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寫作能力,以雪崩速度在崩壞!」其實,我也曾有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三年前的某一天,我心血來潮打開早期的寫作資料夾,裡面收藏著一篇篇的學生作品和獎狀的掃描圖檔,其中好幾篇還登上各大兒童報刊。看著孩子們的傑作,我不禁回憶起當我還是一位菜鳥老師時,和最初的幾批學生互動的時光,是多麼的美好。
唉……才短短十年,怎麼學生程度落差這麼大?」但轉念一想,我馬上打臉自己……
raw-image

日前,一位資深教師在臉書上發表貼文,指出「台灣學生的寫作能力,正以雪崩的速度在崩壞」。貼文一出,隨即引來大批老師和家長的附和,甚至有媒體報導;但不出兩天,名作家廖玉蕙卻老實不客氣地批評他的觀點。

說實在的,雖然我的教學資歷沒有那位老師那麼深,但也在教作文整整十年後,真真切切感受到學生的寫作能力正崩壞中。

三年前的某一天,我心血來潮打開早期的寫作資料夾,裡面收藏著一篇篇的學生作品和獎狀的掃描圖檔,其中好幾篇還登上各大兒童報刊。看著孩子們的傑作,我不禁回憶起當我還是一位菜鳥老師時,和最初的幾批學生互動的時光,是多麼的美好。

可是,當思緒拉回到現實,我想到最近在教學上遇到的挫折--學生上課吵鬧、寫作敷衍了事、內容空洞、語意前後矛盾、滿篇錯字……

唉……才短短十年,怎麼學生程度落差這麼大?」我忍不住感嘆。

算了,還是沉湎於過往的榮光吧,我又繼續點閱十年前的學生作品。看完作品,我開始點閱那時在課堂上所拍的照片,一張張的稚嫩而熟悉的面孔閃過眼前;第一時間,我找到那幾篇傑作的小主人,心頭一陣溫暖。

然而,隨著越看越仔細,許多早已忘卻了的面孔也一一喚醒我的記憶--那是上課吵鬧講不聽的、那是語文能力奇差連標點也不會的、那是腦袋空白沒想法的、那是句子老是寫不通,害我多花幾倍時間批改的……

我不禁懷疑剛剛冒出腦海的「學生程度不如十年前」的念頭,是怎麼產生的?稍一轉念,我馬上打臉自己:

笨蛋!你會特別把寫得差勁的作品掃描建檔起來嗎?當然是收藏優秀的作品嘛。現在翻閱那些作品,不就誤以為當初教的學生比較好嗎?

以前,遇到那種總是貶低新歌,推崇「老歌還是比較耐聽」的長輩,我會在心裡翻白眼並吐槽他:「啊不就是你把不耐聽的老歌都忘光光,只記得耐聽的?」遇到那種貶低年輕藝人,推崇「老一輩的藝人還是比較有氣質」的長輩,也會在心裡嘲諷他:「啊你怎麼可能記得那些沒氣質的老藝人,當然只記得自己喜歡的啦。」想不到,年紀漸長,我也跟我所不屑的長輩為伍,批評起這一代的孩子,到底發生什麼事?

原來,我掉進了倖存者偏誤(survivorship bias)的思考盲點中,滿腦子都是當年表現好的學生,於是以偏蓋全以為當年所有的學生都不錯。然後又不小心將近來教學上的挫敗情緒投射進來,放大現在孩子的缺點,而沒見到他們的優點--看來,我並不是一位相當稱職的老師。

現在的孩子,在3C產品的宰制下,也許語文能力真的稍稍落後於以前的孩子。但不能否認,他們的圖像和影像創作能力遠遠超過我們;至於現代表達工具的多元化,也讓他們有更多伸展的舞台,不一定得局限在寫作。

回想起自己學生時代,一位三不五時把「一代不如一代」掛在嘴邊的國文老師,一天到晚貶損我們的寫作能力,時不時炫耀他們當年寫作文可不是用原子筆寫,而是用毛筆寫(他如果知道我現在都是打字寫作,應該會崩潰吧)。當他沉浸於過去,而無視於工具的革新,其殘酷的下場就是被時代淘汰……(說句不要臉的話,在Google搜尋我的名字,可以找到許多我的文章;但搜尋他的名字,卻找不到半篇文章)

