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思維 The Growth Mindset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昨天在準備課程的會議裡面談到這個概念,我一開始以為是Medium上面各種教人心靈成長的文章,後來經過指點才知道原來是心理學家Carol Dweck所發展的一套論述,簡單的介紹可以參考這隻影片
簡言之,成長思維(Growth mindset)與固定思維(Fixed mindset)是兩種人類發展歷程所型塑的心理狀態,在個體成長或是歷練的過程,逐漸形成一種類似信念一樣的思考框架。擁有成長思維的個體,傾向接受挑戰,解決未知的困難;擁有固定思維的個體,會容易執著於外在的獎勵目標,例如出現永遠拼第一名、30歲前一定要有房有車、瘋狂參加比賽獲得各種創業競賽獎項等等行為。
參考了一些資料之後,目前認為成長思維與固定思維的形成,與心智發展過程的獎勵模式有很大的關聯,如果獎勵個體發展過程的意義大過於發展的結果,就比較容易形成成長思維,相反的,如果只著重於獎勵結果,而不在乎過程,就容易形成會傾向走捷徑甚至是作弊的固定思維。
由於準備的課程跟AI與Machine Learning有關,在討論這個話題的時候不由得聯想到訓練AI的時候常常碰到的幾個議題,例如Overfitting,或是Exploration vs Exploition的問題,其實跟教小孩或是教育的設計方式有很大的相似性。
在過去待在新創公司的數年裡面,我發現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創辦人往往會在公司發展到一個階段的時候不小心淘汰掉自己,這種淘汰並不是來自政治鬥爭的意圖,而是來自於分心造成的加速度下降,導致自己的成長速度跟不上團隊或是公司的成長速度,最後只能選擇把公司裡面速度較快的員工砍掉,或是自己被其他經營者鬥掉的結局,而弔詭的是這種分心的現象又往往是來自於對於喪失權力的擔憂,結果反而因為這樣的患得患失而失去了更多。
看了成長思維與固定思維的比較之後,覺得這些事情似乎很有趣的串連在一起,在台灣的教育非常偏重固定思維的獎勵模式,導致很多時候我們會看到平常表現很好的資優生反而大考失常的一蹋糊塗,或是許多人進入中年約40歲以後忽然失去人生奮鬥目標,進而開始重新思考人生的現象,跟我在矽谷經常碰到5、60歲的阿伯興高采烈的談論著他們最近搞出來的新玩意感覺相當不同。
充滿在Facebook總部辦公室的Hack精神裝飾
如果你讀過賈伯斯傳、臉書效應兩本描述兩家公司早期的故事,應該可以感覺得出來,兩家公司的創辦人一開始幹的勾當都是出自於一種「有趣、酷」的動機,而不是「這會發大財」的想法,然後在實踐的過程融合了最新的技術想法,最終形成了偉大的公司與組織。我記得我最早開始加入新創公司的時候,曾經問過公司創辦人一個問題:「你的願景是什麼?」我想很多人應該在創業的時候對於公司都會有很多豪氣干雲的偉大夢想,但當回歸到個人的時候,我得到的答案是很簡單的「在三十歲前賺到一千萬。」
在我看的其中一個關於成長思維的影片裡面提到一個有趣的現象,讓一群成長思維的人跟一群固定思維的人同時學習一個新領域,一開始兩個群體的成績都差不多,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擁有成長思維的人成績會先往下掉,但再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會用非常陡峭的速度超越擁有固定思維的人,只是這個時間間隔的長短可能會跟新領域的複雜度有關。
我記得以前我曾經在學校給過幾次關於「我的Nike人生」這樣的題目,講的就是這樣的現象,當時沒有仔細的去思考為什麼會是這樣,經過這些素材的洗禮之後好像忽然恍然大悟,因為擁有成長思維的人一開始在探索的階段在不斷的嘗試各種適合自己的方法,不會依循著固定的途徑去尋求穩定的可預期報酬,因此平均來說一開始得到的分數會比較低,但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會因此得到能夠根據自己特性進行最佳化的途徑,進而在後期展現出指數型的投資效益,重點便是在於透過過程中不斷獲得的小報酬去修正策略,而不是等到一個大目標實現與否之後才考慮調整策略。
相反的,如果採取固定思維十分在乎結果報酬的作法,往往等到要修正的時候已經累積了巨大的機會成本,因而難以調整策略。舉例來說,我國中的時候幾乎每節下課都在打球,當時只是覺得好玩,但後來發現這樣的累積讓我在唸書的時候可以比其他同學維持更長時間的專注與穩定的體力輸出,其他沒有運動習慣的同學可能因為血液循環較差,很快就會進入打瞌睡狀態,在需要長時間準備考試的考前準備期,這種體力上的懸殊差異就很難在短時間內彌補。
