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書達禮》從《影響力法則》拆解社群經營與通透影響力,你被邀請了!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You’re invited!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onnection, trust, and belonging.

《影響力法則》建立信任、連結和社群意識的藝術

作者Jon Levy是一位專精人類行為、影響力和決策等領域的行為科學家,從「影響者晚宴」(The Influencers Dinner)開啟他的影響力人生。

我以為,這是一本『望文生義』近乎科普書籍。閱讀的過程,不斷被許多心理實驗吸引、停頓、筆記、思考。總結來說,這是一本教你如何把人際關係、社群網絡、策展技巧落地的書籍,有著滿滿的經驗法則與精煉原則,不藏私地分享給想要經營社群、提升影響力的你我。

影響力=(連結X信任)x社群意識sense of community←這是次方項

在掌握影響力之前,一定要先搞懂的三個重要元素:連結、信任與社群意識

1.如何與影響力人士建立連結(connection )

2.如何與影響力人士建立信任(trust )

3.如何將「社群意識」轉化為對共同目標的投入( input )

有一個很大的迷思要先破除,「關係」不等於「人脈」

整個影響力的運作是循序漸進的,當連結關係建立之後,如何構築或累積足夠的信任是第二步驟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最後轉化為對某個共同目標的投入並展開行動,才是人脈的實際體現。說穿了,人脈,是非常現實面的交易。


Item1.連結Connection

Q. 如何和陌生人或影響力人士建立關係,成功破冰、展現專業?

可愛的人們,很容易被與自己相似度高的人吸引。作者從上萬筆交友軟體的互動資料中發現,光是姓名的字母相同,聯絡的機率比首字母不同的人高出11.3%。這種現象稱為「內隱式的本位主義」(implicit egotism),意思是任何讓我們聯想到自己的事物,都可能更有魅力、更加動人。因此,當我們結交新朋友時,可以先從共通點開始閒聊唷!

(針對專業人士的連結,可以從共同的學校或相同的證照或認證開始)

另一個很直覺的技巧就是#單純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

我們會因為頻繁接觸某樣事物,而累積更多好感、信任與感覺自在。前提是,每一次的接觸或曝光,大多是正向且愉悅的。這就是廣告行銷的基礎原則。

把自己當成一個產品銷售時,你想讓觀眾感受到什麼?!


Item2.信任Trust

Q. 我們是怎麼被信任的?或者,我們要怎麼去贏得信任?

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信任。I want to become a trustworthy person.

作者提到信任是由三個要件構成:能力、誠實正直與善意。其中永遠以善意為首。

一個有能力的人,搭配誠實正直的品性,相處久了,應該會慢慢被人信任,特別是你發現他的出發點都是出於善意。這三個要件清楚點出信任是怎麼滋長出來的,但要相處多久才能獲得信任點數?信任點數要累積滿幾點才夠?或許,信任點數永遠不會夠……

因此,脆弱迴路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設計。它可能是勞力上的(一個人搬太重)、情感上的(受到打擊,需要解除壓力或宣洩)、或智力上的(需要新觀點,或幫忙解決問題)。在這些需要展現脆弱的時刻,才有信任關係建立的可能。

這也是我的盲點之一:我總認為要先展現能力,才能贏得信任;要先建立信任,才有可能卸下心房、展現脆弱。但研究結果卻正好相反,信任是透過脆弱迴路才產生的。

或許,我們不需要刻意去創造脆弱迴路
能否,在需要幫忙的時刻,勇敢call help


Item3.社群意識 Sense of community

Q. 如何吸引別人注意,願意加入社群?

換句話說Q. 為何人們會想要加入社群?

