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貼了感受,才能溝通到位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也許昨晚的事情讓她仍耿耿於懷,所以今天一入門就談起了這件事
「他真的很過分ㄟ!就他想幹嘛就幹嘛!都不用管我怎麼想嗎?他舉著孩子為重的大旗,然後就要我永遠犧牲奉獻,我已經忍很多年了!難道我這個人不重要嗎?難道只要小孩好就好了嗎?」堆積多年的女人怒氣,體驗過的人勢必很有感觸…

我聽得出來,這其實無關孩子,也無關對方想要她做甚麼事,
這只關乎於「感受」,
一份被尊重、被在乎的感受。

也許從我們小時候的教育裡,甚至是上一代的成長環境裡,
成就他人成了一份美德,
犧牲與忍耐,就像是勳章一般坎在骨子裡,
如果為自己發聲,希望獲得關係裡的關注,
隨即就有人丟來「自私」的聲音,
好似我們生而為人,卻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人。

我曾經在一個平台學習,
在那邊,他們教我人不該用感覺不感覺來作為前進的依據,
這聽起來似乎很理智正確,
只可惜人類最常片面膚淺的理解一個理論,
最終,這個思想被扭曲成「你感覺不舒服、抗拒,就表示你不夠堅強,不足夠,是不應該的」
我思量了很久這樣的理論對一個人的影響,
直到最終我離開了這個平台,才獲得了答案。

人類一輩子的功課脫離不了人際關係與溝通,
我們使用語言去表達,我們也同時使用感受去感染周遭,
這是我們的本能,是我們展現自己真實內在的方式,
一旦感受被拒絕、被否定,
最終的結果就是在人際關係中封閉。

我們都聽過「同理心」,但是我們也時常忽略同理心。
同理心代表著我們願意開放去理解他人的感受,
我們能夠從對方的表情、聲音、情緒、以及隱約透露出來的一絲絲感覺,
去理解對方現在正在內心發生的一切。
同理心並不代表我們一定要同意對方的答案或價值觀,
而是在談論任何解決方案之前,
能先肯定對方真正的感受,
當這份感受被體貼對待了,
所產生的尊重與安心,就能夠讓彼此之間多了更多溝通的空間,
而這樣的空間,自然也能增進兩者之間的關係。

人的付出並不是理所當然的,
人之所以願意持續付出,
是因為他明白這份付出有被重視、擁有價值,
當我們都選擇活出自我的時候,
又怎能忽略對方由衷而出的感受?

