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看管理: 若你是李蓮英,該聽光緒還是慈禧的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看電視在播光緒與慈禧的故事,讓我想到我一直以來的職場哲學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似乎有時會不適用。在光緒即位之後,慈禧起初是輔政的角色,但後期根本變成了是慈禧在掌政。當時第一太監李蓮英雖然是慈禧的人,但劇中也提到,其實他也非常關心戊戌變法失敗後被軟禁在瀛台的光緒皇帝。此時,若慈禧要李蓮英死,但光緒要李蓮英活,那麼這麼李公公到底要如何應對呢?
我在以前公司擔任專業經理人角色時,也曾面臨兩位大老闆的不同指令,讓我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的狀況。當時,有一個不算小的專案已經進行了數個月,但此時我的兩位直屬老闆,董事長與執行長,對於要不繼續執行這個專案有很不同的意見。
董事長認為已經投入了這麼多資源,如果斷然放棄,豈不是前功盡棄,而且這個客戶也是頗有知名度的上市公司,且專案難度頗高,對於我們執行大型專案的技術能力會有很大的提升。
執行長卻認為,客戶在需求訪談之後,提出的功能項目早已超過我們當時的報價,且客戶不願增加預算,真要執行下去,必定產生很大的虧損,加上合約尚未用印,此時放棄可謂停損。
所以兩位老闆都找我,問我: 你覺得要不要做呢?  有趣的地方來了,如果是你,你想該如何回答呢?
我跟兩位老闆說 : 「執行與不執行各有優缺,我想我不用贅述,以您及[董事長/執行長] 的智慧必能做出明智的決定。」
影響中國歷史兩百年的女人 慈禧太后(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94內容數
1996年踏入職場,從業務開始做起,後來開啟我的企劃人生,最後多扮演經營管理。產業都在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相關。職務歷經業務員、業務經理、事業部協理、總監、特助、副總經理等不同角色,最不喜歡的就是踏著別人往上爬。職場是做事的,但大部分時間卻要做人。服務客戶是正常的,但大部分時間卻要和客戶鬥智。想了解更多就來看我的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流星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現在服務的公司董事長對員工的健康和「身材」非常關心,只要肚子大的(是胖不是懷孕)或是體重過重、體力不好的,都被要求要參加公司的運動活動。因為董事長的理念是: 自己的身體都管不好,怎麼可能管好業務? 的確,幾乎大多數在自己擅長領域有所成就的人,都非常【自律】。 我出社會就開始從事業務工作,我覺得業務
職場上最常遇到同事會跟你說:「這不是我的工作,這應該是OOO要負責。」或是會說:「這是OOO的責任,應該是他要負責。」我年輕時也曾經有同樣的心理感受,但20多年職場下來卻讓我有另一種不同的感想。 之前在電子支付產業服務時,因為要申請特許金融執照的關係,曾組成一個撰寫營業計劃書的團隊,並請了一個跨國知
以一個實際的例子就能回答這個問題。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上櫃的交友網站「愛情公寓」(公司名為尚凡資訊) 在2013年6月4日股票上櫃。而股價從上櫃第一個月最高198元兩年後創下上櫃以來最低價28.2元,兩年來股價只剩下不到1/7。 為何許多企業主或創業者總想IPO(股票初次公開發行)進入資本市場,理
我在資訊軟體產業20幾年,一般來說資訊軟體公司大概提供兩種服務,一種是客製專案,另一種是套裝軟體與平台。先簡單說這兩種服務的差異,客製專案就是根據使用者的需求,規劃並開發符合其需求規格的系統。而套裝軟體就是所有的規格功能都由軟體公司定義,以賣斷或租用的方式直接提供給使用者,使用者也無法根據需求調整功
上班幾年之後,工作項目中開始有看履歷表徵才這一項。有個笑話說: 30歲前看學歷、30-40歲看經歷、40歲以後看病歷。現在看來一點也不假。 許多剛升上中階主管的人,看履歷表的經驗不多時,往往被履歷表中一些虛幻的內容吸引。當然包括美美的照片或是嚇人的學歷。也有許多人不喜歡用經歷豐富的人,因為他害怕找來
有個朋友最近與我討論他在公司遇到的狀況,與我自己曾經遇過的很類似。 他說他部門有位小主管A君,每次出勤總是差那幾分鐘。因此他跟我朋友說是否可讓他不用打卡。但他公司規定處級以上主管才可不打卡,因此他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我自己也在幾年前遇過一位F君,他說想請兩個月長假再回來上班。照規定應該辦理留職停薪,
