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殿還是學店?(下)-我對法學教育和律師考試的想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對法律系和法律相關研究所的想法

延續上篇我對高等教育的看法,我認為法律系應該要針對就業導向給予更多的支持。就業不應只限於國考,如何接軌民間企業也是很重要的,畢竟大部分的法律系畢業生最終是投入各行各業,多過於擔任律師、司法官。

而這種作法也能有效消除律師界對調降律師錄取標準的疑慮。律師考試只是資格考,沒必要將標準定的如此之高,增加市場的進入障礙、阻礙市場淘汰機制,也提高所有律師的沉沒成本。考試是件辛苦事,本來就不會有一堆畢業生搶著去考試。每年都有一堆法律系學生畢業,但僅錄取八九百人,理論上報考人數應該連年增加。然依考選部的統計資料,近十年報名人數都穩定維持在一萬人左右,足證並非所有畢業生都爭相應試。況且,民國100年大幅調升錄取率後,報考人數也僅從每年七八千人增加到一萬人。在有其他就業管道的情況下,調降律師錄取標準,對於律師市場並不會有太大衝擊。

至於研究所的部分,必須確實透過寫論文的過程,檢驗學生是否了解如何獨立自主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研究。但也確實存在培養學士後跨領域、跨專業人才的需求,因此我認為可以參考美國體制,區分職業型(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和研究型(academic master's degree)碩士,各自邁進。



所以現在的高等教育到底要怎麼教?

在台灣現行教育體制下,大學除了提供就業導向的教學之外,恐怕還是得肩負讓學生多元接觸、尋找志趣的功能。畢竟目前我們並沒有真正重視高中的適性探索功能,導致學生必須延後到大學才開始探索。因此我認為大學必須有更多轉系、轉專業的機制存在,或參考美國大學大一不分系制度,如此一來才能讓學生有最多機會在短短四年中盡可能成為企業需要的人才。

至於研究所,可能同樣也要承擔部分讓學生多元接觸、尋找志趣的功能。以法律系畢業、現在正就讀法研所的學生為例,學生應該暫時將自己的目標設定為研究,等學成(如寫完論文)之後,所方再多輔導學生利用大學部的就業資源;若是法律系畢業、現正就讀跨領域或不同領域研究所的學生,應該假定自己是為了跨入另一領域就業而做準備,多多學習另一領域的基礎知識,可以的話就多為自己創造另一領域的能力證明 (專案、證照、實習、論文…etc),等學成(如寫完論文)之後,所方一樣再輔導學生利用大學部的就業資源。

後記:回首來時路

我大四、大五也經歷過一段陰暗的徬徨時期。當時校內的考試風氣盛行,人人都在準備考法研所、考國考,但追根究柢,考法研所多半也只是為了延後就業、為了同時準備國考罷了,鮮少是為了研究法律。

我有幸在畢業一年後考上律師,很快地開始了實習、受雇律師的生涯。但也是因為進入了律師產業,才慢慢讓我認識自己、了解我自己對高等教育的看法。但已經錯過大學的我,唯一能再次利用學校資源的方式只有繼續升學,因此我在2021年辭職、重回學校唸研究所。

還記得研究所開學時,老師都會問問大家來唸研究所的原因。當時我說的是希望發展跨領域專長、快速學習產業經濟方面相關的知識,這部分所言不假,我也自認正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但藏在更內心深處的原因,其實是我也想要再給自己一次探索的機會,我想看看法律以外的世界。中央是以理工聞名的學校,中央管院的學生多半來自各大學的商管學系,唸法律的人算是鳳毛麟角。在這邊我看到管院為了讓學生能接軌民間企業所做的諸多努力,這也是為甚麼我已經有了律師執照還跟著大學部學生參加就業博覽會、實習課程、和社團課程的原因。這些其實都是學校給大學生的資源,我直至重返校園才懂得如何把握。我衷心期盼有朝一日法律系也能提供這樣多元的就業輔導機會

