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 ‧ 卷七十四 【波因風動】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波因風動,非水性動。若風止時,波動即滅,非水性滅。
眾生亦爾。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起識波浪。

起信論云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宗鏡錄》卷七十四
慧日永明寺 智覺禪師 延壽 集


夫生死輪迴。不待外緣。既由內識。此即有漏異生,生死相續。諸佛菩薩淨法相續,為復亦由內識。為復別有淨體。
: 淨法相續,應知亦然。
論云。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有無漏種。由轉識等數數熏發。漸漸增勝。乃至究竟得成佛時,轉捨本來雜染識種。轉得始起清淨種識,任持一切功德種子。由本願力,盡未來際,起諸妙用。相續無窮。由此應知,唯有內識。
釋云。由法爾種新所熏發。由本願力。即佛世尊利他無盡清淨種識,皆通現種。皆唯第八能持種故。由此上來,所說染淨道理。應知諸法相續,唯有內識也。
: 人法二空。一心妙理。云何又說四相所遷。二死相續。且如四相之中。生相則內外無從,推不可得。住相則念念不住,覓不可見。異相則雖似遷移,體本嘗變。滅相則法本不然,今亦無滅。
: 四相有二。一麁,約果報而說。即生老病死。此亦四相。二細,即生住異滅,據惑業而論。

如起信論中釋云。

不覺心起,名為生。能見能現,妄取境界,起念相續,名之為住。執取計名,名之為異。造作諸業,名之為滅。雖即四相似分。俱是一心而轉。然世人多執住相,以為現見。今須推破,以顯真空。凡有一切住持境界,悉如夢中,似有非實。以隨心所現,外境本空。故心亦無生,念念不住。
如大智度論云。佛說諸法,無有根本定實如毫釐許。所有欲證明是事,故說夢中受五欲。譬如須菩提云。若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性。今何以故,現有眼見耳聞法。以是故,佛說夢譬。喻如人夢力故,雖無實事,而有種種聞見,瞋處喜處。覺人在傍,則無所見。如是凡夫人,無明顛倒力故,妄有所見。聖人覺悟,則無所見。一切法若有漏,若無漏,若有為,若無為,皆不實。虛妄故有見聞。
又云。現在色亦無住時。若法後見壞相,當知初生時壞相已隨逐。微細故不識。如人著屐,若初日新而無有舊。後應常新不應有舊。若無舊,應是常。常故無罪無福。無罪無福故,則世俗法亂。

復次生滅相,常隨作法,無有住時。

若有住時,則無生滅。夫受生死者,初因妄識造分別業,因茲有身。今先推此身,聚散非有。以身是積聚義。內外四大,假和合成。微細推窮,事無和合。以風火常舉。地水恒沉。一一大性。各無定體。風以動為性,乃附物而彰。真理不遷,湛然常寂。火以熱為性,未必皆燒。如雲中身內之火,何不焚爇。地以堅為性,且如銅鐵遇鎔成水,剛柔不定。水以濕為性,因火即乾。又寒堅煖釋。凝流無體。各各既無。和合非有。如一狗無師子性。聚群狗而亦不成。似一盲不見於明。合眾盲而終不覩。
寶藏論云。清虛之理。畢竟無身。既知身空,又執識煖息三事實有,能為生死成就命根者。
台教云。此身無常,攬壽煖識三事而有身,身但假名。三事無常,無別身也。息之出入,計為壽命。息出不反,身如瓦礫,命寧可保。若煖氣持水,水潤於地,妄謂此身為常存者。火從緣生。緣散故即火滅,身便臭爛。業計妄識,剎那異趣。謂我常自在。業若纔斷,心即託生。身便散滅。

