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精神上的喋喋不休: 你的静心指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
當你需要做一件事情時,卻發現自己一直在想其他事情,無法集中注意力,最終導致失敗或者無法完成任務。
這種現象就是心理內耗。

心理內耗

指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大腦卻同時在想其他事情,無法集中注意力的現象。
心理內耗不僅影響工作和學習效率,還會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停止心理內耗的有效方法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你停止心理內耗,提高專注力和工作效率。

1.有意識地放鬆自己

出處:Pexels
當你感到焦慮或者緊張時,你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影響你的工作效率。
因此,你可以在做事情之前,做一些放鬆的練習,例如深呼吸、瑜伽或者冥想。
這樣可以幫助你減輕壓力,放松身心,使你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2.專注於一件事情

出處:Pexels
當你需要做一件事情時,不要同時做其他事情。反之,專注於一件事情,直到你完成它。
這樣可以幫助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避免分散。如果有其他任務需要完成,可以先將它們寫在紙上或者記錄在手機上,待完成當前任務後再處理。

3.給自己設定目標

出處:Pexels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給自己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並確保你知道你要做什麼。
這樣可以幫助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並且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可以將目標寫下來,以提醒自己並更容易實現。

4.消除干擾

當你需要專注工作時,關閉所有的社交媒體和電子郵件,將手機放在一邊,避免外部干擾。這樣可以幫助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並且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如果你需要使用電腦,可以使用一些工具,如延遲郵件、社交媒體封鎖器等,以減少干擾。

5.培養冥想習慣

出處:Pexels
冥想是一種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的技巧。透過冥想,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內心狀態,並且控制自己的思維。
冥想可以幫助我們減輕壓力,提高注意力,並且改善心理健康狀態。可以在任何時候進行冥想練習,每次5到10分鐘即可。

6.調整生活節奏

出處:Pexels
當我們的生活節奏過快或者過慢時,容易出現心理內耗。
因此,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讓自己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和工作時間,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
可以通過制定合理的工作計劃和休息計劃,例如定時休息、合理安排工作順序、適當分配工作時間等方式,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
最後,停止心理內耗是一個需要長期努力的過程,需要我們注意自己的思維和生活習慣。通過以上的方法,我們可以有效地減少心理內耗,提高工作效率,保持身心健康。
3會員
3內容數
歡迎來到微蘋道! 這裡是一個探索心靈成長之旅,通過微小而深刻的思考,一起找到內在的平靜與力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告別實體SIM卡,eSIM是怎麼發展的?在eSIM是一項顛覆性的技術,無需實體插卡,只需掃描QR碼或下載設定檔,即可在裝置上配置並使用。本文將深入探討eSIM的起源、與傳統SIM卡的區別、優勢以及如何成為旅遊上網的新寵。
Thumbnail
avatar
reynalin
2024-06-19
告別九年人資生涯我發現,我紀錄下了離職前後的心境,也把如何判斷離職、好好離職寫成文章來提醒自己。隨著諮商告個段落,也透過文章來為諮商劃下句點。 但是過往將近九年的人資生涯,似乎沒有好好地梳理,只有進入休息狀態,陪伴家人兩週後開始旅行,把自己放置到截然不同的生活模式當中。 於是,想透過這篇文章,簡單地為自己整理過
Thumbnail
avatar
Emma Hsu
2024-06-16
告別式花籃怎麼選?從花語開始教你挑選正確的弔唁花籃!告別式花籃怎麼選?就讓德恩生命禮儀告訴你!還記得小時候每當路過鄰里的告別式,會場門口總擺滿著色彩鮮艷的花籃,彷彿在用花語傾述著對於往生者無盡的思念。
Thumbnail
avatar
德恩生命禮儀
2024-05-21
告別嫉妒與自卑,選擇幸福之道這是一篇關於擺脫嫉妒和自卑,轉向幸福的個人心路歷程。作者分享了嫉妒和自卑感的折磨,以及從中走向幸福,實現充實生活的反思與啟發。從自卑嫉妒到內在平靜與幸福的轉變,這篇文章將給您帶來全新的覺醒和思索。
Thumbnail
avatar
霧霧
2024-05-20
告別逝去並與想像共存 Fuzz-Pop樂團 The Tic Tac發行新 EP《想像的朋友》樂團 The Tic Tac 於5月9日發行最新EP《想像的朋友》。以結束和新生作為創作主題,The Tic Tac嘗試運用更俐落的音色,呈現面臨「告別」和「逝去」時,外在環境與內在感受的變化。
Thumbnail
avatar
風潮音樂 Wind Music
2024-05-16
【別告訴她】溫柔的告別【別告訴她】 是華裔導演王子逸的作品,講述自身故事,開場就告訴觀眾故事源自「一個真實的謊言」,但並沒有告訴觀眾哪種選擇才是對的電影節奏很溫柔,讓人在不知覺之間而感動,透過劇情的鋪陳呈現東西文化看待生命個體的差異,【摯愛的人得到絕症,到底要不要告知】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生命中都會遇到的課題,這沒有明確的答
Thumbnail
avatar
雨中即景
2020-01-16
告別的長度因急病逝世,對於死者的家人和醫護人員而言都稱不上安詳, 我們需要時間找出病因,家屬需要時間告別; 然而,告別若是拖得太長,就會苦成煎熬。
Thumbnail
avatar
寶瓶文化
2018-08-29
告別讓人打噴嚏的小動物找到一直讓我哈啾的元凶了。 自從搬到新住處後,常常會一直打噴嚏。用力的掃地加拖地後,把灰塵都清完了,想說應該就沒事了,但一坐在沙發和躺在床上時,身體和鼻子就又癢了起來。 看著潔淨的地板,我思索著究竟是發生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我一直有過敏的感覺? 把眼光移到沙發和床上後,我想起來有一種生物專讓人過敏:
Thumbnail
avatar
林凱彥
2018-08-24
「告別好詩」的意思雖然在臉書上講過,但是臉書貼文會找不到很麻煩。
Thumbnail
avatar
許赫
2018-08-22
【告別好詩】1201-1220 沒營養的話<p>在夢裡的我/還是一樣的笨蛋/沒有更好的人生</p>
Thumbnail
avatar
許赫
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