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 的終極原子習慣養成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raw-image

作業現場的 5S 說簡單不簡單,說困難也不困難,簡單在於清潔打掃人人都會,困難在於如何養成習慣,內化成為公司文化。借鏡《原子習慣》這本書的習慣迴路,讓原本任務導向的5S,藉由行為模式習慣迴路的機制,為企業加速創建適合 5S 的作業環境,打造全員 5S 的精實習慣文化。

什麼是 5S ?

5S 源自於五個日文字 SEIRI (整理)、SEITON (整頓)、SEISO (清掃)、SEIKETSU (清潔)、SHITSUKE (教養),用於作業現場的整齊有序、不忙亂的紀律要求,就像出門照個鏡子整理儀容,回家襪子不亂丟,要求小孩子玩具玩完要收好一樣。

你以為很簡單嗎? 那你就太低估人的惰性與現場作業的忙亂了,一忙起來哪還顧的了門面?! 然而這樣既簡單又難以養成的紀律要求,卻是形塑豐田式生產體系(又名精實或精益生產)重要的基石。

5S 知易行難,開始很簡單卻也最難維持,倘若能搞定人性本懶的弱點,其他都不是難事。

首先來看看5S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1.SEIRI 整理

區分要和不要,要的留下,不要的捨去,去蕪存菁,降低作業時的雜訊與干擾,減少消耗大腦思考的精力。

2.SEITON 整頓

將要的東西做到「三定」,即將物品分門別類進行標示(定品),選擇於適當地點固定位置放置(定位),依需要的數量進行存放與保存並定期或定量的補給(定量)。

3.SEISO 清掃

針對工作的環境進行打掃,清除雜亂、垃圾、污垢、異物等,維持環境的整潔 。

4.SEIKETSU 清潔

定期地做好「整理」、「整頓」、「清掃」三 S,確保能毫不費力地在任何時候,在固定的位置取得所需要數量的物品。

5.SHITSUKE教養

讓清潔有序內化成為行為的準則、習慣、文化,建立有紀律之 5S 風氣,毋需多加監控或要求,成為自然而然的風氣、習慣、行為。

為什麼需要 5S ?

作業現場導入5S 的目的是希望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並降低作業現場的環安疑慮,提供品質優良的產品,以產出符合客戶期待的產品。

還記得在半導體業時不時會有客戶到場稽核,有一次一個日本客戶進到了無塵衣的換裝區,隨手摸了一下置物櫃上方是否有灰塵,當下就說不用進無塵室了,隨即記下缺失改善項目。

在日式管理,如果連最簡單的事都做不好,也就無法期待有多高超的技藝與高品質的產出,其實這體現了日本的藝匠職人精神,簡單的事情重複做,而且做到極致,就是不簡單。出自達文西的名言「簡約是複雜的極致」( 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 ) 被蘋果傳奇執行長賈伯斯奉為圭臬。

而整齊、清潔、有序的作業現場能減少作業的分歧雜亂,提升工作的效率,舉個製造現場曾經經歷的場景重現,一早開班,作業員開始東奔西跑,看起來好像非常精實,一問之下是在找 SOP、找治工具、找材料、找工程師、找領班、找…,所有東西都找到的時候也差不多要休息了,大部分的時間都浪費在毫無創造價值的事情上。

所以 5S 的目的在於消除浪費,側重於價值的創造,藉由 5S 的要求來塑造一個清爽的工作環境,工作於其中能保持剛剛好的優雅,達到心流的境界,讓工作所需的任何事物,皆在對的時間、出現在對的地點,為對的人所使用,Just in time,打造一切得剛剛好。

5S 有什麼難的?

是阿! 拿起掃把開始打掃有什麼難的呢? 只是要不要做而已吧? 真是如此嗎?

或許導入很簡單,但要維持成為習慣卻很難,因為每個人都有其個別的習性,彼此認知的差異造就不同的標準,在初期的「整理」、「整頓」、「清掃」,或許可以因為只是平常沒有做,可以馬上有意識地開始進行,但隨著時間推移,沒有週期性的維持,後續的「清潔」、「教養」便無法延續。再者是否全員都有 5S 的意識,還是只是應付上級的交辦,又或老闆與經理人無此認知,在施行導入時皆影響 5S 的成敗。

如何導入 5S ?

