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會看到很多家事法的程序問題,但實際上這本書更像是家庭關係生變手冊,敘述典型家庭關係變化中,夫妻子女的互動與相互影響,以及其他親屬可能的角色。並且帶出情緒在關係上的重要性,釐清夫妻失和後,尚未成年的子女可以用什麼策略降低關係撕裂遭受的波及,或者其實已經受傷如何溝通修補。
若未婚生子和離婚在過去傳統家庭倫理道德上是件大事,隨著社會變遷與觀念改變,單親似乎更趨普遍,離婚/失婚已不再是禁忌話題,更進一步能夠有餘裕去關心親屬關係中,未成年人並不附屬於父母而應該視為獨立個體,考慮最佳利益進而建立起家庭事件處理程序,規範家事案件應該考量的人的問題。有別於親權行使歸屬,本書更進一步解決過程中無能為力的未成年人可能面臨的心理壓力與利益。
看著自己的父母失和確實是件不容易平衡的事,歸因於自己有時也無法力挽狂瀾法,終究得面臨家庭結構改變的未成年人,在整個你來我往的家事程序中,可能被拉來拉去(搶著要),也可能被推來推去(都不要)。上了法院,難斷家務事自屬當然,兩造互相指責,並且選擇性的展現有利於己方證據,確實不容易發現真實,更難以做出較佳判定。這本書介紹的程序監理人,是在家事法庭中協助法官了解兩造當事人與未成年人相處互動,透過觀察訪談,輔以心理社工法律等專業,協助兩造調整出更符合未成年人利益的方案,並且從中歸納可能的策進策略。
透過改編後的案例可以發現,價值觀的差異經常從關係裂縫累積成斷層,在某個時間產生難以挽回的關係破裂。雙方通常互有長短,但也經常囿於情緒累積而放大問題,無視彼此讓步。一旦走上家事程序,不免影響雙方親權行使,並且得考慮未成年人年齡,擇其適合的方式使其了解關係生變與之關聯甚低,且雙方仍願意持續付出同等關愛,只是日常生活可能經歷變動。
年齡較小的未成年人,可以輔以繪本故事說明,並穩定其情緒,降低不安;而青春期則應顧及其同儕效應,並更清楚的說明關係生變的原因。雙方雖然已經失和,但仍宜避免在未成年人面前爭吵且未在事後重新讓未成年人知悉復合。即便深知對方缺陷,除了應該避免批評對方外,也應適當付出關心,讓成人間的劍拔弩張傷及幼小而未成熟的心靈。
溝通的裂痕不透過未成年人傳話或妖魔化對方,也透過日漸發展的支持體系尋求協助,經由專業人員協助從第三人的觀察切入,發現可能改善的方案,逐步落實並降低過程衝擊。
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念的差異,在生活壓力中不斷累積對彼此不滿。當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擺上,就幾無挽回可能。那些缺乏溝通產生的問題往往都會惡化,隱忍所付出的代價也不在彼此體諒的天平上,而未成年人在這個拉扯中,有時並不真的能改變什麼。程序監理人看到的是雙方想要表現的最佳樣貌以及細節透露的問題現況。透過協助雙方互相了解,重建部分關係,試圖托住未成年人的失落與下墜感,讓家事案件往關係重建而不是更為一刀兩斷的方向發展。
然而程序監理人仍有其限制,努力理解雙方各自的立場之外,自然而然的只是第三者。加入關係中的觀察切入,不必然的帶來什麼樣的結果。閱讀的過程中不免覺得,中壢李姓(故意)感遍佈,但也涉入人際卻又明知離此甚遠。不論如何描述,終究只是另一方說法。沒有絕對對錯黑白的感情世界,容留下的是雜色剪不斷理還亂,不敢天真的以為有個程序外的神視角,而是多一解來看待,或許會更貼近現實一些。
如果烏托邦不存在,現實只在人間,那麼悲歡離合就是常態,喜怒哀樂則為日常法。接受所有的景況,學會調適重新經營舒適圈,或許可能是許多不在掌握中,所剩無幾握在手中的選擇。讓痛苦和掙扎儘快過去,或許才可能有餘裕想想其他可能。
推薦給家庭關係在各種境況的朋友,不論是父母或子女的身分閱讀,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和感受。從中了解不同價值生活的可能,也儘量用社會學習的方式獲得自處相處之道,或許是這本書最大的貢獻。而程序監理人的法律問題等,或許在其他書籍或註腳裡,可以獲得一些常識,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