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列斯散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 / 海波浪seabelongings、75LAB

坐上車時,腦子還在想工作有什麼遺漏之處,煩惱著該如何規劃人生的下一步,儘管有些幸運、有些磕磕絆絆地以從事文化領域的自由工作者身分在家鄉打滾,不時也會接觸到許多涵蓋了「地方創生」理念的活動;但坦白說,至今我仍不懂什麼是地方創生。

不懂的原因大概分成兩個方向,一個是文化事務與地方創生被混為一談時,自己也會陷入分辨困難的錯亂。一個是即使理解理念背後的脈絡,卻也時而不能明白其存在的理由。這樣的 「不懂」或許是因為自己就算做著喜歡的事情,但真的形容起來……,比起地方創生所說的「生活」,現在的自己更像是在地方為了「生存」數日子。每天都很掙扎,一邊懷疑選擇的道路究竟 適不適合自己,一邊又無法抑制腦袋想著接下來要做什麼事情,雖不到人格分裂,卻總是沒日沒夜地焦慮萬分。

也是在這個狀態下,海波浪 seabelongings 的Bosco發來一起參加普列斯製造共識營的邀請。與「地方創生」同樣取自「placemaking」,卻以諧音方式命名的「普列斯製造」,源自2021年 雜學校對地方與教育的想像,不過究竟葫蘆裡賣什麼藥呢?翻看講師陣容,因為實在心動無比,加之想要跳脫現況整理思緒的心情日增,於是我帶著好奇和各種人生困惑來到東西南北馬路各有一條龍的桃園龍潭。

融入在地生活是了解的第一步

認識地方最直接方式,或許就是循著在地人生活習慣感受身處的環境吧,共識營很貼心地,在一開始安排大家跟著在地團隊,野菱蔓生來到龍潭的信仰中心,龍元宮進行參拜,祈福之餘,也有向這個所在打招呼的含意。來到團隊的地下基地,令人訝異地是這裡的舒適度,整體空間大致由共創空間、展覽,還有攝影棚三個功能組成,左右兩側為工作區域,中間廊道則做為主要展覽使用。

raw-image

細看團隊如何將田野調查轉化為展板上有趣的龍潭介紹,還有把居民的生活記 憶意象化為一座小吃攤的巧思,心裡不斷發出驚嘆,想著這就是自己想做的文化轉譯啊!當來自各地的團隊圍成一圈進行交流時,在Bosco鼓勵下,懷揣著剛剛的悸動介紹了自己老家,面靠頭城老街一側,於騎樓空地辦展覽的75LAB空間實驗計畫,說出那些構想的同時雖帶著忐忑不安,卻似乎讓自己的煩惱稍微靠岸。

在共識營中,雜學校蘇仰志校長先是與我們談論普列斯的願景及行動,聊到未來學校或許將會是「教育即生活,社會即學校」模式,推動這些理念持續運作的,則是「影響力資本」的累積 ,還有合適的場域能如何陶染一個人的學習動力,「教育是地方創生的最後一哩路。」校長如此 形容普列斯製造計畫,並將地方創生概念轉為地方本位教育推廣。

教育的多元性與延展性

以「生命教育」作為核心,個別為小孩與大人設計出「認識自我與地方」、「生命共同體共好」課程的立賢基金會;還有從事親子教育,每到一個地方蹲點,便會思考學生樣貌與整個地方結構及支持系統的小人1號,都讓人看見就算只擁有一點點的力量,也能夠用教育在地方做一些改變或改造。甚至,有一群校長便努力將學校做為社會改造的場所,嘗試讓學生以不同的議題學習學科,練習從解決社會問題中找到社會永續的方式,這些案例也讓我看見教育的多元性與延展性。

raw-image

自己則在洄游創生團隊分享,如何和其他團隊共同打造共好環境,以及林承毅老師講述地方關係人與「留鄉、來鄉、回鄉」關鍵,還有地方價值感如何建立的案例時得到許多啟發,當老師拋出地方的中介場域對一個在地青年來說很重要時,不禁暗自點頭萬分,與其他團隊閒聊或是請教空間經營時,也越發篤定自己想要整理一個這樣的場域。

