樣回望的風景可以治癒我們嗎?

我們總在找治癒自己的方法,不論書寫、畫圖、進入群體、挑戰極限,我想,都是身而為人的過程。如同莫泊桑在《脂肪球》寫道:「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得那麼美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得那麼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有時,我們可能脆弱的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獻給即使充滿質疑和困惑、即使跌跌撞撞,仍舊坦然面對與他人、社會不同的自己,也可以率性地說出可是我偏偏不喜歡的直白。

2023.08.31 記
2023.02.07 閱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作者:吳曉樂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年:2019
ISBN:9789869760317
頁數:232

閱讀平台:(實體紙本)

27會員
40內容數
每次讀完書,若沒有記下想法、心情,最後就只連茶渣一般的東西都沒留下,雖然只是最後留下之物,但還是想留下個紀錄,大概是這樣的感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 Morning Room ✺ 的其他內容
「人類如此無足輕重,卻以一點點的科學和巨大的想像力,躍入了宇宙。」 凱倫•希區考克(Karen Hitchcock)的《處方箋:一位醫者的思索筆記》收錄著看診前的清晨間寫下的50篇文章,一篇篇探索著生老病死間沒有解答的人生課題,由一位比起一般人而言、看似更有說話權的醫者來提問,好像更有說服力。
我自己也很喜歡陳雪,喜歡他的文字和態度(也很喜歡她分享的生活點滴),看完這本書也更了解這個人,其實每件作品都可以從作品更貼近作者,或者可以說是我們自己角度投射的了解,而這本陳雪將自己創作的方法,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分享,回應每個內心有創作想法的人非常樸實、腳踏實地、認真面對事物態度的心法。
發現每隔一段時間都需要對自我心靈喊話,其實是在這繁雜社會生活之中太多紛擾下,不得不的定錨作為。 借下枡野俊明所寫《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一書的契機,其實只是因為封面挺好看,但多少也是內心所想,希望被這句話吐槽一下,不要那麼陷入社會化的泥沼,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啊!
日本投資顧問米安.薩米的《孩子,我們來談錢:從7歲開始給他零用錢,不如教他變有錢》,是一本輕鬆的金錢觀入門書,從今年開始對於重整生活方式開始訂定一些目標之下,對於理財的觀念也是在疫情的三年中逐漸去學習與練習的重點之一。
由於活著就會不斷探究生命的意義,因此高銘的《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就像另一種答案,攤開對於真實、對於世界本質的探索。
因緣際會被推薦了黃麗群的《海邊的房間》,雖是2012年的書籍,但看完內心的迴響依舊,想著總要把當時的心情記下來,因此有了這篇雜記。由於近年台灣文學的閱讀比重一直不算高,也是今年的閱讀希望可以累積的類別,就像在沙灘撿拾到喜歡的貝殼般,可以看到這麼喜歡的作品實在是很高興。
「人類如此無足輕重,卻以一點點的科學和巨大的想像力,躍入了宇宙。」 凱倫•希區考克(Karen Hitchcock)的《處方箋:一位醫者的思索筆記》收錄著看診前的清晨間寫下的50篇文章,一篇篇探索著生老病死間沒有解答的人生課題,由一位比起一般人而言、看似更有說話權的醫者來提問,好像更有說服力。
我自己也很喜歡陳雪,喜歡他的文字和態度(也很喜歡她分享的生活點滴),看完這本書也更了解這個人,其實每件作品都可以從作品更貼近作者,或者可以說是我們自己角度投射的了解,而這本陳雪將自己創作的方法,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分享,回應每個內心有創作想法的人非常樸實、腳踏實地、認真面對事物態度的心法。
發現每隔一段時間都需要對自我心靈喊話,其實是在這繁雜社會生活之中太多紛擾下,不得不的定錨作為。 借下枡野俊明所寫《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一書的契機,其實只是因為封面挺好看,但多少也是內心所想,希望被這句話吐槽一下,不要那麼陷入社會化的泥沼,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啊!
日本投資顧問米安.薩米的《孩子,我們來談錢:從7歲開始給他零用錢,不如教他變有錢》,是一本輕鬆的金錢觀入門書,從今年開始對於重整生活方式開始訂定一些目標之下,對於理財的觀念也是在疫情的三年中逐漸去學習與練習的重點之一。