作者提到人們會選擇加入社群通常希望能獲得以下四大資產:SOAR

Skill: 能提升各種能力。例如:提升簡報能力、了解PM工作等等。
Opportunities: 能參與獨特的專案或經驗,為了證明自己、獲得聲譽等等。
Access: 有機會認識產業領袖或其他影響力人士。例如: 某些邀請制的聚會。
Resources: 不光是錢,還有其他資源的可及性。可能是人脈、場地等等

理想的社群意識 (sense of community):藉由讓人們參與一個密切交流且生氣勃勃的社群,讓關係變得更緊密,也對每個人的生活造成影響。其中成員對於自己屬於這個社群有著高度的意識與認同,相信自己能會社群貢獻一己之力,同時又能被社群影響;簡言之,就是擁有影響力,一種對某個成果或個人產生作用的能力,且影響力必須雙向流動。

因此,社群絕對是動態的,需要被經營的。如果無法有所貢獻,就無法擁有影響力,關係只能單向流動,那麼可能就只是吃瓜民眾、粉絲或追隨者。

對我而言,《影響力法則》帶給我的啟發與行動計劃如下:

1. 有意識地選擇加入社群,並貢獻一己之力:透過社群,相互漏氣求進步。

2. 別害怕開口請求別人協助,適時袒露脆弱:我們不孤單,只是需要幫忙。

3. 人脈經營不是透過高檔禮物或昂貴晚餐:去找到一些能共同從事的活動,例如:一起健行、一起上課、一起做志工,一起插花、一起看電影或是一起讀書。

影響力的關鍵在於,透過互動加深連結、累積信任與支援成長。

最終獲得認同與歸屬。


誠摯邀請你加入追蹤我的沙龍→

沙龍巴斯:身心靈痠痛時,一帖沙龍巴斯,緩解你的痠痛焦慮。

期待有一天我們能一起健行、一起上課、一起做志工、一起插花、一起看電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有釗一日:Be Yourself & Beyond
18會員
53內容數
有釗一日 協助每個人在「真實自我」的基礎上 持續更新,追求卓越並「超越自我」 Be yourself & Beyond yourself. 透過教練晤談與陪伴,實踐階段性目標 微心理的工具與方法,養成態度與習慣 讓你成為自己想要與喜歡的樣子。 You know the way and you are the way.
2024/12/27
看著大谷翔平在高中完成的OW64,2012年9月19號更許下要成為世界第一的選手。12年後的美國時間9月19號,他在球場上繳出單場6安打、3轟、10打點、2盜壘成功的超浮誇數據,不僅締造MLB史無前例的單季「50轟50盜」,成為全世界注目的怪獸等級選手。 我想,他肯定不斷更新自己的OW64!!
Thumbnail
2024/12/27
看著大谷翔平在高中完成的OW64,2012年9月19號更許下要成為世界第一的選手。12年後的美國時間9月19號,他在球場上繳出單場6安打、3轟、10打點、2盜壘成功的超浮誇數據,不僅締造MLB史無前例的單季「50轟50盜」,成為全世界注目的怪獸等級選手。 我想,他肯定不斷更新自己的OW64!!
Thumbnail
2024/11/23
在卡謬的名言激勵下,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破壞的根源及其面對的方式,並提出實現自我掌握的具體方法。透過理解情緒背後的需求,讀者可以學會從困住自己的心理束縛中解脫,回歸內心的平靜與力量。本篇文章深入剖析自我破壞的思維模式,並提供實用建議,幫助讀者走向個人成長與內在的和諧。
Thumbnail
2024/11/23
在卡謬的名言激勵下,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破壞的根源及其面對的方式,並提出實現自我掌握的具體方法。透過理解情緒背後的需求,讀者可以學會從困住自己的心理束縛中解脫,回歸內心的平靜與力量。本篇文章深入剖析自我破壞的思維模式,並提供實用建議,幫助讀者走向個人成長與內在的和諧。
Thumbnail
2024/11/04
《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 不必變強,只要獨一無二。 世界上沒有「普通」、也沒有「特別」,只有「不一樣」。 每種差異和個性,都有存其在的意義。 每個生命都只會是自己,也只能成為自己。   這是一本跟”雜草”一樣的書籍,有點難定位。 はずれ者が進化をつくる——生き物をめぐる個性の秘密
Thumbnail
2024/11/04
