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崴閱讀-用科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大大小小的難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像個科學家一樣思考,然後用來解決日常生活之中會遇到的各種情境,你也可以是生活智慧王!

用科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大大小小的難題

Solving Everyday Problems with the Scientific Method

Tinking Like a Scientist

作者:麥當強,麥安琪,麥博威

葉偉文翻譯

天下文化出版

raw-image

離開高中生活之後,科學實驗方法大概就很模糊了,加上大學念的是商科,也沒有繼續唸碩士。這些研究方法好像離著很遠,又好像不太需要這樣的知識也能活得很好。這樣說也沒有錯,不過如果要是可以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試試看,那何不了解學習一下呢?

來自楊醫師的贈書,非常有趣好讀的一本書,書裡沒有使用過於艱深的知識,而是利用科學及實驗的本質,帶我們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狀況,然後整本書用了非常大量的短案例(一共有91個案例),還搭配了少許的知識科普,讓我們也在閱讀過程之中重新認識,透過科學方法,當日常生活出現一些小狀況之時,或許你也能自己找到答案跟解方!

#理論應該盡量簡單,但也不能過度簡單

科學的方法究竟是什麼呢:觀察,理解,定義,假說,預測與實驗

簡化版本的可以是:觀察,假說與實驗。這樣就能夠解決大部分的日常問題。不過有個小小要件,這個問題是可以被探究的。因此,與信仰及信心不同。

#觀察

觀察或是洞察會是一個很必要的行為,有沒有觀察到事情有些不同,或是觀察到為什麼別人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必須先要有對生活日常保有一點程度的好奇心,認真地體驗當下,才能察覺出有些不同。然後再利用腦海知道的知識,發揮一些用處。但也要有個提醒:

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某些資料一定是正確的。有些時候,我們必須做些觀察或設定一些假設條件,才能判定某些既有的資料是否正確。

raw-image


#提出假說

當我們觀察到一個現象或是問題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進一步的提出一個假設,假設若AA則BB,然後再次觀察或是實驗是否可以驗證。關於假說也必須要有一個認知是:假說可能不正確。如果後來發現原先的假說並不正確,就應該重新評估,或乾脆放棄,盡速提出另一個假說。

raw-image


#做做實驗

當假說建立之後,就會需要做一點實驗,是否在其他的條件之下依然可以驗證,那麼有可能這個假說是成立的。不過有很多時候,兩件事物並不存在關聯性,假說的驗證有可能只是巧合。如果發現是這樣,不需要固執地為它辯護,而是設法修正已有的假設,或者放棄,重新斯可其他解釋。

raw-image


#察覺問題,

定義問題,歸納與演繹,想出替代方案

既然已經能夠透過觀察,假說與實驗來解決問題,下一步就應該要練習察覺日常生活中有那些問題的存在,很大可能已經習以為常,但其實你或許有其他的選擇。就以書中所提賣屋的案例,當初因為買家無法準備足夠的頭期款,導致賣家後來選擇透過仲介將房子售出,但其實當初買家無法付出的差額,其實比賣家需付仲介費來的更低,如果時間允許,想一想,或許會有一個更加雙贏的局面。

當時間允許,不要急急忙忙進行最先想到的解決方案。花些時間,想想其他的辦法。先讓問題沉澱一下,大部分的主意都需要充分的時間去孕育、發展。
raw-image

最後三個章節非常有趣也值得細讀:懂一點數學很有用,尋求最大可能值,所以就這樣解決難題。

這樣的思維模式與之前看xdite的書還有密涅瓦思考習慣不約而同地相互呼應,當我們在做一些決策之時,試著去評估在不同選擇之中的發生機率,對應的可能損失或是獲得,然後去找到總體效用值最高的選擇,這樣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最壞情況之下的損失(當然也就不會得到最佳情況的完美結局),只是當我們把自身的能力(可能是專業也可能是財務)提升到某個境界之後,這兩者之間的效用就會趨近相同,那個時候,就是擁有選擇自由的時間點了。

盡快在最短的時間內,犯下最多的失誤

我們處在一個資訊量滿載的時代,有非常多的資料可以透過網路查詢得知,甚至是透過AI,只要夠精準的提問,就能得到一個相對好的答案。某個程度也造就一種遇到問題就想著先問問的習慣。問,本身並沒有太大的問題,比較大的問題是沒有先想過,甚至是想著該怎麼問才能提供足夠的資訊作為參考。透過科學方法,練習自己觀察,假設,實驗。或許會是個前輩作法與自己作法比較的A/B TEST,也許結果依然,但真正透過自己做的實驗,才能真正地內化成為自己的內涵,那個時候,你就更接近選擇自由了!

