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國文化要義》談中國文化的問題意識(下)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二、中國文化


  「據我看西方社會與我們不同所在,這「個性伸展社會性發達」八字足以盡之,不能複外。」如同其在《要義》所言,西方是團體、個人本位的社會,中國則是家庭、倫理本位的社會。此社會差異的發展,導致東西方不同文化果實的出現。


  近代因作為世界主流文化的西方文化影響中國,致中國面臨自身文化(在地化)與世界文化(全球化)取捨的兩難。然而,歷史上,中國也曾是世界主流文化,如:唐代。梁漱溟於《要義》中點出早期中國的科學發明與思想,同樣間接影響了西方。「文藝復興實得中國若干物質發明(如造紙及印刷術)之傳習,以其為物質基礎。再則17、18世紀之所謂啟蒙時代理性時代者,亦實得力於中國思想(如儒家)之啟發,以為其精神來源。」在講求多元文化的今天,各文化在思想、制度、器物方面,都因日益進步的交流(網路發展、交通便捷),而越趨頻繁與密切。然而,我們還是能夠深刻感受到東西文化的差異,當我們再談差異文化的思想時,不可避免的,一方面,將其思想作為對象思考,而非作為生活實踐去體驗。另一方面,以自身文化的視角、問題意識去思考差異文化,如:西方將中國視為其中古文化解釋。梁漱溟思想的價值在於,凸顯了東西文化在問題意識上的根本差異。遂有了《要義》一書,除了作為反思中國文化的特殊性外,亦將中國文化對比西方文化,讓西方有更認識中國文化,進而產生對話的可能。


  梁漱溟在《要義》中提及,「中國文化綿長之壽命中,後一大段(後兩千餘年)待不負有何改變與進步,其自身內部具有高度之妥當性、調和性,已臻於文化成熟之境者。」即西方文化看似進步的科學、民主、自由、宗教、國家、階級、法律、經濟等,中國並非從來沒有,而只是「早熟」了;中國有自己的科學、民主、自由、宗教、國家、階級、法律、經濟,如:隨著封建解體,中國曾有的階級、國家概念被打破。然而,中國偏重的角度(長處)與發展的方向不同於西方;即中國文化走向第二路的發展(人對人的問題),而不同於西方第一路的發展(人對物的物問題)。


  梁漱溟認為,宗教問題實為中西文化的分水嶺;即宗教的差異相較於其他文化果實的差異是更為根本與核心的。人類文化都是以宗教開端,因為宗教有其統攝凝聚馴服的功用,而零散不成的社會並無法產生文化。梁漱溟對宗教的意為:一切宗教都從超絕於人類知識處於立他的根據,而以人類情感之安慰意志之勖勉為事。而中國自古相傳未斷之祭天祀祖,在周孔教化既興之後,中心便移到非宗教的周孔教化上,而祭天祀祖只構成周孔教化之一條件而已。


  西方傳統上是以團體為本位,個人隸屬於團體,且在團體中人人平等。如:基督教的兼愛同仁;基督教將過去各家各邦的家神邦神推翻,成為一神教信仰,打破了各家各邦的差異,形成超家族的團體。梁漱溟並指出基督教的集團鬥爭生活三大特徵:1. 凡團體必須有內外界別。2. 團體必須有其對抗者或競爭者。3. 團體境遇不順向心力轉強。故為了維持、延續團體,遂產生區分敵我的國家概念,及為了對抗「他者」、重視凝聚力的軍隊。後經宗教改革至人權宣言,產生「我」(個人)的覺醒,使得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得以發生;西方成為團體及個人本位的社會。


  中國則無此宗教發展,缺乏團體的生活;即缺乏公共觀念、紀律習慣、組織能力(政治能力)、法治精神等「公德」。如:中國沒有全國性組織,同行業者彼此嫉妒競爭。中國是倫理本位的社會,而倫理首重家庭;及家庭關係。梁漱溟指出,倫理有宗教之用,中國缺乏宗教而以家庭倫理生活來填補它。倫理社會所貴者,一言以蔽之約:尊重對方;即於彼此相關係中,互以對方為重而已。如:中國法律一切基於義務觀念而立,不基於權利觀念(忽略西方法典物權債權問題);即各人盡自己的義務為先,權力則待對方賦予,不自己主張。此種倫理、關係的社會是種相對的、講求情義社會,而非階級式、不顧對方的社會。即兩方互以對方為重,才能產生均衡、適當的關係。


