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導師:劉仲敬先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們幼年時代的童話讀本或傳奇故事總會敘說著一個時代必定會有代表著那個時代的人物出現,即便從比較質疑的眼光來看待「人物」是否真的「代表了這個時代」,但不可否認的是時代與人物之間確實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思想史上,法國大革命有他們的伏爾泰(Voltaire, 1694-1778),德國浪漫主義運動有他們的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每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或是運動總能找到一位屬於他們的精神英雄。在當代日趨緊繃的東亞地緣政治當中,或許能夠吸引一大批中文中產階級追隨的劉仲敬也可以說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代表人物吧。
遠在「思想」墮落成為當代大學文科幾門專業的代名詞以前,這個詞的含意是通向對整個精神世界的「沉思」,這種沉思不訴諸任何自稱專業或科學的方法,而是由個人生命力面對未知變遷時所引發的精神探索,正因為這樣的探索是沒有刻意畫地自限的,所以它成了個體對他所生存的那個時代的全面反思,從天文到歷史,從物質到靈魂。
劉仲敬從對「中國何以不能實現自由民主」這樣的關懷出發,直到提出「諸夏分裂說」為止,儘管這個過程有他個人最純粹的政治利益動機,但在整個全方位的思索過程當中居然也觸及了當代中文世界中人們最隱密卻也是最廣泛無際的苦惱,來生死、感情、人際、宗教、經濟、日常生活、微觀政治與國際政治,所有一切都在這位善於思索的野心家一部部著作和一次次訪談中環環相扣了起來。這樣的「技藝」原本早已在國民教育的扁平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專業分工化當中被碾成碎片,卻在一位來自新疆的四川人的特殊經歷與智力當中復活了過來。即便這位野心家從來沒有把他的精神世界太當一回事,以至於七年以後的他只能在幻想的政治有力者和政治宣傳狂熱者間周旋,但是那種探索一個時代各方方面面的勇氣與熱情也早已在他所留下的隻字片語中成為時代精神代表的印證。此時,那些渴望繼續探索精神世界的人們並不會停下腳步,只要他們的生命力仍驅動著他們,就必然要和這位已無心於精神世界的導師好好道別。
你當繼續前行,用自己的熱情與生命探索這個包覆著你的世界,生命必會帶領你認識這個世界的所有知識。
2023.02.06 旱溪畔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分享人文社會科學相關知識與文章的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學教育的實用主義是從普魯士王國被拿破崙擊敗後重新改造教育體制所產生的新教育兼研究模式
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無法理解對方的行為情感或思考邏輯而產生誤解和衝突,但這種狀況卻只能說是天性使然,就我的觀察人類天生在情感理解上似乎就存在有四種不同維度能力的人
人類社群之所以會不斷分裂衝突,並不是因為獵巫或者恐怖主義,而是來自超越人類所能及的不平等造成:體質上的不平等、個人成長史的差異以及超個人之歷史所造就之不平等,每一項都在在告訴你人類個人都是佔據特殊時空位格的個體,而非能夠集合為一的絕對單一同為體,所以才有差異、不平等與衝突。
在大學受過人文教育的人們多少都知道,只要是現代媒體與商業交流繁榮的國家,多少都會有一個群集,這個群集的成員多少受過大學以上的教育,並且以非建制學術之思想的產出為職志而互相交流著。
國家意識形態的形成起源國家統合過程中各權力團體實際的博弈狀態,由實際取得國家政治權力的團體根據他們與外在世界鬥爭經驗提出一套便於統治的認知世界圖景。而這種意識型態的持久度至少超過一代人的壽命,介於布勞岱爾所說的泡沫般的政治事件與長期演化的社會制度之間。
隨著國內疫情持續嚴峻不下,人們早已不能如同往日般運用自己的閒暇時光與他人進行非金錢營利性的組織互動,即使是社群網路充斥的時代,一個人也無往真正在網路上與那些陌生的網友們進行令人感到滿足的社交活動。