《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 不必變強,只要獨一無二。 世界上沒有「普通」、也沒有「特別」,只有「不一樣」。 每種差異和個性,都有存其在的意義。 每個生命都只會是自己,也只能成為自己。   這是一本跟”雜草”一樣的書籍,有點難定位。 はずれ者が進化をつくる——生き物をめぐる個性の秘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篇分析如何與影響力人士建立深厚的信任。從心理學角度出發,說明共同目標的建立如何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透過實例分析,文章闡述影響力的三大基石,並強調社群意識在建立人際關係中的關鍵性,為讀者提供實用的建議和行動路徑,以便更好地融入各種社群與人際互動,提升個人或品牌的影響力。
Thumbnail
本篇分析如何與影響力人士建立深厚的信任。從心理學角度出發,說明共同目標的建立如何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透過實例分析,文章闡述影響力的三大基石,並強調社群意識在建立人際關係中的關鍵性,為讀者提供實用的建議和行動路徑,以便更好地融入各種社群與人際互動,提升個人或品牌的影響力。
Thumbnail
★影響力,決定你是有價值的成員,還是只能遊走在邊緣。
Thumbnail
★影響力,決定你是有價值的成員,還是只能遊走在邊緣。
Thumbnail
內在原力指的是一種影響力,能透過文字或溝通、同理或慈悲的方式引發別人動機,進而幫助我們一同完成事情。這本書分成九個章節,分別從內在、外在重新設定思維模式,啟動自己的內在原力,發揮人生的百倍效益。各章節的結尾也有統整重點與行動方案,讓你可以學用合一。
Thumbnail
內在原力指的是一種影響力,能透過文字或溝通、同理或慈悲的方式引發別人動機,進而幫助我們一同完成事情。這本書分成九個章節,分別從內在、外在重新設定思維模式,啟動自己的內在原力,發揮人生的百倍效益。各章節的結尾也有統整重點與行動方案,讓你可以學用合一。
Thumbnail
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全新增訂版)
Thumbnail
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全新增訂版)
Thumbnail
我以為,這是一本『望文生義』近乎科普書籍。閱讀的過程,不斷被許多心理實驗吸引、停頓、筆記、思考。總結來說,這是一本教你如何把人際關係、社群網絡、策展技巧落地的書籍,有著滿滿的經驗法則與精煉原則,不藏私地分享給想要經營社群、提升影響力的你我。
Thumbnail
我以為,這是一本『望文生義』近乎科普書籍。閱讀的過程,不斷被許多心理實驗吸引、停頓、筆記、思考。總結來說,這是一本教你如何把人際關係、社群網絡、策展技巧落地的書籍,有著滿滿的經驗法則與精煉原則,不藏私地分享給想要經營社群、提升影響力的你我。
Thumbnail
這週是我的《影響力》閱讀週,幾本相關的大書我都覺得很值得一讀再讀,包含了《影響力》、《與成功有約》、《量子領導-非權威影響力》以及《瘋潮行銷》。影響力可以用的地方太多了,不只是推廣自己的理念,團隊合作、經營事業還有領導,都有可以運用之處!其實只要學會以下這些技巧,都能夠提升我們的影響力!
Thumbnail
這週是我的《影響力》閱讀週,幾本相關的大書我都覺得很值得一讀再讀,包含了《影響力》、《與成功有約》、《量子領導-非權威影響力》以及《瘋潮行銷》。影響力可以用的地方太多了,不只是推廣自己的理念,團隊合作、經營事業還有領導,都有可以運用之處!其實只要學會以下這些技巧,都能夠提升我們的影響力!
Thumbnail
說服,是職場上一項很重要的技巧,而且越來越重要。過去幾十年來,行為科學家已經透過實驗與研究了解人際互動方式如何造成影響?也發現說服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誘發了潛藏在人們心裡的幾種驅策力和需求。作者羅伯.席爾迪尼認為「說服力」是由六項基本原則主導的,這些原則可以傳授、學習和應用。
Thumbnail
說服,是職場上一項很重要的技巧,而且越來越重要。過去幾十年來,行為科學家已經透過實驗與研究了解人際互動方式如何造成影響?也發現說服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誘發了潛藏在人們心裡的幾種驅策力和需求。作者羅伯.席爾迪尼認為「說服力」是由六項基本原則主導的,這些原則可以傳授、學習和應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