大集經云。

出胎,盛年,衰老,皆是業持,三事生滅,相續不斷。凡夫不了,妄取身相。不覺氣斷,三事分離。又如出入息,相續百千萬出入息。一一息中,身不可得。剎那心識,次第生滅無量。一一剎那,身不可得。不臭不爛。三大成皮肉骨髓。一一驗之虛假,身不可得。離此三事,無別有身。
故知身命本空。生死恒寂。凡夫不了,枉入苦輪。命如風裏之殘燈,剎那磨滅。身似潭中之聚沫,倏爾消洋。所以經云,解無不生。了有不死。若了有空而無我,無我令誰生。解本無而不生,不生令誰死。唯持種本識。妙湛真心。體性圓明。寂然常住。處異生位,持無漏而常熏。至佛果門,續菩提而不斷。
又心性本來,離生滅相。而有無明,迷自心性。由迷心性。離相寂靜,故能生起動四相。四相無明和合力故,能令心體生住異滅。經云。即此法身,為諸煩惱之所飄動。往來生死,名為眾生。
起信論明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四相流轉,唯一夢心。處夢之士,謂為前後。各隨智力淺深,分分而覺。大覺之者,知夢四相,唯一淨心。無有體性,可辯前後。
故論云。四相俱時,無有自立。生住異滅,一心而轉。四相俱有為心所成。離一心外,無別自體,故言俱時而有。無有自立者,本來平等,同一本覺故。
如般若燈論偈云。
生死有際不。佛言畢竟無。
此生死無際。前後不可得。
如般若經云。復次極勇猛。如涅槃無際。一切法亦無際。何者。生死以涅槃為際。涅槃以生死為際。既不得生死。亦不得涅槃。生死涅槃既不可得,則一切法悉無際。如是但了本覺一心,念念契圓常之道。若逐無明散意,塵塵成生死之輪。得失在人。法無邪正。取捨任己。道絕昇沈。但自內觀,躡普門而頓入。唯當正眼,履一道以圓成。
: 動識相與真心性,既非一異。為復可壞不可壞。若不可壞,則為墮常。若可壞,則歸斷滅。
: 既非一而非是異。即亦可壞而不可壞。

起信論云。

一切心識相,即是無明相。與本覺非一非異,非是可壞。非不可壞。如海水與波,非一非異。波因風動非水性動。若風止時,波動即滅,非水性滅。眾生亦爾。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起識波浪。如是三事,皆無形相,非一非異。
然性淨心,是動識本。無明滅時,動識隨滅,智性不壞。根本無明滅者,是合風滅。相續即滅者,業識等滅,合動相滅也。智性不壞者,隨染本覺神解之性,名為智性,是合濕性不壞。
: 生死種子不斷。皆因發業潤生。於煩惱中,何法發業。何法潤生。
: 夫業性本空。結成多種。先論黑白行相。後辯發潤根由。
今初黑白行相者
如大涅槃經云。佛言。復次善男子。次當觀業。何以故。有智之人,當作是念。受想觸欲,即是煩惱者。能作生業。不作受業。
如是煩惱,與業共行,則有二種。一,作生業。二,作受業。是故智者,當觀於業。是業三種,謂身口意。
善男子。身口二業,亦名為業。亦名業果。意唯名業。不名為果。以業因故。則名為業。
善男子。身口二業,名為外業。意業名內。是三種業,共煩惱行故,作二種業。一者,生業。二者,受業。
善男子。正業者,即意業也。助業者,謂身口業。先發故,名意業。從意業生,名身口業。是故意業,得名為正。智者觀業已,次觀業因。業因者,即無明觸。因無明觸,眾生求有。求有因緣,即是愛也。愛因緣故,造作三種身口意業。善男子。智者如是觀業因已,次觀果報。