帶著疑惑而來 攜著決心回去

兩天的分享與交流下來,我想文化、教育、地方創生的關係或許已來到難分難捨,步步都會有關聯之處,但我還是想說我不懂什麼地方創生,畢竟自己距離好好生活還有一段路。但能因為這四個字,或者說這個被畫圈出來的定義而認識許多才華洋溢、又有趣的人們,看到他們懷抱某個信念在不同領域中,堅持走著自己的道路,那梗在心頭的一腔熱血似乎也跟著沸騰起來,怦怦怦地。我帶著疑惑而來,在接收許多能量後,攜著決心回去。

為了不讓宛如春風的怦然心跳消逝太快,趕緊趁著腦袋還發想個不停時,紀錄自己接下來非得好好籌劃的構想,也算是整理出一個目標,有較大的勇氣向其他人說,未來,75LAB會是一個充滿彈性、隨著時間、主題變形的實驗空間,最重要的是,這裡將作為文化轉譯的展演場域,用平易近人的方式,向人們展示地方文化的樣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雜學校的沙龍
135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雜學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2
「普列斯製造Local Seed共識營」讓種籽遍地開花 「我們希望透過深度的交流,讓不同區域的人,能夠知道彼此在做些什麼。吸取別人經營上的經驗,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影響力。」雜學校校長蘇仰志,在為期兩天一夜的共識營裡,開宗明義地就點出活動的意義與目的。 受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並邀請林事務所林承毅執行長擔
Thumbnail
2022/10/12
「普列斯製造Local Seed共識營」讓種籽遍地開花 「我們希望透過深度的交流,讓不同區域的人,能夠知道彼此在做些什麼。吸取別人經營上的經驗,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影響力。」雜學校校長蘇仰志,在為期兩天一夜的共識營裡,開宗明義地就點出活動的意義與目的。 受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並邀請林事務所林承毅執行長擔
Thumbnail
2022/10/12
「普列斯製造Local Seed共識營」開跑 為了解決資源過度集中的問題,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2014年9月第二次就任首相時,提出刺激地方小經濟圈再生計畫,就是所謂「地方創生」。透過在地化與特色化,擴大對鄉鎮的補助,創造就業機會,推廣都市人口移居,幫助在地結合自身資源並利用優勢,發展最合適的特
Thumbnail
2022/10/12
「普列斯製造Local Seed共識營」開跑 為了解決資源過度集中的問題,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2014年9月第二次就任首相時,提出刺激地方小經濟圈再生計畫,就是所謂「地方創生」。透過在地化與特色化,擴大對鄉鎮的補助,創造就業機會,推廣都市人口移居,幫助在地結合自身資源並利用優勢,發展最合適的特
Thumbnail
2022/10/07
文 / 花好月圓 曾經,我們在如何談戀愛這個話題?一開始,就只有我們兩個女生討論談戀愛的故事。那一種甜甜的幸福感覺,讓我們兩個話題一直不斷衍生,我們原本都只是陌生人,因為這個話題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也因為我們的聊天內容,很自然順理成章地將它錄製成一集podcast,關於姻緣篇故事,慢慢地我們
Thumbnail
2022/10/07
