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 2022 更新版】硬體、韌體與軟體?盤點常見的科技業工程師種類

2021/04/26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工程師什麼都要會啦!
真的嗎?
當我決定轉職前端工程師時,當時曾在半導體業工作過的親友大聲說道:「工程師什麼都要會啦!」
接者他唸出了一堆 C、C++ 等跟韌體較為相關的語言,那時我才驚覺「隔行如隔山」,即便同在科技業,也有許多人依然搞不清楚其實工程師有分非常多種類。
進行職涯輔導時,我也很常收到讀者劈頭一句:「我想要當工程師,請問你可以給我一些建議嗎?」
如果你並沒有轉職的打算,不理解工程師種類之間的差異也沒關係,然而當你想要轉換跑道時,不理解工程師其實有分為許多種類,可能會導致你浪費大量時間、金錢追求不適合自己的目標。
在分享常見的工程師種類前,有一些基本的知識你需要知道:

硬體、韌體與軟體都是些什麼東西?

首先,讓我們來思考科技業工程師的職缺都是從哪裡產生的呢?
基本上,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 3C 、電子產品、需要被自動化的東西,都會帶來工程師職缺的產生,再更仔細分類一點,可以分為三大領域:
  1. 硬體(Hardware):你能看到的「實體」電子產品及裡頭的零組件,像是螢幕、主機板本體、晶片本體等。
  2. 軟體(Software):完全仰賴程式語言所打造出來的產品,像是手機 APP、網頁、ERP 系統、POS 機等,需要在硬體上(電腦、手機、平板及螢幕)執行的應用程式。
  3. 韌體(firmware):介於軟體與硬體之間,主要是透過程式語言來操控硬體,像是控制主機板、晶片的驅動程式、車用電子驅動程式等。
基本上大家常說的「科技業」或是 「資訊業」工程師,大致上都是圍繞著「硬體、韌體與軟體」這幾個概念在跑,那我們常常說的工程師到底有哪些種類呢?
illustration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Vivian Yeh
Vivian Yeh
353追蹤者
81內容數
哈囉!我是Vivian 🧚🏻‍♀️ 是一位前端工程師,喜歡閱讀、分享及學習。 Instagram: vivian_enlife
從今天開始的轉職計畫
NT150/次(單次購買)
一位很典型的文科女子,一直覺得自己沒什麼能力,只能妥協於這個世界。 後來的某一天,決定不想再受這個社會的期許給框架,於是決定勇於改變,辭了職踏上轉職工程師之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