  故中國文化或早熟的一大特徵,即「幾乎沒有宗教的人生」。不尋求外在的、超越的、神秘的力量或解釋,而是透過人的理性、反省自求,由內而外的將「仁」實踐出來,故中國是以道德(倫理)代宗教、以禮俗代法律。如此道德與宗教相同的是,皆要人向上遷善。然而,其發展順序卻是晚於宗教的;須待理性漸次開發,隨年齡及身體發育成長而後顯,社會生命上,須待社會經濟文化之進步為其基礎。此過程,除奠基於倫理社會,更持續透過禮樂以涵養理性。孔子禮樂使人無所得而暢快,而非有所得而滿足,使人忘物忘我忘一切,而非分別物我而逐求,遂走向強調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第二路。


  中國雖同樣強調個人,卻是探尋「如何做人」的個人,是建立在人與人關係上的個人,強調內在修養的個人。而非西方自私,追求外在物質慾望的個人。遂產生不同的知識體系:中國重理性,產生主動(行為)的知識;西方重理,則產生主靜(科學)的知識。如同梁漱溟在《東西》所言,中國之所以無科學的原因在於,西方是科學精神,中國則是藝術精神。科學精神是將許多零碎的經驗、不全的知識,經營成學問(客觀知識,學術化)並往前探討,是論理的精神;藝術精神則是學術不分,大半是術(用、手藝)而非學(知、學術),是非論理的精神(玄學)。


結論  


  綜上,梁漱溟從三種人生的態度,進而提出文化三期說,並預設了文化有其方向。然而,人生僅有三種態度嗎?又三種態度之間是否是相互辯證的關係?在多元文化的今天,文化包羅萬象,沒有一定的走向;如同歷史,任何宣稱「正確」的歷史或文化,都不過是某種心中主義。歷史、文化仍持續發展中,尚未結束。「何謂文化?」的問題,亦將因其發展而持續成為人們討論、成為人們思考的人生問題。


  另梁漱溟作為一位思想家,其思想具有跨文化、跨時間的作用,其對中國文化深刻的描述,放在今天同樣適用。在中國逐漸崛起,中美兩強對立的當下,理解中國文化成為認識中國,與中國打交道,甚至在此文化下浸淫而認識自我的重要課題。並提醒我們,在歐美中心的世界文化之下,中國應該回探自身的問題意識,由此把握、延續、發揚中國文化好的部分,並讓此好的部分成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20160324 人物 先生 梁漱溟