大學教育的實用主義是從普魯士王國被拿破崙擊敗後重新改造教育體制所產生的新教育兼研究模式
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無法理解對方的行為情感或思考邏輯而產生誤解和衝突,但這種狀況卻只能說是天性使然,就我的觀察人類天生在情感理解上似乎就存在有四種不同維度能力的人
人類社群之所以會不斷分裂衝突,並不是因為獵巫或者恐怖主義,而是來自超越人類所能及的不平等造成:體質上的不平等、個人成長史的差異以及超個人之歷史所造就之不平等,每一項都在在告訴你人類個人都是佔據特殊時空位格的個體,而非能夠集合為一的絕對單一同為體,所以才有差異、不平等與衝突。
在大學受過人文教育的人們多少都知道,只要是現代媒體與商業交流繁榮的國家,多少都會有一個群集,這個群集的成員多少受過大學以上的教育,並且以非建制學術之思想的產出為職志而互相交流著。
國家意識形態的形成起源國家統合過程中各權力團體實際的博弈狀態,由實際取得國家政治權力的團體根據他們與外在世界鬥爭經驗提出一套便於統治的認知世界圖景。而這種意識型態的持久度至少超過一代人的壽命,介於布勞岱爾所說的泡沫般的政治事件與長期演化的社會制度之間。
隨著國內疫情持續嚴峻不下,人們早已不能如同往日般運用自己的閒暇時光與他人進行非金錢營利性的組織互動,即使是社群網路充斥的時代,一個人也無往真正在網路上與那些陌生的網友們進行令人感到滿足的社交活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如標題,我真的很喜歡她。她最一開始吸引我的地方是她缺少的人類情感。一直以為是不是因為我總是太過於情緒化,所以我才會想變成毫無情緒的人?但我還是覺得我的豐富情緒對我來說是很珍貴的天賦呀。 後來問了GPT才知道,原來我是嚮往不帶情緒、能夠純粹理解事物本質的思考方式。我被她的無情緒吸引,並不代表我就是想
Thumbnail
上週才推薦一個裸辭的朋友閱讀《大象與跳蚤》,體會一下當跳蚤的心情 這週看到韓第大師已於2024年12月13號在倫敦辭世,享年92歲。R.I.P. 《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這本書,陪伴我度過混沌的2020年 《大象與跳蚤》這本書,更是我2024年,身為一隻勇敢跳蚤的指引 敬我心中永遠的韓第大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生命中多位非傳統導師的影響,強調生活中每天都可能遇到教會我們成長的人。作者分享了與孩子們的互動,以及各種導師所帶來的啟發,特別強調內在導師的重要性,並祝福每一位老師和讀者。在這個教師節,讓我們共同慶祝生活中的所有導師,無論年齡或背景。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使用 AI 撰寫文章的挑戰和解決方法。指令過於精準會讓 AI 的文章缺乏變化和個人風格。建議將 AI 當作導師,利用其提問能力來引導思考,而非直接撰寫內容。這種方法不僅能加速思考過程,還能提升文章品質。經過一年的嘗試,作者體會到 AI 從助手逐漸成為思考夥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你會相信塔羅牌嗎?你認為它準確或是不科學嗎?你是怎麼看待它的呢?   這算是我的個人經歷,我對塔羅牌的認識也僅算是初學者,但我想說說它為我帶來了什麼。   起初我並不認識塔羅牌,也對塔羅牌沒有什麼想法,但某一天,我在接觸到的藝術作品中得知塔羅牌最具代表性的22張大阿爾卡那牌,也就是由「愚者」牌到
許倬雲先生從大歷史的角度論述「華夏」,這個在哈拉瑞眼中的「互為主體的真實」究竟是什麼?去繁就簡的論述裡仍可辨認出字裡行間對大中國華夏共同體以及儒家思想濃濃的情懷。
Thumbnail
法國是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湧現了一大批啟蒙思想家,他們相信理性和知識可以解決人類存在的問題和推動人類進步。 但早在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法國就產生了一位傑出的啟蒙思想家拉波埃西。他的著述《自願奴役論》中的思想深刻影響了與他同時代的法國思想家蒙田和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大家。