既然 5S 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情,而養成 5S 的習慣更是其中的關鍵。

在《原子習慣》這本書中,作者 James Clear 提到習慣的形成必須經過「習慣迴路」的四個階段,分別是「提示」、「渴望」、「回應」、「獎賞」,缺一不可,若能加速這個「習慣迴路」四個階段的進行,將有助於加速 5S 的導入。

先來看看什麼是「習慣迴路」;

1.提示

任何感官的刺激所引起的注意如手機的鈴聲,燈光的號誌或標語,皆是提示促使引發後續回應的行動。

2.渴望

經由提示所引起內心的思考或情緒的起伏,而觸發回應的思維或想法。如紅燈停綠燈行,內心的渴望是避免被車撞。 在此是指針對提示所觸發之內在的反應。

3.回應

因應內心的渴望所做出外顯的行為。如看到紅燈馬上停止腳步,綠燈亮開始起步。

4.獎賞

在回應動作之後,滿足了內心渴望的期待,可以是如願得到的獎賞或避免了的懲罰。

再舉一個「習慣迴路」的例子,當收到訊息優惠通知的鈴聲時(提示),內心興起想要趕快知道優惠好康的好奇(渴望),馬上拿起手機點開訊息的內容(回應),看到優惠好康的內容滿足了內心的期待(獎賞)。因此此後當聽到手機鈴聲這個提示時,就會馬上連結到拿起手機這個回應,這樣的「聽到」到「做到」經過了連續 21 次的刺激訓練後,便形成了習慣動作,不需多加思索而切換到行為的自動化,所以下次「聽到手機鈴聲」,就會與「拿起手機」配對成功,而成為了習慣動作。

書中更提到如何加速「習慣迴路」進行的方法;

  1. 讓「提示」顯而易見:時時皆能看到,聽到,想到,聯想到。
  2. 讓習慣有吸引力:擴大內心渴望的程度,加大想像誘惑的力度。
  3. 讓行動輕而易舉:降低「回應」的阻力,加速行動的動力。
  4. 讓「獎賞」令人滿足:滿足內心預期的期待,期望下次行動的到來。

這讓我聯想到運用此法則的箇中翹楚,某電商零售業 「x皮」,經常會有週間性的免運券優惠,「提示」的動作吸引眼球的關注,而消費者有購物需求時亦經常關注賣場商品的資訊,並將之列於購物車中等待優惠的到來,而此滿足了內心的「渴望」,當收到優惠通知時,馬上下單的過程不超過三個步驟,讓「回應」的行動輕而易舉毫無阻力,也滿足了內心得到優惠的「獎賞」,而這樣的行動迴路成功讓消費者養成在電商購物的習慣。

如何利用原子習慣導入 5S ?

回到 5S 的習慣養成,如何應用四法則導入呢?

  1. 提示要顯而易見
    運用習慣堆疊,在既有習慣的行為後加入欲增加的動作。將 5S 的行為安插在現有既定的工作之後,塑造做完某事後就是做 5S 的提示。

    具體化行動的意念,將時間與地點的執行意向明確定義,可利用 SMART 法則做提示的規劃。固定時間與地點來進行 5S,創造固定的頻度與規律。

    打造明顯的視覺提示環境,隨處皆能接收到提示、暗示、明示。(這與行銷的置入異曲同工) 在作業現場擺放顯而易見之打掃清潔用具,塑造「看到」就「想到」的提示。( 在日本 7-11 的用餐區桌上會擺一個抹布,提供客人用完餐食自己清潔桌面,一來起到精簡人力與自働清潔的功效)

    打造視覺標語宣導 5S 作業,或利用鐘聲提示 5S 的工作開始。

    單純化工作環境的功能,降低雜訊的干擾。在作業現場就是作業,而沒有其他的閒雜工作,在休息室就是休息、滑手機、打屁、喝水、聊天…。護國神山台積電就是如此,上班不能使用自己的手機,工作的時候就是專注。而此單純化空間功能有助於環境所形塑的氛圍提示,在那裡就該做什麼事,亦易於現場走動管理的可視化。
TPS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中的「自働化」是強調利用人類智慧與行為的自動化,與數位工具來實現的自動化不同,藉由環境空間與相關工具方法的搭配應用,來達到流程的「自處理」,「看板系統」亦是其應用之一。