至於研究所的跨領域能力證明,除了論文,撰寫這個部落格文章其實也算是我實踐的一環。希望我能莫忘初衷,時刻提醒自己來到研究所的原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YB的沙龍
40會員
52內容數
正在就讀法律系的你,一定耳聞過司律考試,甚至已經下場考過。我有幸從考海中上岸,希望透過我的經驗,幫助正在迷惘、焦急、或是洩氣的你/妳。專題內容包含是否要參加考試、如何準備考試、面授與函授的優缺點比較等等,幫助你/妳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方。
GYB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22
現行的文創法10-1條,無論立法者是有意還無意間選邊站,都有邏輯上的問題。如果用搶票機器人的購買者需要被判刑,那用搶票機器人的黃牛,理論上應該加重刑度,才符合邏輯。如果10-1條的出現,是因黃牛掃票行為而起,邏輯上第3項的適用對象應該改成與第2項相同的「黃牛」,才不會讓人有種開發者衰小坐牢的感覺。
Thumbnail
2024/04/22
現行的文創法10-1條,無論立法者是有意還無意間選邊站,都有邏輯上的問題。如果用搶票機器人的購買者需要被判刑,那用搶票機器人的黃牛,理論上應該加重刑度,才符合邏輯。如果10-1條的出現,是因黃牛掃票行為而起,邏輯上第3項的適用對象應該改成與第2項相同的「黃牛」,才不會讓人有種開發者衰小坐牢的感覺。
Thumbnail
2024/03/26
2023年底,電信界最大的新聞應該是台灣之星和亞太電信走入歷史,台灣的電信商再度回到三雄鼎立的局面。本文將利用過往台灣之星的網路吃到飽門號進行個人伺服器的架設,並探討通訊埠轉發、CGNAT、IPv4、IPv6的問題,並嘗試提出3+1種解決方式。
Thumbnail
2024/03/26
2023年底,電信界最大的新聞應該是台灣之星和亞太電信走入歷史,台灣的電信商再度回到三雄鼎立的局面。本文將利用過往台灣之星的網路吃到飽門號進行個人伺服器的架設,並探討通訊埠轉發、CGNAT、IPv4、IPv6的問題,並嘗試提出3+1種解決方式。
Thumbnail
2024/01/15
相較於英文的軟體授權條款,CC條款簡單的多。但現階段台灣智財法還無法完美的函攝CC條款,這對於強調在地化的CC條款尤為刺痛。希望藉由本文促進大眾對開源模式的了解,早日在智財法中納入相容於copyleft的規範架構。
Thumbnail
2024/01/15
相較於英文的軟體授權條款,CC條款簡單的多。但現階段台灣智財法還無法完美的函攝CC條款,這對於強調在地化的CC條款尤為刺痛。希望藉由本文促進大眾對開源模式的了解,早日在智財法中納入相容於copyleft的規範架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如果從「務實」與「理想」的兩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學所學,究竟給了進入職場的我們什麼? 過去的我,曾經也認為大學是一個開拓多元視野與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地方。有些行業,可以透過相關技術的進修而取得入場券;而有些行業的技能不一定能夠過職訓取得,而是在進入職場之後,在實際的工作日常中逐漸累積。
Thumbnail
如果從「務實」與「理想」的兩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學所學,究竟給了進入職場的我們什麼? 過去的我,曾經也認為大學是一個開拓多元視野與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地方。有些行業,可以透過相關技術的進修而取得入場券;而有些行業的技能不一定能夠過職訓取得,而是在進入職場之後,在實際的工作日常中逐漸累積。
Thumbnail
這個問題就算你拿來問現在的我,仍然是個大哉問,不過,我能以過來人的經驗來分享,如果先選擇工作對我的人生產生怎樣的變化。 先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個容易想很多的人,從大學剛入學的第一天就不斷在想:我畢業後該先就業還是升學,為了分析利弊,就學期間我參加許多校內舉辦的職涯講座,甚至還付費去校外聽演講,
Thumbnail
這個問題就算你拿來問現在的我,仍然是個大哉問,不過,我能以過來人的經驗來分享,如果先選擇工作對我的人生產生怎樣的變化。 先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個容易想很多的人,從大學剛入學的第一天就不斷在想:我畢業後該先就業還是升學,為了分析利弊,就學期間我參加許多校內舉辦的職涯講座,甚至還付費去校外聽演講,
Thumbnail
不知不覺就讀研究所也快滿兩年,身邊碩二的同學也被迫要開始思考畢業後的下一步。 誠如我在國考系列文章中提到,許多人唸研究所的最大動機是延後做決定的時點,包含當年大五的我(雖然後來沒考上)。與其說這是不負責任,我更傾向認為是整體教育環境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Thumbnail
