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現代大學教育的歷史源流與困境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學教育的實用主義是從普魯士王國被拿破崙擊敗後重新改造教育體制所產生的新教育兼研究模式,當時的教育大臣威廉洪堡雖然一方面堅持貴族式的全人教育(也就是傳統的法學、神學和醫學,這些學問當時只是貴族或資產階級額外必備的知識,但不被當成職業來培養),但為了因應新的民族國家與資本主義官僚組織模式以及新時代戰爭科學技術的提升,大學的教育逐漸往爭取物質功效或世俗啟蒙科學的方向發展。到了韋伯開始教書的那個時候,很多大學生讀大學基本上已經不是為了傳統全人教育,而是實際的商業利益和證照資格。雖然這套大學改革為德國的科學升級做出許多貢獻,也獲得學術大國的美名,但另一方面早在威瑪共和時代就已經產生學術人才過剩以及學品質降低的情況,所以像納粹的宣傳部長戈培爾有三個博士學位,卻在加入納粹以前是個完全沒有工作收入的無業遊民。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仿造德國學製的日本帝國,像太宰治、安部公房和三島由紀夫也都是新世代大學產物下培養出來的文化浪人,這些人對自己社會產生的那種強烈的疏離感並不完全是因為戰爭造成,而是他們在一個新的社會裡強烈自覺自己某種程度上是個無用之人。美國的大學則是在一九六零年代後才進入到實用主義階段,早期的大學很大一部份是為了培養神職人員所建,所以六零年代以後嬉皮文化盛行。但到美國和德日不同的地方在於,美國在七零年代以後隨著石油危機解除而不斷擴大全球勢力,使得美國的人才即使在全球的任何角落都還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這也是後來美國知識界會普遍為全球化自由主義背書的原因。台灣的大學教育本身就帶有很強的實用性質,這是因為它在日本帝國時代就已經被預設為培養官僚或各種專業領域人才的機構,就連人文學科也帶有很強的菁英官僚傾向,這也是為什麼像林茂生和廖文逵這群人再怎樣接觸英美或歐陸哲學,到最後都會回到政治哲學的原因。反倒是台南的長老教會神學院培養出來的台籍牧師都有很強烈的全人教育氣質,就連戰後從中國移來的教會大學(東海輔仁)至今對古典全人教育的執著還是強過其他國立大學。戰後台灣當局不論是國民黨或者黨外菁英,都因為受到美國現代化理論的影響而深信將美國的公立大學制度複製到台灣普及將有助於整體國民水準的現代化,而台灣因冷戰產業鏈的關係,也確是實現了國民現代化(僵硬版的美國化),這和戰後的大學教育政策互為因果,沒有教育影響社會還是社會影響教育的問題,是時代的一體兩面。到了九零年代黨外菁英進入體制內執政以後仍然是依循著這套現代化教育理念在廣設大學,但人才過剩的問題早已浮現出來,到了我讀大學的那個時代高教崩壞論的傳言也就甚囂塵上了,也無怪乎大學無用論不論藍綠都成為現代老一輩人們的共識。台灣的高等教育走到今天這樣確實不是任何一位教育官僚的錯,從現代大學體制誕生後就注定總有一天大學很容易變成無用之人的培養槽,而那些被時代拋棄的人也只能努力為自己生命尋找一點意義或出路,如果不考察這層脈絡,只是一味指責當代台灣人對高教的品味很功利、很庸俗,那不免是把自己的眼睛遮起來無視大學現代化在世界史上的困境,甚至把國人對此一困境的反省視為民德低俗的現象,那麼這樣跟那些整天拿著頂大學歷到處對自己一無所知的事情指指點的「高智商菁英」有什麼分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95會員
109內容數
本沙龍用於發表豐原社會科學高等專門學校課程之講稿、評論與論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豐原社會科學高等 的其他內容
關於世界史寫作的一點反思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閉塞時代之下,人如何自處?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論國家意識形態的原理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關於人類衝突的思考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誰是流行樂壇省字一哥一姐?(下)極短歌16首(31~40字) 上集分享12首1~30字的歌曲,本集繼續介紹16首31~40字的短歌。   13.蔡琴〈戀〉 蔡琴1986年冠軍大碟《傷心小站》內頁標題~「人間情意千百種 我在人間 我戀於情」,已為情歌專輯定調,並由A1開場的〈戀〉撩開序幕~「你是三月的小槳,溫柔的划過我的心頭