2.渴望要有吸引力
利用「誘惑綑綁」,將「想要」的獎賞與「需要」的回應行為進行配對,讓「想要做」的事安插在「需要做」的事之後。如做完 5S 就休息、下班、打怪 ...,形塑做完 5S 後的好康連結。( 這用最多的是管制屁孩滑手機的父母,可用以控制孩子的行為,吸引力之大,難以形容,但有年齡限制,孩子大了,這招就不管用了。)

形塑日本職人的形象文化,職人專業、整潔、有紀律,誘使正向追隨的拉力。

創造一個動機儀式,將重點放在好處而非負擔,由負面之心態轉念為正向的意念。如聽到輕鬆的音樂,就代表 5S 的時間到了,隨之完成後就是休息。

轉換「又要做 5S」的心態,變成「和職人一般的專業 5S」或「締造工作安全、安心、保障的 5S」。

3.回應要輕而易舉
降低行動的阻力,增加行動的動力先開始再完善,先起步再進步,增加 5S 的頻度而非一開始就要求極致的品質。

提前準備好易於施行的環境打造隨手就能取得清潔用具的作業現場,而非還要跑到老遠的掃地用具間操傢伙,尤其後疫情時代腦霧的多,可能下一刻忘記掃把在哪? 或拿掃把要幹嘛?

運用兩分鐘法則,易於行動的起步如果目標「分門別類」太難,那就先區分「要」與「不要」;如果「垃圾分類」太難,那就先「垃圾集中」。

應用工具讓習慣自動化,批次工作處理。清潔機器人、自動倉儲等管理工具的應用。

4.獎賞要令人滿足
運用強化法,在完成習慣後給予立即性的獎賞;強化獎賞帶來行為的重複,懲罰則是帶來行為的避免。

定期的 5S 評比競賽與表彰獎勵,及時給予立即的獎勵回饋。(戴勝益時代的王品集團即是採用立即性的當月紅利分紅來激勵員工,有別於業界年度分紅,讓獎勵即時且有感。)

建立習慣追蹤機制,運用視覺的習慣追蹤工具,讓習慣不中斷。確保現場開線前與結束時的垃圾桶清空,上班就是空桶,下班前就是要清空。

建立 5S 追蹤表格於公布欄,於每次的 5S 活動後進行紀錄,讓習慣綿延。執行後的檢核需即時,持續 PDCA 的循環。

持續不中斷,回顧檢視回到正軌。藉由習慣的追蹤來調整與優化 5S 活動。

最後來個一張圖回顧

raw-image

延伸練習

下載好用的習慣養成範本工具


邱翊豪 (EHow) | 生產力顧問、培訓講師 (服務於全台最大的經營管理顧問機構)
你的一起共好夥伴 Empower you to Success

為忙碌的 企業主 或 經理人 分擔管理的煩雜忙亂
提供週期性的教練式輔導
迭代數位精實導入
創建高效的團隊生產力

顧問諮詢、企業培訓、專題演講、文章授權等合作邀約,請歡迎來訊聯繫。
電子報 | 加好友 | 約諮詢
H who receives an idea from me, receives instruction himself without lessening mine; as he who lites his taper at mine, receives light without darkening me.
- Thomas Jefferson -

