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人生的兩難:學會「做人」重要還是「做事」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其實就連隱士,也很在意他人的眼光。」這句出自《被討厭的勇氣》的經典名句在台灣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的確,人類作為社群動物,在當代社會幾乎沒有人可以完全不與他人接觸而生存,人際關係就是面對世界的第一個煩惱。
提到「做人」,讓我想起大學時期的一場活動,讓我真真確確的體悟到做事前要先搞好人的事情。

一場成功的活動 卻讓我失去了些什麼

我大二的時候,在學校的學生會擔任幹部,主要負責秘書的業務,就是開會的時候訂便當,準備會議資料,製作會議紀錄等等。
對於每個學校的學生會來說,每年最大的活動大概就是演唱會,在當時,那是由活動部負責。演唱會辦理的流程其實也沒有很複雜,就是公告、廠商投標開標、談妥演出藝人與規格、最後安排當天人力布置等事情。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08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何則文生涯成就動力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801會員
48內容數
這是為了推廣職涯探索而發起的一個公益寫作計畫,將跟你分享未來時代下成就更好人生的方法。有效率的高效學習與產出、個人品牌建立 、求職與職場必備軟硬技能、演說寫作與社群經營的獨門內功心法 等等,我將用自身經驗與理論,告訴你怎樣可以把熱情發展成專業,透過專業獲得多元收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o Tsik Bu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過程其實不只商務需要,我們日常生活,每天都會遇到談判。孩子沉迷於電玩,媽媽告訴他趕緊來吃飯,小朋友不願意,這過程的往來就是談判;男女朋友今天要出去吃飯,在討論要去哪家店吃,吃什麼,這也是一種談判;去菜市場買青菜,發現菜價上漲,心有不甘的大嬸跟攤販凹一些附贈的蔥蒜,這還是談判。
在求職的過程中,除了一般的線上投遞職缺履歷外,另一個有機會讓你脫穎而出的就是求職博覽會了。而許多層面上,如果有好的方法,在徵才博覽會中,你更有機會被招募夥伴看見。但很可惜的是,許多青年都是走馬看花,錯失了良機。
老師、夥伴跟後進,這些人都是你生命中的「貴人」,他們都能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協助你完成目標,讓你存在更有價值,當中獲得成就感跟快樂。所以趕緊來看看,你還缺哪種人?像收集徽章一樣,集滿這些吧!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都可以保持正向,我覺得很大一個關鍵是,我有一個處世原則,我會稱他為「假定善意推斷」,就是不管遇到什麼情況,先假設對方的出發點為善意,這也我在工作中學到最重要的事情。
人工智能的應用,被許多人視為未來人類生存的機會與威脅。也有很多人害怕,人工智能越來越聰明,未來將取代許多人的工作。當機器越來越會思考,人的優勢與價值到底在哪呢?這的確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人類為什麼會成為這個地球的主宰者,在於人類有社群的特質。這個社群的特質,會讓人能夠⋯⋯
杜維克研究兒童跟成人發展多年,發現不論是智能或性格,都不是根深蒂固、不能改變的。她的研究發現,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可能性,與其未來發展的成果有直接的正相關性,簡單的說就是「你認為自己如何,就如何了」。
這過程其實不只商務需要,我們日常生活,每天都會遇到談判。孩子沉迷於電玩,媽媽告訴他趕緊來吃飯,小朋友不願意,這過程的往來就是談判;男女朋友今天要出去吃飯,在討論要去哪家店吃,吃什麼,這也是一種談判;去菜市場買青菜,發現菜價上漲,心有不甘的大嬸跟攤販凹一些附贈的蔥蒜,這還是談判。
在求職的過程中,除了一般的線上投遞職缺履歷外,另一個有機會讓你脫穎而出的就是求職博覽會了。而許多層面上,如果有好的方法,在徵才博覽會中,你更有機會被招募夥伴看見。但很可惜的是,許多青年都是走馬看花,錯失了良機。
老師、夥伴跟後進,這些人都是你生命中的「貴人」,他們都能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協助你完成目標,讓你存在更有價值,當中獲得成就感跟快樂。所以趕緊來看看,你還缺哪種人?像收集徽章一樣,集滿這些吧!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都可以保持正向,我覺得很大一個關鍵是,我有一個處世原則,我會稱他為「假定善意推斷」,就是不管遇到什麼情況,先假設對方的出發點為善意,這也我在工作中學到最重要的事情。
人工智能的應用,被許多人視為未來人類生存的機會與威脅。也有很多人害怕,人工智能越來越聰明,未來將取代許多人的工作。當機器越來越會思考,人的優勢與價值到底在哪呢?這的確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人類為什麼會成為這個地球的主宰者,在於人類有社群的特質。這個社群的特質,會讓人能夠⋯⋯
杜維克研究兒童跟成人發展多年,發現不論是智能或性格,都不是根深蒂固、不能改變的。她的研究發現,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可能性,與其未來發展的成果有直接的正相關性,簡單的說就是「你認為自己如何,就如何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許多人一生都被困在舒適圈的格子裡,如同短片中的老人,即使想逃離也難以克服不安與恐懼。文章探討了人們選擇待在舒適圈的原因,並點出待在舒適圈與離開舒適圈挑戰未知的兩難,沒有絕對的對錯,重要的是找到屬於自己平衡點。
在這個動不動就要「KPI 達成」的時代,活著似乎變成一場全能競賽。你必須買房、必須健身、必須在 30 歲前實現財務自由,還得同時當個幽默風趣、熱愛生活的社交高手。這麼多「必須」,難怪焦慮已經成了時代病——簡直是把人生當成「地獄級難度」在玩啊! 但真相是,沒什麼真的是必須的。那些「一定要怎樣才行」的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很怕這篇文章會有不好的示範或影響,但這裡頭有些東西是我真正想表達的。比如開頭的第一句:人如果連死都不怕,那為什麼沒有活著面對的勇氣?!這不光是質問別人,同時也是質問自己,而且是嚴厲地質問。一直到現在我對當天的兩件事情仍記憶深刻,對情變卻已逐漸淡忘,這又代表著什麼呢?!
