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工作讓人心累,想轉職換工作,卻不知自己優勢在哪?看看兩種症狀你是哪一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職場工作讓你很不愉快嗎?你曾有轉職念頭、想換工作,卻不知自己的優勢到底在哪裡嗎?

最近有個諮詢個案,是工作數年已屆中年,因各種原因想離職,但對未來很茫然的人。本來,如果在某個領域已有相當經驗,平行或向上轉換工作並不是太困難。難就難在原本的工作可能缺乏發展性、或覺得自己不適合,想要轉職,卻又覺得自己的技能、條件不足的這種,特別焦慮迷茫。

站在企業方的立場,必須老實說選人第一當然還是看資歷和技能,前者具備了,才會考慮人選的性格和價值觀這些。所以如果當你找工作時,總是以自己的「興趣」、「想不想做」為最高指導原則,卻沒想過自己能力到不到位,就很有可能忽略市場(企業)需求,造成總在求職路上吃鱉、或者老覺得找不到合適工作的狀況。

【避免錯誤提升工作技能,先檢視自己是否患了以下兩種症狀】

但,提升工作技能這件事,很多人有注意,也想改善,只是,我們在找對的方法之前,要先避免錯誤的方法。以下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兩種矯枉過正的情形:

1.知識焦慮症患者:

因為在工作上不滿足,對自己能力或未來感到焦慮,於是下班後熱衷參加各種講座、上課與學習。並不是說學習不好,我強調的是病急亂投醫式的”各種”廣泛而不深的學習。最明顯的方法是問他們在這些課程中學到什麼?很多人,都講不出個所以然。試想:如果連覆述都有困難,要如何指望你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將學到的用出來呢?

吸收知識或培養技能都很必要,但,需要有策略。只要我察覺出個案是為了消除焦慮感而胡亂學習,我都會請對方暫停。沒有方向的學習,只是浪費時間和金錢,對自己沒有助益。

2.冒牌者症候群患者:

(這名詞不知為何的好紅,前陣子老是被刷屏)
我發現,對自己比較缺乏自信的個案,在工作上只要被老闆罵了、被客戶嗆了、一件案子沒做好、和同事有什麼矛盾,都很容易自己把矛頭指向自己。 「我是不是能力不足?」、「我是不是不適合這份工作」、「我是不是不會和人相處?」各種對自己的”嚴厲反省”,仿佛被別人質疑還不夠,連自己也不放過自己似的。知道嗎?冒牌者症候群最大的特色就是「老覺得自己不配、不夠」,自己反省得多了,連帶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而悲哀的是:通常這群人,能力都不是大問題,最該調整的,是自己的心態;而能力真有問題的人,通常,都不在這群人當中。

【心態與認知,才是改變的關鍵】

自己一向服膺認知心理學家Albert Ellis 認知行為學派的想法:人之所以產生不理性、莫名其妙、毫無助益的行為,主要是自己的非理性信念(irrational beliefs) 作祟。所以,當你受困於某些想法、情緒或行為模式,只要能夠改變自己非理性的信念,產生的行為結果自然不同。

對事情的看法,才是影響你情緒和行為的關鍵

對事情的看法,才是影響你情緒和行為的關鍵

但必須說,有時遇到不習慣思考或不帶腦 (說得嚴厲了些,這是少數人)、或被某種情緒強烈綑綁的個案,改變認知沒那麼容易。這時我會先疏導對方情緒、或者直接改變對方行為,來做認知上的調整。身為主要職責在於協助人解決問題/困擾的職涯諮詢師,如果太單一、或太強硬的執著某種理論和解題方式,我認為都是不夠稱職的。

畢竟,「人」的難處就是在於:每個人的問題或許大同小異,但每個人都是那麼不同,應對和解法自然就不一樣。這,也就是我覺得心理學用來協助人最好玩的地方。

講個題外話:說到執著單一解法,我在學術圈工作的時候,印象挺深:有時候看到學富五車的教授們,在學術研討會上、或日常開會時,為了堅持自己的理論正確,和對方面紅耳赤的爭論不休,甚至拍桌吵架、人身攻擊,我在底下看著都覺得,那場景和我在幼兒園看到的小朋友爭玩具、爭對錯有什麼不同?蠻有趣的-荒謬得有趣。當時我就領悟到:學識淵博和見識、人品,是兩件事。

