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我的小被被!-我們都需要過渡性客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都曾有過不能洗、不能曬、不能忘記帶的小被被或小枕頭

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抱著哭一下,如果沒有它會睡不著,很多時候摸著抱著或是聞一下就會感到很安心。(雖然自己以外的人都覺得很噁心~)

為什麼有些人會需要這樣的物品呢?

根據心理學理論-客體關係理論裡,這樣的東西稱為「過渡性客體」,客體關係理論認為,嬰兒在出生時會認為母親跟自己是一體的,但是越來越大,嬰兒會慢慢理解到,母親是另外一個「客體」,沒有辦法隨時隨地在身邊、滿足自己的需要,

「客體也就代表著會需要分離」

因為這樣會嬰兒會感受到分離的焦慮、不安全感,因此人本能的會保護自己,所以會發展出過渡性客體,它可以像是替代母親一樣,在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給我們安撫、安全感。

隨著漸漸長大,我們可以發展出自主性、獨立性,在心裡內在可以建立出母親即便不在身邊但卻不會消失的感受後,對於過渡性客體的依賴就會逐漸減少

有人會問說,那不是有需要過渡性客體的人就是很沒有安全感的人呢?
我想也不一定,有時候可能是一種習慣跟安心感,能夠讓自己好好放鬆的好夥伴。

小被被的好一定要是同道中人才能了解阿~

溫馨提醒:小被被還是會洗到破,所以可以多養幾條唷。
所以如果你是媽媽,記得讓孩子可以擁有這樣的它,時間到了慢慢會減少,也可以多幫孩子準備幾條替換的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裡小心理-諮商心理師隨筆的沙龍
21會員
7內容數
2021/10/01
這篇文想跟大家聊聊親職化的人, 親職化是指父母跟孩子的角色對調,孩子會承接父母的角色,扮演家中的"照顧者",不論是情感上或是生活照顧上,同時也可能是父母的情緒伴侶。 會有這樣的現象有可能是父母關係衝突、孩子需要照顧其中一方的感受、又或是父母忙於工作,孩子需要承擔起照顧家中手足的責任,主要在於失功能的
Thumbnail
2021/10/01
這篇文想跟大家聊聊親職化的人, 親職化是指父母跟孩子的角色對調,孩子會承接父母的角色,扮演家中的"照顧者",不論是情感上或是生活照顧上,同時也可能是父母的情緒伴侶。 會有這樣的現象有可能是父母關係衝突、孩子需要照顧其中一方的感受、又或是父母忙於工作,孩子需要承擔起照顧家中手足的責任,主要在於失功能的
Thumbnail
2021/08/10
對不起,讓你們失望了... 東京奧運剛落幕,這陣子接收到非常多有關奧運的訊息, 我注意到,當輸掉比賽時,很多選手會發文表示很抱歉讓大家失望了, 為什麼要道歉呢? 這是我的疑惑,也讓我想到「讓人期待落空」, 在諮商工作中常常看到總是「很抱歉」的個案 不論是對家人或是工作,會經常感覺到自己做錯事情,讓
Thumbnail
2021/08/10
對不起,讓你們失望了... 東京奧運剛落幕,這陣子接收到非常多有關奧運的訊息, 我注意到,當輸掉比賽時,很多選手會發文表示很抱歉讓大家失望了, 為什麼要道歉呢? 這是我的疑惑,也讓我想到「讓人期待落空」, 在諮商工作中常常看到總是「很抱歉」的個案 不論是對家人或是工作,會經常感覺到自己做錯事情,讓
Thumbnail
2021/06/11
你也挫折、對自己失望過吧。 這時候你會想,明明很努力了為什麼做不到? 是不是我不夠好我才不值得擁有? 我身邊的人會怎麼想我、他們會不會也對我很失望? 在這個當下你確實不喜歡自己。 即便身邊的人安慰你,告訴你「你已經很好了」,但好像還是沒有用, 這些安慰並不會進到心裏去, 會有很多複雜的情緒,感受到
