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書達禮》從《影響力法則》拆解社群經營與通透影響力,你被邀請了!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You’re invited!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onnection, trust, and belonging.

《影響力法則》建立信任、連結和社群意識的藝術

作者Jon Levy是一位專精人類行為、影響力和決策等領域的行為科學家,從「影響者晚宴」(The Influencers Dinner)開啟他的影響力人生。
我以為,這是一本『望文生義』近乎科普書籍。閱讀的過程,不斷被許多心理實驗吸引、停頓、筆記、思考。總結來說,這是一本教你如何把人際關係、社群網絡、策展技巧落地的書籍,有著滿滿的經驗法則與精煉原則,不藏私地分享給想要經營社群、提升影響力的你我。
影響力=(連結X信任)x社群意識sense of community←這是次方項
在掌握影響力之前,一定要先搞懂的三個重要元素:連結、信任與社群意識
1.如何與影響力人士建立連結(connection )
2.如何與影響力人士建立信任(trust )
3.如何將「社群意識」轉化為對共同目標的投入( input )
有一個很大的迷思要先破除,「關係」不等於「人脈」
整個影響力的運作是循序漸進的,當連結關係建立之後,如何構築或累積足夠的信任是第二步驟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最後轉化為對某個共同目標的投入並展開行動,才是人脈的實際體現。說穿了,人脈,是非常現實面的交易。
Item1.連結Connection
Q. 如何和陌生人或影響力人士建立關係,成功破冰、展現專業?
可愛的人們,很容易被與自己相似度高的人吸引。作者從上萬筆交友軟體的互動資料中發現,光是姓名的字母相同,聯絡的機率比首字母不同的人高出11.3%。這種現象稱為「內隱式的本位主義」(implicit egotism),意思是任何讓我們聯想到自己的事物,都可能更有魅力、更加動人。因此,當我們結交新朋友時,可以先從共通點開始閒聊唷!
(針對專業人士的連結,可以從共同的學校或相同的證照或認證開始)
另一個很直覺的技巧就是#單純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
我們會因為頻繁接觸某樣事物,而累積更多好感、信任與感覺自在。前提是,每一次的接觸或曝光,大多是正向且愉悅的。這就是廣告行銷的基礎原則。
把自己當成一個產品銷售時,你想讓觀眾感受到什麼?!
Item2.信任Trust
Q. 我們是怎麼被信任的?或者,我們要怎麼去贏得信任?
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信任。I want to become a trustworthy person.
作者提到信任是由三個要件構成:能力、誠實正直與善意。其中永遠以善意為首。
一個有能力的人,搭配誠實正直的品性,相處久了,應該會慢慢被人信任,特別是你發現他的出發點都是出於善意。這三個要件清楚點出信任是怎麼滋長出來的,但要相處多久才能獲得信任點數?信任點數要累積滿幾點才夠?或許,信任點數永遠不會夠……
因此,脆弱迴路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設計。它可能是勞力上的(一個人搬太重)、情感上的(受到打擊,需要解除壓力或宣洩)、或智力上的(需要新觀點,或幫忙解決問題)。在這些需要展現脆弱的時刻,才有信任關係建立的可能。
這也是我的盲點之一:我總認為要先展現能力,才能贏得信任;要先建立信任,才有可能卸下心房、展現脆弱。但研究結果卻正好相反,信任是透過脆弱迴路才產生的。
或許,我們不需要刻意去創造脆弱迴路
能否,在需要幫忙的時刻,勇敢call help
Item3.社群意識 Sense of community
Q. 如何吸引別人注意,願意加入社群?
換句話說Q. 為何人們會想要加入社群?
