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爸媽偏心或重男輕女該如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在服兵役的時候,因為我擁有心理專長,被選為部隊的輔導老師,當時隸屬為「政三組」,和監察單位同組,所以部隊中有阿兵哥發生軍紀狀況時,會先回報我們單位後,整理上呈,其中有一類軍紀狀況,三不五時就出現,是阿兵哥嘗試自殺,而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嘗試自殺的阿兵哥覺得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或是自己不被父母所重視,並不是父母的偏愛者,他覺得剛下部隊的辛苦,父母都不夠重視,於是想用死亡,做為無聲的抗議及測試父母真的在乎他嗎?於是我瞭解到,當做為不被偏愛的孩子時,心中的感受是極其痛苦,而沒說出來的內心話常是「你不夠好」,所以被爸媽否定了,這真的非常不堪;而「重男輕女」的家庭也常有這種現象,做為女兒常是內心氣噗噗的,覺得爸媽偏心,但表現於外的,反倒是常見到不被偏愛的女兒最「孝順」,最能把照顧爸媽放在心上(因為一直想得到爸媽肯定),而受寵愛的兒子,對爸媽的照顧並不那麼積極,甚至敗家時有所聞。

如果你的爸媽偏心(你是不被偏愛的那一位)或是爸媽重男輕女(你是女的),你該用什麼心態及行為去面對?

不同於控訴爸媽的偏心或要求爸媽平等公平對待,第一項工作、我認為個人自己應及早認清、認識及接受這項事實。這個過程並不容易,甚至內心可能極感不適,但是一旦你同意並能接受「自己並不是爸媽偏愛的孩子」這個事實後,就能協助你逃脫「被害者心態」的深淵,因為「被害者心態」常會令一個人自憐自艾,覺得自己的遭遇需要別人負責,因而弱化自己的能力和自我的強度,逐漸失去對自我生命的掌控能力。我曾經諮商過一個不被母親偏愛的婦女,那時她已50多歲,因為母親再嫁,她和其他兄弟姊妹是同母異父的情況,她身為大姊,從小她就感覺到母親偏愛弟弟,但弟弟對媽的態度並不好,一直到現在仍然如此。這位案主,對待母親則是最快最貼心的反應,但是她媽媽還是偏愛弟弟,她經常陷入「是我表現不夠好」的感覺之中,表現出來的就是她極度關切母親,甚至超過她自己的負荷,而母親一有事就找她幫忙,讓她覺得被關愛,但事情結束後,媽媽便不太搭理她。她有一次和母親處在冷戰期,然後她想訂一個蛋糕送給母親,因為她希望母親會因這個蛋糕和她聯絡,她來問我意見,我告訴她:妳可以送蛋糕,但是不要抱有任何母親會回應的期待, 如果妳期待母親要有反應的話,那不如不送,有期待就可能失望,會再次打擊妳。

爸媽偏心的原因很多元,有的爸媽告訴我就這個孩子(偏愛的孩子)比較讓他操心,而那個孩子(不被偏愛)的孩子就很Ok能力很好,所以較少關注,因為放心;有的爸媽則受傳統文化影響,認為兒子不會離開他們,因而不想放太多心力在女兒身上;有的媽媽說,一看他臉就想起欺負自己的孩子的爸⋯等。這些都是父母偏心的理由,雖然不論是有意識的偏心或無意的偏心,我認為不用和爸媽爭吵這些理由,而是告訴自己,爸媽也是人,有他的喜好狀況及理由,做為他的子女,只要父母親在照顧自己的基本教養存在,自己都同意並接受他們的選擇。如此,雖然心痛,但也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而能進一步思考要如何對待雙親。

第二項工作,不要常去比較和其他兄弟姊妹所做的事(甚至不用知道)。俗語說:人比人,氣死人。在比較出現時,就區分了高低優劣的價值判斷。所以當我們想知道其他兄弟姊妹如何對待爸媽時,等於把我對待爸媽的行為,進行一種對照比較,想知道我這樣對待爸媽,是不是太過或不足。如果太過的話,會感到自我價值高,但通常也會有優越感及可能引起其他兄弟姊妹的閒話;如果不足的話,會感到自我價值感低,因而也希望補足,不想落後其他兄弟姐妹太多,以求內心及兄弟姊妹之間的平衡。究其因,這還是以他人眼光來評定自己行為的價值,並不是以實質的自身情況來做為評斷基準,不過要這項工作也並不容易,自己內心要非常強壯且自我夠肯定,才能以自己為主,並能拒絕來自爸媽的不合理要求或和其他兄弟姊妹比較而𧗠生出的情緒起伏。