Thumbnail
2021/06/11
你也挫折、對自己失望過吧。 這時候你會想,明明很努力了為什麼做不到? 是不是我不夠好我才不值得擁有? 我身邊的人會怎麼想我、他們會不會也對我很失望? 在這個當下你確實不喜歡自己。 即便身邊的人安慰你,告訴你「你已經很好了」,但好像還是沒有用, 這些安慰並不會進到心裏去, 會有很多複雜的情緒,感受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最近在閱讀依附關係與創傷理論、安全感相關的書籍,由於本身是學習EFT取向的心理治療,所以基礎的依附理論跟安全感的概念,我不太陌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一個新知吸引了我的注意,那就是:童年的居住環境,也可能影響到我們的神經系統是否安定,影響到我們安全感的建立。
Thumbnail
最近在閱讀依附關係與創傷理論、安全感相關的書籍,由於本身是學習EFT取向的心理治療,所以基礎的依附理論跟安全感的概念,我不太陌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一個新知吸引了我的注意,那就是:童年的居住環境,也可能影響到我們的神經系統是否安定,影響到我們安全感的建立。
Thumbnail
你好奇寶寶出生後是怎麼建立人際關係的嗎? 哺乳不只是生理需求滿足還有其他意義,快來看看寶寶的發展奇幻旅程吧 ~ ~
Thumbnail
你好奇寶寶出生後是怎麼建立人際關係的嗎? 哺乳不只是生理需求滿足還有其他意義,快來看看寶寶的發展奇幻旅程吧 ~ ~
Thumbnail
很多人對於創傷的概念,都是關於童年、青少年時期,甚至是成年時期所遭遇的深刻事件,而事實,上當母親還在懷胎時期,創傷就有可能發生了。 在創傷療癒的個案研究裡,發現羊膜穿刺、剖腹生產,都可能對嬰兒帶來影響,而當胎兒離開母親的子宮,從產道出來到剪斷臍帶,也有機會產生分離創傷...就此部分,國外近年來已有學
Thumbnail
很多人對於創傷的概念,都是關於童年、青少年時期,甚至是成年時期所遭遇的深刻事件,而事實,上當母親還在懷胎時期,創傷就有可能發生了。 在創傷療癒的個案研究裡,發現羊膜穿刺、剖腹生產,都可能對嬰兒帶來影響,而當胎兒離開母親的子宮,從產道出來到剪斷臍帶,也有機會產生分離創傷...就此部分,國外近年來已有學
Thumbnail
是一個貼近每一個人生命經驗與日常的理論 花了半年的時間學習客體關係理論(ORT),我會學習這個理論是基於對人、關係的好奇,ORT理論是一個心理動力取向的人格發展理論,是很貼近每一個人的生命經驗與日常,覺得對助人者也蠻推薦去學習的理論,可以協助在個案概念化更加清楚。
Thumbnail
是一個貼近每一個人生命經驗與日常的理論 花了半年的時間學習客體關係理論(ORT),我會學習這個理論是基於對人、關係的好奇,ORT理論是一個心理動力取向的人格發展理論,是很貼近每一個人的生命經驗與日常,覺得對助人者也蠻推薦去學習的理論,可以協助在個案概念化更加清楚。
Thumbnail
依附創傷會導致你離開關係,以避免進一步的拒絕或傷害,或者在關係裡,您可能會感到過度依賴他人並害怕被拒絕。如果您與這些有關,重要的是,其實你並不孤單。這些痛苦的情緒是你過去的殘餘。 ─ Dr. Arielle Schwartz
Thumbnail
依附創傷會導致你離開關係,以避免進一步的拒絕或傷害,或者在關係裡,您可能會感到過度依賴他人並害怕被拒絕。如果您與這些有關,重要的是,其實你並不孤單。這些痛苦的情緒是你過去的殘餘。 ─ Dr. Arielle Schwartz
Thumbnail