溝通時,帶著一份體貼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莉莉安的沙龍
30會員
48內容數
透過十多年來連續創業的歷程,以及指引創業者於創業路程中完成創業目標的使命,透過文字希望能協助更多追尋夢想的人在創業的道路上更順意。
莉莉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19
我們人的腦會一直透過情緒與感覺做記憶, 會一直不斷的去連結過往產生那些情緒與感覺的人事物, 就像是小時候一直被逼著吃飯, 讓自己對於食物與吃飯場景有著負面的情緒與感受, 長大後看到食物,和與他人吃飯時,容易連結過去的經驗, 容易體驗不到食物的美味, 取而代之的是過往的負面情緒與感受。
Thumbnail
2021/07/19
我們人的腦會一直透過情緒與感覺做記憶, 會一直不斷的去連結過往產生那些情緒與感覺的人事物, 就像是小時候一直被逼著吃飯, 讓自己對於食物與吃飯場景有著負面的情緒與感受, 長大後看到食物,和與他人吃飯時,容易連結過去的經驗, 容易體驗不到食物的美味, 取而代之的是過往的負面情緒與感受。
Thumbnail
2021/06/04
過往,我有著自己的見解與立場,選了一邊站, 如今,我選擇相信不同立場的人都是善良的, 我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不足以能了解事實的全貌, 放下自己的世界觀,拾起謙虛, 負自己的責任。
Thumbnail
2021/06/04
過往,我有著自己的見解與立場,選了一邊站, 如今,我選擇相信不同立場的人都是善良的, 我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不足以能了解事實的全貌, 放下自己的世界觀,拾起謙虛, 負自己的責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多年前我參加某個案子,活動後團隊發工作費用,有夥伴誠實表達了對於自己獲得的工作費,感到自己的努力不被專案負責人尊重。專案負責人聽到後也爆炸了,質疑對方為何事前做分配計畫時不說,現在才說。而且負責人自認這樣的分配並不是不尊重他,而是經費有限,在限制之下只能做這樣的分配。眼看著衝突開始升溫,
Thumbnail
多年前我參加某個案子,活動後團隊發工作費用,有夥伴誠實表達了對於自己獲得的工作費,感到自己的努力不被專案負責人尊重。專案負責人聽到後也爆炸了,質疑對方為何事前做分配計畫時不說,現在才說。而且負責人自認這樣的分配並不是不尊重他,而是經費有限,在限制之下只能做這樣的分配。眼看著衝突開始升溫,
Thumbnail
非暴力溝通的目標是讓人們能夠建立一種彼此坦誠而且相互同理的關係。本書作者盧森堡博士提及,不論他身處何種衝突,他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會把焦點放在各方的說法,因為這時候不管是什麼說法都會造成衝突,這時候的重點是讓雙方得以彼此連結。
Thumbnail
非暴力溝通的目標是讓人們能夠建立一種彼此坦誠而且相互同理的關係。本書作者盧森堡博士提及,不論他身處何種衝突,他不會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會把焦點放在各方的說法,因為這時候不管是什麼說法都會造成衝突,這時候的重點是讓雙方得以彼此連結。
Thumbnail
你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有沒有過這種經驗? 原本是出於善意、體貼對方,結果表達的過程中,雙方意見不合,最後對方不僅不領情,反而還吵了一架、破壞了原本興致。
Thumbnail
你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有沒有過這種經驗? 原本是出於善意、體貼對方,結果表達的過程中,雙方意見不合,最後對方不僅不領情,反而還吵了一架、破壞了原本興致。
Thumbnail
溝通的技巧,從我出發,不是分析對方。因為人都喜歡被同理,不喜歡被評價 「我感覺你有點難過...」「我聽到你說....」 我們常被外在的刺激而引發情緒,而當我們有了情緒,又是怎麼解讀這個有情緒的自己?這個解讀往往就是我們受苦的原因。
Thumbnail
溝通的技巧,從我出發,不是分析對方。因為人都喜歡被同理,不喜歡被評價 「我感覺你有點難過...」「我聽到你說....」 我們常被外在的刺激而引發情緒,而當我們有了情緒,又是怎麼解讀這個有情緒的自己?這個解讀往往就是我們受苦的原因。
Thumbnail
  我好像有一種讓人家訴說心事的魔力,當然我也是很享受這個技能,甚至說一剛開始的時候我有點刻意地在培養這項能力。   成為這種存在的我,似乎也習慣了別人的信任。最常見的大概就是感情事了吧!偏偏在感情面前,我們總像個孩子一樣。   「愛是付出、是給予以及信任。」
Thumbnail
  我好像有一種讓人家訴說心事的魔力,當然我也是很享受這個技能,甚至說一剛開始的時候我有點刻意地在培養這項能力。   成為這種存在的我,似乎也習慣了別人的信任。最常見的大概就是感情事了吧!偏偏在感情面前,我們總像個孩子一樣。   「愛是付出、是給予以及信任。」
Thumbnail
https://www.facebook.com/103269891605396/posts/141471194451932/ ▉你好好考慮 責罵,吵架 是為了是未來的和好,取得共識 所以不能把話說死 或者像把人推到懸崖一般,讓對方退無可退 ▉換個想法 而是像下棋一般,只是目標是求和棋 雖然
Thumbnail
https://www.facebook.com/103269891605396/posts/141471194451932/ ▉你好好考慮 責罵,吵架 是為了是未來的和好,取得共識 所以不能把話說死 或者像把人推到懸崖一般,讓對方退無可退 ▉換個想法 而是像下棋一般,只是目標是求和棋 雖然
Thumbnail
人長大之後,很多事開始為了追求效率變得有壓力,就連展現關心也不例外。我看過身邊不少人因為關心他人而感到挫折,因為.......
Thumbnail
人長大之後,很多事開始為了追求效率變得有壓力,就連展現關心也不例外。我看過身邊不少人因為關心他人而感到挫折,因為.......
Thumbnail
作者 賴佩霞 看書名而借閱,在其中可以看到作者心路的歷程:因為家庭關係、婚姻開始對於“非暴力溝通”有興趣,也開啟工作坊、分享回饋的道路。 關於非暴力溝通,書中指出四個重點: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觀察自己看到什麼,說出自己的感受,找出內心真正重視的需求,提出可行的正向請求。聽起來似乎不難,執行上
Thumbnail
作者 賴佩霞 看書名而借閱,在其中可以看到作者心路的歷程:因為家庭關係、婚姻開始對於“非暴力溝通”有興趣,也開啟工作坊、分享回饋的道路。 關於非暴力溝通,書中指出四個重點: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觀察自己看到什麼,說出自己的感受,找出內心真正重視的需求,提出可行的正向請求。聽起來似乎不難,執行上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的「課題分離」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喜歡被別人干涉對吧?但為什麼我們卻下意識地會想要干涉別人呢?或許你會想說,我沒有干涉啊!只是想要幫忙他。 那如果對方不照你的意思去做的話,你會不會生氣? 如果會,那就是干涉不是幫忙。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的「課題分離」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喜歡被別人干涉對吧?但為什麼我們卻下意識地會想要干涉別人呢?或許你會想說,我沒有干涉啊!只是想要幫忙他。 那如果對方不照你的意思去做的話,你會不會生氣? 如果會,那就是干涉不是幫忙。
Thumbnail
也許昨晚的事情讓她仍耿耿於懷,所以今天一入門就談起了這件事 「他真的很過分ㄟ!就他想幹嘛就幹嘛!都不用管我怎麼想嗎?他舉著孩子為重的大旗,然後就要我永遠犧牲奉獻,我已經忍很多年了!難道我這個人不重要
Thumbnail
也許昨晚的事情讓她仍耿耿於懷,所以今天一入門就談起了這件事 「他真的很過分ㄟ!就他想幹嘛就幹嘛!都不用管我怎麼想嗎?他舉著孩子為重的大旗,然後就要我永遠犧牲奉獻,我已經忍很多年了!難道我這個人不重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