果報有四

一者黑黑果報。二者白白果報。三者雜雜果報。四者不黑不白果報。黑黑果報者,作業時垢。果報亦垢。白白果報者,名無漏業。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先說無漏,無有果報。今云何言,不白不黑果報耶。
佛言。善男子。是義有二。一者,亦果亦報。二者,唯果非報。黑黑果報,亦名為果。亦名為報。黑因生故,得名為果。能作因故,復名為報。淨雜亦爾。無漏果者,故名為果。不作他因,不名為報。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是無漏業,非是黑法。何因緣故,不名為白。善男子。無有報故,不名為白。對治黑故,故名為白。我今乃說受果報者,名為黑白。是無漏業,不受報故,不名為白。名為寂靜。故知業不可作。果不可逃。
如經偈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報。唯除不作則無果。得道則業亡。如氣歔旃陀羅,造惡業而得生天。鴦崛魔羅,作逆罪而得解脫果。是知受身已來,無有不作業者。設今生不作,過去曾為。
但悟此宗,無不解脫。何以解脫。若入宗鏡,人法自空。人空,則不見有能作業之人。法空,則不見所受果之處。只為妄執人法而造業。不出心境而受殃。但心境俱亡。即當處解脫。故知一切善惡諸法,無有定相。由心迴轉,得失任緣。
如大涅槃經云。佛言。善男子。若言諸業定得報者。則不得有修習梵行,解脫涅槃。當知是人,非我弟子,是魔眷屬。若言諸業有定不定。定者,現報生報後報。不定者,緣合則受。不合不受。以是義故,應有梵行解脫涅槃。當知是人,真我弟子,非魔眷屬。乃至譬如二人,俱涉險路。一則有目。一則盲瞽。有目之人,直過無患。盲者墜落,墮深坑險。故知得宗鏡之眼者,終不墮三有之險。陷五欲之坑。自然直過無疑。常居覺地。

次辯發潤根由者

若分別煩惱正發業。俱生無明助發業。發者,動作義。業者,招感義。俱生能潤生。分別能造業。招生過重。俱生能潤生過輕。若分別發人天業,即俱生助發。以人天業難發,要假俱生助。若分別發三塗業,不假俱生助發。以分別猛利故,不要助發。
: 俱生分別,二種何別。
: 古釋經論正意。即分別麁。俱生細。
唯識論云。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力,常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轉故,名俱生。
十地論云。遠隨現行不作意緣。無始至今任運而有。不假作意分別尋伺。如小孩兒見母生喜,是俱生貪。見別人啼哭,是俱生瞋。即不假別緣分別尋伺求,自任運起故。知俱生細。
唯識論云。分別我執,亦由現世外緣方起,非與身俱。要待邪教邪師,及邪分別,然後方起。又此三緣,前二是麁。第三自思惟細。
經云。緣力斷善根。地獄生時續。因力斷善根。地獄死時續。即自邪思惟是因力。餘二是緣力。
所以首楞嚴經云。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云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

云何名為別業妄見

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疊。於意云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當見色。
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圓影,唯眚之觀。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
復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觀屏帳凡筵,有圓影出。離見別有,應非眼矚。云何眚人目見圓影。是故當知色實在燈。見病為影。影見俱眚。見眚非病。終不應言是燈是見。於是中有非燈非見。如第二月,非體非影。
何以故。第二之觀,揑所成故。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揑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云何名為同分妄見

阿難。此閻浮提,除大海水。中間平陸有三千洲。正中大洲,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三百。其餘小洲,在諸海中。其間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
阿難。若復此中有一小洲,只有兩國。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眾生,覩諸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兩月。其中乃至暈適珮玦,彗孛飛流,負耳虹霓,種種惡相。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亦復不聞。阿難。吾今為汝,以此二事進退合明。
阿難。如彼眾生別業妄見。矚燈光中所現圓影。雖現似境。終彼見者,目眚所成。眚即見勞,非色所造。然見眚者,終無見咎。例汝今日,以目觀見山河國土,及諸眾生。皆是無始見病所成。見與見緣,似現前境。元我覺明。見所緣眚。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覺緣非眚。覺所覺眚。覺非眚中。此實見見。云何復名覺聞知見。是故汝今見我及汝,并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
阿難。如彼眾生同分妄見。例彼妄見別業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國。彼見圓影。眚妄所生。此眾同分所現不祥。同見業中瘴惡所起。俱是無始見妄所生。例閻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諸有漏國,及諸眾生。同是覺明無漏妙心。見聞覺知虛妄病緣。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及不和合。則復滅除諸生死因。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