raw-image

#阿崴閱讀

#用科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大大小小的難題

#2023/0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崴的沙龍
24會員
692內容數
閱讀,生活,職場,分享,自我學習,透過分享內化也散播,如果你也有點收穫歡迎給我回饋與互動。
阿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早年,他侷促在生命陰暗的角落裡,以為幸福是需要追尋的;後來,他發現在幸福原來就在每個人的身邊,不需要任何門檻就能擁有。”   療癒好書:沒有門檻的幸福 作者:楊士毅 大塊文化出版   幸福是一種能力。   因為生命歷程有太多困頓才容易體會幸福,還是富足的生活更容易體會幸福,可能
Thumbnail
2025/04/23
“早年,他侷促在生命陰暗的角落裡,以為幸福是需要追尋的;後來,他發現在幸福原來就在每個人的身邊,不需要任何門檻就能擁有。”   療癒好書:沒有門檻的幸福 作者:楊士毅 大塊文化出版   幸福是一種能力。   因為生命歷程有太多困頓才容易體會幸福,還是富足的生活更容易體會幸福,可能
Thumbnail
2025/04/02
“賺錢不是你做的一件事,而是你學會的一種技能。”   二寫好書分享:納瓦爾寶典 作者:Eric Jorgenson 翻譯:謝佩妏 天下雜誌出版   非常巧合的三月楊醫師選書跟讀書會都同時選中了這一本經典,一本關於致富與快樂的好書,也許如同原文書名一樣:The Guide to We
Thumbnail
2025/04/02
“賺錢不是你做的一件事,而是你學會的一種技能。”   二寫好書分享:納瓦爾寶典 作者:Eric Jorgenson 翻譯:謝佩妏 天下雜誌出版   非常巧合的三月楊醫師選書跟讀書會都同時選中了這一本經典,一本關於致富與快樂的好書,也許如同原文書名一樣:The Guide to We
Thumbnail
2025/03/19
“這是個愛情故事,但絕對是你沒讀過的那種。”   來看小說:明日,明日,又明日 作者:嘉布利·麗文 翻譯:方慈安 商周出版   故事的時間軸跨越了三十年,圍繞在遊戲設計,友情,愛情與工作之間,如果你過去不曾玩過電玩你會對於這樣現實與遊戲世界中的切換感到迷人,如果你喜愛電玩,那更能從
Thumbnail
2025/03/19
“這是個愛情故事,但絕對是你沒讀過的那種。”   來看小說:明日,明日,又明日 作者:嘉布利·麗文 翻譯:方慈安 商周出版   故事的時間軸跨越了三十年,圍繞在遊戲設計,友情,愛情與工作之間,如果你過去不曾玩過電玩你會對於這樣現實與遊戲世界中的切換感到迷人,如果你喜愛電玩,那更能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們喜歡依賴經驗,因為不費力,能暫時解決問題就好。但後遺症也很明顯,重複犯錯,直到我們麻痺、無感。
Thumbnail
我們喜歡依賴經驗,因為不費力,能暫時解決問題就好。但後遺症也很明顯,重複犯錯,直到我們麻痺、無感。
Thumbnail
像個科學家一樣思考,然後用來解決日常生活之中會遇到的各種情境,你也可以是生活智慧王! 用科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大大小小的難題 Solving Everyday Problems with the Scientific Method Tinking Like a Scientist 作者:麥當強,麥安琪
Thumbnail
像個科學家一樣思考,然後用來解決日常生活之中會遇到的各種情境,你也可以是生活智慧王! 用科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大大小小的難題 Solving Everyday Problems with the Scientific Method Tinking Like a Scientist 作者:麥當強,麥安琪
Thumbnail
我一開始沒想過 有那麼多事情違反常理 我會發現是因為 我每次無聊在思考事情邏輯的時候 我發現...我好像 跟其他人想法 不是略有不同 是...不同 所以 我想來一項一項列出來 記錄下來 到底有多少邏輯 跟一般"常理"不同 我自己也很好奇 1. 想提升工作技能 未必代表"只"提升工作能力 我覺得這是一
Thumbnail
我一開始沒想過 有那麼多事情違反常理 我會發現是因為 我每次無聊在思考事情邏輯的時候 我發現...我好像 跟其他人想法 不是略有不同 是...不同 所以 我想來一項一項列出來 記錄下來 到底有多少邏輯 跟一般"常理"不同 我自己也很好奇 1. 想提升工作技能 未必代表"只"提升工作能力 我覺得這是一
Thumbnail
