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小記事﹞你能不能成為自己的「家」?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最近在進行【知心尋己】免費諮詢體驗時,

個案在談話的尾聲跟我分享他有一個宏願,

『要努力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家』

這個概念雖然不是我第一次聽到,

但是當我在前面聽到

個案自述原本是個沒自信的人,

經過這幾年努力學習愛自己,

並且勇於嘗試、積極學習,

覺得自己已經有所改變、跟過去不一樣,

再聽到個案分享這句話的時候,

內心的感動不禁油然而生

雖然是第一次跟這名個案談話,

對於他的過去知道的非常有限,

但我也曾經歷沒自信、

總是在尋求他人及外界認同的階段,

所以對於這句話非常能夠產生共鳴

過去我因為沒自信、個性較陰沉憂鬱,

因此在工作上很欣賞一位個性開朗活潑、

工作能力又好的大前輩,

後來大前輩成為我的直屬主管,

我也就把他視為我的role model跟Mentor,

在工作中不斷努力、想辦法追求他的認同

剛開始工作的那幾年,

Mentor很用力(?)的鞭策我,

也很用心地陪伴我,

讓我終於能夠看見

並真正接納不那麼美好的自己,

我很感謝他那段時間的付出。

只是後來隨著我當上主管,

Mentor對我的要求越來越多,

我的生活跟身心狀況逐漸失衡,

努力了一年之後我才不得不承認,

我跟Mentor是完全不一樣的人,

我永遠不可能變得跟他一樣開朗活潑,

又那麼有抗壓性且不會隨便認輸,

如果我一直要追求他的認同,

那只要他對我的要求不斷疊加,

我的內在世界就永無寧日,

因此我在2019年底選擇離開這層關係。

脫離追求Mentor認同的狀態後,

我開始放飛自我,

大量去接觸跟體驗覺得有興趣的事物,

嘗試找到屬於自己的形狀,

雖然結束一段對自己意義深刻的關係,

內心充滿各種掙扎與糾結,

但我覺得正是因為,

我曾在追求他人認同的過程中,

經歷了那麼強烈的失衡與痛苦,

我才有辦法真正意識到

「如實成為自己」的重要性,

『輕輕放開你的手

漫漫長路繼續走

自己才是自己的家』

—陳綺貞「家」

願我們都能認識並接納真實的自己、

如實的活出自己,

成為自己一輩子的家。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秀慧的沙龍
54會員
132內容數
秀慧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5/04/09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31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2024/08/19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樣地先來個生活分享
Thumbnail
一樣地先來個生活分享
Thumbnail
小資女愛打拼,自己的夢想家自己爭取,謝謝一路上幫忙的人,要謝謝的人太多了,那就謝天吧。
Thumbnail
小資女愛打拼,自己的夢想家自己爭取,謝謝一路上幫忙的人,要謝謝的人太多了,那就謝天吧。
Thumbnail
面對2023年即將到來 最近真的有很認真在想 要來正視自己的課題...... 所以有時候會陷入沉思的自我對話 因為想要的真正的來聽聽內在想了解真正的自我 我翻了小時候還有不同時期自己的照片 看到了自己小時候與親生父親合照 接著因為很小父親意外過世就一路阿嬤帶大 姑姑們和叔叔一路在成長過程中支持陪伴
Thumbnail
面對2023年即將到來 最近真的有很認真在想 要來正視自己的課題...... 所以有時候會陷入沉思的自我對話 因為想要的真正的來聽聽內在想了解真正的自我 我翻了小時候還有不同時期自己的照片 看到了自己小時候與親生父親合照 接著因為很小父親意外過世就一路阿嬤帶大 姑姑們和叔叔一路在成長過程中支持陪伴
Thumbnail
之前在「你能不能成為自己的家?」這篇文章裡面提到過去我擔任社工的時候, 曾經不斷追尋某位主管的認同,我當時在工作上非常努力, 也盡力改變自己去符合主管的期待,甚至把她視為人生的role model與Mentor; 只是後來隨著我當上主管,Mentor對我的要求越來越多, 內心始終有種挫敗感。
Thumbnail
之前在「你能不能成為自己的家?」這篇文章裡面提到過去我擔任社工的時候, 曾經不斷追尋某位主管的認同,我當時在工作上非常努力, 也盡力改變自己去符合主管的期待,甚至把她視為人生的role model與Mentor; 只是後來隨著我當上主管,Mentor對我的要求越來越多, 內心始終有種挫敗感。
Thumbnail
曾經,似乎也是充滿想法的自己,去哪了呢? 為了找到那個自己,並與他對話, 我考古了以前寫的網誌,歷盡艱難解開密碼, 挑了個號稱是第一篇的文章(但其實只是未鎖起的第一篇), 開始窺探過去自己的一段旅程...... 好啦,有點過於美化了, 說穿就是搬運以前的文章,然後盡可能的......忠於「原著」。
Thumbnail
曾經,似乎也是充滿想法的自己,去哪了呢? 為了找到那個自己,並與他對話, 我考古了以前寫的網誌,歷盡艱難解開密碼, 挑了個號稱是第一篇的文章(但其實只是未鎖起的第一篇), 開始窺探過去自己的一段旅程...... 好啦,有點過於美化了, 說穿就是搬運以前的文章,然後盡可能的......忠於「原著」。
Thumbnail
『輕輕放開你的手 漫漫長路繼續走 自己才是自己的家』 —陳綺貞「家」
Thumbnail
『輕輕放開你的手 漫漫長路繼續走 自己才是自己的家』 —陳綺貞「家」
Thumbnail
從今天起,你願意開始改變自己嗎?如果你願意,我真的希望有天能夠聽見你的分享,說著『恐懼』真的是假的不能再假,變好,不是件難事。​
Thumbnail
從今天起,你願意開始改變自己嗎?如果你願意,我真的希望有天能夠聽見你的分享,說著『恐懼』真的是假的不能再假,變好,不是件難事。​
Thumbnail
我的總務職銜,終於職務移交後卸任,不知何時,我開始覺得每人的命運真的從出生那一刻即底定,也許消極,但真實的說法,應是當你經常的遇到罕見的事情,而別人卻一職到底,無任何波瀾,自己卻是驚濤駭浪,過了一關又一關,開始相信許多時候,人的命運真的大不同,也許經歷多了,更在乎自己心裡的那份感受,不再仰望你的老闆
Thumbnail
我的總務職銜,終於職務移交後卸任,不知何時,我開始覺得每人的命運真的從出生那一刻即底定,也許消極,但真實的說法,應是當你經常的遇到罕見的事情,而別人卻一職到底,無任何波瀾,自己卻是驚濤駭浪,過了一關又一關,開始相信許多時候,人的命運真的大不同,也許經歷多了,更在乎自己心裡的那份感受,不再仰望你的老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