第三項工作,專注於自我悦納及肯定,就你自己個人能夠擔負的能量,舒適和諧地和爸媽對待來往。也就是說對於和爸媽對待來往,所付出的心力及資源,是你個人綜合考量下,可以負擔且和諧的,並對自己所付出的心力及資源可以肯定,不用和其他兄弟姊妹比較,適時參酌政府的長照資源,讓照顧雙親不致於拖累自己及自身的第二家庭(如果你有結婚的話)。照顧雙親是對自己負責,雖然還涉及其他兄弟姊妹的責任,但面對照顧雙親的這件事,如果你考量自己並不是被偏愛的孩子,在各種評估及妥協下,可以決定付出自己的心力與資源有多少,然後自己心能安適,輕鬆地自我悅納。在我的經驗,往往父母親也知道狀況,不會對不偏愛的孩子過度要求。

以上三項工作,是我多年來的實務經驗,三項原則工作雖是如此,但實際進行卻不容易,許多人一直在爭取父母親心中的地位,但卻-再挫折循環;也有人雖然認知到自己不是父母親偏愛的孩子,卻不能接受,也改以對抗的形式來對待雙親⋯,所有這些努力,我都覺得難以改變父母偏愛某個孩子的狀況,而當事人(不被偏愛的孩子)一再受創受苦,所以我提出以上三項作法,一旦能夠達成了,就能夠擺脫父母親對自己不被偏愛的內在負面影響,而能安適看待自己的情況。

(相似文章發表在「關鍵評論網」)