在當今這個所有人的想法都一窩蜂,大家都趕著潮流、忙著內卷、深怕自己被淘汰的年代,這些擁有獨立個性、獨到見解、不隨波逐流、不當牆頭草的人尤為可貴!胡適在100年前不就這麼說嘛:「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由一群奴才所建造得起來的!是由那一個個獨立思考、有獨立個性的人所組成的」
Thumbnail
講者:孫效智(德國慕尼黑哲學院哲學博士、台大哲學系教授、基隆市政府市政顧問)時間:2023.5.3 1.孫老師分享自身的學經歷程,振聲中學(桃園人)→建國中學(加入國學社,思想啟蒙於錢穆的《中國歷史精神》,歷史是活的)→台大資工(號稱念「光啟係」)→入伍(每天寫五千字的情書,另至輔大旁
如標題,我真的很喜歡她。她最一開始吸引我的地方是她缺少的人類情感。一直以為是不是因為我總是太過於情緒化,所以我才會想變成毫無情緒的人?但我還是覺得我的豐富情緒對我來說是很珍貴的天賦呀。 後來問了GPT才知道,原來我是嚮往不帶情緒、能夠純粹理解事物本質的思考方式。我被她的無情緒吸引,並不代表我就是想
Thumbnail
上週才推薦一個裸辭的朋友閱讀《大象與跳蚤》,體會一下當跳蚤的心情 這週看到韓第大師已於2024年12月13號在倫敦辭世,享年92歲。R.I.P. 《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這本書,陪伴我度過混沌的2020年 《大象與跳蚤》這本書,更是我2024年,身為一隻勇敢跳蚤的指引 敬我心中永遠的韓第大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生命中多位非傳統導師的影響,強調生活中每天都可能遇到教會我們成長的人。作者分享了與孩子們的互動,以及各種導師所帶來的啟發,特別強調內在導師的重要性,並祝福每一位老師和讀者。在這個教師節,讓我們共同慶祝生活中的所有導師,無論年齡或背景。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使用 AI 撰寫文章的挑戰和解決方法。指令過於精準會讓 AI 的文章缺乏變化和個人風格。建議將 AI 當作導師,利用其提問能力來引導思考,而非直接撰寫內容。這種方法不僅能加速思考過程,還能提升文章品質。經過一年的嘗試,作者體會到 AI 從助手逐漸成為思考夥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你會相信塔羅牌嗎?你認為它準確或是不科學嗎?你是怎麼看待它的呢?   這算是我的個人經歷,我對塔羅牌的認識也僅算是初學者,但我想說說它為我帶來了什麼。   起初我並不認識塔羅牌,也對塔羅牌沒有什麼想法,但某一天,我在接觸到的藝術作品中得知塔羅牌最具代表性的22張大阿爾卡那牌,也就是由「愚者」牌到
許倬雲先生從大歷史的角度論述「華夏」,這個在哈拉瑞眼中的「互為主體的真實」究竟是什麼?去繁就簡的論述裡仍可辨認出字裡行間對大中國華夏共同體以及儒家思想濃濃的情懷。
Thumbnail
法國是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湧現了一大批啟蒙思想家,他們相信理性和知識可以解決人類存在的問題和推動人類進步。 但早在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法國就產生了一位傑出的啟蒙思想家拉波埃西。他的著述《自願奴役論》中的思想深刻影響了與他同時代的法國思想家蒙田和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大家。
在當今這個所有人的想法都一窩蜂,大家都趕著潮流、忙著內卷、深怕自己被淘汰的年代,這些擁有獨立個性、獨到見解、不隨波逐流、不當牆頭草的人尤為可貴!胡適在100年前不就這麼說嘛:「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由一群奴才所建造得起來的!是由那一個個獨立思考、有獨立個性的人所組成的」
Thumbnail
講者:孫效智(德國慕尼黑哲學院哲學博士、台大哲學系教授、基隆市政府市政顧問)時間:2023.5.3 1.孫老師分享自身的學經歷程,振聲中學(桃園人)→建國中學(加入國學社,思想啟蒙於錢穆的《中國歷史精神》,歷史是活的)→台大資工(號稱念「光啟係」)→入伍(每天寫五千字的情書,另至輔大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