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管理者的責任有多大?:管理者系列#11/程天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管理者的責任有多大?管理者要做哪些事?其實部門主管和公司的總經理之間,並沒有多大的差別。部門主管要為部門負全責,公司總經理要為公司負全責,差別就在於主管的範圍有多大。

我在服務過的企業當中,受惠普的影響最大;不僅僅因為在惠普工作的時間最長,也因為從基層幹起,一直到中國惠普總裁,這一路上惠普對我的培育力道也最大。
1979年初,我進入惠普台灣分公司服務,雖然在先前已經有三年的工作經驗,還是從最基層的「實習工程師」(staff engineer)幹起。
這個職位翻譯成「實習工程師」相當貼切,就是剛進入公司、一切從頭學起,同時也協助正式的「業務工程師」(sales engineer)處理一些瑣事和雜事。在學習階段結束之後,還必須通過層層考核,才能晉升為正式的業務工程師;如果沒有通過考核,那麼就會被解職,最終離開公司。
即使已經有三年業務經驗,我的學習和實習階段仍然長達10個月。在這個期間,除了學習惠普電子測試儀器的技術、操作、應用、簡報之外,我對於惠普的歷史特別有興趣鑽研。
在這段時間學到的事情之中,有兩件事情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沒有人事部門

惠普公司創立於1939年,可是直到1957年,也就是創立18年後,才成立了公司的「人事部門」(Personnel department)。是的,當時訂定薪酬、考核等人事有關制度的部門,就叫做「人事部門」,還沒有如今稱為「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如此有學問的名稱。
當今世界的網路和高科技公司,確實有人嘗試不設立稱為「總部」的功能性組織;主要的依據是,進入網路時代應該要「去中心化」、減少總部的控制,才能夠更有彈性和創新能力。
但是,70年前的惠普肯定不是為了「去中心化」,而不設立人事部門。
惠普的兩位創辦人Bill Hewlett和Dave Packard堅持人性化管理。他們認為,管理者對於人才的「選、育、用、留」都必須負完全的責任,必須親自處理,不得假手他人。
直到1957年,因為惠普的產品事業部門不斷增加,並且分散到全美各地,甚至歐洲,所以必須有一套制度、方法、標準,來訂定薪酬、做考績、決定升遷等等,因此才成立了人事部門。
我在收錄於《程天縱的專業力》書中的第一篇文章〈我邁入經理人生涯的第一步〉,就提到過我加入惠普台灣分公司的故事。
高我三屆的交大學長吳傳誠,親自打電話給我約吃飯,原來是想要招聘我進他的部門工作。我當時還問他,如何得知我的名字和電話號碼、為什麼不是人事部門來找我,而是作為部門主管的他親自打電話給我。
他回答,招聘員工是部門主管的責任,不是人事部門的事;如果想要找到人才,必須部門主管親自去找,不能透過他人。
當我瞭解了惠普公司在創立之初的18年之中,完全沒有人事部門的原因之後,對這一點更是感同身受。我自己經歷的故事,也印證了惠普「以人為本」的價值觀與文化。

小而美的產品事業部門

惠普早期是一家做精密測量與測試儀器的公司;每個產品事業部門就是一個完整、獨立的單位,擁有自己的研發、製造、行銷、服務團隊。
1980年初,我與兩位台灣惠普的同事,一起到美國的工廠接受訓練;我們三個都是第一次去美國,自己租車跑了位於幾個州、不同城市的產品工廠。
在科羅拉多州的Colorado Springs工廠,正好碰到每個月一次的工廠員工聚餐,由工廠總經理和高層主管來服務員工;他們穿上廚師圍巾、戴上白色的廚師帽,在餐台後面為員工分餐聚餐,令我大開眼界。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總經理和高層經理幾乎都能叫出每個員工的名字,而且都直呼其名。偶爾碰到叫不出名字的,一定是新進員工,就趁著配餐的時候多聊幾句,歡迎他們加入惠普的大家庭。
因為惠普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工廠的總經理必須盡量認識每一個員工,所以當每個工廠成長到接近2,000人的時候,就會分拆為兩個工廠。
惠普的價值觀和文化認為,每個員工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部門主管必須尊重部屬,這就是人性化管理的具體表現。