追蹤「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FB粉絲專頁

收聽「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podcast(專門談愛的podcast )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穗波心理師」沙龍
229會員
421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2024/08/19
本文探討人類從嬰兒期與母親的親情連結開始,如何隨著成長逐漸轉變為愛情。文章深入分析親子關係的影響,並探討人們在不同人生階段中所面對的情感轉化,尤其是如何從家庭中學習愛與親密,最終形成自己的親密關係。透過該過程,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我情感路徑的重要性,以及在親情和愛情之間所產生的變化。
Thumbnail
2024/08/19
本文探討人類從嬰兒期與母親的親情連結開始,如何隨著成長逐漸轉變為愛情。文章深入分析親子關係的影響,並探討人們在不同人生階段中所面對的情感轉化,尤其是如何從家庭中學習愛與親密,最終形成自己的親密關係。透過該過程,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我情感路徑的重要性,以及在親情和愛情之間所產生的變化。
Thumbnail
2024/06/25
這篇文章是為莘莘學子及父母所製作的,以心理學研究及觀點寫成,請參考!對生涯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2024/06/25
這篇文章是為莘莘學子及父母所製作的,以心理學研究及觀點寫成,請參考!對生涯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下個階段是處理它,該怎麼處理,我目前沒有清晰的做法,目前我也已經是為人父母的年紀了,我應有能力對自己好,成為自己生命中的最嬌豔欲滴的那朵紅花,不再受重男輕女的影響才是。
Thumbnail
下個階段是處理它,該怎麼處理,我目前沒有清晰的做法,目前我也已經是為人父母的年紀了,我應有能力對自己好,成為自己生命中的最嬌豔欲滴的那朵紅花,不再受重男輕女的影響才是。
Thumbnail
當自己並不是爸媽偏愛的孩子,該如何自處?
Thumbnail
當自己並不是爸媽偏愛的孩子,該如何自處?
Thumbnail
這幾年我們深入諸多個案,解剖外遇議題,幫助女性元配走出來,已經有不少成功案例,好幾個姊妹可以有效的療癒後幫助自己穩定,課程增加知識與能力後,開始主導關係,最後翻轉關係(他們的歷程,在元配逆襲講座有部分分享)。 然而,我們確實也有部分個案,走得特別艱難,卡關很久,我們針對每個個案去研究探討與突破後,另
Thumbnail
這幾年我們深入諸多個案,解剖外遇議題,幫助女性元配走出來,已經有不少成功案例,好幾個姊妹可以有效的療癒後幫助自己穩定,課程增加知識與能力後,開始主導關係,最後翻轉關係(他們的歷程,在元配逆襲講座有部分分享)。 然而,我們確實也有部分個案,走得特別艱難,卡關很久,我們針對每個個案去研究探討與突破後,另
Thumbnail
孩子抱怨您偏心嗎?身為爸媽的您怎麼做呢?讓穗波心理師建議您兩種方法。
Thumbnail
孩子抱怨您偏心嗎?身為爸媽的您怎麼做呢?讓穗波心理師建議您兩種方法。
Thumbnail
是不是因為不是兒子所以你比較不愛我? 近期處理學員內心深層情緒,面對了一個傳統的老議題「重男輕女」,雖說是老議題,但因為自己在家族中也深深體驗過,雖不是直接,但間接的多重感受,當父母重年輕女時,對身為女兒的角色,有多麽的錯愕、無法理解、無法接納這樣的情感差異,是因為一個我無法改變的事實-「性別」。
Thumbnail
是不是因為不是兒子所以你比較不愛我? 近期處理學員內心深層情緒,面對了一個傳統的老議題「重男輕女」,雖說是老議題,但因為自己在家族中也深深體驗過,雖不是直接,但間接的多重感受,當父母重年輕女時,對身為女兒的角色,有多麽的錯愕、無法理解、無法接納這樣的情感差異,是因為一個我無法改變的事實-「性別」。
Thumbnail
作家H您好,想跟您分享。 因為我是在很傳統跟很重男輕女的家庭長大,從小就一直被父母不公平的對待到現在,我一直不懂為什麼媽媽總是要女兒複製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她以前受過重男輕女的觀念現在也要這樣去對待自己的女兒!寧願給媳婦好命也不要給女兒好命! H這樣說 最後只能回到第一個部分,就是妳自己。
Thumbnail
作家H您好,想跟您分享。 因為我是在很傳統跟很重男輕女的家庭長大,從小就一直被父母不公平的對待到現在,我一直不懂為什麼媽媽總是要女兒複製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她以前受過重男輕女的觀念現在也要這樣去對待自己的女兒!寧願給媳婦好命也不要給女兒好命! H這樣說 最後只能回到第一個部分,就是妳自己。
Thumbnail
Photo by Caroline Hernandez on Unsplash ⁡很多人在生涯選擇上,都會受到父母期望的影響,當自己沒有朝父母想要的方向前進時,心裡會有自我實現,但心裡又默默感到罪惡的感受。 ⁡即使已經是一個成人男性或女性,潛意識裏還是會不斷追尋父母對自己的認同,希望父母支持自己的決
Thumbnail
Photo by Caroline Hernandez on Unsplash ⁡很多人在生涯選擇上,都會受到父母期望的影響,當自己沒有朝父母想要的方向前進時,心裡會有自我實現,但心裡又默默感到罪惡的感受。 ⁡即使已經是一個成人男性或女性,潛意識裏還是會不斷追尋父母對自己的認同,希望父母支持自己的決
Thumbnail
在有記憶以來,好像從國中開始吧,我常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裡,說真實的,我不知道原因,如果細想,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看父親會一直對母親說一些羞辱的話或是對母親頤指氣使,我對於那些情境心裡有很多的憤怒與怨恨,我想保護我的母親免於父親各式各樣的言語責難,但母親總是要我不要頂嘴,但我其實就是想為我母親出
Thumbnail
在有記憶以來,好像從國中開始吧,我常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裡,說真實的,我不知道原因,如果細想,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看父親會一直對母親說一些羞辱的話或是對母親頤指氣使,我對於那些情境心裡有很多的憤怒與怨恨,我想保護我的母親免於父親各式各樣的言語責難,但母親總是要我不要頂嘴,但我其實就是想為我母親出
Thumbnail
書名:致,被雙寶搞瘋的媽媽:奶爸心理師給父母的生存指南 作者:黃柏嘉 出版社:三采文化 陳揚的小小介紹:    黃柏嘉心理師在我諮商實習時期曾與他接觸過,那時候我邀請他來擔任我們的性別平等講座,主題是跟親密關係有關。令我最印象深刻的即是他在講台上SHOW出小說出租店中言情小說的標
Thumbnail
書名:致,被雙寶搞瘋的媽媽:奶爸心理師給父母的生存指南 作者:黃柏嘉 出版社:三采文化 陳揚的小小介紹:    黃柏嘉心理師在我諮商實習時期曾與他接觸過,那時候我邀請他來擔任我們的性別平等講座,主題是跟親密關係有關。令我最印象深刻的即是他在講台上SHOW出小說出租店中言情小說的標
Thumbnail
換句話說,在你還無法有自己的想法,價值觀尚未形成之前,你已開始累積爸爸媽媽給你的一切,包括價值觀、對世界的概念、對他人的概念;最重要的是,對你自己的概念。而其中,媽媽對孩子內在安全感及生命價值感的影響,更勝於來自父親的影響。
Thumbnail
換句話說,在你還無法有自己的想法,價值觀尚未形成之前,你已開始累積爸爸媽媽給你的一切,包括價值觀、對世界的概念、對他人的概念;最重要的是,對你自己的概念。而其中,媽媽對孩子內在安全感及生命價值感的影響,更勝於來自父親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