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味了一部很喜愛的日本動畫〈借物少女艾莉緹〉,恬靜的鄉間、閃閃發亮的花花草草與各種光影氛圍的刻畫,讓人一下子就切換到童心的頻道,回到孩提時的思維,深深相信在我們所不知的地底確實存在那樣一個小小人的世界。
生病的男孩來到鄉間養病,與小小人女孩艾莉緹的第一次邂逅,就是在一片紫蘇叢裡。彼時的艾麗緹正在經歷一次巨大的冒險,躲過可怕的貓咪,來到一片宛若參天古木的紫蘇叢,為的是採一片紫蘇葉和月桂葉回去給媽媽當生日禮物,還有一枝紫蘇花穗回去瓶插。
看到艾莉緹媽媽提到紫蘇汁好好喝的神情,頓時想到一年多前曾經蒸餾的紫蘇純露,忍不住到廚房裡找了出來,兌了開水細細品嘗……這一嚐才突然想起:啊,這不就是之前女兒在小7買的日本梅子糖的滋味?!當時全家還一直猜半天,我覺得很熟悉卻一時想不起來,花奴爸爸後來揣摩說很像是一種臭蟲的味道,全家於是沒人敢吃了,後來那包糖也不知哪去了,如今謎底揭曉,原來就是紫蘇梅的味道嘛!
提到紫蘇梅,我們也並不陌生,但不知台灣紫蘇梅的做法是紫蘇加太少,還是多是用乾紫蘇的關係,總之吃不太出紫蘇的風味,有加沒加好像也沒甚麼差別。因此紫蘇對我們而言,就不是一個熟悉的味道。
但其實紫蘇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中國香草,距今至少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早在《詩經.小雅.巧言》中就有「荏染柔木,君子樹之」的句子,當中「荏」就是今天的白紫蘇;而香氣更濃郁、味道更辛辣有如肉桂的紫色品種,被稱為「桂荏」,就是我們熟悉的紫蘇。也就是說早在先秦時代,紫蘇就被認為是香草,而被廣泛種植。
後世人們形容光陰流逝的「荏苒」一詞,本意是草木柔弱,再往前溯源,指的就是紫蘇這類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當初老祖先在使用這些詞語時其實是非常具象的,無論形象、氣味,還是姿態都是非常飽滿的,只是到了後世,語詞的使用越來越抽象,演變到後來,人們已經搞不清楚為何一個形容光陰流逝的詞,竟跟草本植物牽扯上關係了?
紫蘇還是一帖常見的中藥材。中醫認為:紫蘇葉性味辛、溫,入肺、脾經,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之功。歷來醫書對紫蘇記載了非常豐富的藥性,好些都已經化入到人們的生活常識去了,比如冬天的風寒感冒,可以用紫蘇加生薑,或加蔥白煮水來喝,都有散寒、解表發汗的功效。
紫蘇被譽為「治氣之神藥」,明代本草名著《本草匯言》中記載紫蘇:「散寒氣,清肺氣,寬中氣,安胎氣,下結氣,化痰氣,乃治氣之神藥也。」
紫蘇對脾胃也很好,有開胃下食、幫助消化的功能;紫蘇還有抗菌、解魚蟹之毒的功效,重點是紫蘇的風味深受古人的喜愛,於是紫蘇被拿來大量入菜,起到藥食同源的功效。
如宋人便愛吃各種紫蘇製品,宋代諸多京城名著便記載了當時市場上賣的各種紫蘇食品,如紫蘇魚(《東京夢華錄》)、紫蘇蝦(《夢粱錄》)、紫蘇飲(《武林舊事》)。在北宋仁宗年間舉辦的熟水品評(飲料評比)中,紫蘇飲甚至連勝沉香飲與麥門冬飲,一舉奪冠,可見紫蘇這一味有多麼受到當時人們的喜愛與歡迎!
明代的《本草綱目》也記錄了紫蘇的各種食用方法:「紫蘇嫩時有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鹵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湯飲之。」紫蘇被拿來當蔬菜食用、醃梅子、醃泡菜、做成消暑的飲料等。《遵生八箋》則更詳實保留了紫蘇的各種食譜,如紫蘇梅、紫蘇粥、紫蘇熟水、紫蘇魚、紫蘇醃木瓜(非今日的番木瓜)等。清代各種飲饌文獻還有用紫蘇醃豆豉、醃蔬果與紫蘇純露的記載。
看了這些琳瑯滿目的紀載,簡直是把今日,包含日本、韓國人吃的紫蘇料理全包了,李時珍說:「以葉生食做羹,殺一切魚肉毒」,能說日本人吃生魚片襯片白紫蘇不是起源於中國嗎?
以下就介紹 大宋第一茶飲——紫蘇飲的作法:
出處:南宋《事林廣記》
做法:
1.鐵鍋燒熱轉微火,焙烤紫蘇葉至乾萎,散發香氣。
2.放入泡茶的碗裡,沖沸水。
3.第一泡倒掉,第二泡加蓋悶泡3-5分鐘。4.一定要趁熱飲用,亦可加糖調味。(冷了喝對身體不好)
這道茶飲喝起來還蠻好喝的,連小朋友都喜歡。也不知道是不是經過這一番對紫蘇的重新認識與接受,似乎對紫蘇的氣味不像過往那麼排斥了,而且覺得還可以再摸索研發出一些關於紫蘇料理的新花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