2023/6/10

38會員
568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本學期閱讀了梁漱溟(1893—1988)的三本著作,分別為《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下稱《東西》)(1921)、《中國文化要義》(下稱《要義》)(1949)及《人心與人生》(下稱《人心》)(1984)。民國初年是思想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後,再一次在極度動盪(內憂外患、軍閥割據)下百花齊放的年代
三、19世紀迄今的知識型:存在(有機結構)   直到18世紀末,生命出現了(之前僅有生物),大寫的歷史從19世紀起限定了經驗的誕生地;大寫的歷史是所有在經驗中賦予我們的一切的存在方式。   18世紀末,觀念學(德斯蒂)與批判哲學(康德)共存,在兩種彼此外在但同時的思想形式中劃分了
  《詞與物》(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又名「事物的秩序」,副標題為「人文科學考古學」,出版於1966年。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從16世紀至19世紀詞與物
講者:陳佩筠(淡江英文系教授、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比較文學博士)、潘怡帆(東海哲學系副教授、巴黎第十大學哲學博士) 時間:2023.5.18 陳佩筠: 1. 德希達〈Des Tours de Babel〉(1985)中認為翻譯既必要又不可能,翻譯不可能完全不折損意義。
  本書作者Harry G. Frankfurt於 2005年寫了《放屁:名利雙收的詭話》;預設人們不想要且會指責「不在乎真實」的對象,因此會避免講屁話並加以譴責,然而,真實為何那麼重要?或為什麼非得在乎真實?遂有了本書作為《放屁》的續作。   在主打去中心化的後現代主義時代,後現代主
  剛好這學期修了雅嫺老師開的「傅柯《詞與物》」、剛好上週確診待在家、剛好手邊有這本去年出版厚達五百多頁的《傅柯》自傳。以結構主義來說,便是剛好有了「空格」,讓筆者有機會滑動(閱讀、行動)與該自傳相遇。   關於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的十個冷知識:
  本學期閱讀了梁漱溟(1893—1988)的三本著作,分別為《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下稱《東西》)(1921)、《中國文化要義》(下稱《要義》)(1949)及《人心與人生》(下稱《人心》)(1984)。民國初年是思想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後,再一次在極度動盪(內憂外患、軍閥割據)下百花齊放的年代
三、19世紀迄今的知識型:存在(有機結構)   直到18世紀末,生命出現了(之前僅有生物),大寫的歷史從19世紀起限定了經驗的誕生地;大寫的歷史是所有在經驗中賦予我們的一切的存在方式。   18世紀末,觀念學(德斯蒂)與批判哲學(康德)共存,在兩種彼此外在但同時的思想形式中劃分了
  《詞與物》(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又名「事物的秩序」,副標題為「人文科學考古學」,出版於1966年。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從16世紀至19世紀詞與物
講者:陳佩筠(淡江英文系教授、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比較文學博士)、潘怡帆(東海哲學系副教授、巴黎第十大學哲學博士) 時間:2023.5.18 陳佩筠: 1. 德希達〈Des Tours de Babel〉(1985)中認為翻譯既必要又不可能,翻譯不可能完全不折損意義。
  本書作者Harry G. Frankfurt於 2005年寫了《放屁:名利雙收的詭話》;預設人們不想要且會指責「不在乎真實」的對象,因此會避免講屁話並加以譴責,然而,真實為何那麼重要?或為什麼非得在乎真實?遂有了本書作為《放屁》的續作。   在主打去中心化的後現代主義時代,後現代主
  剛好這學期修了雅嫺老師開的「傅柯《詞與物》」、剛好上週確診待在家、剛好手邊有這本去年出版厚達五百多頁的《傅柯》自傳。以結構主義來說,便是剛好有了「空格」,讓筆者有機會滑動(閱讀、行動)與該自傳相遇。   關於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的十個冷知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說到底我也不是什麼女權擁護者,要從什麼太艱澀的理論來討論這部電影也不可能!但是這部電影的視覺上讓人從不敢直視到從中得到極大的愉悅感!
Thumbnail
《芭比》和《可憐的世界》透過電影敘事,探討了性別觀念和男女角色在父權社會下的困境,以及女性主義對性別框架的質問和解構。 本文從電影中的角色與情節,揭露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由艾瑪.史東主演,是一部以科幻形式講述女權議題的電影。 其中使用了各種經典元素建立象徵,娓娓道出一位受父權結構宰制的「維多利亞」,如何在轉生成「科學怪人」之後,透過自由意志進行自我探尋,最終成為兼備「美女」與「野獸」特質的「貝拉」。