真心建議:不要光憑感覺做出「一代不如一代」的結論,否則會不小心掉進思考的陷阱中,引起世代對立。況且,說不定是「(上)一代不如(這)一代」也難講。

所以,假如那位抨擊「台灣學生的寫作能力,正以雪崩的速度在崩壞」的教師,有把執教以來二十餘年的學生作品,無論好壞全部搜集起來和現在學生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較;接著,再把資訊整合能力與數位工具的使用能力列入評比,我想會更有說服力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鴻雁的沙龍
32.2K會員
653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鴻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0
近日媒體報導,一位十四歲的少女在作文中描述遭到補習班老師侵犯的事情,才讓事件曝光。藉由這起事件,我們必須重新審視自己對於孩子作文的要求,會不會導致他們不敢寫出自己的真實遭遇?以下三個觀念,請大家千萬注意:
Thumbnail
2025/04/20
近日媒體報導,一位十四歲的少女在作文中描述遭到補習班老師侵犯的事情,才讓事件曝光。藉由這起事件,我們必須重新審視自己對於孩子作文的要求,會不會導致他們不敢寫出自己的真實遭遇?以下三個觀念,請大家千萬注意:
Thumbnail
2025/04/16
教學這麼多年來,見過不少功課好的孩子。但是,有一種功課好的孩子的前景堪憂,那就是--他的好成績是在家長或安親班在背後鞭策之下,而被「逼」上去的,然而他本身卻缺乏讀書動機,更缺少自律能力。這種孩子升上國、高中之後,會遇到什麼狀況呢?
Thumbnail
2025/04/16
教學這麼多年來,見過不少功課好的孩子。但是,有一種功課好的孩子的前景堪憂,那就是--他的好成績是在家長或安親班在背後鞭策之下,而被「逼」上去的,然而他本身卻缺乏讀書動機,更缺少自律能力。這種孩子升上國、高中之後,會遇到什麼狀況呢?
Thumbnail
2025/02/06
身為一位推銷員,不是應該先了解顧客需求嗎?你不好好認識你的推銷對象便直接長篇大論說產品多好又多好,八成會碰釘子吧。 寫作,不也是如此嗎?
Thumbnail
2025/02/06
身為一位推銷員,不是應該先了解顧客需求嗎?你不好好認識你的推銷對象便直接長篇大論說產品多好又多好,八成會碰釘子吧。 寫作,不也是如此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來聊聊我眼中的學校教育,也是個寫著寫著,一不小心就寫太長的文章,所以一樣分成上下兩篇: 上篇,也就是這一篇,聊聊我所觀察到的學校或者學校體系的現狀,學校和教師,似乎對於自己學生的程度非常不信任。 下篇,下周會更新,聊聊教師對於學生的評價合理嗎?學生的態度如何?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
Thumbnail
這篇文章,來聊聊我眼中的學校教育,也是個寫著寫著,一不小心就寫太長的文章,所以一樣分成上下兩篇: 上篇,也就是這一篇,聊聊我所觀察到的學校或者學校體系的現狀,學校和教師,似乎對於自己學生的程度非常不信任。 下篇,下周會更新,聊聊教師對於學生的評價合理嗎?學生的態度如何?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
Thumbnail
(一)     學測結束後約莫有整整三年未曾再寫過文章。撇開建築系課業繁重和身心狀態不佳外,還有一個問題是脫離命題作文之後,我不確定怎麼寫才算是能讓人認可的「高分佳作」又或是應該面向誰而作。
Thumbnail
(一)     學測結束後約莫有整整三年未曾再寫過文章。撇開建築系課業繁重和身心狀態不佳外,還有一個問題是脫離命題作文之後,我不確定怎麼寫才算是能讓人認可的「高分佳作」又或是應該面向誰而作。
Thumbnail
那時寫了什麼?那是只寫給自己看的日記,自然是只寫著自己覺得有感受的事,用流暢的句子表達出來,這樣而已。 原來,這才是「我的文字」。大學時候的我想。在那些文字死掉很久以後。
Thumbnail
那時寫了什麼?那是只寫給自己看的日記,自然是只寫著自己覺得有感受的事,用流暢的句子表達出來,這樣而已。 原來,這才是「我的文字」。大學時候的我想。在那些文字死掉很久以後。
Thumbnail
