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尊敬憂傷,否則它終將反噬

2021/09/2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想分享的這篇文章有點長也有點深奧,作者陳俊欽醫師用了很多的理論跟事例在解釋憂鬱情緒的反噬問題。也就是你越是努力地消除憂鬱情緒,憂鬱情緒就會用別的方式加重反噬你。重點在於和諧共處,不要為了消除憂鬱或焦慮而產生更多更大的問題,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後被壓在下面的還是自己。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在諮商室裡聽過很多的「接受自己情緒低落,或許那就是你的一部份」的說法。在看到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沒搞懂什麼叫做接受。負面情緒對我而言本身就是難以接受。我一直有個沒有獲得解答的疑問:「這麼痛苦的事情怎麼能夠是自己的一部份?」
回過頭來看自己的症狀,大四的我,唸書唸累了就狂歡掩蓋著自己的疲累,最後飲酒過量情緒失控,比一開始更加嚴重;我延畢讓自己很焦慮,也對無法經濟獨立這件事很焦慮,生殺大權全部掌握在贊助者的手中能不焦慮嗎?
於是延畢是為了休息,我卻覺得這空下來的時間都是焦慮,於是最近的我兼了四份差,其中大概只有兩份是我真正想做的,另外的兩份只是為了彌補時間跟金錢空虛。
於是焦慮最後反噬了我。至少這次沒自殺,只是心累的同時身體也快撐不住。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就會知道那些恐慌焦慮從來沒離開,他現在多了更多力量反噬我,能夠責怪我工作做得不好、賺得不夠多、培養的能力不夠不會有別人要我、我就會永遠的困在自己現在的地方無法前進。
我很想告訴自己:「原諒自己躺在床上一整天吧!好好的跟媽媽談自己對金錢以及經濟獨立的焦慮吧!那才是面對和接納憂鬱的方式啊!」
-
 「人們應該用這種如臨大敵的誠惶誠恐,來面對憂鬱及其他的心理障礙;消滅不是辦法,和諧才是重點。倘若一相情願的改變,反而恐遭情緒的反撲。台灣正處於心理生態嚴重失衡的邊緣,過多的幸福被盲目要求在別人身上,讓整個系統失衡。當一個人受了傷不能喊痛,吃了虧不能生氣,丟光了一切卻不能憂鬱,那他除了去死以外,他還有什麼出路?」
這是我在整篇文章中最喜歡的一段。也讓我想起「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中的一句話:「感到辛苦時,覺得無論如何都是自己最慘,這並不是什麼自私的念頭。」即使知道自己已經很幸福了,遇到憂鬱的情緒還是自己最慘,把自己的痛跟別人的痛比較,而試圖貶低自己的憂鬱,其實並不會讓自己比較好受。
所以也無所謂憂鬱症就是不知足這回事。
「你看看還有多少人比你慘。」
「我當初什麼都沒有的時候也沒像你這樣得病。」
這些話大家可能聽了很多了吧!而根據這篇文章,這就是這個「台灣的幸福年代」對每個人的勒索。無論別人怎麼慘,自己還是會受傷,傷口還是要細心照料,不應該輕易的就相信了「自己是足夠幸福的。」就這樣掩埋自己不開心的情緒,最後無論以什麼方式,它終將反噬。
這篇文章還寫了很多理論的部分,包含心靈世界的相對性,還有心靈世界的共軛性等等,我只挑了反噬這個主旨發表自己的經驗和看法,順便也表明自己反對憂鬱症就是不知足這個觀點。真的很推薦大家去看看這篇文章,陳俊欽醫師以相當客觀的角度,提出善待自己的憂鬱的重要性,還有「治好」的觀念並不存在的觀點。
再次謝謝大家看完我落落長的文章,希望大家一切都好~
晚安!
杏語心靈的心靈圖書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金木研
金木研
大家好~我是研 文章大多是有關心理健康,但我並非專業心理諮商師, 有當過心理健康Instagram粉專小編, 因為憂鬱症的關係對這一塊一直很有興趣。 來到方格子,想存放生活心得分享跟Self-care挑戰! (可以一起來挑戰看看喔!) 偶爾也會有一些閱讀或觀影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