我現在服務的公司董事長對員工的健康和「身材」非常關心,只要肚子大的(是胖不是懷孕)或是體重過重、體力不好的,都被要求要參加公司的運動活動。因為董事長的理念是: 自己的身體都管不好,怎麼可能管好業務? 的確,幾乎大多數在自己擅長領域有所成就的人,都非常【自律】。 我出社會就開始從事業務工作,我覺得業務
職場上最常遇到同事會跟你說:「這不是我的工作,這應該是OOO要負責。」或是會說:「這是OOO的責任,應該是他要負責。」我年輕時也曾經有同樣的心理感受,但20多年職場下來卻讓我有另一種不同的感想。 之前在電子支付產業服務時,因為要申請特許金融執照的關係,曾組成一個撰寫營業計劃書的團隊,並請了一個跨國知
以一個實際的例子就能回答這個問題。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上櫃的交友網站「愛情公寓」(公司名為尚凡資訊) 在2013年6月4日股票上櫃。而股價從上櫃第一個月最高198元兩年後創下上櫃以來最低價28.2元,兩年來股價只剩下不到1/7。 為何許多企業主或創業者總想IPO(股票初次公開發行)進入資本市場,理
我在資訊軟體產業20幾年,一般來說資訊軟體公司大概提供兩種服務,一種是客製專案,另一種是套裝軟體與平台。先簡單說這兩種服務的差異,客製專案就是根據使用者的需求,規劃並開發符合其需求規格的系統。而套裝軟體就是所有的規格功能都由軟體公司定義,以賣斷或租用的方式直接提供給使用者,使用者也無法根據需求調整功
上班幾年之後,工作項目中開始有看履歷表徵才這一項。有個笑話說: 30歲前看學歷、30-40歲看經歷、40歲以後看病歷。現在看來一點也不假。 許多剛升上中階主管的人,看履歷表的經驗不多時,往往被履歷表中一些虛幻的內容吸引。當然包括美美的照片或是嚇人的學歷。也有許多人不喜歡用經歷豐富的人,因為他害怕找來
有個朋友最近與我討論他在公司遇到的狀況,與我自己曾經遇過的很類似。 他說他部門有位小主管A君,每次出勤總是差那幾分鐘。因此他跟我朋友說是否可讓他不用打卡。但他公司規定處級以上主管才可不打卡,因此他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我自己也在幾年前遇過一位F君,他說想請兩個月長假再回來上班。照規定應該辦理留職停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如果要收藏寒武紀的化石,就不能不提到奇蝦、撫仙湖蟲,也是澄江動物群很代表的物種,奇蝦完整的很高價😂筆者還沒收集到,今天就先來紀錄一下撫仙湖蟲吧,之前有收藏一塊還不錯的標本~有興趣者可以參考參考!
Thumbnail
身而為人,「深於世故」不好,「不通世故」也不佳!到底做人應該如何掌握世故的分寸呢? 《每天懂一點人生哲理》的作者章岩認為,凡事過與不及都不好,我們可以效仿古人「圓融而不圓滑,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作法。
大家好,我是股市基友,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川普即將重返白宮的消息,如何可能影響美股的未來走勢。 我習慣用歷史數據和專業分析來拆解市場的迷霧,幫助投資人做出更明智的判斷。 這次,我們將透過川普第一任期的市場表現,來探討第二任期可能帶來的投資機會與風險。 川普時代的美股奇蹟?還是政策泡沫的積累?
這陣子重新複習了一下大秦帝國,在看崛起倒數第二級時贏駟與稷的幾段對話揮之不去,那就是[王權、江山、仁義,誰又能分的清呢?]&[忠臣可貴,可小人有時比忠臣還忠],然而工作與現實,不正是如此,這種人性的實際體現,令人更加入骨,然而人性就是這麼回事,皆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勢利之徒不曾絕跡;故,職場,試人之
Thumbnail
當你的部屬各司其職完成工作,當每個部屬都能確實掌握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他們會自動自發養成默契,讓你的團隊運作順利。
Thumbnail
后妃傳在史書中,向來都是被「略過不讀」的段落。 唐史這次要來細細的讀,原因他們自己寫得很清楚。李淵沒有正宮皇后,引發了李世民跟李建成的太子之爭。又有武后,韋后,以至於楊貴妃,無不牽動大唐氣運。 由此可知,母儀天下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這種台詞在前朝史書是看不見的。臭都是臭別人家。
Thumbnail
近日,鄭文燦涉貪遭調查,即有人用前朝蔡英文的“大阿哥”中箭落馬諷喻,或四王爺胤禛奪得寶座,成為雍正帝後,整肅掉最大威脅八王爺。可否換一種另類歷史的思維,即顛覆已發生的歷史,慈禧太后當年退休頤和園若如今日的卸任元首,無“回朝”之可能,那麼光緒帝的“戊戌變法”是否能一掃前朝的稗政?