作者提到人們會選擇加入社群通常希望能獲得以下四大資產:SOAR
Skill: 能提升各種能力。例如:提升簡報能力、了解PM工作等等。
Opportunities: 能參與獨特的專案或經驗,為了證明自己、獲得聲譽等等。
Access: 有機會認識產業領袖或其他影響力人士。例如: 某些邀請制的聚會。
Resources: 不光是錢,還有其他資源的可及性。可能是人脈、場地等等
理想的社群意識 (sense of community):藉由讓人們參與一個密切交流且生氣勃勃的社群,讓關係變得更緊密,也對每個人的生活造成影響。其中成員對於自己屬於這個社群有著高度的意識與認同,相信自己能會社群貢獻一己之力,同時又能被社群影響;簡言之,就是擁有影響力,一種對某個成果或個人產生作用的能力,且影響力必須雙向流動。
因此,社群絕對是動態的,需要被經營的。如果無法有所貢獻,就無法擁有影響力,關係只能單向流動,那麼可能就只是吃瓜民眾、粉絲或追隨者。
對我而言,《影響力法則》帶給我的啟發與行動計劃如下:
1. 有意識地選擇加入社群,並貢獻一己之力:透過社群,相互漏氣求進步。
2. 別害怕開口請求別人協助,適時袒露脆弱:我們不孤單,只是需要幫忙。
3. 人脈經營不是透過高檔禮物或昂貴晚餐:去找到一些能共同從事的活動,例如:一起健行、一起上課、一起做志工,一起插花、一起看電影或是一起讀書。
影響力的關鍵在於,透過互動加深連結、累積信任與支援成長。
最終獲得認同與歸屬。
誠摯邀請你加入追蹤我的沙龍→
沙龍巴斯:身心靈痠痛時,一帖沙龍巴斯,緩解你的痠痛焦慮。
期待有一天我們能一起健行、一起上課、一起做志工、一起插花、一起看電影。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沙龍Salon是由主人邀請賓客參加,增加彼此交流、愉悅自身及提升修養的聚會。 巴斯Buzz是嗡嗡聲的狀聲詞,也會用來形容興奮、快樂、活力與繁忙的樣貌與感受。 或許你只是剛好路過,想在工作與生活的縫隙中,為疲憊的身心靈找個地方微微喘息 誠摯邀請稍作停留,讓一帖沙龍巴斯,緩解你的焦慮痠痛,一起buzz找回快樂活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理安全感,廣泛定義為一種人們可以自在表達自我、安心做自己的氛圍。更具體地說,人們在工作上有心理安全感時,會覺得可以自在分享顧慮或錯誤,不必擔心招致尷尬或懲罰。他們有信心,放聲說出來並不會受到侮辱、忽視或責備。
在還沒有翻閱這本書之前,單純猜想這是一個誤闖職場的小白兔血淚史;畢竟,職場就是江湖、就是戰場,人在江湖走,哪有不挨刀;如果是戰場,肯定會受傷。 讀到這裡,是不是不自覺地摸摸那個已經結痂的傷口(們!?) 要記得,所有的傷疤都是勇敢的紀念品! (誤~ 只好多買幾盒OK繃 ) 禮貌的力量,遠超過你的想像
*這篇文章想讓你快速掌握三個要點 #SocialPhysics 社會物理學:描述資訊和意念流與人類行為之間確實的數學關係 #CollectiveIntelligence 集體智慧:如何提升集體智慧 #意識會談法:如何創造或形塑意念流動,我們需要facilitator
這本書的原書名為「京大式 おもろい勉強法」,おもろい可說是面白い的関西弁,作者山極壽一,生於日本東京,進入京都大學就讀理學部並一路完成博士學位。擔任京都大學校長後,以獨特的人類學背景,展開了狂放思考學的田野實驗。 在京都求學與生活的那一年,著實給了我很多共感。
這是一本非常平易近人的書,這次我只想聊聊書本的第二部:表達賞識的最佳方法與時機 簡單說,就是『如何有效地撒糖』或表達賞識、肯定或感謝。在華人的世界裡,給予讚美是一件相當難為情的行為:一方面是我們太不習慣給予讚美; 二方面是我們骨子裡認定這種表現是應該的。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練習如個有效撒糖吧!