聊聊「以雪崩速度崩壞的我們」 之前很欣賞的作家蔡淇華老師在網路上發出: 這番話「臺灣學生的寫作能力正以雪崩的速度在崩壞」。 引起了許多人的討論。 認同的人認為他說出了教學現場的實話, 不認同的人則認為此番言論是種「一代不如一代」的偏見。 看了一些網路上的討論, 想到了一些問題。 「現在的孩子表達的方
Thumbnail
聊聊「以雪崩速度崩壞的我們」 之前很欣賞的作家蔡淇華老師在網路上發出: 這番話「臺灣學生的寫作能力正以雪崩的速度在崩壞」。 引起了許多人的討論。 認同的人認為他說出了教學現場的實話, 不認同的人則認為此番言論是種「一代不如一代」的偏見。 看了一些網路上的討論, 想到了一些問題。 「現在的孩子表達的方
Thumbnail
三年前的某一天,我心血來潮打開早期的寫作資料夾,裡面收藏著一篇篇的學生作品和獎狀的掃描圖檔,其中好幾篇還登上各大兒童報刊。看著孩子們的傑作,我不禁回憶起當我還是一位菜鳥老師時,和最初的幾批學生互動的時光,是多麼的美好。 「唉……才短短十年,怎麼學生程度落差這麼大?」但轉念一想,我馬上打臉自己……
Thumbnail
三年前的某一天,我心血來潮打開早期的寫作資料夾,裡面收藏著一篇篇的學生作品和獎狀的掃描圖檔,其中好幾篇還登上各大兒童報刊。看著孩子們的傑作,我不禁回憶起當我還是一位菜鳥老師時,和最初的幾批學生互動的時光,是多麼的美好。 「唉……才短短十年,怎麼學生程度落差這麼大?」但轉念一想,我馬上打臉自己……
Thumbnail
回到主題談一代不如一代,如果說大學生是如此,難怪這些年畢業的新鮮人,感覺更加不行,好像有道理是吧? 對,沒錯,這幾年畢業的新鮮人,連同筆者教過的學生,程度真的是跟他們學歷「不符」。問他們該科系學長姊,看看這些小學弟妹有沒跟自己一樣。
Thumbnail
回到主題談一代不如一代,如果說大學生是如此,難怪這些年畢業的新鮮人,感覺更加不行,好像有道理是吧? 對,沒錯,這幾年畢業的新鮮人,連同筆者教過的學生,程度真的是跟他們學歷「不符」。問他們該科系學長姊,看看這些小學弟妹有沒跟自己一樣。
Thumbnail
其實認真回想,我似乎從小就對寫作展現天分。(開頭第一句就這麼臭屁?)
Thumbnail
其實認真回想,我似乎從小就對寫作展現天分。(開頭第一句就這麼臭屁?)
Thumbnail
昨天第一次看到「非自願性上課」的學生們寫出來的心得報告,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不過看了三遍,還是決定笑笑好了w
Thumbnail
昨天第一次看到「非自願性上課」的學生們寫出來的心得報告,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不過看了三遍,還是決定笑笑好了w
Thumbnail
還好當時,我踏進了寫作的世界。 對很多人而言,寫文章只是階段性用來考試,長大以後也許不需要,也不必要,可我覺得作文課,從來不是要培養出寫作機器,因為能寫就讓人生多一種可能。教作文很多年,也停了幾年,但沒教書的幾年寫的文章卻多了,對我而言,寫文章不只是工作,那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紀錄下那個當下的自己。
Thumbnail
還好當時,我踏進了寫作的世界。 對很多人而言,寫文章只是階段性用來考試,長大以後也許不需要,也不必要,可我覺得作文課,從來不是要培養出寫作機器,因為能寫就讓人生多一種可能。教作文很多年,也停了幾年,但沒教書的幾年寫的文章卻多了,對我而言,寫文章不只是工作,那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紀錄下那個當下的自己。
Thumbnail
如果你曾經和我一樣缺乏自信 也許這篇文章能帶給你一點啟發 - 在我還是國小學生時 一直都是班上的吊車尾 老師是會把我叫起來 在全班同學面前當眾羞辱我 最誇張一次是在國小5年級班導私下恐嚇我 班導說:「你成績再繼續爛下去,我就會像對待X同學一樣對待你。」 X同學後來被老師打到逃學 見到
Thumbnail
如果你曾經和我一樣缺乏自信 也許這篇文章能帶給你一點啟發 - 在我還是國小學生時 一直都是班上的吊車尾 老師是會把我叫起來 在全班同學面前當眾羞辱我 最誇張一次是在國小5年級班導私下恐嚇我 班導說:「你成績再繼續爛下去,我就會像對待X同學一樣對待你。」 X同學後來被老師打到逃學 見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