到了今日,在商業經營的領域似乎也有類似的感覺,我畢業後過去的十年做的事情看起來很雜,其實累積的專業只有三個方向:資料分析、商業談判跟煮飯,但這三個構面就足以形成可以在全世界的軟體科技社群混口飯吃的基礎,不會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但其實並不是一開始就形成這樣的學習策略,而是經由在矽谷、以色列、芬蘭、愛沙尼亞等地實際生存過後摸索出來的策略途徑,雖然我離一般理解的「成功」還很遙遠,但我很確信我知道「如何不死」。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成長思維的內容,也可以參考Carol的這隻Ted演講影片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分享或是追蹤,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感動到你或是啟發一些思考,也歡迎在下面打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3會員
38內容數
本專題著重於探討資料分析實務,從實務經驗出發,探索學校所教導的建模以外的各項技術,包含資料前處理、營運整合與成效評估、團隊文化建構等等內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Ofa Hsue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Zero to One》這本由矽谷知名投資人Peter Thiel課堂筆記集結而成的書,曾經是創業者炙手可熱,人手一本的「創業聖經」,但其實我一直沒有讀完這本書,昨天再重新翻開中文翻譯版,覺得讀來又有截然不同感受,最有感的當屬當年Peter Thiel對中國與Twitter的預測近乎斷言式的預測
測試驅動開發(Test-Driven Development, TDD)或是行為驅動開發(Behavioral-Driven Developement)是當代軟體工程裡面常見的方法論,然而以資料科學或是數據分析的專案來說,通常主要的「測試」會以模型的準確性或是資料分布的模式為核心
昨天去酒吧,第一次遇到知道自己是反映者的反映者之後真是另我十分驚奇,因為身為投射者的我擅長的是深入理解對方的心理運作機制,然而反映者擅長的是透過反射映照他人內心的自我投射或是欲求,我們的對話猶如矛盾大對決,短短幾分鐘已經是數招大絕來回,互不相讓...
我其實是成為資料工程師之後才開始學習成為一個資料工程師的。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困惑,學校裡面有很多像是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或是人工智慧等等課程,也有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之類的培訓機構,現在連巨匠都開始教AI了,難道這樣不能夠讓人成為一個最性感的資料科學家嗎?
選舉總是一場戲,大家不要太認真 昨天看完了兩位候選人精彩的交鋒,覺得很可惜的一點是兩位候選人針對經濟方面交鋒雖多,也有引進產業的想法,但對於青年創業政策的部分幾乎都沒有提到,由於前幾天開始認真的考量設立公司的各項資源與要件,對於現況做了初步的盤整,資以此文作為基礎,希望可以引起更多討論與想法。
我在跟許多合作的企業主洽談的時候常常都會這麼說:「資料科學本質上跟算命差不多,很多時候在真實世界的預測能力上面也許比去廟裡抽籤還差,其效果可能也比不上燒紙錢,但一旦開始決定要走這條道路,基本上你就是開始入邪教了,因為這個體系跟開發網站前後端或是app不一樣,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程。」
《Zero to One》這本由矽谷知名投資人Peter Thiel課堂筆記集結而成的書,曾經是創業者炙手可熱,人手一本的「創業聖經」,但其實我一直沒有讀完這本書,昨天再重新翻開中文翻譯版,覺得讀來又有截然不同感受,最有感的當屬當年Peter Thiel對中國與Twitter的預測近乎斷言式的預測
測試驅動開發(Test-Driven Development, TDD)或是行為驅動開發(Behavioral-Driven Developement)是當代軟體工程裡面常見的方法論,然而以資料科學或是數據分析的專案來說,通常主要的「測試」會以模型的準確性或是資料分布的模式為核心
昨天去酒吧,第一次遇到知道自己是反映者的反映者之後真是另我十分驚奇,因為身為投射者的我擅長的是深入理解對方的心理運作機制,然而反映者擅長的是透過反射映照他人內心的自我投射或是欲求,我們的對話猶如矛盾大對決,短短幾分鐘已經是數招大絕來回,互不相讓...