楞嚴經疏釋云。

別業妄見者,分別煩惱也。同分妄見者,俱生無明也。夜見燈光五重圓影者,喻五見也。蘊喻燈光。此之五見,於蘊上起。妄生推度。是遍計性。情有理無。色實在燈見病為影者,依他蘊性,緣起不無,故云色實在燈。我見體空,從妄心起,故云見病為影。影見俱眚者,能執所執,分別惑故。見眚非病者,正證真時,了知遍計脫體全空,故云見眚非病。分別惑亡,同一真性,離能所取,故云終不應言是燈是見,及非燈非見。即釋上來見見之時,見非是見。如第二月非體非影者,本來無月。將何為形。形既不立非,形亦無。是非一相,能所俱亡,故云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然見眚者終無見咎者,若知眚即是眼病,終不執影以為實有,故無見咎。見與見緣似現前境者,皆是妄心變起,非實有境。見相二分,俱不離心。況是遍計唯影無質。此釋妄見也。元我覺明見所緣眚者。本元真覺也。以真能覺妄,了彼妄見及與所緣,俱是眚故。覺見即眚,本覺明心覺緣非眚者,結前真妄二覺也。妄見即是於眚。能覺真心不是於眚。但能覺彼妄緣,體非是眚。故云覺緣非眚。覺所覺眚者,牒妄覺能所俱眚也。覺非眚中者,牒真覺非眚也。此之真妄二見,俱離能見所見,故云此實見見。以證真時,無此二見故。能見所見,既不安立,云何復名覺聞知見。
是故汝今見我及汝,并諸世間十類眾生,皆即見眚非見眚者,彼見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見者。何故真見不名見。以無眚病故。只由見病分能立所,遂見世間自他相異,故云皆即見眚。言非見眚者,真見非是眚也。以真無見相可立,故不名眚。既不名眚,亦不名見,正明離見之意。
是以有見即妄,遍計情生。如眚目人,見夜燈之圓影。無見即真,圓成智現。如明眼人,見虛空之清淨。又若別業妄見,如增上惡業熟,生身變為蛇虎等。此不動總報,自受別報唯,自業識變。不同業者,即不見。如燈上圓影,唯眚之觀。若非眚人,則不同見。若同分妄見,如同造阿鼻地獄業,同受總報,同苦無間。若不同其惡業者,即不見。如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同見一切不祥境界。若彼國眾生不同其惡緣者,則本所不見,亦復不聞。故知苦緣樂緣。總報別報。因緣和合,當處出生。因緣離散,當處滅盡。未曾有一法,非出我心也。
故經云。若能遠離諸和合緣,則見清淨本心常住
又若分別煩惱則麁,因邪思而方起。俱生無明則細,自任運而常生。雖分麁細之文,俱同妄識。如別業妄見之者,因目眚而見燈上圓光。似同分妄見之人,因瘴惡而覩國中災怪。雖分同別之境,皆是妄心。可驗眾生界中,凡有一切見聞之事。皆如一人別業之眚影,多人同分之不祥。若能知燈影是目眚所成。識災境乃瘴惡所起。則燈上之重光自沒。天中之兩日俄沉。如不動一心。萬緣俱寂。則見聞和合之病,分別全消。根本生死之災,俱生永絕。
: 三塗之內,還具分別俱生不。
: 護法云。三塗內總無分別,而不發業。如猿猴之類。所有煩惱,皆是強盛俱生。而非分別。設造業者,但是別報。若有分別造總報者,即永無出期。
: 既有分別種子,何不造總報。
: 闕主伴故。現行是主。種子助發是伴。
: 若說三塗不造業者,如何大力鬼打舍利弗頭,便入地獄。鸚鵡鳥聞四諦法,而得生天。