任何從我身上得到靈感而成長的人,就像藉由我已經點燃的蠟燭去點燃他人的,我並不會因此而降低亮度,反而更多了盞光一起照亮了黑暗處。
- 美國思想家 傑佛遜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how Empower的沙龍
3會員
8內容數
企業輔導實戰案例之管理工具實務分享,為企業升級與精進而生
Ehow Empower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27
物管的日常收料,到底要全檢、不檢、還是抽檢? 全檢曠日廢時,不檢又存在潛在異常所造成重工的成本與風險,而抽檢又該抽多少呢? 抽 5 個、10 個、還是 100 個? (丟銅板擲筊決定?) 有沒有快速實用、不用會統計就可以實施的抽樣檢驗工具阿? 還真的有! 你可以使用 105E 表~ 啥是 105E表
Thumbnail
2023/07/27
物管的日常收料,到底要全檢、不檢、還是抽檢? 全檢曠日廢時,不檢又存在潛在異常所造成重工的成本與風險,而抽檢又該抽多少呢? 抽 5 個、10 個、還是 100 個? (丟銅板擲筊決定?) 有沒有快速實用、不用會統計就可以實施的抽樣檢驗工具阿? 還真的有! 你可以使用 105E 表~ 啥是 105E表
Thumbnail
2023/07/27
端午節不吃粽子配龍舟比賽要幹嘛? 難不成要自己下海划龍舟? 還是來紙上談兵聊聊在工廠如何划龍舟? 蛤~ 工廠? 划龍舟? 這到底是怎麼牽扯在一起的? 這不是跟現在新聞連環爆的#meToo一樣扯嗎? 且讓我娓娓道來這次的主軸「節拍時間」。
Thumbnail
2023/07/27
端午節不吃粽子配龍舟比賽要幹嘛? 難不成要自己下海划龍舟? 還是來紙上談兵聊聊在工廠如何划龍舟? 蛤~ 工廠? 划龍舟? 這到底是怎麼牽扯在一起的? 這不是跟現在新聞連環爆的#meToo一樣扯嗎? 且讓我娓娓道來這次的主軸「節拍時間」。
Thumbnail
2023/02/21
什麼是 SMART 原則 ? SMART 原則是五個英文單字的縮寫,分別是 Specific(明確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chievable(可達成的)、Relevant(相關的)和 Time-bound(有時限的)。
Thumbnail
2023/02/21
什麼是 SMART 原則 ? SMART 原則是五個英文單字的縮寫,分別是 Specific(明確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chievable(可達成的)、Relevant(相關的)和 Time-bound(有時限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作者是日本人山下誠司,李愛綺翻譯,你可以忽略不重要的99%,但是對於光圈的1%,就要無線堅持,不花錢,不用高學歷,不用天賦,36個簡單到不可能會失敗的方法。 我們需要的只是將這些習慣持之以恆而已,能力的影響小,努力的影響大,持續的影響很大,習慣的影響最大,只要養成這36個誰都能辦到的習慣
Thumbnail
作者是日本人山下誠司,李愛綺翻譯,你可以忽略不重要的99%,但是對於光圈的1%,就要無線堅持,不花錢,不用高學歷,不用天賦,36個簡單到不可能會失敗的方法。 我們需要的只是將這些習慣持之以恆而已,能力的影響小,努力的影響大,持續的影響很大,習慣的影響最大,只要養成這36個誰都能辦到的習慣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習慣有分成『好習慣』『壞習慣』,那你知道這些習慣是如何養成的嗎?......如果我們弄懂它的原理,勢必就可以運用它來成就我們。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習慣有分成『好習慣』『壞習慣』,那你知道這些習慣是如何養成的嗎?......如果我們弄懂它的原理,勢必就可以運用它來成就我們。
Thumbnail
原子習慣最重要的兩個概念是1.習慣從哪裡來? 2如何培養習慣? 1習慣哪裡來? 2如何培養習慣? 【習慣堆疊】把已做和想做的新習慣堆疊在一起 小倉鼠自創口訣: 起、程(承)、轉、合, 幫助記憶及實踐! 1(起),【起手儀式感】暖身的心理準備 2(程),(程)度【簡易上手】 -----
Thumbnail
原子習慣最重要的兩個概念是1.習慣從哪裡來? 2如何培養習慣? 1習慣哪裡來? 2如何培養習慣? 【習慣堆疊】把已做和想做的新習慣堆疊在一起 小倉鼠自創口訣: 起、程(承)、轉、合, 幫助記憶及實踐! 1(起),【起手儀式感】暖身的心理準備 2(程),(程)度【簡易上手】 -----
Thumbnail
時間過得太快,2022年第一季就這樣要結束了,回顧過去的三個月自己忙了些什麼,但似乎並沒有什麼是值得一提的,畢竟每天都在時間的浪裡載浮載沉,於是又重新了翻開原子習慣這本書,想在新的一季重新振作,拿回時間的自主權。