我其實是成為資料工程師之後才開始學習成為一個資料工程師的。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困惑,學校裡面有很多像是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或是人工智慧等等課程,也有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之類的培訓機構,現在連巨匠都開始教AI了,難道這樣不能夠讓人成為一個最性感的資料科學家嗎?
選舉總是一場戲,大家不要太認真 昨天看完了兩位候選人精彩的交鋒,覺得很可惜的一點是兩位候選人針對經濟方面交鋒雖多,也有引進產業的想法,但對於青年創業政策的部分幾乎都沒有提到,由於前幾天開始認真的考量設立公司的各項資源與要件,對於現況做了初步的盤整,資以此文作為基礎,希望可以引起更多討論與想法。
我在跟許多合作的企業主洽談的時候常常都會這麼說:「資料科學本質上跟算命差不多,很多時候在真實世界的預測能力上面也許比去廟裡抽籤還差,其效果可能也比不上燒紙錢,但一旦開始決定要走這條道路,基本上你就是開始入邪教了,因為這個體系跟開發網站前後端或是app不一樣,是一個沒有終點的旅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攻其不備 The Blind Side》,改編自麥可路易斯撰寫的同名原著《弱點:比賽進程》;由《心靈投手》導演約翰李漢考執導,珊卓布拉克、提姆麥格羅、凱西貝茲、昆東亞倫、莉莉柯林斯、傑海德等主演;講述了2009年在NFL選秀上被巴爾的摩烏鴉隊選走的球星麥可奧赫的成長故事;2009年上映的溫馨家庭片
Thumbnail
不,這句英文不是在講什麼東西長不長短不短。難不成是指長處和短處之類的優缺點?這也不對。其實它是用在你懶得講一堆細節的時候。
Thumbnail
「速度越快,心越慢」是大家近來耳熟能詳的一句廣告名言 對於身為佛教徒的我來說,一剛拿到由天下出版這四本的TED 套書,就對於 「The Art of Stillness 靜思的藝術」特別有興趣,立馬就翻開來看,想得知作者在這一條靜思的道路上,有什麼樣的體悟
The Will of the People: A Modern Myth by Albert Weale (2019). 今日的民主遭到民意迷思的狹持。民粹運動利用這個概念來挑戰推選出來的代表。當政治人物只滿足於激起民意,便無法完成自身職責,並作出負責任且勇於承擔的決定。
Thumbnail
●2007香港電視劇【建築有情天 The Building Blocks of Life】用筆思考 Pencil do the thinking(方中信 楊怡 伍詠薇) 這是一齣演香港建築設計師理想和感情的電視劇。結局大概是最近看的最好的。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攻其不備 The Blind Side》,改編自麥可路易斯撰寫的同名原著《弱點:比賽進程》;由《心靈投手》導演約翰李漢考執導,珊卓布拉克、提姆麥格羅、凱西貝茲、昆東亞倫、莉莉柯林斯、傑海德等主演;講述了2009年在NFL選秀上被巴爾的摩烏鴉隊選走的球星麥可奧赫的成長故事;2009年上映的溫馨家庭片
Thumbnail
不,這句英文不是在講什麼東西長不長短不短。難不成是指長處和短處之類的優缺點?這也不對。其實它是用在你懶得講一堆細節的時候。
Thumbnail
「速度越快,心越慢」是大家近來耳熟能詳的一句廣告名言 對於身為佛教徒的我來說,一剛拿到由天下出版這四本的TED 套書,就對於 「The Art of Stillness 靜思的藝術」特別有興趣,立馬就翻開來看,想得知作者在這一條靜思的道路上,有什麼樣的體悟
The Will of the People: A Modern Myth by Albert Weale (2019). 今日的民主遭到民意迷思的狹持。民粹運動利用這個概念來挑戰推選出來的代表。當政治人物只滿足於激起民意,便無法完成自身職責,並作出負責任且勇於承擔的決定。
Thumbnail
●2007香港電視劇【建築有情天 The Building Blocks of Life】用筆思考 Pencil do the thinking(方中信 楊怡 伍詠薇) 這是一齣演香港建築設計師理想和感情的電視劇。結局大概是最近看的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