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文化與公司犯罪──從無限賽局中道德褪色解剖犯罪成因

2023/01/0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無限賽局書中提到「道德褪色」(ethical fading)的概念,來自於《Lying to Ourselves: Dishonesty in the Army Profession》一篇探討軍中文化的文章。本文會就這篇文章與公司犯罪進行探討。
  • 文章主旨
  在軍隊中,會出現許多無法達成指令。例如:在文件中出現操練天數大約可用的天數情形。另外也因種種不合理要求,導致偽造文件和簽名、迫於時間壓力而製作文件十分常見(在台灣當過兵的人對此現象應該習以為常)。
  因為上欺下瞞的習慣,形成欺騙是可以被接受的文化,甚至高層對於此事也知情。因為「道德褪色」(ethical fading)使不誠實的行為變得常態化。造成這個現象不只是道德基礎缺失,也是「合理化」的心理作用。尤其在軍中一直增加新的要求,但是沒有減少舊的要求,而超過負荷的環境下,合理化不誠實行為就越來越容易。
  研究指出心理距離越遠,越容易產生不誠實行為。當認為自己與不誠實行為越遠,例如:以數位化確認而非親自簽名,就更容易做出不誠實的行為。相同的,當決策者和決策結果距離越遠時,也更容易出現道德褪色的情形。可怕的是道德標準一旦降低會產生外溢效應,對於其他決策也會有所影響。當道德褪色瀰漫在組織中,就形成互相不信任的文化。
  • 延伸討論
  本文作者對於公司犯罪議題很有興趣,所以致力研究公司出現犯罪的成因。其中一項重點就是組織文化。本文作者曾經寫過一篇專業期刊的文章,指出如果公司組織文化本身是鼓勵或是易於形成犯罪的情境,就應該將犯罪歸責給公司和負責人。
  從Lying to Ourselves這篇文章也可以讓我們想到當發生道德褪色的情形時,公司會喜歡講華爾街或是大眾喜歡聽到的話,造成不誠實文化蔓延,導致真實被掩埋在光鮮亮麗的詞藻下。當公司配養出犯罪孳生的環境,對於犯罪就難辭其咎了。
  現今公司對於法令遵循、公司治理等議題都非常注重。法令遵循制度是否完善還會影響到公司判刑的高低。過往本文作者在研究團體中形成犯罪的現象,例如:大屠殺、集會暴亂行為、公司犯罪等,都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服從權威(Obedience to Authority)。今天到論的這篇文章的道德褪色跟服從權威,同樣地都提出心理距離和合理化的作用。當自己距離結果越遠,心理壓力越小,而且也更容易合理化自己的犯罪行為。
看完了這篇文章,相信大家對於公司犯罪的成因有另一個角度的思考。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4會員
103內容數
你心中的犯罪者是甚麼形象呢?窮凶極惡、面目猙獰、狡詐、邪惡? 在處理案件的日常生活中似乎不是如此。犯罪者進到刑事程序中變成了被告,面臨國家的追訴時的反應,是如此的人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