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文章
編輯嚴選
關係焦慮— 練習在關係中先安穩自我,修復內在的安全感,避免若即若離的矛盾態度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個人對關係的不安和焦慮是全面性的。從個人的關係到社會性的關係(包括職場),都會讓一個人處在進退維谷、左右兩難、惶惶不安的矛盾心情中。
特別是童年生長環境若缺乏對一個孩子的情感連結與回應,也就是孩子感受不到愛的存在,缺乏體會自己的生命是被重視和在乎的,是被放在心上,是被專注地互動與交流,那麼,他的心靈世界就困難經驗到被好好愛著,以及因為情感得到同調的回應,而感受到一種同在及正向的情感經驗。
長期下來,缺少情感交流的連結和滋養,一個人的內心會經驗許多「不被重視」、「缺乏回應」、「互動挫折」的沮喪及失落感,幾乎沒有經驗值感受從關係來的情感親密和愉悅滿足,他會漸漸地對外界和他人的互動,感到焦慮或恐懼,焦慮讓人產生渴求卻害怕失望的內在衝突裡,恐懼則讓人產生逃避情感或沒有興趣的反應上。
童年關係的情感缺失及受創,沒有穩定及安全、信任的依戀情感,皆會讓人在人際關係的建立及穩定維持,產生困難及不安。因此,幾乎沒有什麼穩定及長久的關係,不是若即若離,不然就是極端的過於親密,再過於疏離,甚至切割。
然而,能有穩定、安全的關係,才有可能重新經驗關係中的信任感。能經驗到關係中的信任感,相信在這一段關係中,自己是被接納及被理解,被視為一個值得尊重的人善待,這是具有修復性的關係經驗,能讓一個人修復自尊、安全感及自我肯定。
童年缺乏正向情感經驗,對關係易於不安焦慮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3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療癒時光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4.2K會員
189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