不知不覺就讀研究所也快滿兩年,身邊碩二的同學也被迫要開始思考畢業後的下一步。 誠如我在國考系列文章中提到,許多人唸研究所的最大動機是延後做決定的時點,包含當年大五的我(雖然後來沒考上)。與其說這是不負責任,我更傾向認為是整體教育環境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Thumbnail
『學歷對求職的幫助』是先生家族裡近期的熱門話題。外甥即將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畢業, 雖然開始了研究所的申請, 但同時表示也考慮先就業。因此家中的長輩們對於應不應該直接唸研究所展開了辯論。雖然我自己是大學後就直接唸了研究所, 但後來的職場經驗告訴我『碩士學歷不一定對求職有幫助』, 為什麼呢?
Thumbnail
『學歷對求職的幫助』是先生家族裡近期的熱門話題。外甥即將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畢業, 雖然開始了研究所的申請, 但同時表示也考慮先就業。因此家中的長輩們對於應不應該直接唸研究所展開了辯論。雖然我自己是大學後就直接唸了研究所, 但後來的職場經驗告訴我『碩士學歷不一定對求職有幫助』, 為什麼呢?
Thumbnail
身為電類博士、國內外都待過、在學界(博士後)、業界(台商外商)、創業都有經驗,回答這題應該是有參考價值的。 其實選校系就是選未來,所以這題是依看到各行各業的朋友與自身經驗得來,當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只是給個參考。以下分類給建議 已經對特定領域有強烈興趣的人、或是有人生目標的人 別想太多,想念甚麼就
Thumbnail
身為電類博士、國內外都待過、在學界(博士後)、業界(台商外商)、創業都有經驗,回答這題應該是有參考價值的。 其實選校系就是選未來,所以這題是依看到各行各業的朋友與自身經驗得來,當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只是給個參考。以下分類給建議 已經對特定領域有強烈興趣的人、或是有人生目標的人 別想太多,想念甚麼就
Thumbnail
從一直都是體制內就讀的學校到服務體制外組織的教育工作者,我看見了許多不同的思維與價值…… 而這些思維與價值,值得我們花時間一起討論。 最近,在島島阿學的讀書會中,有高中自學生提出為何我們要讀大學?
Thumbnail
從一直都是體制內就讀的學校到服務體制外組織的教育工作者,我看見了許多不同的思維與價值…… 而這些思維與價值,值得我們花時間一起討論。 最近,在島島阿學的讀書會中,有高中自學生提出為何我們要讀大學?
Thumbnail
資料來源:各大學或http://www.ck-exam.com.tw/到底要不要花錢、花時間去拚個碩士學位? 這一個問題,相信是很多在職生的困擾,對我而言,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就如同漂亮的外衣,內在、實力如同肉體,所以即便你有強壯的肉體,但有時候還是要穿漂亮的外衣。 我提出以下的建議: 結論
Thumbnail
資料來源:各大學或http://www.ck-exam.com.tw/到底要不要花錢、花時間去拚個碩士學位? 這一個問題,相信是很多在職生的困擾,對我而言,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就如同漂亮的外衣,內在、實力如同肉體,所以即便你有強壯的肉體,但有時候還是要穿漂亮的外衣。 我提出以下的建議: 結論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為啥要唸研究所? 以下是我個人的需求,僅供大家參考: 學歷迷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長期以來台灣政界都需要有文憑,找工作要名校,也因此有了碩士比學士感覺有優勢,博士比碩士高一階,當過教授的似乎就是神人,深植人心的觀念,沒了學歷似乎就沒能力;雖然我不認同這種「學歷=能力」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為啥要唸研究所? 以下是我個人的需求,僅供大家參考: 學歷迷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長期以來台灣政界都需要有文憑,找工作要名校,也因此有了碩士比學士感覺有優勢,博士比碩士高一階,當過教授的似乎就是神人,深植人心的觀念,沒了學歷似乎就沒能力;雖然我不認同這種「學歷=能力」
Thumbnail
「我是資管系,我興趣是行銷,但在大學時期,沒有輔系行銷,會很難找到行銷的工作嗎」.....from資管系大二生 在台灣教育體制下,比較少在求學階段有機會尋找到興趣,大家都忙著準備升學考試,對於念什麼科系能做什麼職業有些模糊,大部分僅能藉親友家人的職業推敲。 或者因為考試成績就居於這個水平,所以去念
Thumbnail
「我是資管系,我興趣是行銷,但在大學時期,沒有輔系行銷,會很難找到行銷的工作嗎」.....from資管系大二生 在台灣教育體制下,比較少在求學階段有機會尋找到興趣,大家都忙著準備升學考試,對於念什麼科系能做什麼職業有些模糊,大部分僅能藉親友家人的職業推敲。 或者因為考試成績就居於這個水平,所以去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