無論是一個理論、或解法,都不可能涵蓋所有可用範圍,如果一個人缺乏換位思考和胸襟,無法視實際情況做調整的話,我只能說:這不是捍衛自己的理念,這是沒有彈性的固著。


聖經裡有句話,我一直都很喜歡,也很呼應此篇「心態、認知,才是讓人改變的關鍵」,送給大家。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箴言 4:23

~~~~~~~~~~~~~~~~~~~~~~~~~~~~~~~~~~~~~~~~~~~~~~~

🌹我是艾莎解結-你的生涯規劃顧問。以親身跨界轉職成功經歷、看盡業界百態角度,結合紮實心理學及生涯諮詢訓練認證,協助你走向自己心中理想人生路。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有話想說,歡迎分享、留言交流。

/歡迎追蹤粉專及方格子/
📌粉專:艾莎解結の人生研究室 https://reurl.cc/5GglR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白舟-avatar-img
2022/04/22
我也喜歡那節經文,需要時常自己告訴我自己😊
艾莎解結的生涯解方-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4/22
真的,我都把它寫在抬頭可見的地方😄
Mr.S-avatar-img
2022/04/22
謝謝艾莎姐姐的分享,我常常對知識焦慮~~哈哈
艾莎解結的生涯解方-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4/22
其實我也是😆。 只是以前真的會病急亂投醫,後來學會策略性思考,才愈來愈知道為何而學,怎麼使用。XDD
avatar-img
艾莎解結的生涯解方 沙龍
186會員
196內容數
你對「工作」的想法是什麼?想要了解萬惡的職場世界嗎? 想知道身為資深職場工作人,在外商及知名本土企業走跳,看盡職場百態之後,對於業務、行銷、客服領域的解讀,以及職場亂象的八卦嗎?艾莎解結以本身心理學背景和始終不滅的文青性格,與你分享職場觀點。
2025/02/07
在職場上,你是否重複遇見找你麻煩、讓你討厭的人? 從榮格心理學出發,使用五步驟帶領你一步步解套
Thumbnail
2025/02/07
在職場上,你是否重複遇見找你麻煩、讓你討厭的人? 從榮格心理學出發,使用五步驟帶領你一步步解套
Thumbnail
2024/11/12
克服心魔,才能真正開啟中年轉職新契機,選擇自己想過的職涯。
Thumbnail
2024/11/12
克服心魔,才能真正開啟中年轉職新契機,選擇自己想過的職涯。
Thumbnail
2024/09/29
找不到工作,和找不到理想工作,有本質的區別
Thumbnail
2024/09/29
找不到工作,和找不到理想工作,有本質的區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近靈感有點薄弱,偶爾有一些想法訊息出現,但好像沒有足夠的後勁可以鋪展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於是決定轉換一下文章的風格,簡單的分享一些發現跟想法,希望大家會喜歡這樣比較輕鬆的風格~
Thumbnail
最近靈感有點薄弱,偶爾有一些想法訊息出現,但好像沒有足夠的後勁可以鋪展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於是決定轉換一下文章的風格,簡單的分享一些發現跟想法,希望大家會喜歡這樣比較輕鬆的風格~
Thumbnail
面對肯定、讚賞與幸福,為什麼總是覺得「我不配」?
Thumbnail
面對肯定、讚賞與幸福,為什麼總是覺得「我不配」?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獲得幸福。如何從離職的念頭中盤點內在渴望,創造理想的人生。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獲得幸福。如何從離職的念頭中盤點內在渴望,創造理想的人生。
Thumbnail
提升工作技能這件事,很多人有注意,也想改善,只是,我們在找對的方法之前,要先避免錯誤的方法。
Thumbnail
提升工作技能這件事,很多人有注意,也想改善,只是,我們在找對的方法之前,要先避免錯誤的方法。
Thumbnail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事情,就是當你走進這間公司作面試的時候,對環境和老闆的第一個感覺如何,有沒有興奮喜悅的感受。我們往往倚賴頭腦的分析,而忽略了身體最確切的感受。當你能夠在這公司開心工作,你自然願意和能夠好好展現自己的才能,也自然能夠有更好的仕途⋯⋯
Thumbnail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事情,就是當你走進這間公司作面試的時候,對環境和老闆的第一個感覺如何,有沒有興奮喜悅的感受。我們往往倚賴頭腦的分析,而忽略了身體最確切的感受。當你能夠在這公司開心工作,你自然願意和能夠好好展現自己的才能,也自然能夠有更好的仕途⋯⋯
Thumbnail
各種環境因素讓我們開始思考轉職的可能性,然而當開始嘗試踏出舒適圈、到要執行的地步時,卻又會因為各種藉口打退堂鼓而放棄。  
Thumbnail
各種環境因素讓我們開始思考轉職的可能性,然而當開始嘗試踏出舒適圈、到要執行的地步時,卻又會因為各種藉口打退堂鼓而放棄。  
Thumbnail
最近晉升了嗎?開始管理團隊了嗎?你曾有過被任命為領導者了,而你卻覺得自己不值得/不勝任的情況嗎? 研究顯示70%的人在職涯都曾經經歷冒牌者症候群。冒牌者症候群發生的時候,會讓我們感覺到我們與自己的成就並不相配。並說服自己是基於運氣、時機或者其他我們所無法控制的其他因素。而不是接受已成功這樣的事實。
Thumbnail
最近晉升了嗎?開始管理團隊了嗎?你曾有過被任命為領導者了,而你卻覺得自己不值得/不勝任的情況嗎? 研究顯示70%的人在職涯都曾經經歷冒牌者症候群。冒牌者症候群發生的時候,會讓我們感覺到我們與自己的成就並不相配。並說服自己是基於運氣、時機或者其他我們所無法控制的其他因素。而不是接受已成功這樣的事實。
Thumbnail
葛蕾絲是我團隊裡面有3年媒體操作經驗的資深夥伴,雖然她來到我們團隊不到兩年的時間,但是她的專業能力跟成熟的為人處事態度,都讓我覺得可以培養的主管人才,當我提出要幫她晉升為小組主管的時候,她卻跟我說了一句話 : "我配嗎?"
Thumbnail
葛蕾絲是我團隊裡面有3年媒體操作經驗的資深夥伴,雖然她來到我們團隊不到兩年的時間,但是她的專業能力跟成熟的為人處事態度,都讓我覺得可以培養的主管人才,當我提出要幫她晉升為小組主管的時候,她卻跟我說了一句話 : "我配嗎?"
Thumbnail
會不會,過去的我只是幸運而已?其實根本不夠格擁有這些? 會不會,曾經有的那些優勢已經悄然離去,只要開始行動,就會被人發現我的貧乏?
Thumbnail
會不會,過去的我只是幸運而已?其實根本不夠格擁有這些? 會不會,曾經有的那些優勢已經悄然離去,只要開始行動,就會被人發現我的貧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