生活上總是有一個又一個的實驗(問題)等帶領我們去假設,驗證,分析,探討。 一、關於生活的問題_檢視生活 1. 換個角度問問題(可用第三人稱問問題),可以更客觀的提問,當我們遇到事情很容易就陷在裡面,這時找公正的第三人來幫我們想辦法,也是很不錯的方式。 二、關於自己的問題_檢視自我 三、待了解
Thumbnail
生活上總是有一個又一個的實驗(問題)等帶領我們去假設,驗證,分析,探討。 一、關於生活的問題_檢視生活 1. 換個角度問問題(可用第三人稱問問題),可以更客觀的提問,當我們遇到事情很容易就陷在裡面,這時找公正的第三人來幫我們想辦法,也是很不錯的方式。 二、關於自己的問題_檢視自我 三、待了解
Thumbnail
關於科學 透過整理幾個常見的誤解,來解釋甚麼是科學方法: 新聞標題:「科學突破大發現!xxx科學家發表研究發現了ooo成因」 每個實驗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但如果能整合多樣實驗研究結果,得到相近的結果,而不是去摒棄相關的研究成果,來評估一個單獨研究。(證據交集原則) 佛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是科學嗎?
Thumbnail
關於科學 透過整理幾個常見的誤解,來解釋甚麼是科學方法: 新聞標題:「科學突破大發現!xxx科學家發表研究發現了ooo成因」 每個實驗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但如果能整合多樣實驗研究結果,得到相近的結果,而不是去摒棄相關的研究成果,來評估一個單獨研究。(證據交集原則) 佛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是科學嗎?
Thumbnail
生活知識其他部落客:生活情報
Thumbnail
生活知識其他部落客:生活情報
Thumbnail
如同劉軒老師在感恩筆記中提到,讀者不只需要勵志,更需要可執行的方法,而心理學研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劉軒老師佐以許多科學研究的方法與參考文獻來探討分析,最讓我欽佩! 讓我覺得心理學研究不再是很抽象的概念與理論。本書共分8個chapter,每個chapter都會以一個可愛的圖文來搭配共筆方式來分享
Thumbnail
如同劉軒老師在感恩筆記中提到,讀者不只需要勵志,更需要可執行的方法,而心理學研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劉軒老師佐以許多科學研究的方法與參考文獻來探討分析,最讓我欽佩! 讓我覺得心理學研究不再是很抽象的概念與理論。本書共分8個chapter,每個chapter都會以一個可愛的圖文來搭配共筆方式來分享
Thumbnail
當我們有個推論、有個故事產生,警報器就要響起來:「剛剛我是創造了一個故事、一個自己說服自己的解釋,還是在陳述一件事實?」
Thumbnail
當我們有個推論、有個故事產生,警報器就要響起來:「剛剛我是創造了一個故事、一個自己說服自己的解釋,還是在陳述一件事實?」
Thumbnail
每天睜開眼,我們都在面對大大小小的問題。想要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並不是像健身運動一樣,每天投入固定的時間練習,一段時間就能看見成效;而是要將問題意識當作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危機意識一樣。如何做到這一點呢?不妨從生活中做出一些小改變開始,當這些該變成為習慣之後,就會帶來面對問題時的大影響。
Thumbnail
每天睜開眼,我們都在面對大大小小的問題。想要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並不是像健身運動一樣,每天投入固定的時間練習,一段時間就能看見成效;而是要將問題意識當作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危機意識一樣。如何做到這一點呢?不妨從生活中做出一些小改變開始,當這些該變成為習慣之後,就會帶來面對問題時的大影響。
Thumbnail
這本閱讀起來沒有很輕鬆,需要來回對照前後文才能暢通思考的線路。當然,讀得輕鬆、讀得快的書,代表內容仍落在大腦的舒適圈,越讀越封閉也是不無可能。突破框架本來就不容易、而且很花時間,建議在思緒集中時閱讀此書,才不會翻一翻就放棄了喔!
Thumbnail
這本閱讀起來沒有很輕鬆,需要來回對照前後文才能暢通思考的線路。當然,讀得輕鬆、讀得快的書,代表內容仍落在大腦的舒適圈,越讀越封閉也是不無可能。突破框架本來就不容易、而且很花時間,建議在思緒集中時閱讀此書,才不會翻一翻就放棄了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