: 此等造別報。此業有力,能助昔日總報。總報被助已,便能隨業勢墜地昇天。
又古德問 : 人天趣中,定總發業不。
: 人中北洲,不造總別二報業。以無分別相。餘三洲即發業。并此洲癡人不發業。
: 前言三塗無分別。如何知父母等,如慈烏反哺。猫狗識人。知人嗔喜。
: 此不是分別煩惱。彼任運分別。非煩惱分別。
: 無明發業。有幾種無明
: 有四種。一,隨眠。二,纏無明。三,相應。四,不共。外法異生具四。內法異生除不共無明。
入信位第七心,及加行位中,是內法。十信第七心前有退故,及資糧位中,名外法。若內法異生,頓悟即造業。漸悟不造。頌悟中悲增造。智增不造。十地位中八地已去,定不發業。惑體無故。七地已前或云聖人,以無漏明為緣而不發業。設有俱生,但助願潤生而已。
又云。七地已前俱生起時,亦造別報善業。
: 聖人因何不造總報業。
: 無分別煩惱故。以無漏明為緣故。違生死故。但以俱生潤舊總報業。受分段生死。居人中,除北洲人修無我觀,無分別,不能造業。此中,除極愚昧者。天上,唯除無想天。以無心,故不造業。四種無明,總能發業。隨眠。是種子。餘三即現行。
: 無明發業,貪愛潤生者。於煩惱中,幾法能潤。
: 古釋云。即識等五支種子,要假貪等煩惱資潤溉灌。方得出生。若俱生惑業者,即六俱生十分別及二十隨煩惱是。於此三十六煩惱中,貪一法,唯正中正潤。餘五俱生,即正中助潤。若十分別,即助中助潤。
又四句料簡。
一,有是貪愛而能潤生。第六識愛也。前五識不強盛故,但是兼支攝。正唯第六。
二,有是貪愛不能潤生。即第七識。雖有貪愛。以內緣故,及所知障中有。
三,有是生支而貪愛潤。即一切凡夫身中生支也。
四,有是生支非貪愛潤。為最後身菩薩。大乘說是化現故。或變易身中生支。
: 心為起惑之因。身是造業之本。身約幾種。有何身能造業。
: 身總四有
一,生有。即中有後,本有前,正結生相續時,剎那五蘊起,名生有。
二,本有者。即生有後,死有前,於其中間所有五蘊,皆名本有。以是本總報業所招故。俱舍頌云。本有為死前。居生剎那後。
三,死有者。即本有後,中有前,將死正死諸蘊滅時,名死有。
四,中有者。即死有後,生有前,於兩中間有故,名為中有。俱舍頌云。死生二有中。五蘊名中有。即生死二有身,不即發業。以無心故。若中本二有身,即能發業。
: 於中有身處,中有住及欲趣生時,行相如何。
: 准二十四不相應行中,有勢速一法。於勢速中,有士用勢速。
古釋云。士用勢速者,如中有身往當受生處迅疾,名士用勢速。所言中者,對前後以得名。有,則有其情識身。為此五趣有情身。在死有後,生有前,兩形中間,故名中有。亦以異熟五蘊為體。為同本有身是業招故。其中有身,便如當生本有身形狀。如人中有,似於人等。五趣亦爾。但如五六歲等孩兒大。其形量雖小。然諸根猛利。如本有身,能作諸事業。於父母起顛倒想,而生愛惡。此中有身,唯同類及淨天眼者。見於中有中,唯食香氣。在中有住時,其不善不惡中客性者,在中有位極遲,受生不過四十九日劑。此無有緣不會者。若極善極惡中有,不論近遠,但一剎那便往受生。起顛倒心趣欲境,即第八識結生門。於胎卵二中有,見父母和合生顛倒想,而便受生。若濕化二生中有,由先業力故,不簡近遠染著稱情,當染香處便即受生。
: 同類眼見中有身。未知中有眼為能見本有身不。
: 亦有見本有身。

