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論《物質與記憶》前,讀者可先參閱筆者另篇文章〈從《蜆殼與圓錐─柏格森的時間虛擬性》─談影像(image)總合即物質〉(詳下方連結),可對柏格森的問題意識有一初步的認識。其問題意識除了對抗歐陸傳統哲學以理性主義為依歸,視經驗為普遍的,並排除非普遍的差異外(類似當今的科學),更欲對抗黑格爾哲學指向同個目的、精神化的統一。
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為何重要?法國哲學家亨利·列維(Bernard-Henri Lévy, 1948-)稱:「二十世紀就像在文學上是紀德的世紀一樣,在哲學上是柏格森的世紀」。法國哲學史學家亨利·古耶(Henri Gouhier, 1898-1994)更將柏格森與柏拉圖(與蘇格拉底合起來算一人)、亞里斯多德、笛卡兒、康德並列哲學史上的5大哲學家。法語中更有個詞為「柏格森時尚」(Bergsonvogue)。當時柏格森不只影響了哲學界與文學界(1927年以《創造進化論》獲諾貝爾文學獎),更影響了物理學及建築學等領域。如:物理學方面,因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與柏格森的時間辯證(柏格森認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將時間視為客體、透過測量說明時間,而非說明時間本身,即時間的本質是什麼),間接導致愛因斯坦以「光電效應」獲諾貝爾物理獎,而非其更重要的「狹義相對論」。建築學方面,現代建築之父柯比意(Le Corbusier, 1887-1965)將其綿延(Duration)與直觀(Intuition)等思想融入建築設計的經驗創作中。
在《物質與記憶》的開頭,柏格森試圖弭平二元的觀念論(idealism)與實在論(realism)之對立,提出在忘掉觀念論與實在論後,只剩下「影像」(image),欲從影像建立新的一元論。影像的總合即物質(thing),影像只反映現實(actual)物質的部分,因為被注意到的物質才可成為影像。如:所有人在事後回想開學的第一堂課,有的人記得的是老師桌上的保溫瓶的樣式、有人記得的是課本的顏色等。縱使將所有課堂上的人的影像綜合,也不等於現實。而我們所能知覺的,更只是部分的影像,即物質的表象(representation),當表像被人的身體的特殊影像(privileged image)壓縮、減損後,影像成為知覺(perception)。在數量上物質thing=影像總和images>影像(image)=表象(representation)>知覺(perception),故我們永遠無法想像沒有耗損的物質、世界,我們所認識的是一個虛擬的世界。
那麼記憶呢?記憶儲存在哪裡?一般我們認為記憶儲存在大腦的皮質。然而,柏格森卻認為,我們並未在大腦的任何區域發現儲存影像的痕跡,且大腦的任何狀態都不等同於知覺,大腦是接收與反應的「電話轉換中心」(central telephonic exchange),而非儲存記憶之處。柏格森認為,記憶不儲存在大腦,記憶儲存在「記憶」自身。
關於記憶,柏格森又將記憶分為兩種:第一種記憶是自發性的記憶;完美的、不可共量的記憶。第二種記憶是刻意的記憶;通過「習慣」發現、擴大物體的影像輪廓。記憶1與記憶2的關係在於,記憶2通過重複動作中,讓肌肉、關節、感覺連結越來越鞏固,最後成為自發性的記憶1。如:背誦九九乘法表,從邊想邊背,到最後能反射性的回答,達到一種「無招勝有招」的境界。可以說,記憶1與知覺已成為不可單獨發生、不可分的了。
從柏格森的「圓錐圖式」(圖1)可知,知覺在綿延(duration,虛擬的複多性,連續、整體的時間)中成為記憶,而記憶是虛擬的、精神的、非物質的、不擴延的、無生命力的;記憶透過回憶出現在意識裡,啟發選擇(回憶到這個,而非回憶到那個)將記憶下降到物質平面P,讓過去的記憶透過回憶,將記憶召喚到「現在」,並從現在的「感覺─運動」(sensori-motor)中,將精神的記憶以回憶的方式物質化、獲得生命力。回憶因此不再是回憶,而再次成為了知覺,而這與柏格森的時間觀極其相關。
再看一次「圓錐圖式」(圖1),柏格森的時間不是線性的(過去→現在→未來),不是有過去才有現在,而是現在與過去是並存的(平行在S點)、是一種跳躍的關係。現在是不斷變化的(becoming)、非存有的(無法被語言概念化),只有過去是存有的(可被語言概念化)。柏格森形容過去是「自成一類」的,透過現在將過去(記憶)召喚到現在(回憶),將記憶從擴張的AB圈中平移、旋轉、收縮、聚焦至物質平面P而成為意識、知覺(AB圈如同在夢中,無法聚焦)。
關於記憶與知覺的關係,從記憶到知覺的圖2可看出,純粹記憶(Pure memory)、記憶─影像(memory-image)與知覺(perception),三者是不可單獨發⽣的、不可分的。記憶-影象是一種初期的知覺,知覺於是產生情感(有知覺就一定有情感,沒有一種知覺是沒有情感的,如:痛感),最後將情感反映、表現出來。故其過程為知覺(perception)→情感(affection)→外在的反映、表現(representation);從虛擬運動(記憶→知覺),轉向現實運動(知覺→表現)的過程。而人身為高等生物,不同於植物、物質、或其他生物的在於,人除了如大腦、脊髓接收與反應的本能外,還有智能。透過智能將記憶納為思考,讓人的反應隨時間延長,在計算、選擇後才反應。 綜上,柏格森從經驗出發,以直觀(intuition)將虛擬與現實整合、共存,從而弭平智能(intelligence)下觀念論與實在論的二元對立。在柏格森的世界裡,這是個耗損的世界、虛擬的世界、綿延的世界。然而,在這樣的世界下要如何創造進化呢?下一篇,將從德勒茲的《柏格森主義》探討德勒茲詮釋下的柏格森。
20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