文 / 花好月圓 曾經,我們在如何談戀愛這個話題?一開始,就只有我們兩個女生討論談戀愛的故事。那一種甜甜的幸福感覺,讓我們兩個話題一直不斷衍生,我們原本都只是陌生人,因為這個話題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也因為我們的聊天內容,很自然順理成章地將它錄製成一集podcast,關於姻緣篇故事,慢慢地我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地方創生”顧名思義就是要幫地方創造生機、要讓地方“活”下來,地方的單位是區鄉鎮,讓住在那裡的人有工作就能活得下來~這是地方創生的最原始構想,當然背後林林總總的因素及偉大抱負戰略目標...在這裡不贅述,因為坊間所有討論地方創生的文章都說過了,對市井小民來說,哪裡能活得下來我就停留在那裡,當然若能夠留
Thumbnail
“地方創生”顧名思義就是要幫地方創造生機、要讓地方“活”下來,地方的單位是區鄉鎮,讓住在那裡的人有工作就能活得下來~這是地方創生的最原始構想,當然背後林林總總的因素及偉大抱負戰略目標...在這裡不贅述,因為坊間所有討論地方創生的文章都說過了,對市井小民來說,哪裡能活得下來我就停留在那裡,當然若能夠留
Thumbnail
「社會設計是運用人類的創造力,探求社會這種複雜問題的解決方案之行為。」-日本社會設計師筧裕介 在芥菜種會,我們除了優化並評估服務方案帶來的影響力,也透過「設計思考」探索社會議題的創意解方,藉著創新行動帶來更多可能性,也就是上述的「社會設計」,概念的落地,變成了一場場自主發起的「社計工作坊/活動」。或
Thumbnail
「社會設計是運用人類的創造力,探求社會這種複雜問題的解決方案之行為。」-日本社會設計師筧裕介 在芥菜種會,我們除了優化並評估服務方案帶來的影響力,也透過「設計思考」探索社會議題的創意解方,藉著創新行動帶來更多可能性,也就是上述的「社會設計」,概念的落地,變成了一場場自主發起的「社計工作坊/活動」。或
Thumbnail
「你覺得小鎮的林業有什麼競爭力?」年輕人發問。或許我們應該分析一下這句話的構成,其背後思索的事情。競爭,意味著這是一個優勝劣敗的遊戲,如果我們沒有機會拔得頭籌,那事情便缺乏了必要性。競爭也意味著有一遊戲場域,他或許沒說,但背後應該是指涉小鎮林業發展觀光的潛力,是否擁有足夠的「觀光資源」能吸引遊客絡繹
Thumbnail
「你覺得小鎮的林業有什麼競爭力?」年輕人發問。或許我們應該分析一下這句話的構成,其背後思索的事情。競爭,意味著這是一個優勝劣敗的遊戲,如果我們沒有機會拔得頭籌,那事情便缺乏了必要性。競爭也意味著有一遊戲場域,他或許沒說,但背後應該是指涉小鎮林業發展觀光的潛力,是否擁有足夠的「觀光資源」能吸引遊客絡繹
Thumbnail
文 / 樂創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我們只想幫助年青人回到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支持陪伴他們生存下去,並且重新融入地方。 其實我們不在乎「地方創生」是什麼。 要等到他們的努力萌芽, 我們才有機會明白『地方創生』會是什麼。 樂創媒體,早期為自由行旅遊媒體「發現台灣」之共同創辦人暨產品開發行銷團隊所組成,
Thumbnail
文 / 樂創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我們只想幫助年青人回到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支持陪伴他們生存下去,並且重新融入地方。 其實我們不在乎「地方創生」是什麼。 要等到他們的努力萌芽, 我們才有機會明白『地方創生』會是什麼。 樂創媒體,早期為自由行旅遊媒體「發現台灣」之共同創辦人暨產品開發行銷團隊所組成,
Thumbnail
文 / 樂創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這次參與共識營,是個能快速讓不同區域的地方團隊「熟起來」的活動,對彼此的瞭解,也有別於短時間的社交互動。這樣的共識活動,尤其聚焦在不同型式的教育議題上,能夠幫助地方團隊更能思索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雜學校過去從策展出發,為台灣在亞洲的多元非典型教育設立了座標。然而,此次在
Thumbnail