瑜伽論云。

或云唯見男。或唯見女。如是漸近彼之處所。漸漸不見父母餘處。唯見男女根門。又若薄福中有,當生下賤貧窮家者。彼於死時及入胎時,便聞種種紛飛不可意聲。若是福德位中有,當生富貴家者。彼於爾時,自然聞美妙可意音聲。乃至香味觸境,亦有階降。
: 中有末位,皆起愛受生不。
: 於中有位,第六識先起愛潤生。若執取結生,即唯第八。若男中有,緣母起愛生於欲心。女中有,緣父起愛生於欲心。由起此二種愛心已。便為己身,與所愛境合。所洩不淨,流至胎藏。認為己有,後便生歡喜。此心生已。中有身便沒。受生有身。
寶積經云。彼中有身,入母胎時。心生顛倒,作邪解心。生寒冷想,大風雨想,雲霧想。作此想已。隨業優劣。復起十種虛妄之心。一,我入舍宅。二,我昇樓閣。三,我昇殿堂。四,我昇床座。五,入草庵。六,入草舍。七,入草叢。八,入林間。九,入牆孔。十,入籬間。作是念已,即入母胎。
: 中有身作何顏色。
: 瑜伽論云。造惡業者。中有如黑羺光。或陰闇夜。造善業者,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
寶積經云。地獄中有,如燒了杌本。傍生中有,如煙。餓鬼中有,如水。人天中有,如白衣光。
: 如人生身變作蛇虎等,有中有身起不。
: 慈恩云。無中有身。以不改轉總報故。但是順現轉別報。若總報第八即不轉。又如地獄中萬死千生,亦無中有。以不轉總報故。
: 如將水。蛭蟲。乾成末已。後置水中。一一塵皆却成水蛭蟲,有中有不。
: 此但是一類有情同業者,合託此為增上緣而受生,即不是變作多蟲。若不爾者。犯有情界增過。
: 平等王見中有身不。
: 不見。
: 且如有人被冥司追將,亦有見者。此是何身。
: 此但是本有身攝。有云,以此人有業,但於自識心上,妄見閻羅王鬼所由等。是獨影境上自變起。離識無見。
是以唯識頌云。境隨業識轉。是故說唯心。故知識是善惡之原。心為苦樂之本。世人唯知尋流徇末。失本迷源。練行而徒滿三祇,違真漸遠。積功而空經永劫,去道猶賒。是以得果聖人,遇斯而甘稱絕分。出假大士,對此而未得證真。豈況矯亂邪徒,冥初外道,漆園傲吏,怳惚狂生者,而能希冀信受乎。
故知宗鏡難信。悟者希奇。不唯得宗。兼能深達因果。
故云深信大乘。不謗因果。是以一切含識,唯以自心造善惡因。招苦樂果。或居中有之時,作善因者,承白淨之光。起惡因者,見黑闇之色。或處胎之日,集白業者,登樓殿之上。造黑業者,投草棘之中。及出世間為人。依正亦分優劣。若有福者,挺燕頷龍顏之相。受華堂金屋之榮。若尠德者,現五露眇小之形。處瓮牖席門之弊。可謂風和響順。形直影端。因果同時。緣會不失,則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內德論云。小乘以依報為業有。大乘以萬境為識造。隨幻業而施之天地。逐妄心而現之土草。若瞖目覩于空華。比睡夢現其生老。若悟之於心業。則唯聞於佛道。
《宗鏡錄》 卷七十四完