企業價值鏈

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是美國的知名管理學家,也是企業經營策略和競爭力的權威;他以26歲之齡任教於哈佛商學院,成為該校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他在2001年領導過「戰略和競爭研究所」,也曾經擔任雷根政府「產業競爭力委員會」的委員。
他在於1985年的《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一書中, 提出「價值鏈」(Value Chain)的概念,強調企業之所以能夠存活,主要是因為企業透過「增值流程」(value added process)為客戶創造價值。
這個「增值流程」就是企業的「價值鏈」,可以幫助企業在產業競爭環境中勝出。企業必須利用「價值活動」得到更高的溢價、並且作為創造差異化的基礎,這也就是競爭優勢的來源。
波特利用一個簡單的箭頭符號來代表一家企業,如附圖所示:
我將波特的這個價值鏈稱為「功能價值鏈」(Function Value Chain)。因為從一個企業組織來看,這些都是「功能部門」,同時也藉以和「產品價值鏈」做區分。
企業透過各種「價值活動」(Value Activities)來將投入(Input)轉變成為產出(Output),並且產生利潤(Profit Margin);波特又把「價值活動」區分為「主要活動」(Primary Activities),以及支援主要活動順利進行的「輔助活動」(Support Activities)。
波特的重點,在於從企業的角度來檢視,找出如何透過「價值創造」來增加「競爭力」;然後擴大至產業和國家的競爭力,因此在1998年出版了《國家競爭優勢》(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一書。
而我在本文中引用波特「功能價值鏈」的主要原因,在於企業內部的任何部門主管也都可以引用這個觀念,將它實踐在自己負責的部門上。
企業內部的部門一定會有上游部門,而後者可以視為向自己部門提供「投入」的「供應商」。透過本部門的增值活動或增值流程「加工」,這些「投入」就會成為「產出」;而接受本部門「產出」的其他部門,就是「內部客戶」(Internal Customers)。
在「輔助活動」中,極為重要的一類就是「公司基礎結構」(Firm Infrastructure);這其中包含人事、行政、財務、會計、法務、品質等的管理,也包含了組織架構、控制系統與企業文化等。
而這些正是本系列文章的第一篇〈管理者的時間都花到哪裡去了?〉中所提到,部門主管必須花50%以上時間來做的「管理工作」(management task):
  1. 計劃(planing);
  2. 組織(organizing);
  3. 領導(leading);
  4. 控管(controlling)。
每一類的細項也都在本系列的第10篇文章〈管理工作的PDCA〉中,以附圖列舉給讀者參考。
因此,如果從部門主管的角度來看,波特「部門價值鏈」中的「主要活動」應該是在主管的領導之下,由部門成員去完成;這也就是為什麼管理者也要花部分時間從事「職能工作」(vocational work),而「輔助活動」正是部門主管應該花大部分時間去做的「管理工作」。

責任混淆

如果把波特的「價值鏈」用在企業上,那麼「輔助活動」就是為了更有效率的完成「主要活動」,而設置的功能性部門機構。
但是把波特的「價值鏈」用在部門時,從部門主管工作和責任的角度來看,「輔助活動」反而應該是部門主管的「主要活動」。
於是,管理者就把自己的「主要活動」,也就是「管理工作」,丟給了包含了人事、行政、財務、會計、法務、品質等單位的「公司基礎結構」部門。
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明顯的一個責任混淆,就是把部門成員的「選、育、用、留」等工作,全丟給了人力資源或人事部門,反而不認為這些是自己的責任。

