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你知道為什麼媽媽總愛進你房間嗎?《性愛自修室》

更新於 2019/04/1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推薦你欣賞:
最重要的教育或許不在學校,而是家庭:《性愛自修室》辛辣的不只是「性」,更告訴我們為何不該進孩子房間打掃。

序:母親的難題不只是進不進房間而已

不僅在風氣相對保守的臺灣,《性愛自修室》(Sex education)對難以啟齒的性、對青春感情的直白描述,在全球都引起熱烈迴響。不過,比起主角Otis那懵懂的眼光,我發現我更在意的是他的母親 ,珍・米爾本醫生(Dr Jean F. Milburn)——不是因為她的外貌、或身材姣好,而是她所面臨的兩難 ——何時該放手、又該怎麼放手?讓老師很有感。
(以下劇透)

Boy or Son:如何才能幫到孩子?

從你爸離開後,我們就一直相依為命
珍因為丈夫外遇而選擇離婚,獨自扶養Otis長大。許多時候,因為沒有共同撫養人可以討論Otis的狀況,小至打領帶、孩子與摯友的冷戰、大至孩子的病情——她都得一肩擔起。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試圖用治療師的角度為Otis的狀況(Sexually repressed)做深入研究。雖然此舉的學術倫理有待商榷(P.S.:倫理測驗有夠難的),但由於自己亦曾寫過幾篇學術性刊物,這如同修羅道難熬的寫作歷程讓我真心誠意地認為:珍並不是要「消費她的兒子(Son)」,而是希望站在研究者的立場「幫助孩子(Boy)」。
你是我的盲點⋯⋯我想那(寫書)會讓我好好了解你。You are my blind spot…I thought that it might help me to understand you better.
學術相關訓練讓我們能客觀、犀利地直指問題,進而對這個世界有所貢獻;然而一旦涉及情感,就像數學老師往往難教好自己孩子的數學,「如何才能幫到他們?」是我們常自問的問題。不一定要著書立作,但切換角色去思考可能是更好的方式,讓我們免於「跨越父母的界線」。

避免過度教養:善用自然後果

「過度教養」(Overparenting)是這個世代發明的詞彙,指父母對孩子的回應(parental responsiveness)與要求(parental demandingness)高於以往。讓Otis受不了的,不外乎是「說好了不要進我房間」卻又忍不住走進去打掃的情節。
「放著會臭掉啊!這樣對健康不好,怎麼可以?」然而,比起把事情做完,或許我們更應該讓他們「看到」行為與後果的關聯。「自然後果」是指在大人不干涉的情況下,行為本身所導致的自然結果,例如:不吃飯會肚子餓、不穿外套會冷。讓孩子透過承擔行為的自然後果和責任,有助於養成他們對行為負責。當然,有些時候我們必須介入——譬如在朋友家開趴的那晚,Otis忘了帶自己的氣喘藥——這類關乎危險,沒有人能承擔的後果,珍是有足夠理由開車前往的;只是,他們需要清楚的溝通,讓Otis知道媽媽是為了什麼開車過來,以免促成遺憾。
取自人物介紹/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ubcZvSAFII