12會員
327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一彈指頃,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佛之威神,入彼微識中,皆令得度。」—菩薩處胎經云. 楞伽經偈云。如水大流盡。波浪則不起。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釋云。謂五識取塵,轉入六識。六識記法為因。七識攀緣六識,造善惡業。得未來生死。覆障八識不得顯現。若五識不取塵即無六識。六識無故七識不生。
「有智慧無多聞,有多聞無智慧,俱不達實相。聞慧具足,真見心原。」—永明延壽 果報之境,乃苦樂成熟之時。皆為最初一念,背覺合塵。轉作能心。現為諸境。若能明萬法元起之由。了一念最初之際。方知自我心起,起處無蹤。唯我心亡,滅時無跡。則永枯苦本,六趣為之冰消。頓竭愛原,二死因茲雲散。三世諸佛之本懷,於斯釋矣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經偈云 護法菩薩云。心生不必有本質。正義者,若疏所緣緣,有無不定。不假本質,心亦得生唯識之境。若親相分,若待外質方生,慈恩云。良恐理乖唯識。若第八第六,有無不定。即如八識緣境時,前五第七定有本質。第八若緣他人浮塵根,并異界器,及定果色時,即有本質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 經偈云 夫祖佛正意,本顯一心。何必教中,更談陰界。 答 : 隨妄心而破妄境,謂顯人空。除異執而說異門,成法解脫。無有定法,故號之為阿耨菩提。病差藥消,如筏喻之。法尚應捨。
「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淨。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 經頌云 楞伽經云。佛告大慧。當善四大造色。云何菩薩善四大造色。彼真諦者,四大不生。於彼四大不生,作如是觀察。觀察已竟。名相妄想分劑。自心現分劑。乃至大慧,彼四大種,云何生造色。謂津潤妄想大種,生內外水界。堪能妄想大種,生內外火界。
「由是證真時必達俗。達俗時必證真。. . . 況無心外之境。何有境外之心。是即心境渾融,為一法界。」— 永明延壽大師 性境不隨心。獨影唯從見。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 性境不隨心者。性境者,性是實義。即實根塵四大,及實定果色等相分境。 言不隨心者。為此根塵等相分,皆自有實種生。不隨能緣見分種生故。
「一彈指頃,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佛之威神,入彼微識中,皆令得度。」—菩薩處胎經云. 楞伽經偈云。如水大流盡。波浪則不起。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釋云。謂五識取塵,轉入六識。六識記法為因。七識攀緣六識,造善惡業。得未來生死。覆障八識不得顯現。若五識不取塵即無六識。六識無故七識不生。
「有智慧無多聞,有多聞無智慧,俱不達實相。聞慧具足,真見心原。」—永明延壽 果報之境,乃苦樂成熟之時。皆為最初一念,背覺合塵。轉作能心。現為諸境。若能明萬法元起之由。了一念最初之際。方知自我心起,起處無蹤。唯我心亡,滅時無跡。則永枯苦本,六趣為之冰消。頓竭愛原,二死因茲雲散。三世諸佛之本懷,於斯釋矣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經偈云 護法菩薩云。心生不必有本質。正義者,若疏所緣緣,有無不定。不假本質,心亦得生唯識之境。若親相分,若待外質方生,慈恩云。良恐理乖唯識。若第八第六,有無不定。即如八識緣境時,前五第七定有本質。第八若緣他人浮塵根,并異界器,及定果色時,即有本質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 經偈云 夫祖佛正意,本顯一心。何必教中,更談陰界。 答 : 隨妄心而破妄境,謂顯人空。除異執而說異門,成法解脫。無有定法,故號之為阿耨菩提。病差藥消,如筏喻之。法尚應捨。
「知妄本自真。見佛則清淨。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 經頌云 楞伽經云。佛告大慧。當善四大造色。云何菩薩善四大造色。彼真諦者,四大不生。於彼四大不生,作如是觀察。觀察已竟。名相妄想分劑。自心現分劑。乃至大慧,彼四大種,云何生造色。謂津潤妄想大種,生內外水界。堪能妄想大種,生內外火界。