Thumbnail
時間過得太快,2022年第一季就這樣要結束了,回顧過去的三個月自己忙了些什麼,但似乎並沒有什麼是值得一提的,畢竟每天都在時間的浪裡載浮載沉,於是又重新了翻開原子習慣這本書,想在新的一季重新振作,拿回時間的自主權。
Thumbnail
Pic from https://a0985831021.pixnet.net/blog/post/324624238-%E9%96%B1%E8%AE%80%E5%BF%83%E5%BE%97%2A%E5%8E%9F%E5%AD%90%E7%BF%92%E6%85%A3%E3%80%8A%E6%83
Thumbnail
Pic from https://a0985831021.pixnet.net/blog/post/324624238-%E9%96%B1%E8%AE%80%E5%BF%83%E5%BE%97%2A%E5%8E%9F%E5%AD%90%E7%BF%92%E6%85%A3%E3%80%8A%E6%83
Thumbnail
第11章 讓行動輕而易舉! 嘗試找到改變的最佳計畫,往往會讓人綁手綁腳。我們太執著於想出最棒的做法,到頭來根本沒有著手去做。如同伏爾泰寫過的:「至善者,善之敵。」 這種狀況稱為「啟動與行動之間的差異」。 想要精通一項習慣,關鍵是由重複開始,而非完美。這就是行為改變第三法則的第一個重點:開始重複實行就
Thumbnail
第11章 讓行動輕而易舉! 嘗試找到改變的最佳計畫,往往會讓人綁手綁腳。我們太執著於想出最棒的做法,到頭來根本沒有著手去做。如同伏爾泰寫過的:「至善者,善之敵。」 這種狀況稱為「啟動與行動之間的差異」。 想要精通一項習慣,關鍵是由重複開始,而非完美。這就是行為改變第三法則的第一個重點:開始重複實行就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談到了原子習慣的原理,既然我們知道原子習慣的基礎作法是建立自我認同,但到底要怎麼做呢?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談到了原子習慣的原理,既然我們知道原子習慣的基礎作法是建立自我認同,但到底要怎麼做呢?
Thumbnail
第三章  四個簡單的步驟,讓你建立更好的習慣 所謂習慣,就是重複次數多到足以自動化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始於試誤try and error。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一個新的狀況,大腦就必須做個決定:我該如何回應?不斷探索中,有時候你碰巧遇上解決之道---感覺焦慮,然後你發現出們跑步可以讓心情平靜;一天的工作心力
Thumbnail
第三章  四個簡單的步驟,讓你建立更好的習慣 所謂習慣,就是重複次數多到足以自動化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始於試誤try and error。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一個新的狀況,大腦就必須做個決定:我該如何回應?不斷探索中,有時候你碰巧遇上解決之道---感覺焦慮,然後你發現出們跑步可以讓心情平靜;一天的工作心力
Thumbnail
行為的兩個關鍵因素:身分認同及環境。 在《原子習慣》一書中,先提到了人類行為的背後,其實身分認同和環境佔了決定性因素。他以同心圓的概念形容其核心是「身分認同」,透過中層的「過程」,而達到外層的「結果」。因此由不同的身分認同出發,才是達成不同行為的關鍵。
Thumbnail
行為的兩個關鍵因素:身分認同及環境。 在《原子習慣》一書中,先提到了人類行為的背後,其實身分認同和環境佔了決定性因素。他以同心圓的概念形容其核心是「身分認同」,透過中層的「過程」,而達到外層的「結果」。因此由不同的身分認同出發,才是達成不同行為的關鍵。
Thumbnail
成功人士並不是遇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而是擁有一個持久的固定行為,也就是「好習慣」,而這個好習慣一直持續執行下去,就能培養出自己的價值、甚至等到好的機會、機遇。 幾乎每個人都有試著想要好好地培養某個習慣,也經歷許多習慣養成失敗的經驗,例如閱讀、學英文、運動等等,這本書提供了培養好習慣的四個原則,
Thumbnail
成功人士並不是遇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而是擁有一個持久的固定行為,也就是「好習慣」,而這個好習慣一直持續執行下去,就能培養出自己的價值、甚至等到好的機會、機遇。 幾乎每個人都有試著想要好好地培養某個習慣,也經歷許多習慣養成失敗的經驗,例如閱讀、學英文、運動等等,這本書提供了培養好習慣的四個原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