結語

到底管理者的責任有多大?管理者要做哪些事?其實部門主管和公司的總經理之間,並沒有多大的差別。部門主管要為部門負全責,公司總經理要為公司負全責,差別就在於主管的範圍有多大。
這我過去30多年的職業生涯裡,總結出一點心得,與讀者們分享。
優秀而遭到提拔的管理者,和平庸(mediocre)的、經常抱怨自己這匹「千里馬」遇不到伯樂的管理者,兩者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是否清楚管理者該負的責任範圍有多大、以及應該花時間處理的管理工作是哪些。
這篇文章藉著惠普的人事部門故事、以及波特的價值鏈理論,來提醒現在還在職場上擔任管理者的朋友:如果想得到上級的賞識、不斷在企業金字塔組織中得到提拔和晉升,就應該要有正確的心態和做事方法。
想要在第二人生中成就自我、創造事業舞台的讀者們,就請耐心的閱讀本系列文章。
在接下來的系列文章中,我還會舉出一些案例,談談許多管理者如何像處理「人資」工作一般,將原本應該是自身作為管理者的責任,推給了企業的功能性輔助部門。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家耳熟能詳的「Windows + Intel」組合,三十年來在電腦產業中可謂打遍天下無敵手。但ARM處理器的崛起,將會讓市場重新洗牌,讓Intel的新執行長必須做出重大的決定:他不僅必須挽回前三任的錯誤,更要讓Intel重新發光發熱。
現今在各種媒體上有許多怪現象,包括部分記者在採訪時的態度、以及事後處理報導內容的問題。這裡藉由商周郭執行長的一篇文章,期許媒體在發揮影響力之餘,更能帶來正確的價值觀。筆者相信,文中受訪者張忠謀先生所想表達的重點,其實不是「不好意思」,而是「誠信」。
回鍋Intel的新執行長Pat Gelsinger擁有非常紮實的資歷,以及十分卓越的管理能力。然而在面對外界的嚴酷挑戰,讓Intel必須重新定義產品設計、製程、甚至商業模式的現在,他能帶領Intel渡過眼前的難關嗎?
許多新科技已經影響了新聞業,但新聞業卻遠遠追不上科技的變化。過去在學校裡教的新聞工作流程,早就已經不管用了;因為有很多事情新聞業沒有經歷過、教科書上也沒有寫。現在,以Apple為首的內容製作技術,不僅改變了產業,還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
策略洞察力的關鍵,在於吸收外部投入、並將它們結合起來,也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思考。既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擁有專家直覺,那麼還不是專家的我們,又該如何培育策略直覺,以便應用在日常和商業世界裡呢?
原本只做Mac和iPhone的Apple,如果想要進軍汽車業,就必須做出技術比Tesla更先進、工藝比Benz更好的產品,才能脫穎而出。問題是,Apple的企業文化能培養出這樣的產品嗎?
大家耳熟能詳的「Windows + Intel」組合,三十年來在電腦產業中可謂打遍天下無敵手。但ARM處理器的崛起,將會讓市場重新洗牌,讓Intel的新執行長必須做出重大的決定:他不僅必須挽回前三任的錯誤,更要讓Intel重新發光發熱。
現今在各種媒體上有許多怪現象,包括部分記者在採訪時的態度、以及事後處理報導內容的問題。這裡藉由商周郭執行長的一篇文章,期許媒體在發揮影響力之餘,更能帶來正確的價值觀。筆者相信,文中受訪者張忠謀先生所想表達的重點,其實不是「不好意思」,而是「誠信」。
回鍋Intel的新執行長Pat Gelsinger擁有非常紮實的資歷,以及十分卓越的管理能力。然而在面對外界的嚴酷挑戰,讓Intel必須重新定義產品設計、製程、甚至商業模式的現在,他能帶領Intel渡過眼前的難關嗎?
許多新科技已經影響了新聞業,但新聞業卻遠遠追不上科技的變化。過去在學校裡教的新聞工作流程,早就已經不管用了;因為有很多事情新聞業沒有經歷過、教科書上也沒有寫。現在,以Apple為首的內容製作技術,不僅改變了產業,還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
策略洞察力的關鍵,在於吸收外部投入、並將它們結合起來,也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思考。既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擁有專家直覺,那麼還不是專家的我們,又該如何培育策略直覺,以便應用在日常和商業世界裡呢?
原本只做Mac和iPhone的Apple,如果想要進軍汽車業,就必須做出技術比Tesla更先進、工藝比Benz更好的產品,才能脫穎而出。問題是,Apple的企業文化能培養出這樣的產品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你的部屬各司其職完成工作,當每個部屬都能確實掌握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他們會自動自發養成默契,讓你的團隊運作順利。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文化中,我們常常聽到「老闆永遠是對的」這種說法。彷彿一旦坐上主管的位置,就自動獲得了無上的智慧和權威。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來聽聽阿德的故事,看看這個意外當上主管的菜鳥是如何從自己的部屬身上學到寶貴的管理經驗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是否需要在每一個領域都超越下屬的問題,並分享了一位主管的故事。透過分享的故事,提出了一個優秀的主管應該具備的能力,並呼籲職場勇士們要記住團隊的成功遠比個人的能力重要。