我們都曾有過不能洗、不能曬、不能忘記帶的小被被或小枕頭   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抱著哭一下,如果沒有它會睡不著,很多時候摸著抱著或是聞一下就會感到很安心。(雖然自己以外的人都覺得很噁心~)  為什麼有些人會需要這樣的物品呢? 根據心理學理論-客體關係理論裡,這樣的東西稱為「過渡性客體」,客體關係理論認
Thumbnail
我們都曾有過不能洗、不能曬、不能忘記帶的小被被或小枕頭   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抱著哭一下,如果沒有它會睡不著,很多時候摸著抱著或是聞一下就會感到很安心。(雖然自己以外的人都覺得很噁心~)  為什麼有些人會需要這樣的物品呢? 根據心理學理論-客體關係理論裡,這樣的東西稱為「過渡性客體」,客體關係理論認
Thumbnail
當我們還是小孩時,我們無法想像若是失去了主要照顧者,我們能怎麼活下去。就像是一個在大街上和父母家長走失的孩子,他的恐懼和驚嚇,還有無助的情緒,讓他真的好害怕自己被丟掉了,回不到父母身邊該怎麼辦? 這是一種依戀天性。我們需要這份重要的連結關係,讓我們深信我們不會遭遇被丟棄和被遺忘,我們不會無家可歸..
Thumbnail
當我們還是小孩時,我們無法想像若是失去了主要照顧者,我們能怎麼活下去。就像是一個在大街上和父母家長走失的孩子,他的恐懼和驚嚇,還有無助的情緒,讓他真的好害怕自己被丟掉了,回不到父母身邊該怎麼辦? 這是一種依戀天性。我們需要這份重要的連結關係,讓我們深信我們不會遭遇被丟棄和被遺忘,我們不會無家可歸..
Thumbnail
童年,從嬰兒時期開始,就會影響著我們內心的孤寂感。嬰兒時期,對於依戀的需求,亟需從和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關係中獲得。一個出生才三個月的孩子,就可以因為他呼喚母親(或主要照顧者)沒有得到關注、回應和同調(一種同樣頻率的互動)而出現沮喪、低落和不知怎麼辦的空洞反應...
Thumbnail
童年,從嬰兒時期開始,就會影響著我們內心的孤寂感。嬰兒時期,對於依戀的需求,亟需從和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關係中獲得。一個出生才三個月的孩子,就可以因為他呼喚母親(或主要照顧者)沒有得到關注、回應和同調(一種同樣頻率的互動)而出現沮喪、低落和不知怎麼辦的空洞反應...
Thumbnail
聽說安撫物還滿常見的,不管是小被被或大毛巾,反正玩偶或任何可以在睡覺時抱住的物品都行。因為近年來很流行自我覺察(或之類的東西),大家忍不住開始思考為什麼人類會需要安撫物?是不是人生有什麼東西沒有被滿足?(佛洛伊德最喜歡這個了)
Thumbnail
聽說安撫物還滿常見的,不管是小被被或大毛巾,反正玩偶或任何可以在睡覺時抱住的物品都行。因為近年來很流行自我覺察(或之類的東西),大家忍不住開始思考為什麼人類會需要安撫物?是不是人生有什麼東西沒有被滿足?(佛洛伊德最喜歡這個了)
Thumbnail
 ▌孩子怕生,只是階段性的發展,爸媽不需要太緊張! 你家寶貝看到你一離開,就開始大哭大鬧嗎?你家寶貝,一看到陌生人就縮到你身後嗎?你家寶貝看到不熟的物體,需要看著你才敢接近探索嗎?以上這三點,都是評斷寶貝們依附關係的方式,但
Thumbnail
 ▌孩子怕生,只是階段性的發展,爸媽不需要太緊張! 你家寶貝看到你一離開,就開始大哭大鬧嗎?你家寶貝,一看到陌生人就縮到你身後嗎?你家寶貝看到不熟的物體,需要看著你才敢接近探索嗎?以上這三點,都是評斷寶貝們依附關係的方式,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