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是弱專制,但最有利民主自由的成長

2018/07/0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比古今中外,一些人常常被假像所迷惑,認為中國傳統社會,或者北洋時期,人們其實很自由,社會也有自治民主。例如,孫中山就認為傳統社會人民有自由。時下在網上也經常看到有這種觀點。其實不然,本質上,中國傳統社會仍然是專制社會,北洋政府雖有共和之名,同樣是專制之實。
 
但人們之所以有這樣的錯覺,是有緣由的。那是因為相比于極權威權專制,中國傳統的皇權專制和北洋政權都是弱專制。弱專制由於其對國民的控制力較弱,所以國民所能保留的空間就越多,故爾會產生這種錯覺。
傳統社會專制弱是因為受到技術手段的限制,而北洋政府專制弱是因為滿清政權受到了重創移交過渡而來的,同時還受到多個外國勢力的鉗制和干預。例如,北洋時期國民有很大的言論自由,但這並非北洋政府的本意,而是有外國勢力在中國存在的緣故,大多數報館都在租界。
專制之所以能建立、持續與得到容納,是因為群體的價值觀崇尚權力而漠視權利。在這樣的價值觀下,一旦技術手段得到增進,與外部制約解除,專制政權就會趨於增強。或者原來弱的專制政權增強,或者一個強的專制代替原來弱的專制。
弱的專制最有利於自由民主價值的培育和力量的成長。一方面,相對于強專制,弱專制給國民發揮自主性留下了更大的空間,另一方面,相對於無政府狀態,弱專制也能提供一定的秩序。但相對于強專制和成熟的民主社會,其提供的秩序嚴重不足。
另一個極為敏感的問題是,弱專制既對內弱,也對外弱,會誘發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國民極有可能轉而將矛頭指向它對外的軟弱,因這個原因而唾棄和反對它。如果弱專制不能對外示強,就很可能被推翻,而建立起一個對外更強的政權。不幸的是,在自由民主力量尚很弱小的情況下,新的政權仍然會是一個專制政權。雖然它對外是更強了,但對內也更強了。這樣,國民反而會失去自主發展的空間。
所以,在從專制社會向自由民主社會的轉型過程中,在一段時間內維持一個弱的專制政權對培養自由民主價值和力量成長最為有利。弱專制與弱民主之間距離最短。從表像上看,弱專制約等於弱民主,一旦群體價值觀由崇尚權力轉為崇尚權利,民主社會的雛形便得以形成。然後才可以走向成熟。
2011年3月23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1會員
280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