Thumbnail
在台北市的一家知名科技公司,李經理是一位資深主管,帶領著一支充滿活力的研發團隊。然而,這支團隊的成員經常因為決策過程中的矛盾而感到壓力山大。李經理習慣於單打獨鬥,總是自己做決定,然後通知團隊執行。這種做法雖然有效率,但卻讓團隊成員感到疏離,甚至開始質疑自己的價值和意見是否被重視。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的影響力多寡,不是專業多高,而是被權力中心的認同度多高。 在職場你要混得好,除了專業要夠,也要懂得與主管與老闆有良好的關係,畢竟公司是老闆的,某種程度我們的行動都還是服務他的需求。 「掌管決策與資源的人才是權力中心」 故事 在前公司的業務經理,他盡心盡力的為公司營收思考與努力,但
Thumbnail
上次談2024年的職場軟實力,今天就來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跟大家分享。 這個案例我真的覺得值得紀錄。 在我經歷的職場生涯中,80%集團主管或者老闆幾乎可以說是超理性派(這裡不談會破口大罵的領導者,這些人除了部分天才特例,絕大部分的老闆只會把員工嚇跑)。近期我加入的一間歷史悠久的集團。由於是集團,因
Thumbnail
惠普 (HP) 的一項新調查結果傳達了一個殘酷的現實:超過 70% 的知識型員工與工作之間,存在著殘害身心靈的不良關係。 雖然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兩個主要原因是公司缺乏領導能力與工作場所缺乏尊重和關懷。只有 20% 的人認為領導者具備足夠的管理能力來應對當前的環境。
Thumbnail
職場生涯上,阿至又往上跨一大台階,以前是掌管一個公司的經理,現在要處理三十個分公司的總經理。
看各大職業網站,IT主管似乎占資訊類徵人職務的三分之一,不論是網管主管、MIS主管或ERP主管,甚至軟體專案經理等等,這麼多公司都想直接找IT主管來空降,而不是由公司內部培養,IT主管在公司裏的地位可想而知。 文中所提任何人名及公司名,及故事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請多多包涵。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你的部屬各司其職完成工作,當每個部屬都能確實掌握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他們會自動自發養成默契,讓你的團隊運作順利。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文化中,我們常常聽到「老闆永遠是對的」這種說法。彷彿一旦坐上主管的位置,就自動獲得了無上的智慧和權威。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來聽聽阿德的故事,看看這個意外當上主管的菜鳥是如何從自己的部屬身上學到寶貴的管理經驗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是否需要在每一個領域都超越下屬的問題,並分享了一位主管的故事。透過分享的故事,提出了一個優秀的主管應該具備的能力,並呼籲職場勇士們要記住團隊的成功遠比個人的能力重要。
Thumbnail
在台北市的一家知名科技公司,李經理是一位資深主管,帶領著一支充滿活力的研發團隊。然而,這支團隊的成員經常因為決策過程中的矛盾而感到壓力山大。李經理習慣於單打獨鬥,總是自己做決定,然後通知團隊執行。這種做法雖然有效率,但卻讓團隊成員感到疏離,甚至開始質疑自己的價值和意見是否被重視。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的影響力多寡,不是專業多高,而是被權力中心的認同度多高。 在職場你要混得好,除了專業要夠,也要懂得與主管與老闆有良好的關係,畢竟公司是老闆的,某種程度我們的行動都還是服務他的需求。 「掌管決策與資源的人才是權力中心」 故事 在前公司的業務經理,他盡心盡力的為公司營收思考與努力,但
Thumbnail
上次談2024年的職場軟實力,今天就來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跟大家分享。 這個案例我真的覺得值得紀錄。 在我經歷的職場生涯中,80%集團主管或者老闆幾乎可以說是超理性派(這裡不談會破口大罵的領導者,這些人除了部分天才特例,絕大部分的老闆只會把員工嚇跑)。近期我加入的一間歷史悠久的集團。由於是集團,因
Thumbnail
惠普 (HP) 的一項新調查結果傳達了一個殘酷的現實:超過 70% 的知識型員工與工作之間,存在著殘害身心靈的不良關係。 雖然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兩個主要原因是公司缺乏領導能力與工作場所缺乏尊重和關懷。只有 20% 的人認為領導者具備足夠的管理能力來應對當前的環境。
Thumbnail
職場生涯上,阿至又往上跨一大台階,以前是掌管一個公司的經理,現在要處理三十個分公司的總經理。
看各大職業網站,IT主管似乎占資訊類徵人職務的三分之一,不論是網管主管、MIS主管或ERP主管,甚至軟體專案經理等等,這麼多公司都想直接找IT主管來空降,而不是由公司內部培養,IT主管在公司裏的地位可想而知。 文中所提任何人名及公司名,及故事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請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