這是一本我帶著去日本旅行的隨身書,途中總有許多不經意的等候片段,等待飛機的起降、前往滑雪的新幹線上、等待明天的睡前片刻……我能理解人生的4千個禮拜有多難得,時間無法兌現,時間是最稀缺也最無法擁有甚至掌握的資源。而,我們就是時間,我們如何運用與對待時間,定義了我們。 Smile, please
心理安全感,廣泛定義為一種人們可以自在表達自我、安心做自己的氛圍。更具體地說,人們在工作上有心理安全感時,會覺得可以自在分享顧慮或錯誤,不必擔心招致尷尬或懲罰。他們有信心,放聲說出來並不會受到侮辱、忽視或責備。
在還沒有翻閱這本書之前,單純猜想這是一個誤闖職場的小白兔血淚史;畢竟,職場就是江湖、就是戰場,人在江湖走,哪有不挨刀;如果是戰場,肯定會受傷。 讀到這裡,是不是不自覺地摸摸那個已經結痂的傷口(們!?) 要記得,所有的傷疤都是勇敢的紀念品! (誤~ 只好多買幾盒OK繃 ) 禮貌的力量,遠超過你的想像
*這篇文章想讓你快速掌握三個要點 #SocialPhysics 社會物理學:描述資訊和意念流與人類行為之間確實的數學關係 #CollectiveIntelligence 集體智慧:如何提升集體智慧 #意識會談法:如何創造或形塑意念流動,我們需要facilitator
這本書的原書名為「京大式 おもろい勉強法」,おもろい可說是面白い的関西弁,作者山極壽一,生於日本東京,進入京都大學就讀理學部並一路完成博士學位。擔任京都大學校長後,以獨特的人類學背景,展開了狂放思考學的田野實驗。 在京都求學與生活的那一年,著實給了我很多共感。
這是一本非常平易近人的書,這次我只想聊聊書本的第二部:表達賞識的最佳方法與時機 簡單說,就是『如何有效地撒糖』或表達賞識、肯定或感謝。在華人的世界裡,給予讚美是一件相當難為情的行為:一方面是我們太不習慣給予讚美; 二方面是我們骨子裡認定這種表現是應該的。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練習如個有效撒糖吧!
這是一本我帶著去日本旅行的隨身書,途中總有許多不經意的等候片段,等待飛機的起降、前往滑雪的新幹線上、等待明天的睡前片刻……我能理解人生的4千個禮拜有多難得,時間無法兌現,時間是最稀缺也最無法擁有甚至掌握的資源。而,我們就是時間,我們如何運用與對待時間,定義了我們。 Smile, please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1.TikTok的演算法對美國的青少年形成了非常負面的影響,但相對的TikTok 的國內版抖音上最受歡迎主題和TikTok 卻是天差地遠,充滿正能量,到底在牆內的抖音上面最常見的影片主題和美國使用者看到的有什麽不同,這難道只是巧合嗎
2022年偶然看了《倒數60天職場生存日記》,覺得超好看,書未看完已急著向別人推薦。 當時作者45歲,是公司的中層主管,某天被公司告知60天後業務不達標便要被裁,他很努力想創造奇蹟,但未夠60天便收到離職通知,這段期間他每天記下所思所感以及發生了的事,他的文字深深觸動到我。 中年失業,再找工
Thumbnail
書中可以簡單的認識一些閱讀方法,但沒有太大的新方法與其他閱讀方法的書籍沒有太大差異。若是剛開始接觸閱讀的讀者,本書能為您介紹為什麼要讀書,能讓您獲得什麼,簡單的閱讀方法。 作者一開始先告訴我們為什麼要看書。海量資訊時代,手機電腦隨時都能得到資訊,為什麼還要看書呢?確實,這句話曾經也在我心中是個
Thumbnail
公視《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系列單元2023 開年第一劇《沙之書》,深入探討女同志婚內出軌後,所引爆的一連串愛恨情仇,全劇巧妙地融入了人心在東方算命古老玄學,與西方大數據科技統計的預言之間的輾轉起落,時空無限,愛情苦短,在婚姻裡傷了心受了困,究竟該選擇原諒? 還是放手轉身離去?