由於活著就會不斷探究生命的意義,因此高銘的《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就像另一種答案,攤開對於真實、對於世界本質的探索。
因緣際會被推薦了黃麗群的《海邊的房間》,雖是2012年的書籍,但看完內心的迴響依舊,想著總要把當時的心情記下來,因此有了這篇雜記。由於近年台灣文學的閱讀比重一直不算高,也是今年的閱讀希望可以累積的類別,就像在沙灘撿拾到喜歡的貝殼般,可以看到這麼喜歡的作品實在是很高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今天突然的六點醒來,還在做某個奇怪的夢,卻突然就醒了。打算躺回去睡到至少七點,卻再也睡不著。是為了孩子下周開學準備嗎?還是這兩天心裡真的有在考慮的事腦子不讓我睡了,要我早點起床思考人生。 起來後覺得最近太糟蹋自己了,七月底去中南部玩了一個星期,身體太累又多處發炎,覺得掛號費太貴,只拿了一次藥沒有乖
Thumbnail
此為韓國旅行中後的雜記,臺灣與韓國之間的文化關係以及歷史背景的影響,是閱讀《用心了解韓國》和《日本人的「縮小」意識》的紀錄。
Thumbnail
先說結論:我覺得以台灣來說,各種大小的遊戲廠商,能做出來的遊戲、目標客群,其實都是他該有的樣子。沒什麼好或不好,這個環境,以及相應的機會,能產生的作品其實大概是可以估計的。
『到底來不來?』妳邪邪笑道。 「......去!當然去!」 於是我抓了書包便要開始狂奔,還不忘拉了B陪我一起做傻事。 氣喘吁吁地,我衝出捷運站,再假裝好整以暇地走到店門口。 心臟爆擊。好久不見以致好想見又好不想見。 深呼吸,舒展一下,掛回痞痞笑容,伸手推開店門...
Thumbnail
今天去清水區東山國小做「閱讀與桌遊」經驗分享。 當初主任和我聯絡時,並沒有特別注意地點位置,只記得「清水」。本來還在想,下午想要到高美濕地,看看落日賞賞海風,才去學校分享。應該滿順路的。 昨天晚上利用「哭狗地圖」才發現,原來只是在「神岡區圳堵」附近。如果走國道四號的話,不是到終點交流道(這是
Thumbnail
嗨,好久不見,今天不聊別的,想來談談焦慮。 大家的焦慮都會在什麼時候發作呢?最近的工作不順、疫情嚴重等,讓我的焦慮爆發了。 以前的我並不是一個容易感到壓力的人,所以這份壓力以及焦躁我想是在我邁入20歲的時候一起帶給我的 “禮物”。從上個月開始,我進入了一個陌生的工作環境,我想進入過媒體業的都知道
Thumbnail
跟友人聊到新媒體時代下,紙本雜誌該不該留著,其實這個問題一直都存在著,但我覺得這是很主觀的,因為有些人就是求新求變,覺得時代在變舊時代的東西就該去除或創新,不過今天講到紙本雜誌,不得不說紙本雜誌在我心中卻有著無法被取代的地位。 自從mina中文版在2019年停刊後到現在,我就意識到新媒體來襲的警報,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今天突然的六點醒來,還在做某個奇怪的夢,卻突然就醒了。打算躺回去睡到至少七點,卻再也睡不著。是為了孩子下周開學準備嗎?還是這兩天心裡真的有在考慮的事腦子不讓我睡了,要我早點起床思考人生。 起來後覺得最近太糟蹋自己了,七月底去中南部玩了一個星期,身體太累又多處發炎,覺得掛號費太貴,只拿了一次藥沒有乖
Thumbnail
此為韓國旅行中後的雜記,臺灣與韓國之間的文化關係以及歷史背景的影響,是閱讀《用心了解韓國》和《日本人的「縮小」意識》的紀錄。
Thumbnail
先說結論:我覺得以台灣來說,各種大小的遊戲廠商,能做出來的遊戲、目標客群,其實都是他該有的樣子。沒什麼好或不好,這個環境,以及相應的機會,能產生的作品其實大概是可以估計的。
『到底來不來?』妳邪邪笑道。 「......去!當然去!」 於是我抓了書包便要開始狂奔,還不忘拉了B陪我一起做傻事。 氣喘吁吁地,我衝出捷運站,再假裝好整以暇地走到店門口。 心臟爆擊。好久不見以致好想見又好不想見。 深呼吸,舒展一下,掛回痞痞笑容,伸手推開店門...
Thumbnail
今天去清水區東山國小做「閱讀與桌遊」經驗分享。 當初主任和我聯絡時,並沒有特別注意地點位置,只記得「清水」。本來還在想,下午想要到高美濕地,看看落日賞賞海風,才去學校分享。應該滿順路的。 昨天晚上利用「哭狗地圖」才發現,原來只是在「神岡區圳堵」附近。如果走國道四號的話,不是到終點交流道(這是
Thumbnail
嗨,好久不見,今天不聊別的,想來談談焦慮。 大家的焦慮都會在什麼時候發作呢?最近的工作不順、疫情嚴重等,讓我的焦慮爆發了。 以前的我並不是一個容易感到壓力的人,所以這份壓力以及焦躁我想是在我邁入20歲的時候一起帶給我的 “禮物”。從上個月開始,我進入了一個陌生的工作環境,我想進入過媒體業的都知道
Thumbnail
跟友人聊到新媒體時代下,紙本雜誌該不該留著,其實這個問題一直都存在著,但我覺得這是很主觀的,因為有些人就是求新求變,覺得時代在變舊時代的東西就該去除或創新,不過今天講到紙本雜誌,不得不說紙本雜誌在我心中卻有著無法被取代的地位。 自從mina中文版在2019年停刊後到現在,我就意識到新媒體來襲的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