Thumbnail
電影未曾明確交代嬰兒的生理性別,那是被刻意留白的謎題。大腦作為器官,象徵了意識本身,同樣是中性的,直到那顆大腦被放入成年女性的肉身中。那些有關於女性的規訓,隨之降臨,如禿鷹一般東啃西咬。電影巧妙模糊貝拉(前世肉體)的原性別,藉以闡明性別的作用力,不只跟生理相關,更重要的是,又被放入怎麼樣的環境。
Thumbnail
我實在太喜歡這本書了。第一次帶兒子在圖書館翻到這本書,讀完之後驚為天人。作者麥當諾怎麼可以用這麼簡潔的畫風、這麼簡單的故事線,帶出一個讓人回味無窮的小品故事呢?太厲害了。 如果不認識麥當諾──這位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作家,曾被畫出史努比的那位漫畫家大力讚賞,連《辛普森家庭》製作人都稱讚!原來是一位漫畫
Thumbnail
不要用雞毛蒜皮的小事逼問父母「為什麼你那時候都不關心我?」他們很有可能像玉冬一樣「那時的他們可能已經用盡全力想要給你他們能給你的全部了!」在一定的年齡後,人要學著像一個大人一樣照顧自己。至少在超過你的父母給你傷害當時的年齡,你要比他們更懂得照顧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
Thumbnail
《別告訴她》這部作品就是改編自導演—王子逸以及其家族的故事。女主角比莉6歲就隨著父母移民至美國,在美國成長的過程跟爺爺奶奶感情融洽,比莉在紐約打拼的其間也經常與居住在中國長春的奶奶通長途電話。直到有一天,奶奶被診斷出為肺炎末期,家人為了不讓奶奶傷心難過選擇隱瞞。
Thumbnail
某種程度上,《大城小事5》是一個屬於人生勝利組的故事;即便單身,角色的心也多有所寄託,或已走過傷痛——然而,這不是為了閃瞎單身狗,而是HOM老師最具特色而深刻的論述: ——你剛剛用了「正常」兩個字。 這就是我這麼假的理由。
Thumbnail
還記得一位加拿大的朋友曾經告訴我,番茄醬是生活必需品,他們家從來沒缺過,就像是有廚房就會有鹽巴一樣,在歐美人家番茄醬地位絕對與我們華人的醬油不相上下。只是,你是否曾經納悶為什麼明明就是番茄做的,番茄醬英文卻叫Ketchup呢?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說到底我也不是什麼女權擁護者,要從什麼太艱澀的理論來討論這部電影也不可能!但是這部電影的視覺上讓人從不敢直視到從中得到極大的愉悅感!
Thumbnail
《芭比》和《可憐的世界》透過電影敘事,探討了性別觀念和男女角色在父權社會下的困境,以及女性主義對性別框架的質問和解構。 本文從電影中的角色與情節,揭露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由艾瑪.史東主演,是一部以科幻形式講述女權議題的電影。 其中使用了各種經典元素建立象徵,娓娓道出一位受父權結構宰制的「維多利亞」,如何在轉生成「科學怪人」之後,透過自由意志進行自我探尋,最終成為兼備「美女」與「野獸」特質的「貝拉」。
Thumbnail
電影未曾明確交代嬰兒的生理性別,那是被刻意留白的謎題。大腦作為器官,象徵了意識本身,同樣是中性的,直到那顆大腦被放入成年女性的肉身中。那些有關於女性的規訓,隨之降臨,如禿鷹一般東啃西咬。電影巧妙模糊貝拉(前世肉體)的原性別,藉以闡明性別的作用力,不只跟生理相關,更重要的是,又被放入怎麼樣的環境。
Thumbnail
我實在太喜歡這本書了。第一次帶兒子在圖書館翻到這本書,讀完之後驚為天人。作者麥當諾怎麼可以用這麼簡潔的畫風、這麼簡單的故事線,帶出一個讓人回味無窮的小品故事呢?太厲害了。 如果不認識麥當諾──這位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作家,曾被畫出史努比的那位漫畫家大力讚賞,連《辛普森家庭》製作人都稱讚!原來是一位漫畫
Thumbnail
不要用雞毛蒜皮的小事逼問父母「為什麼你那時候都不關心我?」他們很有可能像玉冬一樣「那時的他們可能已經用盡全力想要給你他們能給你的全部了!」在一定的年齡後,人要學著像一個大人一樣照顧自己。至少在超過你的父母給你傷害當時的年齡,你要比他們更懂得照顧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
Thumbnail
《別告訴她》這部作品就是改編自導演—王子逸以及其家族的故事。女主角比莉6歲就隨著父母移民至美國,在美國成長的過程跟爺爺奶奶感情融洽,比莉在紐約打拼的其間也經常與居住在中國長春的奶奶通長途電話。直到有一天,奶奶被診斷出為肺炎末期,家人為了不讓奶奶傷心難過選擇隱瞞。
Thumbnail
某種程度上,《大城小事5》是一個屬於人生勝利組的故事;即便單身,角色的心也多有所寄託,或已走過傷痛——然而,這不是為了閃瞎單身狗,而是HOM老師最具特色而深刻的論述: ——你剛剛用了「正常」兩個字。 這就是我這麼假的理由。
Thumbnail
還記得一位加拿大的朋友曾經告訴我,番茄醬是生活必需品,他們家從來沒缺過,就像是有廚房就會有鹽巴一樣,在歐美人家番茄醬地位絕對與我們華人的醬油不相上下。只是,你是否曾經納悶為什麼明明就是番茄做的,番茄醬英文卻叫Ketchup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