「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有人認為: 生命裡「能夠同行的人」,比風景更重要! 因為很多時候「同行的人」,其實就是人生中最好的「風景」 這也是為什麼,我這一路走來,能夠心曠神怡!收獲滿滿 ### 每個人都會如約變老,唯有能夠與有趣的靈魂、精神上旗鼓相當 思想上相濡以沫者一起,才會值得讓人相互追捧一生
問題就是,「社交」這東西,到底是要做什麼的…… 怎麼又想起這個問題呢? 是這樣:從學校把《男人、英雄、智者》帶回家看, 其實也沒時間看,但因為這波進貨的書很多,還是想看…… 總之, 在前面,提到作者莫瑞史丹的生平時, 出現了讓我震驚的一幕。 是這樣,他在25歲、到美國讀研究所那
Thumbnail
人生有兩條路 一條用"心"走,叫"夢想" 一條用"腳"走,叫"現實" 心走太快會迷路,腳走太快會摔跤 每一步都有意義 暫時的迷路跟摔跤都不會是難題 難題是自己不知道心跟腳有沒有打結
Thumbnail
我有時候在想,一個老師,可以影響學生多少?   我擔任孩子兩年的導師,他的前段人生,我沒有參與,他的後段人生,我無法參與。以後會遇到誰我無法知曉,會不會遇到一個令他有所成長的老師,我也不知道。   每天有8小時在學校,但要分給將近30個孩子,多嗎?不多。雖然孩子現在的生活大部分都在學校,甚至
高中的社團活動對許多學生而言都是重要的人生經驗,我在使節團的經歷也充滿挑戰與成長。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使節團中所遇到的挫折,以及如何從中學習和成長。從高中生活中嘗試新的角色,到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
Thumbnail
許多人一生都被困在舒適圈的格子裡,如同短片中的老人,即使想逃離也難以克服不安與恐懼。文章探討了人們選擇待在舒適圈的原因,並點出待在舒適圈與離開舒適圈挑戰未知的兩難,沒有絕對的對錯,重要的是找到屬於自己平衡點。
在這個動不動就要「KPI 達成」的時代,活著似乎變成一場全能競賽。你必須買房、必須健身、必須在 30 歲前實現財務自由,還得同時當個幽默風趣、熱愛生活的社交高手。這麼多「必須」,難怪焦慮已經成了時代病——簡直是把人生當成「地獄級難度」在玩啊! 但真相是,沒什麼真的是必須的。那些「一定要怎樣才行」的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很怕這篇文章會有不好的示範或影響,但這裡頭有些東西是我真正想表達的。比如開頭的第一句:人如果連死都不怕,那為什麼沒有活著面對的勇氣?!這不光是質問別人,同時也是質問自己,而且是嚴厲地質問。一直到現在我對當天的兩件事情仍記憶深刻,對情變卻已逐漸淡忘,這又代表著什麼呢?!
「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有人認為: 生命裡「能夠同行的人」,比風景更重要! 因為很多時候「同行的人」,其實就是人生中最好的「風景」 這也是為什麼,我這一路走來,能夠心曠神怡!收獲滿滿 ### 每個人都會如約變老,唯有能夠與有趣的靈魂、精神上旗鼓相當 思想上相濡以沫者一起,才會值得讓人相互追捧一生
問題就是,「社交」這東西,到底是要做什麼的…… 怎麼又想起這個問題呢? 是這樣:從學校把《男人、英雄、智者》帶回家看, 其實也沒時間看,但因為這波進貨的書很多,還是想看…… 總之, 在前面,提到作者莫瑞史丹的生平時, 出現了讓我震驚的一幕。 是這樣,他在25歲、到美國讀研究所那
Thumbnail
人生有兩條路 一條用"心"走,叫"夢想" 一條用"腳"走,叫"現實" 心走太快會迷路,腳走太快會摔跤 每一步都有意義 暫時的迷路跟摔跤都不會是難題 難題是自己不知道心跟腳有沒有打結
Thumbnail
我有時候在想,一個老師,可以影響學生多少?   我擔任孩子兩年的導師,他的前段人生,我沒有參與,他的後段人生,我無法參與。以後會遇到誰我無法知曉,會不會遇到一個令他有所成長的老師,我也不知道。   每天有8小時在學校,但要分給將近30個孩子,多嗎?不多。雖然孩子現在的生活大部分都在學校,甚至
高中的社團活動對許多學生而言都是重要的人生經驗,我在使節團的經歷也充滿挑戰與成長。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使節團中所遇到的挫折,以及如何從中學習和成長。從高中生活中嘗試新的角色,到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