結語:家、溝通與成長

你能和我談談嗎?——珍
《性愛自修室》的每個鏡頭,談的都不只是孩子而已,更有他們背後的「家庭」——包括校長家威權式的家教、默默守護艾瑞克「做自己」的大家庭等——但無論是哪一種管教方式,家長與子女關係最重要的始終也是「溝通」,畢竟,若是存有隔閡,無論怎麼樣的家庭氛圍,就算是開明的珍也會做過頭,誤踩兒子Otis的雷區;而父母也需要協助孩子釐清,「自己是問題的主人」,才能讓孩子真正長大。
下次想進孩子房間前,你知道該要抑制衝動囉!(記得:溝通。)
★如果你覺得我寫的還不錯,歡迎按下愛心給我肯定,讓我為你寫出更多評論。
★歡迎追蹤我,以收到影評刊出通知
★若有希望老師評論的影視作品、或是娛樂體驗,歡迎留言或與我聯繫。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3會員
173內容數
我相信:「學習」才不是一件無聊的事,只是你缺少好的「素材」、「管道」、以及「觀點」! 在【家安老師的娛樂評論室】,陪你一起從電影、商業閱讀、以及生活日常學習之前在教室裡沒搞懂的點點滴滴。 在放課後的時間裡,一起學習新知吧—— 同學,上課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家安老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夢想?這問題你去問張雨生吧。」劇場裡的孩子這麼回答你。「你沒有夢想嗎?」「我的夢想是離開家裡。」
過往在國文課本上生硬的題解、作者介紹,或許是我們在認識文豪時僅有的選項,然而當科技興起、劇場娛樂普及,我們可以有更好的方式,讓東坡説說東坡自己的話。
現代人常會覺得自己「老是帶著面具」示人,然而問題不在面具本身,而在於你是否能找到自己的核心特質,就像Carol Danvers一樣。
關於性別的不公允,並不是只有女性應當思考或推動的議題,也是婦女節的今日,無論性別都該思索的重要原因。
你有想過為什麼要工作嗎?本片用歡笑與深刻,給了「不飢渴世代」一個答案。
為什麼我們很難再去相信輕小說式的愛情設定?隨著歲月增加,生活的瑣事增多,我們的情感也逐漸失去了彈性。本片讓我們擁有片刻的自由,去享受一段「不知為何開始」的戀愛。
「夢想?這問題你去問張雨生吧。」劇場裡的孩子這麼回答你。「你沒有夢想嗎?」「我的夢想是離開家裡。」
過往在國文課本上生硬的題解、作者介紹,或許是我們在認識文豪時僅有的選項,然而當科技興起、劇場娛樂普及,我們可以有更好的方式,讓東坡説說東坡自己的話。
現代人常會覺得自己「老是帶著面具」示人,然而問題不在面具本身,而在於你是否能找到自己的核心特質,就像Carol Danvers一樣。
關於性別的不公允,並不是只有女性應當思考或推動的議題,也是婦女節的今日,無論性別都該思索的重要原因。
你有想過為什麼要工作嗎?本片用歡笑與深刻,給了「不飢渴世代」一個答案。
為什麼我們很難再去相信輕小說式的愛情設定?隨著歲月增加,生活的瑣事增多,我們的情感也逐漸失去了彈性。本片讓我們擁有片刻的自由,去享受一段「不知為何開始」的戀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兒子使用說明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觀念包括「視而不見」的行為模式和兒子對母親的深度依賴,另外,提供一個專屬空間有助於促進創造力。
Thumbnail
事發現場 房間裡,已經亂得像狗窩一樣了,男孩仍不在乎,視若無睹,假日來訪小住的女友禮貌性的提議該去洗衣服了,男孩毫不在乎的說:「不用,丟著就可以了,我媽會收去洗…」然後,留下二個人一地待洗的衣物,拍拍屁股就出門去了。 六十歲的母親,又習慣性去兒子房間收拾、撿拾兒子及女友丟滿一地的髒衣服去清洗。
5歲的女兒開始上幼稚園,某日發出驚人之語…我記錄下當時如何教導孩子適當的語言和行為。 除了在家中對女兒進行了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也自我提醒教養孩子時應該注重細節和及時的引導。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孩子在不良環境下的潛在影響,以及家長對孩子教育環境選擇的重要性。透過孟母三遷的故事,探討搬家是否真的是最好的選擇,並進一步思考家長在教育方面的責任。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兒子使用說明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觀念包括「視而不見」的行為模式和兒子對母親的深度依賴,另外,提供一個專屬空間有助於促進創造力。
Thumbnail
事發現場 房間裡,已經亂得像狗窩一樣了,男孩仍不在乎,視若無睹,假日來訪小住的女友禮貌性的提議該去洗衣服了,男孩毫不在乎的說:「不用,丟著就可以了,我媽會收去洗…」然後,留下二個人一地待洗的衣物,拍拍屁股就出門去了。 六十歲的母親,又習慣性去兒子房間收拾、撿拾兒子及女友丟滿一地的髒衣服去清洗。
5歲的女兒開始上幼稚園,某日發出驚人之語…我記錄下當時如何教導孩子適當的語言和行為。 除了在家中對女兒進行了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也自我提醒教養孩子時應該注重細節和及時的引導。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孩子在不良環境下的潛在影響,以及家長對孩子教育環境選擇的重要性。透過孟母三遷的故事,探討搬家是否真的是最好的選擇,並進一步思考家長在教育方面的責任。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事實上,我這次對我母親的發脾氣,和逃避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因為,是我母親,惹了我的氣。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第3章第21節) 換句話說,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回說,我想整理就整理。 怎麼?想支配我不成? 今天,是我母親硬逼我,我就對我母親發脾氣,就此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