Thumbnail
「慈禧太后」這位歷史上知名的女性,改變了整個中國,但她真的是你想像的那樣嗎?
聽說慈禧太后講過一句話,誰讓她一時不痛快,她要讓對方一生一世不痛快! 擁有一整個帝國的財富和權力的人,為什麼會這麼愚蠢呢? 當她在報復對方時,曾經的不痛快,是不是又浮上心頭了。是不是又再不痛快一次?那到底是誰在懲罰誰呢?我們走在人生的路上,卑鄙的小人就像老鼠、蟑螂一樣,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能趕
Thumbnail
但台灣的影像一直還沒有往更深層私域流量邁進,大多人都還是往內容以及傳統的社群操作為主,這一點其實深感可惜,因為當大多故事都在提倡『跨 IP 的同時』或許更深度的私域流量的可操作範圍其實應該會更密切以及需求度更高。
Thumbnail
如果要收藏寒武紀的化石,就不能不提到奇蝦、撫仙湖蟲,也是澄江動物群很代表的物種,奇蝦完整的很高價😂筆者還沒收集到,今天就先來紀錄一下撫仙湖蟲吧,之前有收藏一塊還不錯的標本~有興趣者可以參考參考!
Thumbnail
身而為人,「深於世故」不好,「不通世故」也不佳!到底做人應該如何掌握世故的分寸呢? 《每天懂一點人生哲理》的作者章岩認為,凡事過與不及都不好,我們可以效仿古人「圓融而不圓滑,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作法。
大家好,我是股市基友,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川普即將重返白宮的消息,如何可能影響美股的未來走勢。 我習慣用歷史數據和專業分析來拆解市場的迷霧,幫助投資人做出更明智的判斷。 這次,我們將透過川普第一任期的市場表現,來探討第二任期可能帶來的投資機會與風險。 川普時代的美股奇蹟?還是政策泡沫的積累?
這陣子重新複習了一下大秦帝國,在看崛起倒數第二級時贏駟與稷的幾段對話揮之不去,那就是[王權、江山、仁義,誰又能分的清呢?]&[忠臣可貴,可小人有時比忠臣還忠],然而工作與現實,不正是如此,這種人性的實際體現,令人更加入骨,然而人性就是這麼回事,皆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勢利之徒不曾絕跡;故,職場,試人之
Thumbnail
當你的部屬各司其職完成工作,當每個部屬都能確實掌握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他們會自動自發養成默契,讓你的團隊運作順利。
Thumbnail
后妃傳在史書中,向來都是被「略過不讀」的段落。 唐史這次要來細細的讀,原因他們自己寫得很清楚。李淵沒有正宮皇后,引發了李世民跟李建成的太子之爭。又有武后,韋后,以至於楊貴妃,無不牽動大唐氣運。 由此可知,母儀天下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這種台詞在前朝史書是看不見的。臭都是臭別人家。
Thumbnail
近日,鄭文燦涉貪遭調查,即有人用前朝蔡英文的“大阿哥”中箭落馬諷喻,或四王爺胤禛奪得寶座,成為雍正帝後,整肅掉最大威脅八王爺。可否換一種另類歷史的思維,即顛覆已發生的歷史,慈禧太后當年退休頤和園若如今日的卸任元首,無“回朝”之可能,那麼光緒帝的“戊戌變法”是否能一掃前朝的稗政?
Thumbnail
「慈禧太后」這位歷史上知名的女性,改變了整個中國,但她真的是你想像的那樣嗎?
聽說慈禧太后講過一句話,誰讓她一時不痛快,她要讓對方一生一世不痛快! 擁有一整個帝國的財富和權力的人,為什麼會這麼愚蠢呢? 當她在報復對方時,曾經的不痛快,是不是又浮上心頭了。是不是又再不痛快一次?那到底是誰在懲罰誰呢?我們走在人生的路上,卑鄙的小人就像老鼠、蟑螂一樣,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能趕
Thumbnail
但台灣的影像一直還沒有往更深層私域流量邁進,大多人都還是往內容以及傳統的社群操作為主,這一點其實深感可惜,因為當大多故事都在提倡『跨 IP 的同時』或許更深度的私域流量的可操作範圍其實應該會更密切以及需求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