Thumbnail
avatar
Njack Wang
2024-05-26
不是只有電影OST,靜聽歐陸現代古典樂的萬華鏡—淺談揚提爾森一部好的電影除了演技優秀的演員、令人玩味再三的劇本、富含深意到位的鏡頭、同時也需要適宜的配樂,才能突顯影片的美好,揚提爾森(Yann Tiersen)便是這樣的一位現代樂音樂家。
Thumbnail
avatar
艾蜜莉EmilyTu
2024-01-05
[樹洞影子 x 香港音樂]- 談好 一個事情 可以兌現時 你又已安睡[樹洞影子 x 香港音樂] 第2首!!! -青春常駐 {曲}青春常駐 張敬軒 l {作詞} 黃偉文 「為何 在遊蕩裡 在遊玩裡 突然便老去談好 一個事情 可以兌現時 你又已安睡」 又有一個事情 可以與你 兌現當時的承諾了 但你 已不在我身邊 你仍能看到嗎? ===
Thumbnail
avatar
TreeHoleShadow
2023-12-16
火辣進攻西洋樂壇!(G)I-DLE 最新 EP 主打展現女性的強勢自立! Hi there,在今年7月推出新英文單曲〈I Do〉(2023) 的韓國女團 (G)I-DLE,終於在10月也發行了最新的英文 EP《HEAT》(2023),並且將其中收錄的〈I Want That〉(2023),作為最新主打單曲。和前一首先行〈I Do〉很不一樣的是,這次的〈I Want
Thumbnail
avatar
睿忒
2023-10-30
【Day 716】〈SENSEI〉楊安妮為樂壇帶來新鮮日本風 初時不明白為何她不進女團,原來她本身已有一舞蹈團隊,而且他們愛好的是強烈的日本風。進了女團就難以自身喜愛的風格及形式創作及跳舞。當時我還未知KC的存在,相信他們應該很合拍,而且大家都鍾愛同樣的曲風。 因為WINWIN在比賽中的打扮不算太出眾,反而看她IG不時有些硬照十分驚艷,令人留下印象。她口
Thumbnail
avatar
都靈
2023-07-23
成為真實的自己,擁抱自由與愛【現代教育的崎嶇路 理想篇下】上文談了如果要讓教育做到以學習者為中心,我們就必須先成為真實的自己。本文將從這個起點,接續討論何種狀態是展現「真實自我」,而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有會表現出被社會塑造的「虛擬自我」。接下來我們會從成為真實的自己,談到在自由民主的環境中,我們需要承擔的責任,這種責任不同於教條化的義務,它與人自身的權益
Thumbnail
avatar
學習者向前走
2021-05-24
在進步的口號背後,失落的個人與社會【現代教育的崎嶇路 經濟篇下】人文主義左派開啟的文化反思,從社會體制也延展到教育場域中。他們所批判的那種只追求現實利益,避談思想文化,透過工業體制強大的技術能力與意識形態宰制一切的企圖。也直接造成了我們一直在討論的教育問題: 教育變成像工廠一樣標準化的生產機器,而學生成為這部機器下的產品。產品是沒有個性的,只有被標配好的效能,然
Thumbnail
avatar
學習者向前走
2021-04-18
現代教育與文化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時,如何把我們變成了工具人?【現代教育的崎嶇路 經濟篇中】上文用19世紀英國的狀況,談了義務教育對於翻轉封建階級與經濟發展的好處,在文末也提到「國民教育制度」如何成為現代社會的「就業分配機」。本文將從多個角度討論工業化以來的教育及社會體系,除了對於經濟發展的正面意義,同時它帶來了什麼龐大的後果? 一、二次工業革命對世界的徹底改造 隨著英國國民教育的立法,幾
Thumbnail
avatar
學習者向前走
2021-01-25
義務教育如何戰勝封建權貴並創造史上最大的「就業分配機」【現代教育的崎嶇路 經濟篇上】最初義務教育是為了提高生產力與維護社會穩定運作而設計的制度,它的出發點並不是學習者的實際需求,而是如何更有效率的篩選/分配人力資源,培養出具有良好「生產力」的人才。從這個動機看,不難理解為什麼在不少學生的求學過程中,不僅自身的學習需求不被重視,還得時時刻刻奮力追趕社會標準化的步伐。
Thumbnail
avatar
學習者向前走
2021-01-21
你知道嗎?我們的教育制度最早是來自宗教與獨裁者!【現代教育的崎嶇路 政治篇】談到學習的理由,教育的理想,有洋洋灑灑五花八門的各種想法,從複雜甚至衝突的視角看待這件事,然而在這紛雜的許多主張之間,有一個問題是無論哪一種論述都無法迴避的核心,也就是「學習者與社會的關係應該是什麼樣子?」這個問題是其他所有相關問題的根源,而對於這個議題的看法,實際上也反映著當代社會的狀態。  本系
Thumbnail
avatar
學習者向前走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