文 / 樂創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這次參與共識營,是個能快速讓不同區域的地方團隊「熟起來」的活動,對彼此的瞭解,也有別於短時間的社交互動。這樣的共識活動,尤其聚焦在不同型式的教育議題上,能夠幫助地方團隊更能思索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雜學校過去從策展出發,為台灣在亞洲的多元非典型教育設立了座標。然而,此次在
Thumbnail
文 / 海波浪 海波浪 seabelongings 是位於宜蘭,關注當代海洋文化樣貌的團體。探尋與海相關的種種可能性。夥伴成員有興趣的面向多元,從文史、設計、藝術、戲劇、生態、教育等面向都有不同投入與產出。透過不同的方式,讓我們與參與者在這過程中更認識海洋的豐富性,建立人與海之間的關係。 受宜蘭青聚
Thumbnail
文 / 海波浪 海波浪 seabelongings 是位於宜蘭,關注當代海洋文化樣貌的團體。探尋與海相關的種種可能性。夥伴成員有興趣的面向多元,從文史、設計、藝術、戲劇、生態、教育等面向都有不同投入與產出。透過不同的方式,讓我們與參與者在這過程中更認識海洋的豐富性,建立人與海之間的關係。 受宜蘭青聚
Thumbnail
文 / 海波浪 坐上車時,腦子還在想工作有什麼遺漏之處,煩惱著該如何規劃人生的下一步,儘管有些幸運、有些磕磕絆絆地以從事文化領域的自由工作者身分在家鄉打滾,不時也會接觸到許多涵蓋了「地方創生」理念的活動;但坦白說,至今我仍不懂什麼是地方創生。 不懂的原因大概分成兩個方向,一個是文化事務與地方創生被混
Thumbnail
文 / 海波浪 坐上車時,腦子還在想工作有什麼遺漏之處,煩惱著該如何規劃人生的下一步,儘管有些幸運、有些磕磕絆絆地以從事文化領域的自由工作者身分在家鄉打滾,不時也會接觸到許多涵蓋了「地方創生」理念的活動;但坦白說,至今我仍不懂什麼是地方創生。 不懂的原因大概分成兩個方向,一個是文化事務與地方創生被混
Thumbnail
#地方是什麼 這幾天,城博會開箱洗版,佔據了大部分動態消息,也看見很多不同的人留下一些對新展區、新空間的舊記憶與故事,這讓我想起了這一本書,在導論中對「地方」的解釋──是人類創造的有意義空間。 對這本書有興趣的獸粉,歡迎來書店翻閱~ 《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 》 作者|Tim Cresswell
Thumbnail
#地方是什麼 這幾天,城博會開箱洗版,佔據了大部分動態消息,也看見很多不同的人留下一些對新展區、新空間的舊記憶與故事,這讓我想起了這一本書,在導論中對「地方」的解釋──是人類創造的有意義空間。 對這本書有興趣的獸粉,歡迎來書店翻閱~ 《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 》 作者|Tim Cresswell
Thumbnail
#台灣產業轉型世代的里程碑 「創生方舟:社區的文藝復興,在廢墟中找到鑽石」 . 這是一本書的名字,但充滿了整個文化創意世代的核心價值,而台灣這幾年興起的地方創生,也逐漸攻佔了文化創意產業塵囂後的版面。
Thumbnail
#台灣產業轉型世代的里程碑 「創生方舟:社區的文藝復興,在廢墟中找到鑽石」 . 這是一本書的名字,但充滿了整個文化創意世代的核心價值,而台灣這幾年興起的地方創生,也逐漸攻佔了文化創意產業塵囂後的版面。
Thumbnail
這兩天參加由地域振興聯盟在嘉義舉辦的《2020台灣地方創生年會》,收穫許多、也有許多感觸與體會。 以關心文化價值為出發點的我,大約再怎麼勉強也只能算是0.2個圈內人吧,就和大家聊聊觀察與想法。 我為什麼參加地方創生年會? 我雖然長期泡在廣告文案與寫作這個領域,但是文化素養、美學價值和傳統符碼轉譯
Thumbnail
這兩天參加由地域振興聯盟在嘉義舉辦的《2020台灣地方創生年會》,收穫許多、也有許多感觸與體會。 以關心文化價值為出發點的我,大約再怎麼勉強也只能算是0.2個圈內人吧,就和大家聊聊觀察與想法。 我為什麼參加地方創生年會? 我雖然長期泡在廣告文案與寫作這個領域,但是文化素養、美學價值和傳統符碼轉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