Thumbnail
在問題與答案持續累積的過程中,慢慢的也會對自己原本的生活更有意識,能夠從各種答案中比對出自己真正的價值觀與嚮往。
Thumbnail
平凡生命,相對神聖戰爭 詩的影像,相對敘事榮光 爆裂碎片,相對文本愉悅 【編按】此文寫於2019年,評論高達最後長片-《影像之書》(Le Livre d'image, 2018),重新整理,作為向高達的致敬。
Thumbnail
《人生之書》 #DreamCatcher 曾經我們大家都以為年紀到了哪個數字,應該會有哪些事情有了結果。 年輕孩子們會認為自己的人生篇章,煩惱的事情不脫工作、愛情、友情、休假去哪玩及因疫情打亂的腳步何時能步入正軌。 人生,這本書,內容很奧妙的。 這是天大的謬誤呀。 這也是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初衷立意。
Thumbnail
我相信許多人都是踏著破碎的自己,慢慢長大的,都是靠著荒涼人世間,偶然相遇的溫情與善意,勇敢走過來的。 一直是張曼娟老師的小粉絲,從「海水正藍」便開始跟隨她的腳步,或許因為她邁入中年,也開始擔負照顧父母親的責任,所以「以我之名」和「我輩中人」都是談中年之後的人生寫照。不過,「以我之名」這本書則特別多提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1.TikTok的演算法對美國的青少年形成了非常負面的影響,但相對的TikTok 的國內版抖音上最受歡迎主題和TikTok 卻是天差地遠,充滿正能量,到底在牆內的抖音上面最常見的影片主題和美國使用者看到的有什麽不同,這難道只是巧合嗎
2022年偶然看了《倒數60天職場生存日記》,覺得超好看,書未看完已急著向別人推薦。 當時作者45歲,是公司的中層主管,某天被公司告知60天後業務不達標便要被裁,他很努力想創造奇蹟,但未夠60天便收到離職通知,這段期間他每天記下所思所感以及發生了的事,他的文字深深觸動到我。 中年失業,再找工
Thumbnail
書中可以簡單的認識一些閱讀方法,但沒有太大的新方法與其他閱讀方法的書籍沒有太大差異。若是剛開始接觸閱讀的讀者,本書能為您介紹為什麼要讀書,能讓您獲得什麼,簡單的閱讀方法。 作者一開始先告訴我們為什麼要看書。海量資訊時代,手機電腦隨時都能得到資訊,為什麼還要看書呢?確實,這句話曾經也在我心中是個
Thumbnail
公視《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系列單元2023 開年第一劇《沙之書》,深入探討女同志婚內出軌後,所引爆的一連串愛恨情仇,全劇巧妙地融入了人心在東方算命古老玄學,與西方大數據科技統計的預言之間的輾轉起落,時空無限,愛情苦短,在婚姻裡傷了心受了困,究竟該選擇原諒? 還是放手轉身離去?
Thumbnail
在問題與答案持續累積的過程中,慢慢的也會對自己原本的生活更有意識,能夠從各種答案中比對出自己真正的價值觀與嚮往。
Thumbnail
平凡生命,相對神聖戰爭 詩的影像,相對敘事榮光 爆裂碎片,相對文本愉悅 【編按】此文寫於2019年,評論高達最後長片-《影像之書》(Le Livre d'image, 2018),重新整理,作為向高達的致敬。
Thumbnail
《人生之書》 #DreamCatcher 曾經我們大家都以為年紀到了哪個數字,應該會有哪些事情有了結果。 年輕孩子們會認為自己的人生篇章,煩惱的事情不脫工作、愛情、友情、休假去哪玩及因疫情打亂的腳步何時能步入正軌。 人生,這本書,內容很奧妙的。 這是天大的謬誤呀。 這也是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初衷立意。
Thumbnail
我相信許多人都是踏著破碎的自己,慢慢長大的,都是靠著荒涼人世間,偶然相遇的溫情與善意,勇敢走過來的。 一直是張曼娟老師的小粉絲,從「海水正藍」便開始跟隨她的腳步,或許因為她邁入中年,也開始擔負照顧父母親的責任,所以「以我之名」和「我輩中人」都是談中年之後的人生寫照。不過,「以我之名」這本書則特別多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