「由是證真時必達俗。達俗時必證真。. . . 況無心外之境。何有境外之心。是即心境渾融,為一法界。」— 永明延壽大師 性境不隨心。獨影唯從見。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 性境不隨心者。性境者,性是實義。即實根塵四大,及實定果色等相分境。 言不隨心者。為此根塵等相分,皆自有實種生。不隨能緣見分種生故。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卷積神經網路(CNN)是一種專門用於影像相關應用的神經網路。本文介紹了CNN在影像辨識中的應用,包括圖片的組成、Receptive Field、Parameter Sharing、以及Pooling等技術。通過本文,讀者將瞭解CNN在影像辨識領域的優勢和運作原理。
Thumbnail
基隆地檢新聞稿文義明確地定調違法「騙取搜索票」,即「騙票行為」的一種態樣,基礎型態都是以偽造文書或公務登載不實為主,從而後續引發進一步的基本權侵害:違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騙拘票型,例如2018年的新北斬手騙票案)、違法搜索而侵害隱私權等基本權(騙搜索票型,例如基檢的這件案子)。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定一棵二元樹的根結點, 要求我們計算滿足局部路徑節點和=targetSum的數目有多少? 註: 局部路徑節點和 =由節點a往下走到某個節點b,這個區間內的節點值總和 題目的原文敘述 測試範例 Example 1: Input: root = [10,5,-3,3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定一顆二元樹的根結點Root node,和指定的目標值targetSum。 問我們能不能從二元樹裡面找到一條從根結點到葉子結點的路徑,其路徑上的節點值總和恰好為targetSum? 可以的話,返回True。 無解的話,返回False。 題目的原文敘述 測試範例 E
Thumbnail
今天跟大家分享在地端資料中心內建立Kubernetes叢集之後,如何針對網路進行更進一步的優化。除了CNI(容器網路接口)的設定,實務上我還會再另行建立Loadbalancer的機制。
Thumbnail
象山淨宗寺2004年成立,%Arabica咖啡台灣首店8月11日開幕
Thumbnail
這個活動,邀請全體蓮友繼續參與,更歡迎您轉介給您的親友,每天依個人的步調與發心,或多或少(時間與數量)參與線上的念佛與迴向。
Thumbnail
念佛成佛二十則(動畫)(國語版) 新竹淨宗學會 轉貼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tcYLnNA3LI 📷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卷積神經網路(CNN)是一種專門用於影像相關應用的神經網路。本文介紹了CNN在影像辨識中的應用,包括圖片的組成、Receptive Field、Parameter Sharing、以及Pooling等技術。通過本文,讀者將瞭解CNN在影像辨識領域的優勢和運作原理。
Thumbnail
基隆地檢新聞稿文義明確地定調違法「騙取搜索票」,即「騙票行為」的一種態樣,基礎型態都是以偽造文書或公務登載不實為主,從而後續引發進一步的基本權侵害:違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騙拘票型,例如2018年的新北斬手騙票案)、違法搜索而侵害隱私權等基本權(騙搜索票型,例如基檢的這件案子)。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定一棵二元樹的根結點, 要求我們計算滿足局部路徑節點和=targetSum的數目有多少? 註: 局部路徑節點和 =由節點a往下走到某個節點b,這個區間內的節點值總和 題目的原文敘述 測試範例 Example 1: Input: root = [10,5,-3,3
Thumbnail
題目敘述 題目會給定一顆二元樹的根結點Root node,和指定的目標值targetSum。 問我們能不能從二元樹裡面找到一條從根結點到葉子結點的路徑,其路徑上的節點值總和恰好為targetSum? 可以的話,返回True。 無解的話,返回False。 題目的原文敘述 測試範例 E
Thumbnail
今天跟大家分享在地端資料中心內建立Kubernetes叢集之後,如何針對網路進行更進一步的優化。除了CNI(容器網路接口)的設定,實務上我還會再另行建立Loadbalancer的機制。
Thumbnail
象山淨宗寺2004年成立,%Arabica咖啡台灣首店8月11日開幕
Thumbnail
這個活動,邀請全體蓮友繼續參與,更歡迎您轉介給您的親友,每天依個人的步調與發心,或多或少(時間與數量)參與線上的念佛與迴向。
Thumbnail
念佛成佛二十則(動畫)(國語版) 新竹淨宗學會 轉貼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tcYLnNA3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